《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译主体性研究 第2版》段峰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译主体性研究 第2版》

【作 者】段峰著
【丛书名】译文新论丛书
【页 数】 205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20.12
【ISBN号】978-7-5690-4256-6
【价 格】68.00
【分 类】文学翻译-研究
【参考文献】 段峰著. 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译主体性研究 第2版.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0.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译主体性研究 第2版》内容提要:

《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是当今中国翻译研究领域内的一部新著。作者的学术研究,包括这部学术专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并完成的。该书的基础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在近年的翻译研究领域,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研究者通常关注译作研究、翻译家、典籍翻译、翻译历史、翻译教学与教材等课题,有些研究生正是撰写了这类研究论文获得了学位。该书作者知难而进,勇于探索,以翻译的理论研究(即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论文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在文化的视野下,运用文化诗学主体性、文化性和对话性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问题,包括文学翻译主体从作者转换为译者的过程及其影响;作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和读者主体性各自的地位与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译者主体性的结构、内涵和作用。论文从主题到论述既新意迭出,又有思想深度,给读者带来许多启迪。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拓展的这本专著中,读者可以从作者努力展现的文化视野新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文学翻译主体性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相信读者一定会在书中领略到当今中国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新观念和思想深度。

《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译主体性研究 第2版》内容试读

绪论

(@

绪论

1.关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翻译研究的发展按照研究重点和主要研究范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语文学/文学研究范式阶段,二是以文本为中心的语言学研究范式阶段,三是以译者/读者为中心的文化研究范式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背后,有着各自相对应的、影响它们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第一个阶段是经验主义的哲学理论,其语义观为指称论和真值论,这种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将作者视为意义的中心,将作者和译者的关系视为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译者必须忠实于作者,必须忠实地传达作者的目的,具体到翻译策略上常常采取直译法;第二个阶段是唯理论或结构主义理论,其语义观为关系论和确定论,这种理论将文本视为意义的中心,强调译文应忠实于原文,译文同原文等值、等效,应再现原文风格等,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常常为直译法;第三个阶段是解释主义的哲学理论,包括现象学、阐释学、解构主义理论,其语义观为不确定论和读者决定论,这种理论将译者和读者视为意义的中心,在翻译研究中则表现为翻译的目的论,改写理论和构建理论,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为再创作方法(王寅,2005)。

如果我们简单地将“主体”的概念理解为“事物的主要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7:1712),那么,文学翻译主体性于翻译研究的各个阶段则有不同的概念存在形式,第一阶段的主体显然是作者,第二阶段是文本,第三阶段是译者/读者:如果我们将“主体”的概念再理解为“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7:1712),那么除第一和第三阶段有明确的主体以外,第二阶段显然缺乏主体。所以,从广义来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存在于翻译研究的各个时期,这种研究实际上是研究各阶段的“中心”问题:而从狭义来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的对象是作者、译者、读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

本书研究的是狭义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即研究文学翻译主体从作者转换为译者的过程,作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和读者主体性各自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本书将研究对象定为文学翻译主体性,以区别一般意义

003

文化视野下文学泽主体性研究

的翻译主体性,如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主体性,其原因在于文学翻译是所有翻译类型中最复杂的类型,它最能体现主体性所包括的各种因素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包括译者主体的创造性作用。

当代翻译研究以译者/读者为中心的文化研究范式为主导理论和研究方法。其文化研究范式有别于和优于语文学范式和语言学范式的显著特点就是将后两种范式局限于文本的研究范围扩展为超文本的范围,将翻译的过程从语符转换过程扩大为文化交流和文化构建的过程。以文化的视野来观照整个翻译活动,是目前翻译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翻译研究成为诸多学科焦点的根本原因。本书关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趋势和视野下展开的。

从上面所谈到的三种研究范式在翻译研究中心的地位的变化可以看到,翻译研究的中心经历了一个从作者到文本再到译者和读者的过程,文学翻译主体性也经历了一个从作者主体的消解到译者/读者主体的显现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转换或替代或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引起翻译研究理论和方法巨大变革的过程。这种变革使得翻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学科确立、文化转向(culturalturm)一直发展到今天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translation turn)(Bassnett,2001)。翻译研究从默默无闻到被置于各个相关学科的视线中,翻译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定义而触及我们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翻译问题受到关注,文学翻译的过程和翻译文学的作用得到多学科和多角度的阐释,其中翻译主体的转换和翻译主体性内涵的变化成为文学翻译研究的主要议题,并由此带动翻译家和翻译批评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文学翻译研究在整个翻译研究中极其重要,因此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对整个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带人恢宏而灿烂的文化视野:文学翻译主体性,尤其是译者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笔者认为,当代翻译理论中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应该突出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翻译主体性中作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和读者主体性的关系研究:二是译者主体性的外向式和内向式研究,前者指译者主体性文化作用的描写性研究,后者指译者主体性构成肌质的分析性研究。本书将在上述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尤其注重第二个方向中被翻译研究界所忽视的译者主体性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本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004

绪论

当前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中的缺陷,深化文学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进而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2.国内外研究状况

西方翻译理论界对于文学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翻译研究界开始重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问题,开始讨论翻译学科所涵盖的基本内容以及翻译研究的方法问题。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开始便表现出多学科的综合性,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自己的学术背景出发研究翻译问题;在这些学者中,以比较文学出身的学者最为活跃,他们被称为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在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改写”等理论中,译者主体性研究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译者从被遮蔽到显现,是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所竭力推动的变化之一,所以,英国译论家赫曼斯(Theo Hermans,1948一)编辑的《文学的操纵一文学翻译研究》(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1985),比利时裔美国译论家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19451996)的《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1992)、《文化构建一文学翻译论集》(与巴斯内特合编)((Constructing Cultures-一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1998),以及英国译论家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1980/199l/20O2)、《比较文学导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1993)等著作都直接涉及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译者在翻译中主体地位的确定以及译者主体与历史、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逐渐在理论上同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汇流,形成了内容更加丰富的翻译研究的文化研究方法。翻译主体性被置于后殖民语境中,同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女性主义等问题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巴斯内特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与特里维迪[Harish Trivedi]合编)(Post

Colonial 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1999)、美国译论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mslation,1995)、美国译论家鲁滨孙(Douglass Robinson)的《翻译与帝国》(Tran.slation

005

文化视野下久学翰译主体刺性研究

and Empire,1997)、西班牙译论家阿尔瓦雷斯与维达尔(Roman Alvarez&

M.Carmen-Africa Vidal)合编的《翻译、权力和颠覆》(Translation,Power,

Subversion,1996),以及印度裔美国译论家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的《为翻译定位一历史、后结构主义和殖民语境》(Siting Translation: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1992)等著作都将译者主体性和与之相关的题目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另外,加拿大译论家德莱尔(Jean Delisle)和沃兹沃思(Judith Woodsworth)编辑的《历史上的翻译家》(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1995)、鲁滨孙的《转向译者》(The Translator's Turn,1992)和《谁在翻译?超越理性的译者主体性》(Who Translates?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beyond

Rea.son,2001)以及韦努蒂的《翻译之耻一走向差异伦理》(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1998)也是研究翻译主体性的重要著作,尤其是后三本。在这些著作中我们看到了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的回归迹象,即向译者的本体研究的回归,向译者主体创造的适度性和伦理性回归。除此之外,加拿大女性主义译论家弗洛托(Luise Von Flotow)的《翻译与性别一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Era of Feminism',1997)和西蒙(Sherry Simon)的《翻译中的性别一文化身份和传送的政治》

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1996)了女性译者主体性的问题。另外,研究译者主体性时,还须提到英国译论家哈蒂姆(Basil Hatim)和梅森(Ian Mason)的《语篇与译者》(Discourse and Translator,1990/2004)和《作为交际者的译者》(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1997)。这两本著作是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译者主体的,同前面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恰恰是这些不同告诉我们,即使在文化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其他的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阐释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西方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主体性,尤其是译者主体和主体性研究的相关著作和文章甚丰。这些研究主要围绕“谁在翻译?”(鲁滨孙)和“走向译者”(法国译论家贝尔曼[Antoine Berman,1942一1991])这两个议题进行,对研究者翻译思想的转变和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即过多地关注译者主体与译语文化的关系,缺乏对译者主体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译者显现只是一个标志,其实质是权力运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