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老文化》戈爻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果老文化》

【作 者】戈爻著
【丛书名】两当地域文化丛书
【页 数】 322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2018.09
【ISBN号】978-7-5518-1891-9
【价 格】58.00
【分 类】文化史-两当县
【参考文献】 戈爻著. 果老文化.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8.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果老文化》内容提要:

《果老文化》是一部研究两当地域文化的专著。全书以我国古代“八仙”之一的张果生平为主线,以张果为代表的道教学说和两当自然生态景观为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果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取向。

《果老文化》内容试读

果老文化

概论

:世::aB:世日g日日日口日口日日口日日口口

果老文化

概论

中国道学源远流长,它伴随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在自然科学、哲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曾一度是中华古文明发展的领跑者,是世界最早探索天体地球和生命起源的文化先驱。道学的代表人物是老聃,他最具权威的著作是《道德经》。但历史上也有人曾对老聃其人产生过怀疑,认为《道德经》不是老聃写的或者不是老聃一个人完成的。因为老聃出身低微,《道德经》问世之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为了扩大道学的影响力,与正在崛起的儒学相抗衡,有人将被公认为华夏始祖的黄帝排在老子之前,老子的思想就被看作是黄帝修道立德思想的继续,并被称为“黄老道德之术”。

战国时期,是一个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的知识大爆炸时期,道学、儒学、法家、兵家、杂家各自著书立说,五花八门,大多是为了迎合帝王治国安邦的需要,偏重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道学在思想界明显处于劣势,除了以黄帝来提高道学地位外,道学也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求着新的路径。第一,把黄老思想与刑名法术结合的道德法术家,着重于帝王统治术的研究,理论有专主以刑罚治国,这种思想理论曾使秦王朝崛起,也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也有主张法制基础上的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指导下,丞相萧何制订了“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的与民休息的政策。他的接班人曹参也是以黄老术治国,“萧规曹随”,汉初的统治者实行黄老政治,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得到发展,促成了“文景之治”的社会繁荣。

第二,把黄老思想与阴阳五行结合的阴阳术数家。以阴阳占卜论吉凶。显然老子在《道德经》中从未提及的《易经》已经被归人道学中。

-3

果老文化

两当地域文化丛书之三

日时daaacadaaooooooaoao

阴阳五行是自然存在的,把它附会于人事,用于解释国家的治乱兴衰,推论未来的吉凶祸福纯属唯心思想,与老子的唯物论应当是水火不容的,但是这些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做法却迎合了统治阶级及其追随者“假鬼神而为助”的主观意愿,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无疑也愿意把鬼神相助当成救命稻草。在生产力低下的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上天、神鬼的群体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他们也决定了阴阳术数家的生存空间。

第三,把黄老思想与养生之术结合的神仙方技家,利用当时的哲学、养生学和医学的成就,阐明修道长生的理论和方法。随着社会固有阶级矛盾的发展,统治者们加强了利用神权维护王权的努力,特别是汉武帝,频繁祭祀天地鬼神,热衷于占卜迷信,热衷于访求仙药,祈求长生不死,促进了神学思潮的兴起,遂使宗天神学、谶纬神学应运而生,方士术士泛滥成灾,骗钱害命,妖言惑众,造成社会思潮混乱,汉朝统治者一旦认识到道教徒对他们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自然不能容忍,遂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黄老道家失去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索性与神仙思想、阴阳术数,以及鬼神迷信等宗教思潮结合,黄帝老聃都被奉为鼻祖,道学也便从此滑下了道教的宗教之渊。

严格说,道教兴起在西汉末年,随着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日趋尖锐化,一些好道者便制作所谓的“天书”代天传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成帝时的甘忠可,其编著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言汉家天下将终,足见汉王朝已经出现政治危机,但是甘忠可公开提出“更受命”的主张是统治者绝不能接受的,甘忠可被治以“假鬼神罔上惑众”之罪死于狱中。《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后亡佚,但它祈求太平世界的愿望和天命神授的思想,却在随后出现的《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挥。《太平经》共170卷,约成书于汉顺帝时代,作者不详,据琅琊人宫崇说,此书是他的师父干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宫崇最初是想把《太平经》献给汉顺帝的,有司奏说“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不传。

后来张角、张顺得到了这部“神书”,宣扬为天神所降,并以《太平

-4

概论

果老文化

经》为纲领建立“太平道”在民间发展道徒秘密结社广泛团结群众,在农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东汉末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

《太平经》一书主要继承了黄老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宣扬帝王统治艺术和封建道德观念,吸收阴阳五行说和仙家方术,宣扬天人感应及善恶报应思想,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一,向往公平、大乐、无灾的太平世界。二,系统地总结了长生久寿的理论和方术。三,教导人们乐生好善。尤其是乐生好善,倡导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以善为乐,这一点与其他宗教对待生命的态度截然不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的经典,它继承了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和传统的宗教思想、巫术以及儒家的伦理观念,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成就,建立起一套庞杂的宗教神学的理论体系,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公平、大乐、无有天灾人祸的太平世道蓝图;把乐生好善作为生命的理想境界;强调敬奉天地,忠、孝、和顺、仁慈、诚信的行为准则,把中国传统文化融人了教义中。尤其是“乐生”,它不像别的宗教教人们去追求死后灵魂进入天国,也不教人们去追求来世享受荣华富贵的幸福,而是教人们珍惜生命、健康长寿快乐地享受今生。除了宣扬行善积功可以延年外,还积极从事有关健身延年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积累了养生学、医药学经验,客观上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东晋末年,中国道教史上出现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罗浮山道士葛洪。葛洪对秦汉以来道教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民间道教对道教的发展弊大于利,他尤其反对以宗教形式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武装起义,认为农民战争只会带来社会混乱、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悲惨结果,并公开撰文抨击农民起义运动,提出修道的目的应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从而,道教分化出民间道教和神仙道教两个流派。民间道教有组织、有纲领、有教规,自“太平道”以后及至“五斗米道”“天师道”崛起,民间道教的组织形式、教规教义、活动纲领日臻完

-5

果老文化

两当地域文化丛书之三

日日日日gaacadacoooaoaaoao

善,甚至成为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政治集团。神仙道教修道者以豪门士族为主,这些人有优裕的生活,较高的文化修养,有些人是官场失意转而修道另求人生的心理平衡,许多有所成者换种方式,成为统治者的座上宾,这类人被称作“楼观道士”。还有一类修道者,他们既不参加民间的道教组织,也不去当统治者的座上宾,而是浪迹四海或隐居深山,只为潜心修道,被学者们称作“岩穴之士”。

葛洪神仙道教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修炼长生之法已不仅仅局限于内养真气,外服金丹了。他说:“欲成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显然,他把修道与纲常名教融合一起,把修行的理念拓展到了儒家文化忠孝仁义及其伦理道德范畴,他的这一论点成为南北朝时期推动道教蓬勃发展的理论基础,为道教文化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活力,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神仙道教主张内外兼修,外修主要是炼丹术,葛洪认真总结了东汉魏伯阳的炼丹经验,又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为后世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可靠资料,例如:正确认识了铅的可逆特性,观察并记录了金属间的置换作用,这些冶金、化学方面的实验成果远远早于西方国家。其次,葛洪对医学、药物学、养生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认为凡是学道的人都应当同时学医,“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他认为不懂医术的修道者,连自身有病都治不了,长生不死就成了一句空话。他和陶弘景等人都有医学方面的专著且影响深远,唐初道教学者孙思邈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葛洪出身官宦世家,是一位士人,熟读四书五经,知识渊博,所以他对道教的认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把道学与儒学、医学、冶金、化学融会贯通,在发展了道学理论的同时也为中医中药、气功养生等传统文化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说葛洪在中国道教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葛洪之后,陶弘景成为茅山宗的创始人。陶弘景在茅山期间撰写了大量的修道方面的著作,他的著作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关于道教的修炼理论和修炼方法对隋唐以后道教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