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 生活世界的变革》(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著;谢晓川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非物 生活世界的变革》

【作 者】(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著;谢晓川译
【页 数】 158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2023.05
【ISBN号】978-7-5473-2166-9
【价 格】55.00
【分 类】哲学-研究
【参考文献】 (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著;谢晓川译. 非物 生活世界的变革.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23.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非物 生活世界的变革》内容提要: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对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哲学反思。今天,我们居住的不仅是地球和天空,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信息主导着我们的生活。韩炳哲对信息社会的批判使我们了解到我们的信息和通信狂热的后果。现实的计算机化正在大规模地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关系。韩炳哲的新文章围绕着世界的非事物化。他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既发展了智能手机的哲学,又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批判。同时,他转向具体事物的迷人魅力,反思当今人类在信息噪音中迷失的沉默。

《非物 生活世界的变革》内容试读

Undinge:Umbruche der Lebenswelt

从物到非物

和相安准

物构成了大地的秩序、地球的秩序;这些物具

7

有绵延的形式,为居住构建出安定的环境。这样的物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所说的“世界之物”,它们具有“安定人类生活”的使命。山它们支撑着人类的生活。数字化秩序在今天接替了大地的秩序。数字化秩序让世界变得信息化!,由此它祛除了世界的物化。媒体理论家维兰·傅拉瑟(Vlém

Flusser)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指出:“在当下,非物全方位地涌入我们的周遭世界,它们正驱除着物。人们

[11

Hannah Arendt,Vita activa oder Vom tatigen Leben,

Munchen 1981,S.125.

[2]

[译注]德语原文中表示强调的斜体字,中文中用楷体来代替。·

—003

称这些非物为信息。”)我们今天正处在从物时代向非物时代的过渡。并非物,而是信息在规定着生活世界。我们不再安居于大地和天空,而是居住在谷歌地球和数字云之中。很明显,世界变得难以把捉,变得缥缈,变得幽灵化了。没有任何东西具有朴实牢靠的手感。

只有在物赋予人类生活连续性时,物才能安定人类的生活。“这种连续性的来源是:同一张椅子和

8

桌子,以一成不变的熟悉方式来面对每天都在发生改变的人。”物是生活的栖息地。今天这些栖息地已经完全被信息霸占了。信息是与生活的栖息地全然不同的东西。人们不可能停留在信息中。信息的当下时差非常短小。它们以意外而来的刺激为生。基于信息的流动性,它们让生活变得不稳定。在今天,信息始终需要我们的注意力。信息的海啸让认知系统变得不安。信息缺乏存在的确定性。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认为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信息的宇宙论不是存在的宇宙论,而是偶然事件的宇

[3]

Vilem Flusser,Dinge und Undinge Phanomenologische

Skizzen,Munchen 1993,S.81.

[4]

Arendt,Vita activa oder Vom tatigen Leben,a.a.0.,S.125.

—004—

物的范式。它让物臣服于信息。硬件是恭顺于软件的基础。对于信息来说,它们是次要的。硬件的微型化让它们变得越来越小。物的互联网让硬件变成了信息

的终端设备。3D打印机让作为存在的物贬值。物被

降格为信息的物质衍生品。

在信息穿透了物的时候,从物当中产生了什么东西呢?世界的信息化从物当中制造出了“信息能动机”(Infomate),即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动者。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那种与权力和占有的幻象相联系的物,而是“移动的信息分配中心”,也就是一种与我们交流的“信息能动机”:“汽车对您言说,‘自动地’告知您有关它的一般状况和您本身的信息(如果您的工作状态不佳,它可能会拒绝启动工作),它给出建议并且做出决定,它是协商的对象,它和人们就‘应当如何生活’的广泛内容进行协商。”列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分析需要鉴于世界的信息化来进行修正。海德格尔的“在世之

[7]

Jean Baudrillard,Das Andere selbst.Habilitation.Wien

1994,S.11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