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学三部曲 物哀》(日)大西克礼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日本美学三部曲 物哀》

【作 者】(日)大西克礼著
【丛书名】日本美学三部曲
【页 数】 147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20.11
【ISBN号】978-7-5682-9089-0
【分 类】美学思想-研究-日本
【参考文献】 (日)大西克礼著. 日本美学三部曲 物哀.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日本美学三部曲 物哀》内容提要:

这是一套关于日本三种美学的理论书籍,分成《幽玄》《物哀》《骷拧啡册,系统阐述日本美学的概念和发展渊源。《幽玄》“幽玄”最初用于传统歌论、能乐论中,包括具有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和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在平安时代后的镰仓时代,禅宗传入日本。它逐渐将美的感性深化为精神内在,并产生了“幽玄”的审美意识。因此,日本的美,不会一览无余。大西克礼将“幽玄”总结为:收敛、隐蔽审美对象、微暗且朦胧、寂寥、深远而深刻、超自然性、飘忽不定、不可言说的情趣。而在“幽玄”的世界,以上关键词往往不独立显现,是相互融合的。《物哀》“物哀”一词最早的来源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他评价《源氏物语》是对周遭的人事和自然,怀抱有细敏微妙的感受力,并由此将这一特质提炼为“物哀”,将日本文学的本质归纳为“在于物哀”。本居所指的“哀”,是人的各种情感,“凡高兴、有趣、愉快、可笑等”,都可称为“哀”,所谓:心有所动,即知物哀。而大西克礼在阐述“物哀”的来源和发展之后,进一步完善了“哀”的意涵,他认为“哀”不仅是一种情感或心理,也是将“静观”从特定对象延宕至更广阔“存在”的能力。《骷拧“寂”最初体现于“俳谐连歌”这样的文体中,而“骷拧敝美则由日本茶圣千利休以“和、敬、清、寂”为本发扬光大,以千利休为代表的茶人,掬清水、抟粗泥、修草庵,凭借纯粹和简朴,制定出一套属于日本的、新的审美系统。“鳌笔恰凹蚵朴素的优雅之美”,而“寂”是“时间易逝和万物无常”,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日本独有的、对日本文化至关重要的哲理。如同凋零的樱花与生命的无常,“骷拧泵赖耐庠谒洳腥薄⑵铀兀丹追求内心的平和、淡然,以及与自然共处的和谐,不需要过多人为的装饰,呈现事物最原始、不尽完美的状态,就是“骷拧钡囊庖濉……

《日本美学三部曲 物哀》内容试读

物哀

“哀”的概念的多义性及美学考察的困难

就如同我在《“幽玄”论》结尾提到的那样,我认为“美”“崇高”(或“壮美”)还有“幽默”这

三个范畴是审美上的一般基本范畴。沿袭这个思考方式,“美”这个基本范畴,若是继续向着某个方向发展,由此而派生出的一个特殊的类型或者说形态,就是“婉美”或者说是“优婉”(Grazie Anmut)。而从“美”出发向着其他方向发展派生出的另一个美的特殊形态,便是我们所说的“哀”了。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属于外部的体系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本身也值得关注,但我还是希望像之前分析幽玄问题那样,暂且切断“哀”在美学体系中的种种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态来研究。因此,我不打算就上文所说的美

学根本问题进行展开,想直接开始对“哀”这一范畴的讨论。

在我国的文学史中,“哀”经常作为表现我国国民审美意识的词汇出现,但是这个概念果真是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或者说审美概念被人们所接受的吗?若果真如

此,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它所代表的意义呢?若是将它放

入美的基本范畴中,并认为它是从基本范畴派生出的特

002幽玄

殊范畴的话,那么它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以后要研究的重点,但可以预想到这个研究过程必定困难重重。若是将“哀”看成美的一种类型,那

它指的就是完全是从平安时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为我国

国民所特有的审美内容。不仅西方的美学中没有涉及这个概念,即使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也没有对此展开过充分的论证。(虽说在本居宣长之后,日本的学者陆续发表了有关“哀”的研究,或许这些研究成果在其他方

面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是绝对称不上

论证充分的。)其实“幽玄”这种概念也是如此,用

美学的观点来考察这种东方或者说日本所特有的美学

概念,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的这条研究之

路可谓步履维艰,但也算是为相关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

方向。

“哀”这个概念所特有的一些元素会给我们的研究

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哀”与“幽玄”和“寂”相

比,历史更加悠久,而且它本身所涵盖的领域也很广。“幽玄”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古今真名序》中,这已经很久远了。但“哀”(力机)这个词则出现得更早一

物哀003

复杂,想要把握它核心的审美意味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概念研究的困难,可

绝不仅仅体现在它语义的多样性上。有些东西虽然没有

明确地表现在表面上,但它却在我们进行深层次研究的

路上设下了一道屏障。无论是赞赏亲近还是悲哀怜悯,

这都是对感情和感动本身的表达。所以当我们想从语言

学的领域更进一步深入美学领域,就很容易陷入心理学

的美学观点中,从而妨碍了在美学角度上更广泛、更深

层地展开研究。而且通常情况下,心理学的观点和美学

观点混在一起难以分辨,甚至有的美学研究还会全部采

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但是在探究“哀”这个问题上,以及它所表示的概念的直接内涵的时候,若是还采

用这种美学考察的方式就很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沼。

我觉得这个倾向对于美学范畴的研究来说是非常有害

的。在下文对“哀”的考察中,我也会对这一点加以详

细的说明。

物哀005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