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首无作祟之物》(日)三津田信三著;张舟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如首无作祟之物》

【作 者】(日)三津田信三著;张舟译
【页 数】 497
【出版社】 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 , 2021.07
【ISBN号】978-7-5142-3365-0
【价 格】68.00
【参考文献】 (日)三津田信三著;张舟译. 如首无作祟之物. 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1.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如首无作祟之物》内容提要:

媛首村坐落于奥多摩的深山幽谷中,秘守一族历代负责治理此地。在秘守家的婚舍集会中,刚满二十三岁的长男长寿郎必须从三位候选人中挑选出一位自己的新娘。然而仪式进行中,其中一位候选人惨遭杀害,而且尸体的头部不见踪影。最da的嫌疑人长寿郎也从现场消失。接下来,又出现了更多的无头尸体……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面向所有读者的挑战书就此发起!

《如首无作祟之物》内容试读

命前言

面对纯白稿纸的这一刻,我感到了始料未及的困惑。难道是因

为我打算以本名高屋敷妙子,而非作家媛之森妙元的名义来动笔的

缘故吗?

不,应该不是吧。我已决定以小说的形式来撰写本文。换言之,

我打算完全从一个作家的视角出发,力图解决战中及战后发生的两桩

案子。但棘手的是,我不知究竟该从“什么”说起,又该从“哪里”说起。近三十年前,我曾应战后诞生的侦探小说专刊《宝石》的公开征稿,创作处女作《首灵怕怕呀来不了》。那种为如何起笔而深深困扰的感觉,如今又再度出现。

是的,我想先在此阐明撰写本文的理由。

诱因之一是我突然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几年后昭和治世将满五十

周年,而我今年就会迎来六十岁生日,令人羞愧的是,我对这一发现还颇觉惊讶。古人云:人生五十载一但我已远超这一年限,约有十

年之距罗。当然,最近年抵花甲仍不服老,有心享受第二春的人也不

在少数。

只是,如今我会来这媛首村北守郊外,悄悄寻觅终老之所,还决

意在此撰写本文,想必是因为我内心自认余日无多了吧。现在不写,今后恐怕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了。这种如坐针毡的焦灼感,确实让我

1

如首无作祟之物

KUBINASHI NO GOTOKI TATARU MONO

饱受折磨。

此外,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几桩偶然事件的同时发生,也是促

成这次起稿的因素。

首先,想到自己的年龄,我就对都市生活感到了厌倦,兴起在乡间度过余生的念头。其次,创作过多部本格推理名作的江川兰子氏,

近日推出了第六十本著作,真是可喜可贺。而这部名为《昔日幻想逍

遥》的随笔集提到了二十年前的那桩命案。另外,此书也对同人志《迷官草子》有所提及。这本在关西发行的同人志月刊向我约稿,希望我能撰写一篇风格独特的连载小说。然后最重要的是,在整理长年从事创作的过程中堆积起来的资料与书信时,我发现了亡夫一北守派出所巡警高屋敷元留下的笔记,里面记载了一守家怪案的调查情况。我总觉得是这种种事由浑然一体,把我推到了本文案前。

又及:《迷宫草子》堪称怪奇幻想类同人志之翘楚,发行量甚至

超过了某些策划欠佳的文艺杂志。从推出被人遗忘的耽美作家丝波小

陆的特集(本文也会涉及此人),到发掘江户川乱步和横沟正史隐秘

的两地书,这本刊物常有极具魅力的企划,连文坛之中都隐藏着一批

忠实读者。

不过,回到昔日和丈夫共同生活过的媛首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气息,才是我提笔写文的最大动机吧。

开拓于奥多摩深处的这片沃土,古称“媛神乡”,现记作“媛首村”、

读法为“HIMEKAMIMURA”。

大体成书于文化(1804一1818年)至文政(1818一1830年)年

间的《新编武藏风土记稿》载有“媛神村”之名。进入明治时期后,

2

前言

三家,人们常说的“本家”被称为一守家,然后是二守家和三守家。

顺带一提,一守家和二守家的“守”浊音化为“GAM”,唯独三守

家读成清音的“KAM”。事实上,这只是屋号,并不是他们真正的

姓氏,而且仅在村内使用。历史上秘守三家共同守护着这座村庄,一

守家、二守家和三守家分别统治北守、东守和南守。相传他们本姓“媛神”,不知何时变成了“秘守”。如果把这个姓氏解读为“秘密守护”村庄,或许就能理解为何有此传闻了。

然而讽刺的是,必须得到某种保护一不,应该说是神佛保佑的,正是这个秘守家。因为即使过去了数百年,可怖的淡首大人仍在不断

地给秘守家制造灾祸。尤其是对一守家继承人,也就是日后会成为秘

守族长的男子…

写到这里,想来读者会斥责我道:媛之森妙元虽是怪奇推理小说

家,但至少一直在创作追求合理解答的作品,居然还相信“作祟”这

套封建迷信的玩意儿?

但是,仅以这媛首村发生的种种事件而论,关键之处似乎总有全

然无法以常理度之的某物突露尊容。毛骨悚然的感觉牢牢地束缚着我。

虽然觉得很愚蠢,觉得不可能,偏偏时常又会感到,确实有某股不明

力量参与其间。

我决定以小说的形式撰写本文,却不知为何在起笔时迷惘不已,

或许原因就在于我无法完全拂去这种不安的思绪。

好了好了,再喋喋不休地唠叨下去也于事无补,所以开场白到此为止。下面我只想对本文的整体构成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故事不采取第一人称。最初我也考虑过这种叙述方法,但很快就

5

如首无作祟之物

KUBINASHI NO GOTOKI TATARU MONO

放弃了。虽说是巡警之妻,但我自己无疑和案件本身毫无关联。通过高屋敷妙子的视角,无论如何也无法描述战时与战后的两桩案件我也想过,要不就从北守派出所的负责人一高屋敷元巡警的立场出发展开记述?若是以我的警官丈夫为视点人物,就能自然地进行案件的叙述,而且对于在媛首村做了一辈子派驻巡警的丈夫来说,战时的怪事可以精准地表述为“高屋敷元巡警的第一案”,而战后的案子则是“高屋敷元巡警的最后一案”。

可惜我刚开始动笔,就发现这样的叙述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

虽然身居派出所巡警之职,但丈夫毕竟是个外人。换言之,无论如何叙述,都只能从外围观望案情而无法融入其中。假如就这样写下去,可想而知,小说的情节进展会多么无趣。

再三思考后,我想到了一个全新的结构,即在高屋敷元巡警的视点外,安排一个熟知一守家内部情况的人物,以便从案情的内外两个方面加以叙述。能想出这个法子,当然是因为有几多斧高这一合适人选的存在。他是战中奇案发生的前一年,被一守家收养的那个五岁男孩,同时也是所有事件的重要目击者。斧高虽是外人,却又称得上是

一守家的成员,如此微妙的立场,正适合成为与高屋敷元相对的另一

视角。

况且细想下来,我还发现两人和我之间的关系十分相似。首先是我的丈夫,他为了梳理头脑中的思路,经常和我说一些和案件有关的事,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各种信息。另一方的斧高,由于屡次赴派出所接受问讯,不知不觉中与我们夫妇变得亲密无间,之后也时常来做客。当时我常有机会听他说起一守家的内情。可以说,在无心插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