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痖弦回忆录》痖弦 口述 , 辛上邪 整理|(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痖弦回忆录》

【作 者】痖弦 口述 , 辛上邪 整理
【页 数】 276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9.07
【ISBN号】978-7-5594-3078-6
【价 格】48.00
【分 类】痖弦-回忆录
【参考文献】 痖弦 口述 , 辛上邪 整理. 痖弦回忆录.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痖弦回忆录》内容提要:

《痖弦回忆录》是痖弦晚年口述,由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作家王立记录整理完成的一本记录痖弦早年生活的作品。全书公分三个部分:双村记,记录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个村庄的故事;从军记,记录少年时期在战乱中随学校南迁,并背井离乡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的故事;创世纪,记录自己到台湾后所从事的文学活动。

《痖弦回忆录》内容试读

河南记忆童年印记杨庄营平乐村

回忆我的故乡要从古诗《十五从军征》说起。“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诗歌描述的是:一个出征多年的人回乡,家里人都去世了。老房子还在,一片荒凉,他进去看到野兔在狗洞里跑来跑去,雉鸡在梁上飞起飞落。他到天井里煮熟了野菜,却不知道端给谁吃。我读这首诗的时候,大概十二三岁,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悲惨的事情。可是现在想一想,我还不如那个《十五从军征》的老兵阿!因为他八十还能归乡,而我却一直飘零在外。年轻时读诗,觉得是文人的夸张,哪里知道这样的命运也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我离开家时十七岁了,所以对家乡的记忆非常完整。我的文学创作很多都是围绕着母亲和故乡两个主题。像我诗中的红玉米晒在房檐下、春天来了孩子们在打麦场上滚铁环,都是来自对故乡的怀念。后来我的诗歌写作中断了,我曾想过有一天我再写诗时会写什么,想来想去还是会写故乡。故乡真是一辈子写不完。而且人是越老越想家、越老越想父母。因此,一个人如果有完整的对故乡、慈母的记忆,可能够他写一辈子。当然,根据他年龄不同、艺术技巧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风貌,可这是永不止息的主题。故乡是我永难忘怀的,如一首诗中所写,“你离家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戴着那顶破斗笠/不,那是故乡的屋顶”。现在,在我八十多岁时,我最想写的还是我的故乡回忆。

双村记003

痤弦回忆

我给故乡回忆取名《双村记》一一个村子是我们家的村子,一个是我外婆家的村子,中间差十二里地。我的故乡在河南省南阳县,我从小就在这两个村子间游走,稍大才去了县城。两个村子加上南阳县城就是我对故乡的全部记忆所在。

平乐村

外婆家的村子是黄土地,我们的村子是黑土地。外婆家是明末从山西迁过来的。从山西移来的时候是一个大家族,官府就地分家一河那边是萧坡,河这边是平乐村。他们把一口铜锣断开,两半破锣分别给两边的村子,将来把两半破锣的碴口对起来,就能看出原本是一口锣,也就是一家人。要子子孙孙不忘本,永远记住是一脉所出,以后要互相帮忙。“破锣”两个字音化为萧坡的“坡”和平乐的“乐”。外婆他们在平乐村。他们村里有几家大户盖的是瓦房,形制看起来像山西的房子,青砖青瓦、五间头、四合院。我们王家祖上也是山西来的,但没有家谱,一穷二白。我们的村子就很简陋,都是草房。我妈妈为什么嫁到我们村?因为我外婆家后来渐渐穷了。我爸爸家有几亩田,娶了没落的大户小姐。外婆家的村子和我们的村子对比鲜明,一边富有文化气息,一边是蛮荒之地。

明末时河南人少,官府逼着山西民众南迁,还要有懂各行各业的,比如懂医药的,懂建筑的,读过书能识字的。他们来的时候带来了文化。我外公他们家族一直经营着药铺。我外公就是眼科大夫—在我们那里眼科医生叫“眼科先儿”—他

004

症弦回忆录

那么好,我想是因为写诗前麻烦事儿太多一要研墨、发笔,研墨研半天才能写诗,正好构思。发笔是说新毛笔或干硬的毛笔都要用温水发,水温不要高,也不是冷水,要慢慢把笔泡开才能用。写字要有好的环境,写字要有好的心情。这些事情都做完了,才能静下心来写。

外婆胖胖的,非常慈祥。她最喜欢我们帮她抓痒。抓的时候逗我们说:“你这娃儿,哪里不痒你抓哪里。”她还会唱各种歌谣。比如她抱着我时会唱:“抱外孙,不如抱草墩儿。”我外婆虽然平时很和善,但厉害起来也很厉害一有一年,有贼人来偷东西,给她发现了。老太太就跟他们理论,把贼骂得抱头鼠窜。

我在外婆家非常快乐。当时不晓得有“文化”这个概念,现在觉得他们家是有文化的。他们家有秩序。当时也不知道秩序是什么。反正我家那边就是赌博场,还有土匪出入。而外婆家感觉不一样。我一到平乐村就不愿意走。走的时候大人把我放到牛车上,我哭着跳下来,就是不想走。

他们大户人家的家族规矩很大,大哥就是大哥,大嫂就是大嫂,出入应对都是有一套规矩的。兄弟姐妹排行都是按照家族大排行,所以我有十三姨啊、二十表哥啊。我妈妈是老七,他们都喊她“七姨”,我大姨是老八,小姨是老九。一个管一个,秩序井然。

他们每一家都有铜器,就是锣、鼓、钹等等,要过年才打着玩儿,每家都打,好不热闹。我就是在外婆家学会了打鼓。念小学时我是鼓乐队的“要角儿”一打大鼓。

外婆家在一条大河旁边。这条河从南阳流过来,一直流向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