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法概论》邵俊武|(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工业法概论》

【作 者】邵俊武
【页 数】 351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2021.09
【ISBN号】978-7-5764-0023-6
【价 格】69.00
【分 类】工业法-概论-中国
【参考文献】 邵俊武. 工业法概论.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1.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工业法概论》内容提要:

现代科学和技术进步引领下的工业化的推进,必将引起工业法律制度的变化,尤其是涉及专门性问题的相关规定。本书就工业法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理清了关于工业法的相关概念,完成了关于工业法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对关于工业法的一系列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对工业法这一领域研究著作为数不多,因此本书的出版是工业法研究的重要一步,也为将来关于工业法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内容设置科学,对工业法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建构。本书作者在工业法领域积极创新,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作者对工业法领域的关注,不仅有利于我国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工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工业法概论》内容试读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工业化与法律

一、对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

工业化主要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名词,也是经济学家们长期关注的话题。但是,理论界对工业化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并发展自己的机器工业体系,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机器大工业建立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对工业化的狭义理解,在经济学界比较普遍流行。”1)“对工业化内涵的另一种解释可以被称为广义的理解。这是前些年在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现代化理论’的大多数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他们从研究现代化理论的角度使用了‘工业化’的概念,对它作出了新的解释,也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他们认为,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大趋势和长期的历史过程。而这个世界性范围内的以工业社会的萌生为起点的连续性变革过程,是无限地向未来延伸而没有最后的终点的。”〔2)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这里所说的工业化,不能仅仅理解为18世纪后半期从欧洲肇始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那只是初期工业化或古典工业化…因此,用‘工业化’这个标题来概括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已为经济史学界和社会史学界所广泛接受。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3】也有学者认为,“用‘工业现代化’来代替广义的‘工业化更为合适。因为,工业现代化的概念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它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它在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能够与有关现代化的其他概念对应协调起来。以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可分成诸多层次: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政治现

C1)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C2)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一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1·

|工业法概论|

代化、经济现代化、军事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等诸多层面;而经济现代化又可分成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商业现代化(或服务业现代化)、畜牧渔业的现代化等;而农业、工业现代化又可继续分出下属的分支层次。在以上这一金字塔式的理论结构中,工业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就清楚地反映了它在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各部门、各层次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也突出地反映了它作为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基础和关键的重要地位。”〔1)进而,该学者认为,“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并发展机器工业体系,使之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实现的主要标志一般为工业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轻工业与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而工业现代化是使工业建立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工业生产和技术达到并保持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它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无限期的变化过程,其实现的量化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工业化曾经就是当时的工业现代化,而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其超越工业化阶段而具有更新、更高的内容和水平之后,工业化就成为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初的一个历史阶段了。而工业现代化则成为工业化的继续和延伸。”〔2)厉以宁先生认为“工业化是指近代或现代工业的建立和推广并对一国社会经济发生有力作用的过程”。〔3]

从上述经济学家对工业化概念的不同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学者对工业化有不同的定义,但大都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也即工业化不是一个过去时,不是停留在机器生产代替人工生产的阶段,也不应当是一个具有固定目标的概念,不能用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指代它,工业化应该是一个沿着一定方向不断发展推动的过程。所以,人们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如以机器代替人工生产的第一代工业发展阶段,以生产线为主要生产形式的第二代工业化发展阶段,以自动化为主要生产形式的第三代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智能化为主要生产形式的第四代工业发展阶段。〔4)而且,工业化不仅发生在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其生产形式也不断扩展至农业等其他生产领域;工业化是一个正在进行时和将来时,工业化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结构,并且还处于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它还对将来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作用。

工业化与现代化是两个相互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状况看,现代化一定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但是现代化却不仅仅是指工业化。工业化主要是指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的状况,而现代化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工业化的内容,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内容。但是,也不可以据此将工业化简单地局限于工

〔1)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2)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0页。〔3)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一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页。

〔4)也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以木质燃料到煤炭蒸汽技术为基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以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详见[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2·

第一章·概论丨

业领域,“工业化被看成是把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转变成高效率生产部门的一种手段。”〔1)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会有不同的具体体现。传统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主要体现为机械化,现代条件下的工业化的技术内涵的体现,则不仅是机械化,还包括‘现代化’,即采用高新技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同时,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工业化也包括工业发展的基本制度、工业发展体制(资源配置方式)、工业结构、工业发展方式、工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内容。

工业化是本书绕不开的一个名词,但是,对工业化作何种定义和解释,不是本书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事实上,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也难以参与到对工业化概念的深入讨论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化是一个与法学专业工作者无关的话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法律是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而要研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就需要了解工业化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进而推进法律制度的完善,保障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

二、工业化改变了人类社会、重塑了法律关系

“177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和技术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至今方兴未艾。”“从此以后,世界被改变了…任何革命也没有像工业革命这样具有如此重大的革命意义。”〔2)“工业化是塑造现代世界的革命性力量之一。现代工业,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往昔3000年农业社会所未曾积累过的巨大财富,让人类摆脱了地球摇篮的束缚,向遥远的星辰迈出了坚定的脚步。可以说,工业革命是人类童年终结的开端。因此,自19世纪以来,实现工业化,成了各个国家孜孜以求的神圣目标;发生于地球各处的工业化,遂成为决定一个民族能否真正迈人现代世界的成人礼。”〔3)工业化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改善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全方位地改变了整个社会。

工业化首先是意味着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过去单一个体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变成了多数人集体的共同合作生产;从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个产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到每个人只完成一个产品的其中一部分,集体分工共同完成一个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从过去一个工厂或企业完成一个产品的加工生产全过程,到不同的工厂或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一个产品出自一个国家工厂或企业之间

〔1[美]约翰·科迪等主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张虹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2)[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卷三):早期现代政府和西方的突破一从民族国家到工业革命》,马百

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96页。

C3)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一2015)》,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3

|工业法概论|

的合作,到一个产品由不同国家的不同工厂或企业协作完成;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全过程由一个生产者独立完成,到不同的工厂或企业分工合作完成不同阶段的生产工作…大量的人力集聚、大面积的工厂建设、大规模的生产,带来的城镇化的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也推进了国际合作和往来。

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如劳动分工、珍妮纺织机、蒸汽机、炼铁技术和大工厂体系)并不是一场科学理论的革命,也不是对科学理论的应用。工业革命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牛顿力学甚至热力学的创立无关。工业革命是关于工业组织、制造技巧、设备工艺及生产要素如何在时空上循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实践知识的革命。”〔1)但是,不可否认,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成为工业化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成为第一成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工业化时代一样重视科学,同时,科学技术也从来没有得到如此之快、如此之高的发展和进步。

工业化也对生产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社会成员地位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机会,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政府的教育投资会相应地增长,而民间对教育事业也会日益重视。与此同时,社会上有更多的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某种特长,获得较高的学历。这样,处于社会下层和中层的家庭,将会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受益者,这些家庭的下一代在受到较好的教育和提高学历层次后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其中主要在专业服务方面获得好的工作、好的职位。”〔2)“工业化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技术进步,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为一体的经济社会复合现象。”“工业化推进到哪个国家,就使哪个国家走上变革、开放和自由的道路,公平竞争、创新开拓、效率至上和福利社会的观念成为主流意识。”〔3]工业化推动了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从世界范围内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工业化不仅使工业生产活动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取得了主导地位,而且,工业化“使非工业产业更多地和系统化地采用工业技术、工业产品和工业组织方式”,〔4)可以说,工业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工业成为社会精神财富创造的基本实践力量。

法律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在法律发展的漫长历史上,它的绝大部分生长的时间都是在农耕时代。“现代欧洲法,甚至英国法的内容和推理方法都是用罗马法的材质构建起来的。”〔5〕现代法律的大部分原则、制度,以及现代法学的大部分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传统农耕时代

〔1)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发展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0

页。

〔2)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一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2页。

〔3)金碚:《大国筋骨一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219页。〔4)金碚:《大国筋骨一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288页。〔5)[美]约翰·麦克西·赞恩:《法律的故事》,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

·4·

第一章·概论丨

的法律关系基础之上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方式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仅从可能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角度而言,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工业化从物质上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的基础

例如,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出现的火车和蒸汽轮船,实现了运输方式的工业化,改变了过去仅少数有权、有钱等特权阶级才可以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的状况,让社会成员都能以平等的方式出行。“火车和蒸汽船上共同旅行,以及工人们大量聚集在工厂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激发了平等与自由的感受与习惯。让所有社会阶级一起旅行,并且把他们并置在某种鲜活的马赛克里,那就是各个国家能够提供的所有的财富、地位、性格、习惯、风俗、衣着方式的拼贴。铁路极大地推进了真正友爱的社会关系的支配,并且比起民主的民权保卫者最尊贵的训诚,更有助于平等的感受。这样一来,为每一个人缩短不同地方分隔开的距离,也就等同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工业品的大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为大众平等共享各种工业产品创造了条件。环顾四周,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工业化的烙印;在工业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层面的获得能力日趋平等。

“其实,工业的进步,机器的改进,以及当代一切伟大的‘奇迹’,对富人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对古希腊的富翁来说,现代化的自来水管道可能没有什么用,因为他的奴仆小厮们自会跑去为他打水。电视机和收音机也用处不大,古罗马的贵族们在家里就能欣赏一流的音乐家和艺人们的表演,他们也能把大艺术家豢养在家中。成衣、超市以及各种现代发明,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现代交通和医学方面的进步,他们可能会感兴趣,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其他各项伟大成就,主要是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好处。而这些成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在过去只是有钱有势者才能享受的特权。”〔2)〕物质生活条件的趋于平等,也使得人们萌生了相互之间社会地位平等的理念,支撑了社会成员在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领域平等权利的诉求,也推动了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制度在平等保护社会成员权利方面的逐步完善。

(二)法律开始介入具体生产过程的规范

在前工业化时代,具体的生产活动不是法律调整的范围,或者法律即使进行调整也不会采取建立专门的制度的形式而是参照合同、侵权等法律制度的规定予以处理。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由于大机器的普遍采用,工厂生产过程中工业事故频发,大量的工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使得国家不得不开始关注工人安全等工厂生产过程的规范。工业化先行国家在这一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如在美国,“南北战争甫一结束,工业事故就引发了社会、制度与法制改革中一系列的大规模试验。法官与法学家们发展出了侵权法的法律领域。数百万美国人加入了新成立的生命保险项目。主要

C1)[德]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金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118页。

〔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张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5

|工业法概论|

的工业雇主发展出处理劳资关系与雇佣合同的新方法。在20世纪的头10年,律师、立法者、社会保险专家、劳工领袖与雇主发起或资助了大量关于工业事故之社会后果的研究,评判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改革选择。在1909年到1913年之间,联邦与州共有28个委员会(代表着这个国家中几乎全部的工业州)研究了工业事故问题。”“工业事故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法律与社会制度的试验标志着美国律师、法官、立法者在理念上的范式变化。”〔1)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还是纽约州一位年轻的州议员时,就曾经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工业事故法的建设;罗斯福新政时期曾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查尔斯·伊文思·休斯,在1910年他担任纽约州州长的任内签署通过了美国第一部工业事故赔偿法。〔2)“英国从18世纪后期工业化开始到19世纪中叶,为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作出了三项重大的贡献,即‘工厂法、文官制度和职工联合会’。”〔3〕

(三)工业产品的使用者的社会化催生了商品消费社会关系

在工业化之前,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交换需求主要存在于个体的消费者和个体的生产加工销售者之间,这种关系属于常规的合同关系,通过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就可以进行充分的调整。而在工业化时代,由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同一商品可以在同

一时间同时满足不特定的许多人的使用需要。针对这种低成本、多数量的工业化生产供应形式引发的纠纷,如果还是依靠过去的合同法律制度调整,不仅会导致性质相同的大量案件的重复审判,浪费司法资源;而且,由于大工业生产者和大规模销售商的强大经济实力与单一消费者的势单力薄形成巨大反差,工业生产者具有的强大技术实力,掌控工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和技术信息,也造成单一消费者与工业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单一消费者因为在诉讼中无力举证证明生产者的过错和责任而处于劣势:更为严重的是,同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供应,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会给社会大众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因此,工业化催生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共利益维护的社会问题,出现了基于消费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的问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被纳入了法律规范和调整的范畴。基于这样一些考虑,有些国家不仅对已经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加大了处罚的力度,甚至对那些可能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直接施以刑罚。如《法国消费法典》将违反产地和质量的其他辨识标识、合格证明以及农业、林业、食品或海洋领域之外的其他服务和产品的认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处以2年有期徒刑和罚金。〔4)

(四)工厂化生产和城市集中居住使得社会关系样态和法律规范内容发生了根本改变

工业生产集中在城市和工厂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工业革命是

〔1)[美]约翰·法比安·维特:《事故共和国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田雷译,上海三联

书店2008年版,第6一7页。

〔2)[美]约翰·法比安·维特:《事故共和国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田雷译,上海三联

书店2008年版,第20页。

〔3)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一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1页。〔4)孙平编译:《法国消费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一18页。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