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县续志》白遇道|(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陵县续志》

【作 者】白遇道
【页 数】 222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2020.05
【ISBN号】978-7-5604-4519-9
【价 格】110.00
【分 类】高陵县-地方志
【参考文献】 白遇道. 高陵县续志.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0.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陵县续志》内容提要:

白遇道(1837-1926),字悟斋,后改五斋,引退后号完谷山人,高陵药惠董白村人。清同治九年(1870)中举;十三年(187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关学”清麓学派代表人物。曾任甘凉兵备道、甘肃按察使。白遇道一生著述宏富。他在编写《续志》时,结合吕柟、樊景颜两种旧志,取长补短,勘误补遗,至光绪七年(1881)七月,用了十一个月完成了《高陵县续志》书稿。《高陵县续志》八卷,十目十二篇,体例完备,征引资料宏富,直至今日,方志学者、文史专家都认为此书在陕西地方志中当属上乘之作,对陕西地方志的纂修起到了示范作用。我们整理此书,就是为了不忘历史,借古鉴今。

《高陵县续志》内容试读

高陵县续志卷之一

■高陵县续志卷之一

知县程维雍重修

邑人白遇道编纂

地理志渠堰附

班史之例,言地必先言天,盖本《周官·保章氏》“星土辨九州”之意。按《唐天文志》日:“东井居两河之阴,当地络之西北,华阴以西,北地是。”《东汉郡国志》曰:“今秦分野,自柳九度至张十七度,曰鹑火之次,高陵弹丸区。”则分星自统于府。而《通典》以觜觿参得汉之高陵以东地,则地实入觜参。然天象渺远难致,不具论。若夫古“王度地居民,首重疆域,则建革之故,流峙之要,沟洫之利,古迹之遗,安可以不详也”。述地理志第一。

高陵在虞、夏为雍州之域。《禹贡》:“泾属渭汭。”《周礼·职方氏》:“雍州,其川泾汭,其浸渭洛。”今泾渭合流实在县境,郡县释名高陵,秦县名。《尔雅》:大阜曰陵。郭子章云,县南有奉正原,高四五丈,高陵之名所由防也。《元和志》:高陵为秦旧县,孝公置路史。高陵邑,秦昭王弟高陵君封。西汉属左冯翊。《汉书·地理志》:太初元年,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县二十四。高陵为冯翊治次一,阳陵次二十三。《汉书·景帝本纪》:

五年作阳陵邑。《地理志》:故弋阳,景帝更名。莽曰渭阳。《寰宇记》:阳陵故城在咸阳东北四十一里。《禹贡锥指》:高陵西南三十里有阳陵故城,其说虽互异,而阳陵自属析县地而增置,谓即改高陵为阳陵者,非也。莽

高陵县续志

改阳陵为千春。《水经注》:左辅都尉治,王莽之千春也。东汉县为左冯翊治,属京兆。《玉海》:建武十五年改属京兆。《关中记》:光武东都后,冯翊出治高陵。《禹贡锥指》:今县西南二里,即冯翊故城。魏更日高陆。晋仍之,俱属京兆郡。《通典》:魏黄初元年改为高陆县,其治在县西南一里。《通鉴注》:晋改曰高陆,属京兆。北魏仍之。《地形志》:晋属京兆。魏明改属冯翊。按魏高陆治在今县西南一里,后魏移居今所。西魏北周仍之。《续通典》:周明帝省万年县入高陆。隋复为高陵。《隋书·地理志》后魏曰高陆。大业初改焉。《元和志》:大业二年复为高陵,唐仍之。《旧唐志》:高陵,隋县。天授二年隶鸿州,大足元年还雍州,武德初析置鹿苑县。《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析置鹿苑县,贞观元年省。按县西南二

十五里有鹿台城,地有果园名鹿苑,唐置县即此。宋仍为高陵,属永兴军。金仍之,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明一统志》:高陵在府城东北八十里。《贾志》①:元属奉元路,明隶西安府,国朝因之。历代沿革,此其大凡也。

疆域则东西三十里而遥,南北三十里而近。《一统志》:县治在府东北

七十里。《刘志》②:东至临潼县界十五里,西至康桥堡泾阳县界二十里,南至苏马堡咸宁县界二十里,北至仁村三原县界十里,东南至嘴头临潼县界二十里,西南至咸宁县界三十五里,东北至齐家堡三原县界七里,西北至桑园村三原县界十五里。《府志》③:东南至临潼县治五十里,西南至咸阳县治七十里,西至泾阳县治五十里,东北至富平县治五十里,西北至三原县治三十五里。

南临渭水,北枕平原,清谷跨其左,洪波襟其右,县虽蕞尔,亦神皋之奥区哉。然县经唐会昌中及前明屡析之后,壤地益隘,赋重差烦,供亿日费。地则入望平衍,土性高燥全仰天泽,所谓黄壤陆海者,今大异于古

①《贾志》:清康熙三年贾汉复等修纂的32卷首一卷图一卷本《敕修陕西通志》或清康熙五十年贾汉复等修纂的32卷首三卷本《敕修陕西通志》。

②《刘志》:清雍正十三年刘于义修、沈青崖等纂的100卷首一卷本《敕修陕西通志》。

③《府志》指《西安府志》。

2

高陵县续志卷之

所云矣。地瘠则富庶为难,壤小则绥辑较易,父母斯土者,可以知所从事,而生长于斯者,亦顾可自囿哉。

奉正原《一统志》:在县南十一里。《长安志》: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三里。一名降驾原。

鹿苑原《长安志》:在县西南三十里,东西长十五里,南北阔一里。《黄图》:安陵有果园,名鹿苑。《贾志》:一名鹿台,按阳陵故城在县西南,亦名奉正原,《寰宇记》:原上有鹿台将军祠。岁旱,百姓祈祷辄应,号为鹿台将军。

毕原《寰宇记》《关中记》:高陵北有毕原,秦谓之池阳原。汉名长平坂,又名石安原。按今地属三原。

渭水《地志》:出陇西郡首阳县西南。今临洮渭源县鸟鼠山。《刘志》:东经陇州、宝鸡、岐山、武功、兴平、鄂县,又东经长安、咸宁二县北。《水经注》:东经霸县北,与高陵分水,又经平阿侯王谭墓北左侧,泾水注之,又东经鄣县,霸县今属咸宁,郭县今属临潼。《长安志》:来自咸阳,又流入栎阳界。《泾野志》①:在县南十里。每遇泛涨,弥漫十余里,然皆南徙,不崩北岸,盖奉正原为之障也。然自乾嘉而后,河日北徙,沿岸田庐坍陷不少。咸同数十年间,北岸田入河者无虑数十百亩,近犹漱荡不已,计惟予水以地疏决,南岸沙淤导入故道,北岸之民庶有豸乎。

泾水郭璞注:出安定那县西笄头山,东南经新平、扶风,至京兆高陵县入渭。朝那今属平凉,新平今属邻州。《刘志》:泾水出平凉县西南笄头山,东南流经华亭、泾州,又东经长武、邠州北,又东南经醴泉,又东南入泾阳界,又东至永乐镇入高陵界,又东经毗沙镇南鹿苑原北,又东南经高陵县南二十里,至上马渡合于渭。《县册》:自人境东行十里,至船张村入渭。

清水《县册》:在县东,自三原县流入县境,又东南入临潼界。《水经注》:东南入高陵县经黄白城,又南绝白渠,又屈而东流,谓之曲梁水,又东南经高陵故城北,又东南绝白渠枝渎,而东南入万年县。按清水,一

①《泾野志》:明吕柟纂修,嘉靖二十年刊本《高陵县志》,也称《吕志》。

高陵县续志

名清河,即清峪水,在三原北门外。据《水经注》及《县册》,谓东南入高陵界,迳故城则距县二里,而旧志不载。意者自清平乡见析之后,黄白城始隶三原,抑或涓涓其流,入县已微,有无不定与,皆不可考。今并河道湮垫,县人无知之者。

渭渡三新开渡,在县西南十里,渭桥西二里。孙张渡,在县西南三

十里。渭桥渡,在县南十五里。《府志》:新开、孙张二渡并新置渡船二只,水夫各十二名。渭桥渡置渡船二只,水夫八名。渭桥渡为东北诸县通长安之要津,故冲烦较甚。《泾野志》:桥北通蒲城、富平诸县,故二县皆有一舟协济。近则傍河居人独任之。高岸摧圮,时时败舟,而胥徒往来,又倚肆凌虐,欲解脱而无术,或枵瘠以从事,亦穷民之无告者乎

泾渡二黄家渡,在县西南十里。上马渡,在县西南二十里泾入渭处。《府志》:黄家渡新置渡船二只,水夫八名。

桥梁五东渭桥即渭桥渡。《贾志》:古东渭桥,汉高帝造,以通栎阳之道。《史记·景帝纪》注:景帝五年,作阳陵渭桥。《索隐》:在长安东北,通高陵路。沈亚之《东渭桥给纳使新厅记》:渭东赴河,输流逶迤于帝垣之后,倚垣而跨者三,名分中、东、西,在县境者为东渭桥。《初学记》:东渭桥以木为柱,后桥废用舟,故以渡名。郭桥,在县东十里,昌连渠经其下,今属临潼。阿石桥①,在接蜀门南一里;张桥,在距河门东

八里,皆高望渠所经。高桥,在通远门北三里,中南渠所经,今并废

渠堰高陵五渠肇于李唐。《唐书·地理志》:宝历元年,县令刘仁师请更水道。渠成,名曰刘公渠。新堰成,名曰彭城堰。刘,彭城人。宋敏求《长安志》白渠,自泾阳三限,下中限为一渠,流至县界彭城堰,下分为四渠,并溉民田。自彭城闸北分水者曰:

中白渠在县西南三十里。《水经注》:白渠枝渠,迳高陵故城北。宋敏求《长安志》:中白渠东西长三十五里。《县册》:自彭城闸北限分水,东流至西王村,入三原官村,至高家堡支分为洪河渠入临潼。其正流复由官村入县境常家村,又东亦入临潼界。旧从北岸支分有宁玉渠今废。渠南

①阿石桥:在今县南花果村附近。

高陵县续志卷之一

岸为小王斗、生王西斗、广利斗、西湾斗、高渠斗、河村斗、马家斗、武家斗、石张斗、张月斗,北岸有雷家斗、韩家斗、湾里斗、张流斗、东湾斗、马家斗、袁盛斗、陈谊斗、董家斗、程家斗、孟家斗,灌田一千五百

四十亩。《长安图说》中白渠斗二十三。按今只二十二斗。按斗门始于唐宋,曰斗门,元曰斗吏,又谓之斗门子,一斗有一长。《樊志》中白渠表

三十里,应受水地一十五顷二十亩。

彭城闸南曰:

中南渠在县西北三十里。宋敏求《长安志》:中南渠东西长三十五里。《县册》:自彭城闸南限分水,东南流至磨子桥。磨子桥至闸口五里,乃中南与高望、(祸)〔祸〕南分水处。南岸有刘金斗、杜家斗、墨毛斗、张家斗、张益斗、通远斗,北岸有洛南斗、庙王斗、文王斗、张以斗、王益斗、晋公斗、广济斗、富众斗,灌田一千五十亩。又东入临潼界,《长安图说》:中南渠斗门十五。按今只十四斗。《樊志》①:中南渠在中白渠南七里,自磨子桥经坳下村②,东经高桥,又东过孝义坊入清河,袤五十有五里。受水地一十顷五十亩。

中南渠自磨子桥又分二渠。东南曰:

高望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宋敏求《长安志》:高望渠东西长三十

五里。《县册》:自磨子桥分中南渠。水南岸有福斗、康斗、宁斗、寿斗、念斗、百斗、万斗,北岸有乾斗、震斗、沛养斗、千斗、亿斗,灌田八百

四十亩,又东人临潼界。《长安图说》:高望渠斗门十二。《樊志》:高望渠自磨子桥经魏村、李赵村之间,东过阿石桥、陈杨村至临潼境入渭,袤五

十有五里。应受水地八顷六十亩。

西南曰:

(耦)〔禑〕南渠③在县西二十五里。宋敏求《长安志》(禑)〔禑〕南渠东西长四十里。《县册》:自磨子桥分中南渠,水西南流又折而东南。

①《樊志》:清雍正十年丁应松修,樊景颜纂《重修高陵县志》。

②坳下村:今通远镇岳华村。

③(耦)〔禑)南渠:因此为嵎原而得名,元代雷氏家族多块墓志也记为嵎原,明《高陵县志》为嵎南渠。

高陵县续志

岸有边界斗、(禑)〔禑)南斗、许斗,北岸有永斗、于元斗。灌田三百五

十亩,旧亦入临潼界,今在县境船张村注渭。《长安图说》:(褐)〔禑)南渠斗门五。《县册》中南渠至张市里又分二渠,其北分者曰析波渠,今废。《樊志》:(褐)〔褐〕南渠自磨子桥西南流,折而东,经毗沙镇原赵村,又东南过渭桥,至临潼北田王入渭,袤四十五里。自渭岸崩滩,奉政原高,水不能进,遂在船张村入渭,袤三十里。受水地三顷五十亩。

《县册》:(褐)〔禑〕南其南分者曰:

昌连渠在县北二十里。《县册》:自张市里分中南渠,水东流经县城北门外。明高陵令王珪尝引水入城,资民食用,今北门外犹有渠迹。其渠南岸有河渠斗。北岸有崔家斗、距陵斗,灌田二百一十亩。昔时亦入临潼界,今下流微细,至县东五里墨张村止。《长安图说》:昌连渠斗门三。《樊志》:昌连渠旧投入临潼境郭桥入清河。以上每月除润,渠水自初三日寅时二刻接受起,至初七日寅时一刻止。

附:古渠堰《古渠图》:樊惠渠在县南。蔡邕《樊惠渠歌序》:阳陵县东,其地衍隩,土气辛螯,嘉谷不植而泾水长流。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隐,乃立新渠,向之卤田,化为甘壤。《县册》:今废,无考。

五渠灌溉,上资泾流至国朝乾隆初始断,泾专资泉水,是泾之为利也盖有年。泾渠原始,《泾野志》甚详,而不及有明一代。遇道尝为《修渠考》,起明洪武,迄于当代,具见前人尽心民事,而我朝之为民计者至周挚也,附录于此。水利始于郑国,历汉唐宋元,代有修浚,泾野子曾志之矣。

明洪武八年,修洪堰溉泾阳、三原、高陵、醴泉、临潼田二百余里,

三十一年复修之。成祖宣宗继修。《明史·河渠志》:天顺中,王御史渠又圯,副都御史项忠于王御史之上一里余,穿大小龙山为渠,曰广惠渠。彭华记正德十一年,巡抚萧肿又作通济渠,在(元)〔原〕王御史渠之下、宋丰利渠之上,历御史、哈宠、刘天和三公,继治始成功。马谿田《泾川五渠碑记》:后六十九年为万历庚子,泾阳知县王之钥及高陵知县李承颜、三原知县王应征协谋请于台史,征四县丁夫浚铁洞,疏土渠五里许。又五年,都御史顾公复檄西安同知顾汉穿治龙洞,闸广惠渠口,为石桥横渠上,度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