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读本书]《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

    确切地说,这部《20世纪思想史》是一部脱离政治的20世纪历史。(说实话,我们的世界从来不缺少20世纪的政治史。)当然,政治是不可避免的,他们总是在这里或那里冒头。但在你即将打开的页面上,思想是真正的主角:哪些思想真的很重要,哪些思想改变了我们对20世纪的经历,哪些思想促使人们行动,给人们勇气,让他们的生活兴奋,值得付出一切。这让我们回到了一个核心事实,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是科学思想,这就是为什么中文副书名被称为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早在1909年,精神分析就逐渐传播并成为主流,因为弗洛伊德访问美国。虽然这位伟人的理论经历了许多修正,但它仍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谈论心理学的方式与过去完全不同。我还想重申,如果我们选择现代思想冒险中最伟大的案例,那么它将是粒子物理学。从1850发现能量守恒(将电、磁、光、波纳入系统),再到放射性和电子发现,最后一步发现其他微粒形成原子,不仅带来了电视发明、电子技术革命,使我们通过相同粒子进化宇宙的进化过程,最终带来了现代物理王冠:计算机技术。历史的过程并不是一条直线,但它通常是一种前进的趋势,这本书试图以尽可能清晰和简洁的方式描述这种情况。在20世纪的线索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线索可能是,尽管20世纪在政治领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残酷和反人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它在文学、医学、绘画和雕塑、历史编纂和装饰艺术等其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悖论迫切需要关注,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许多学科因为电子技术革命的结果,因为广播、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进一步深化、扩展和整合,伟大的科学成就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推动我们进入信息时代。《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最近在文章中提到,互联网上可以获得的信息就像一条浑浊的信息河流。当然,这有点过分,但他的核心意思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没有被细化和总结,有太多复杂的细节,而不是知识。布鲁克斯的观点得到了许多证据的支持,尽管互联网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但它也可能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无知时代。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里,无知正在广泛传播和扩张,尤其是在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人类自宇宙开始以来就存在于地球上,而20%的受访者仍然相信太阳在地球周围旋转。在美国,有一个基本理论,主要是基于宗教原因,仍然拒绝接受进化论。另一项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美国受访者不知道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哪个世纪。在高中生中,只有不到20%的美国人学习外语,这在欧洲高达92%。这种情况不会迅速改善。在美国,我们从目前已知的数据中了解到,2016年大学历史学位授予量较2013年下降了30%。这一数据应该与另一个现实相比:耶鲁、普林斯顿、布朗等美国精英大学的历史系毕业生数量仍在逐年增加。历史正逐渐成为一种精英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世界变得如此分散,学科变得如此不同,信息变得如此原始,没有细化。显然,我们迫切需要整合各种信息,并将大量浑浊的现成信息整合到一个清晰、连贯的系统中。我们迫切需要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思想综合是20世纪思想史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当人们理解事件和思想时,他们喜欢使用框架(我几乎想说需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思想的背景,咀嚼和记住它。如果没有框架,思想和思想的叠加只会是一个混乱的集合,而没有任何组织。从这本书的销售和翻译(除了英语版本,它被翻译成26国家语言)来看,《20世纪思想史》似乎完成了我在写作之初为它设定的目标。注:以上摘自本书中文版序。————————————–原作名:TheModerMid:AItellectualHitoryofthe20thCetury作者:[英]彼得·沃森译者:张凤/杨阳评分:9.520世纪不仅是人类多事之秋,也是思想进步的辉煌世纪。本世纪,全人类在奴役、对抗、战争、解放等方面曲折前进,求同存异。我们在各大学科也取得了微粒、基因结构、现代主义等重大发现。·沃森用准确优美的叙事风格讲述了20世纪人类的思想发展,帮助21世纪的读者了解我们如何到达今天的世界,未来将去哪里。这是20世纪的历史,主角不再是世界大战和政治游戏,但它将包含战争的意识形态后果,冷战科学竞争,殖民浪潮仍然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精神财富,他们将是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理解人类本身的关键。...

    2022-04-04 弗洛伊德的游戏观点 简述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

  • 读懂弗洛伊德:归纳阅读弗洛伊德的三种方式

    弗洛伊德主义是当代智识生活无法回避的一大重要主题,因为它早已渗透到我们知性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观和世界观,同时操纵着我们人际关系的运行,更确切地讲,它左右着我们生命的呼吸方式。总之,它开拓了我们看人的现象和世界运行方式的视野,我们因而能够更了解自己以及他人,借此揭开生命的盲点以减少人生的伤痛。这看来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因为我们都自觉或不自觉生活在弗洛伊德所揭露之心灵事实的阴影底下,这逼得我们无法不去正视这门学问。然而,一百年来,以弗洛伊德为名所主导的精神分析理论,一直不停在演变和争论。即使到今天,其演变和争论仍方兴未艾,甚至越演越千头万绪,已然形成为众说纷绘而莫衷一是的局面。几乎每一学问领域都无法避开其尖锐触角,这形成一种现象,即人人都知道弗洛伊德,但很难了解什么是弗洛伊德主义,或者什么是精神分析,因为之间牵涉太多太复杂的要素,感觉起来,简直教人无从捉摸,好比一部二十四史,真不知要从何读起。那么,既然无可回避,我们要如何面对弗洛伊德呢?很简单,去读他。弗洛伊德主义所牵涉的学问虽说庞然芜杂,但事实上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困难,我认为读弗洛伊德的方式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第一,直接阅读弗洛伊德的全部著作,他的许多重要作品的中文译本最近已陆续出版,但距离理想仍远,特别是他那精彩的通信集仍一概付之阙如。第二,阅读有关分析评论弗洛伊德学说的介绍性或评论性著作,这当然以名家著作为主,如荣格所写的《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或是拉康所写的许多有关弗洛伊德的论述文字,或甚至像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HerertMarcue)所写的《爱欲与文明》(EroadCivilizatio)一本书也不失为谈论有关弗洛伊德思想的精彩著作。第三,读有关弗洛伊德的传记,但弗洛伊德死后60余年来,有关他的生平传记何止汗牛充栋,这恐怕仍得以阅读名家所写作品为主,约瑟夫·施瓦兹在《卡桑德拉的女儿》一书中曾提到比较著名的八本弗洛伊德传记,其中有三本我个人认为值得特别推介,其作者和书的出版年代分别是:威托斯(FritzWittel,1924)、琼斯(EretJoe,1953-1957,分为三大册出版)以及彼得・盖伊(PeterGay,1988)。最后这一本值得在此特别一提,一方面这是近年所出版弗洛伊德传记中,最具分量且描写最详实同时也是叙述风格最杰出的一本(原书近千页篇幅〕,其中文本的出版,就弗洛伊德这一学问领域在中国的介绍而言,这毋宁是盛事一桩,适巧借此补足了我们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缺失,至于有关这本传记的特色及其价值,我将于后文详细。关于第一种阅读弗洛伊德的方式,这可能是最直接但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方式,因为一般而言记载伟大思想的原创性作品经常是不容易阅读的,相对而言,如能读通也是最为振奋人心的。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即说过,欲探索弗洛伊德主义的奥秘,首先必须全面回到弗洛伊德的原典上面,只有在这里头我们才能真正窥见大师思想的全貌,也才能确实掌握这套学问的来龙去脉。当然,所谓弗洛伊德的全部著作必得包括他那为数极庞大惊人的通信记录,弗洛伊德和历史上许多伟大作家及思想家一样,一辈子写了许多信,信中不仅记载日常生活琐碎杂事,同时也免不了披露个人思想的精华。要了解弗洛伊德,他的通信集自然不能不读,特别是他在写《梦的解析》一书时和弗里斯之间的通信,他们在频繁的信件往来之中互相谈论了许多有关精神分析的概念,这些书信内容形成了有关此概念最早和最珍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这看来好比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之间通信里有关共产主义概念的启蒙讨论,都是珍贵的思想记录。关于弗洛伊德和弗里斯两人之间的通信(1887—1902),有一点似乎值得在此带上一笔,1928年弗里斯去世,他的遗孀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言明想要回先前弗里斯写给他的所有信件,弗洛伊德推说早已散失〔或根本已经烧毁〕,并未加以理会,但同时却又警觉到他写给弗里斯的信会外流而担心不已,他告诉好朋友波拿巴王妃说:“由于我和他当时关系极亲密,我们在信中几乎无所不谈,这些信的内容包括了一些私人事务以及精神分析概念的启蒙,一样含有私人性质。”果然不久之后,弗里斯的遗孀真的把弗洛伊德写给她丈夫的信全数卖给了柏林一位书商,后来又辗转落到波拿巴王妃手上。弗洛伊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想出钱购回以便销毁,王妃怎么样都不肯,她肯定这些信具有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1950年,英国伦敦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这批信件,书名定为《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从今天眼光看,要了解什么是精神分析,读这本通信集比什么都有用。此外,弗洛伊德通信对象尚有其他多人,除他结婚前五年间写给未婚妻玛尔塔的大批情书之外(五年期间每天一封,有时甚至二至三封不等,目前已出炉的才几百封左右而已,实际数目肯定要多许多〕,我们比较熟悉的至少还有荣格、阿德勒、费伦奇、琼斯及亚伯拉罕等人。这些人在精神分析的发展过程中也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同时也各自发表了许多极有分量的有关精神分析理论的精彩文字,这些人和弗洛伊德之间的通信记录必然有其可观之处。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只是出于对弗洛伊德学说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无意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比如成为精神分析医师,则似无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遍弗洛伊德那卷帙浩繁的全部著作,当然更不要说那数量更为庞大惊人的通信集了。我们该如何做呢?择要精读。恩斯特・琼斯曾经是弗洛伊德生前在英国方面最得意的私淑弟子,弗洛伊德于1939年去世后,琼斯曾于20世纪50年代为他写过风行一时的三大册传记,在当时曾被瞩目为最详实且最权威的弗洛伊德传记。琼斯在书中即透露大师生前曾对他表示过,他自己最得意的三本作品依写作年代顺序是:《梦的解析》〔1900〕、《性学三论》(1905)及《图腾与禁忌》(1913)。这中间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梦的解析》一书了,此书可说正是弗洛伊德所有有关精神分析观念的理论核心所在,亦即所谓弗洛伊德主义之重镇所在。他后来所有作品,包括死前一年于英国伦敦流亡期间所写的毕生最后作品《摩西与一神教》,全都是在为这本书作注脚,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这是进人弗洛伊德世界必读的首要之书。作者为此书而觉得意,乃是因为他自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全面性探讨梦现象的人。这里头作者同时透过对自己许多梦境的分析而流露出浓厚的自传色彩,把自传生活和理论论述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有很强的艺术性且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写作方法,这是许多谈理论的书难以做到的。但更重要的是,此书不管是内容材料的处理,原创性观点的披露(比如“梦是愿望的实现”和“潜意识”等观念),或是写作风格的展现,弗洛伊德都觉得自己已经写出了毕生的伟大杰作。从今天的眼光看,弗洛伊德的自信并未失误,这是一本永远的不朽杰作。许多评论家一致认为《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作品中,除了《梦的解析》之外,对人性的了解最有创意且是最具永恒价值的贡献。读这本书显然要比“梦书”轻松愉快多了,几乎毫无障碍即可掌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甚至可以深刻感受到书中有关性见解的真知灼见而由此获得极大乐趣。弗洛伊德在此书中有关性变态和同性恋等现象的看法固然不是什么伟大创见(主要来自和他同时代的两本伟大性学名著,克拉夫-艾宾的《性变态心理学》和埃里斯的《性心理学的研究》〕,但是他在书中所提出的“原欲”和“婴儿性欲”理论,则是充满大胆原创洞见且又相当的惊世骇俗,前者的“失调”和后者的“固着”等现象,说明了许多神经官能症的病源即是由此而来。弗洛伊德为此一发现深感得意,但批评和争论最激烈的,也正是他有关这方面的论调,理由在于他的见解大胆而具革命性。他和克拉夫-艾宾及埃里斯等人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首先把性的问题放到台面上检验研究的前辈大师,进而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最后事实终究还是会证明,他的看法并不是那么一厢情愿,因为他毕竟对了。年轻时代的弗洛伊德,远还在医学院求学时代,曾经相当热衷于哲学以及和人类文明现象有关的学问(比如宗教或考古人类学)。事隔多年之后,他再度把探索的目标回过头指向这方面,甚至还成为他晚年的研究重心。而精神分析是他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这使他显得更加得心应手;由此而展开了研究角度上另一别开生面的宏观视野。他在《自传研究》中即说,他绕了医学的一个大弯路,最后还是又回到了最初阶段所热爱的题目上面:哲学,这包括他后期几本重要作品如《享乐原则之外》、《图腾与禁忌》、《一个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缺憾》以及毕生最后压轴杰作《摩西与一神教》等。1912年,由以弗洛伊德为核心人物的“星期三心理学社”演变而来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创办了一份刊物,叫做《潜意象》(Imago),这个刊物的主要目标就是将精神分析的原理运用到其他文化领域上面,借着精神分析理论来说明许多文化现象(当然也包括弗洛伊德自己所热爱的考古人类学和文学),《图腾与禁忌》一书正是此一宗旨下的产物。这是一本有关人类学的著作,也是另一本读来轻松愉快甚至爱不释手的弗洛伊德作品。作者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原始人透过图腾和禁忌等仪式的压抑生活方式,正是现代文明人与之相同的压抑生活内容,在伦理道德压制下,形成了神经官能症的根源。据弗洛伊德自称,他写这本书的灵感主要来自英国方面的人类学概念,特别是弗雷泽、史密斯及泰勒等人的著作,当然也包括达尔文。当然,在人类学事实方面弗洛伊德谈不上有什么伟大创见或发现,他惊人的地方在于,他认定了原始人与现代神经官能症患者在心灵上有众多一致性,而这正是本书最早版本的副标题,也正是本书有别于一般人类学著作的地方,弗洛伊德感到得意也正是基于此一独创论调。弗洛伊德借着分析原始人的心灵生活,进而在他多年前于《梦的解析》中所提到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上面大作文章,同时更进一步大幅扩充这个理论。事实上,《图腾与禁忌》一书所最强调的心灵事实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这甚至是全书在概念演绎上的真正主轴。弗洛伊德向来强调俄狄浦斯情结在神经官能症上所扮演的重要地位,从朵拉、小汉斯及鼠人等案例报告中,他不断加重对这个概念的宣扬,而于《图腾与禁忌》中集其大成并确定其重要性。他透过对原始人心灵生活的分析研究而了解到,在这个情结里,人的世界中一切宗教、道德、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等现象的开端起源都汇集在一起,所有神经官能症也因此得到了适当的解释。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中他看出,每个人类的新生代所必须面对的任务就是去适度驾驭俄狄浦斯情结,做不到这个就会沦为神经官能症的牺牲者。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几乎所有弗洛伊德的著作都少不了一些理论上的漏洞,以及无法自圆其说的武断论调,但更多的是独创而颠覆传统的不凡洞见。上述三部弗洛伊德自己最喜爱的个人作品显然即具有这类特点,而这正好也是他会饱受批评和争论的原因,但换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也正是他的作品迷人的地方。有时我们不免会纳闷,弗洛伊德应该算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家呢,还是伟大的作家?他显然两者都是,但我倒偏向于认同他是当代无可匹敌的伟大作家,他写作时在修辞学上所透露的文采是那么圆满无瑕,在论理时好做恰当贴切的比喻,然后不偏不倚地点出他的论点之核心所在,即使他所要传达的知识讯息是那么武断,甚至是偏颇可疑的,我们还是乐于阅读他所写的东西,好比我们读某些伟大作家所写的东西时,未必会接受他们的意见,但对他们所展露的文采以及表达意见的方式则总是心悦诚服。在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到了某种高超写作艺术的表现,而此一特点尤其见诸于他后期的几本有关文学和文化论述的作品,比如《短篇小说格拉迪娃分析》、《达・芬奇的儿时记忆》、《一个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缺憾》等,都是会令人想一读再读的迷人作品。除此之外,要是再读他所写的书信,则不难发现,其吸引人程度绝不亚于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一样都是写作艺术的高度发挥,也都是极佳创作风格的表现。读弗洛伊德的第二个方式,去阅读有关评论分析弗洛伊德的作品,这是一条看似简便的途径,实则并不周全。法国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已成为精神分析研究的重镇,一般知识界不管任何领域都离不开对弗洛伊德主义的涉猎和钻研,许多哲学家或文化领域学者很自然都会成为弗洛伊德专家,比较著名的如拉康、德里达、德勒兹、罗兰・巴特、福柯、阿尔都塞甚或克莉丝提娃等人,都曾经是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忠实信徒,都或多或少写过一些极具分量的谈论精神分析的文字,当代极负盛名的哲学家保罗·里柯(PaulRicoeur)的《论诠释——弗洛伊德总论》(DeL`iteerrétatio.EaiurFreud,1965)一书更以无比巨大的篇幅全贡献给了弗洛伊德,算得上是少数以哲学眼光探索弗洛伊德主义的杰作之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许多文化评论文字一样离不开对弗洛伊德的专注。谁都知道,20世纪中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最深入且是最有力的对话,乃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导进行的,特别是以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两人为主。马尔库塞以英文写作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便毫不迟疑摆明是献给大师弗洛伊德的,弗洛姆更大言不惭以弗洛伊德的继承人自居,事实上他也的确为弗洛伊德学说贡献过不少心力,他和铃木大拙所合写的《禅与精神分析》一书,确实充满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妙高见。早在20世纪20年代之际,弗洛伊德的理论系统尚未完全真正确立之时,俄国的文化理论著名大家巴赫金即已发表过多篇论文,针对精神分析有关的语言问题及文化论调展开严苛批判,然后在批判之余却又同时认定其不可抹灭的价值。这些文章后来收集一起成书付印,即《弗洛伊德主义》一书,从今天眼光看,巴赫金可以肯定是西方学界最早从事弗洛伊德理论研究的最重要的先驱之一。我们看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紧密对话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焦点,而后结构主义理论如拉康和女性主义批评等,又无不以弗洛伊德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如罗兰・巴特〕的交叉为其出发起点。事实上,这些文化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受重视,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结构主义理论,都是巴克定的《弗洛伊德主义》出版之后几十年的事了,即便后结构主义时期的阿尔都塞、拉康和福柯等人,把语言当成核心问题来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一样离不开早在20世纪20年代巴赫金所探索的范围。上述有关弗洛伊德主义的延伸和诠释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大概简略举隅而已,实际情况恐怕要更为复杂许多,比如我们绝不可能忽略由弗洛伊德分叉出来的,由荣格和阿德勒各自所主导和精神中分析有关的学说;还有,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以及克莱因女士所发展出来的儿童精神分析;此外,凯伦・霍妮和海伦娜・多伊奇两位女士从欧洲到美国落脚之后所发展出来以女人为主体的女性精神分析似亦不应忽略(她们皆各自以精神分析角度写出极精彩的有关女性心理学的著作)。由此看来,读弗洛伊德的第二个方式并不会比第一个方式轻松简便,甚至可能更复杂难缠,因为其触角等如漫无节制地延伸,几乎没有止尽。也许我们应该这么看,第二个方式的阅读应以第一个方式为先决条件,换句话说,事先对弗洛伊德的著作有了某种程度的理解之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延伸阅读。可是这显然又形成了另一不必要的负荷,除非我们企图成为弗洛伊德主义专家,否则大可不必如此。现在我们不妨看看第三种阅读弗洛伊德的方式,亦即阅读有关他的传记。彼得・盖伊出生于1923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专业领域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和德国魏玛共和时代的文化。他是这一代美国学院派学者的顶尖代表,不但治学严谨,而且才华横溢,从他的著作履历看来,从1952年以来,所发表的学术论著几近30种之多,真称得上是著作等身了。晚近20年来,他的研究重心几乎全围绕在弗洛伊德身上,1988年出版的《弗洛伊德传》一书可称得上是他这一系列研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扛鼎巨著,不但篇幅浩大,同时写作风格突出,全书近1000页篇幅写来不疾不徐,仿如一气呵成。至于内容,我们几乎可以大胆肯定,有关弗洛伊德的一切,包括大师的生平、交友和著述生涯,全都巨细靡遗写在里头了。这显然是近50年来,继琼斯于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三大册《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一书之后,最详实也是最精彩的一本弗洛伊德传记。1988年此书出版之时,《时代》杂志上一篇书评中的一句话最能说明盖伊教授这本传记的特点:“知性且全然贯注–借着对弗洛伊德所有作品的全盘掌握,作者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写出了一本公正而充满创意的伟大传记。”琼斯曾经是弗洛伊德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追随弗洛伊德长达30年之久。1938年弗洛伊德一家人为躲避纳粹迫害而流亡伦敦,正是由琼斯周旋奔波一手所促成,他本身亦具有相当高水平的写作才能,似乎最具权威资格来写大师的传记,他拥有别人所无的第一手资料和一般人不会有的直接印象,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大凡学生为老师写传记都免不了沦入主观和胡乱吹捧的窠臼,柏拉图写苏格拉底简直把对方快要捧上了天,托洛茨基写列宁一样不能免俗,简直是捧得离了谱。至于朋友写朋友,比如布劳德写卡夫卡,未必胡乱吹捧,也是一样不免失之客观而流于偏颇。琼斯写弗洛伊德所犯的毛病正是如此,他不但笔调主观武断,甚至还刻意隐藏一些曾发生在弗洛伊德身上的事实,最明显的一桩是关于大师死亡的记载。琼斯在他所写的传记里,不知由于什么缘故,审慎删除了他和弗洛伊德信件往来中某些极有趣的片段,同时更刻意回避说明大师最后是如何依照自己要求采取安乐死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的。琼斯是否怕触犯当时(20世纪50年代)有关死亡方式的禁忌呢?这极有可能。我们如今读了盖伊教授的版本,他依据后来出现的资料和证据,总算为我们揭开了谜底,而有关这个部分的描写,可说是全书诸多精彩片段中最为精彩感人的一段。早在1915至1917年,弗洛伊德曾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以讲座方式演讲精神分析理论,这些演讲内容后来成书出版,即有名的《精神分析导论》一书。当时来听演讲的,除了赫赫有名的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女士之外,还有一位名叫马克斯・舒尔的医学院学生,他从第一天开始即对大师的理论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成为弗洛伊德的私人医生。1928年左右,弗洛伊德罹患口腔癌已有一段时间,可能随时命在旦夕,他们随即互相约定,必要时为他注射吗啡,以自我了结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到了1939年,弗洛伊德全家移居伦敦的第二年,大师已进人癌症末期,痛苦难当,他只简单对他的医生这么说:“你没忘记我们的约定吧?现在是该了结的时候了。”舒尔遂义不容辞地履行了他的承诺,盖伊最后这样写道:“弗洛伊德终于目睹他的秘密约定实现了,这位老斯多葛派至终都没有失去对自己生命的操控权。”以今天眼光看,这实在是安乐死的至佳典范,除了有尊严,同时还充满了风格。盖伊教授写这本传记所占的最大优势是,他拥有最新和最充分的资料,特别是信件方面,并且所动用的参考书目也是史无前例,这不能不说是一桩巨大的写作工程,他遂能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没有偏颇的弗洛伊德形象。另一方面,正如《纽约时报》的书评所说,作者借着对弗洛伊德所有著作的全盘掌握,写出这样一本公正严谨的传记,并以深入浅出的笔调加以评述,正是这本传记的一大特色,也是最能嘉惠一般读者想接触弗洛伊德却不得其门而人的地方。在盖伊教授笔下写来,《梦的解析》不再是一本艰涩难懂的作品,我们对《享乐原则之外》一书的疑惑适时迎刃而解,突然之间,我们对弗洛伊德这个人以及他的作品总算豁然开朗起来,终于可以正式轻松愉快地去拥抱弗洛伊德的世界。—————-作者:刘森尧...

    2022-04-04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