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本书]《呼兰河传》生与死的悲歌

1940年12月──那是萧红去世的前一年,那是她的健康没有成为问题的时候,她写的最后一部作品──小说《呼兰河传》。

然而,即使在那个时候,萧红的心情也已经孤独了。从《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萧红的童年是多么的孤独!读完这本书几句话的尾声,我想看看萧红在回忆起她孤独的童年时是多么的孤独:

   

在呼兰河这个小镇上,我的祖父曾经住过,但现在我的祖父被埋葬了。
当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当我四五岁的时候,我的祖父快七十岁了。在我二十岁之前,我的祖父已经七八十岁了。爷爷一过八十,爷爷就死了。
前后花园的主人,现在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走了。
花园里的蝴蝶、蚱蜢、蜻蜓,也许还是年复一年,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矮瓜,也许还是年年种,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天早上的露水还落在花盆架上吗?中午的太阳还在向日葵上吗?黄昏时分的红霞会不会变成马来,狗会变成狗?
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
听说二叔死了。
老厨子活着也不年轻。
东邻西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至于磨坊里的磨官,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
我上面写的没有幽美的故事,只是因为他们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就记在这里。

《呼兰河传》向我们展示萧红的童年是孤独的。

一个解决问题很早的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多么单调啊!每年都有小黄瓜、小瓜、一些蝴蝶、蚱蜢、蜻蜓后花园,覆盖着破旧的东西,黑暗尘土飞扬的后房,是她娱乐的地方;善良而童心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早上在床上学习唐诗,白天告诉祖父那些真正厌倦的故事,或者看邻居的刻板生活,──如果生活中有什么突如其来的波浪,那无非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老胡家又跳神了,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那无非是磨官冯歪嘴突然有了老婆和孩子。后来他老婆突然死了,留下了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

呼兰河这个小镇的生活也单调。

一年之内,他们过着非常有规律的生活;一年之内,一定有跳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4月18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的节日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单调呆板。

呼兰河这个小镇的生活并非没有音响和色彩。

大街小巷,每一个茅舍,每一道篱笆后面,都充满了唠叨、争吵、哭笑甚至梦幻。一年四季,在日常生活灰暗的背景下,依托那些像灯笼一样一个接一个的盛大热闹的节日,呈现出粗线条的原始色彩。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他们可能会这样说:没有整本书的线索,故事和角色是零碎的,是片段的,而不是整个身体。有些人可能认为《呼兰河传》似乎是自传,但并不完全像自传。

但我认为这更好,更有意义,因为它不完全像自传。我们也不能说:关键不是呼兰河传记不像一部严格的小说,而是除了这个不同,还有其他东西──一些比像小说更诱人的东西:是叙事诗,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凉的歌谣。

注:以上摘自本书序。

——————-

作者:萧红
评分:8.8

《呼兰河传》描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平凡、卑微、落后的生活状况和混乱、平庸、无知的精神状态。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