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最让孩子逆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许凤军,张卫国,郎东晓,贾榕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这样做最让孩子逆反

这样做最让孩子逆反试读:

前言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的变化很明显,心理上的变化也非常显著。许多父母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他向东,他偏朝西,不愿与父母说话、交流,甚至整天不想回家,做事比较任性等。而孩子却会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这不许、那不准,真让人讨厌!显然,父母和孩子在“对着干”。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逆反心理”。

心理学界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5岁为“第一逆反期”;12岁~20岁为“第二逆反期”。其中,处于“第一逆反期”的孩子,只是单纯地以“不要”来拒绝父母的要求,因此,逆反心理表现得并不突出。但是,进入青春期,也就是“第二逆反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则可能表现得非常严重,经常会让父母不知所措。他们可能会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对抗、拒绝父母的要求、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怨恨别人等。这些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青春期孩子心理上发生变化,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是因为,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成年人将他们视作大人,理解并尊重他们。但是,如果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心理变化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没有做好主动接触和沟通等,就会使孩子被理解和尊重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容易使其潜在的逆反心理被激化。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亲密,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做最让孩子逆反》就是一本帮助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化解青春期孩子逆反现象,塑造和谐亲子关系的指导性用书。书中针对父母在教育青春期孩子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生活到学习等各个方面,结合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和解决方法,具有很高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希望与寄托,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给予积极点拨和正确指导。当孩子遭受挫折时,应给予贴心安慰和鼓励。抱怨、放弃和无休止的责备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希望本书能够给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带来有益的帮助!第一章 逆反是孩子的天性逆反似乎成了形容青春期的首要关键词。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逆反期就是“家难期”。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逆反的心理,逆反不过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信号,希望被认可的方式。逆反也是孩子心理的一次涅槃,以心理安全感的丧失为代价,来换取心理成熟与独立。对于父母来说,来自孩子的逆反也会促使父母重新思考教育观念,丰富教子智慧,提升教育质量。因此,逆反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契机。孩子为什么变得陌生“我儿子越来越不像话了,现在竟然开始和我对着干。”“可不是嘛!我儿子脾气也见长。一点儿也说不得,一说就急。”“我女儿也不像原来那样愿意跟我聊天了,现在回家就往屋里一钻,也不知道她整天在干什么。”“我孩子每天除了学习,就是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我,说多了他还嫌烦!”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父母都会感到孩子变了——变得陌生了,不好“管”了,亲子间冲突也日渐增多,家里常常充满“火药”味。对此,一些父母心里很不舒服:我们不仅要千辛万苦地在外面打拼,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挑战,回到家还要操持饮食起居,劳神操心地教育孩子。一年到头身心疲惫,这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可是孩子也太没良心了,一点儿都不知道体谅父母!更多的父母则在担心和困惑中发问: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变得陌生和“不听话”是其逆反天性使然,逆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成长中的必经之路。孩子逆反的过程是自我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不逆反则是孩子没有长大和心智不成熟的表现。逆反也是孩子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思维判断能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通过逆反,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完整、充实、有竞争意识和创造力的优秀的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发育成熟,生活体验不断加深,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变得极不安定,其内心深处潜藏的逆反心理浮出表面。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逆反表现可以很好地解释孩子“为什么变得陌生”。

1.反抗: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2.困惑: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视野变得开阔,观察力得到加强,感受力也进一步提高,他们会用好奇的目光审视面前的世界,一旦发现与父母教导的、书本上所学的有很大差异,就会在理想与现实间产生困惑。如果这种困惑得不到及时排解,也会引起孩子逆反。

3.劣等感: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会经常关注自己,有时只因相貌的小缺陷或做事的小失败,就自认为低人一等,从而产生劣等感,性格也会变得孤僻、叛逆。

4.自我显示:青春期的孩子虚荣心很强,爱做哗众取宠的举动,爱穿华丽的服装,目的就是要显示自己。这种倾向虽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引导,也易使孩子为满足虚荣心而逆反。

5.关心异性:由于性激素的刺激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表现得异常关心。有的孩子甚至会偷偷地阅读性知识书籍,更有的孩子试图建立一对一的男女朋友关系。

面对孩子的长大、独立,教育心理学家建议,父母要预先了解孩子青春期成长的特点,明白孩子发生的一些变化是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正常体现,学会放手、信任、尊重孩子,加强沟通,平安度过“逆反期”。父母充满爱心地去对待孩子,主动找孩子交谈,关心其学习,倾听其理想,并适当鼓励和肯定,这可以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了解孩子的烦恼和困惑后,帮其找出消除烦恼的正确办法,这样做也会让孩子得到成长应有的空间,变得合作乖巧,亲子关系容易得到缓解。成长的烦恼有谁知晓

青春期是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必经之路,这个时期的孩子不论是生理、心理,还是性格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比如,青春期女孩胸部发育很明显,很多女孩子总会因为这个而害羞,走路的时候不敢抬头挺胸。有些父母会发现,青春期的女孩子特别喜欢镜子,书包里常常放着漂亮的小镜子和小梳子。有些男孩子也很爱照镜子,爱梳理头发,要求父母给买新潮衣服、名牌鞋子,十分注意自己的“外包装”,这些表现很令一些父母反感和苦恼。生理上的变化也必然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他们又无法倾诉和交流,于是秘密产生了,孤独感也随之而来。

青春期孩子又会怎么看待自身的这些变化呢?

一个男孩儿在日记中写道:讨厌走马灯似的补课和测验,真是不胜负担。我也知道老师和父母是用心良苦,但这剥夺了我的娱乐时光,把时间都耗费在一张张试卷上,值吗?我想不通……

人际交往太困难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究竟哪儿去了?我心里有一肚子的烦闷和苦恼,却找不到一个知心人来倾吐,憋得好难受,好难受!

一个少女的日记,也值得父母深思: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大 搜 查今天家中又要大扫除了。我本想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可妈妈偏偏要插手,而且一直“热情地协助我”。我知道,妈妈无非是想突击搜查,借此发现点什么秘密。但她显然失败了,因为我早有准备:那些跟“爱”呀、“情”呀有关的书籍,我是从不带回家的。书柜里除了学习用书之外,什么都没有。但这只不过是让他们眼不见心不烦罢了,想想父母也很可怜,真不忍心骗他们。可如果听他们唠叨、训斥,我肯定受不了!真希望父母哪一天能开明起来!

由此可见,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说,是个非常烦恼的过渡阶段。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发育日益成熟,心理发展也处于由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前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明显地超过了后者,因此两者产生了冲突。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既要应付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突变,又必须面对环境的变化,如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处理好师生关系,抵制性发育引发的心理冲动,等等。这一系列生理和环境的变化,都要求孩子去认识、去学习、去适应,往往使他们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所以,产生成长的烦恼是必然的,而孩子的这些烦恼又有多少父母能够真正知晓和理解呢?

所以,这个时期的父母更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以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要意识到孩子是自己很好的朋友,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在心理上也要给孩子发挥的空间,欣赏和鼓励孩子,多说些肯定的话,加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才可以使孩子的孤独感逐渐减少,暴躁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从而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逆反意味着渴望独立

青春期不同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而是学会了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如果父母不懂得及时了解和沟通,仍然凭借人生经验和想法去教育孩子,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所以,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逆反行为,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下面是一位辅导老师和他辅导的孩子之间的对话:“你能理解父母为你请辅导老师的用心吗?”“当然理解,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那你为什么对于这件事表现得这么冷淡呢?”“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不想听任父母的安排,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啦!”

面对这位孩子的回答,辅导老师无言以对。

可见,孩子成长中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会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逆反现象。

虽然多数父母都能认可孩子逆反是人生必经的阶段,然而在内心深处却大多无法表现得宽容大度,反而会觉得万分苦恼,生怕这种逆反会打破成人惯有的权威,甚至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于是就有了“面对叛逆的孩子怎么办”的问题。

但是,父母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青春期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的成人所刻意营建的各种限制。因为在儿童时期,他还无法意识到这种束缚与限制,即使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潜意识中跃跃欲试。然而,成长的力量并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以及成人的种种限制,这时候,孩子就会承受巨大的蜕变之苦,体会前所未有的迷茫,因而会很自然地产生种种逆反的举动,其目的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所以,当父母认为孩子逆反、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过度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要知道,逆反并不是无法原谅的错误,也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作为父母,需要做的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青春期的孩子多加关注,与孩子共同面对和解决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和烦恼,才有助于帮助孩子轻松度过青春期。孩子逆反,父母有责

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交给女孩儿潘多拉一个装着人类全部罪恶的盒子,并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和其他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潘多拉最终还是打开了盒子,结果,人类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其逆反行为往往就像他们把“禁开的盒子”打开那样,常常会产生始料不及的结果。而追溯其根源,则与交给孩子“盒子”的人——父母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父母教育方法的不当直接导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因为逆反心理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父母说正,却使孩子产生负的感觉;父母本来想叫孩子向东,孩子却偏偏产生向西的要求;父母不许孩子这样做,反而使孩子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

众多教育专家指出,中国传统历来讲究“孝顺”,让孩子从小规规矩矩地听话,孩子稍有不从、不敬便会被冠以“逆反”的帽子;此外,养儿防老、儿女成龙成凤、“光宗耀祖”的老观念也大有市场,一些父母教子时功利心很重,对孩子过度施压,也会导致孩子出现非正常逆反;同时,一些父母的教子心态本身就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如“孩子是我生养的,所以要听我的话,按我的要求做,甚至像我一样去思想”,或者“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人情冷暖,不知道该怎么做,社会竞争残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孩子要听我的”,等等,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孩子逆反。

所以说,“孩子逆反,父母有责”也是对青春期孩子逆反的原因的客观评价。这并不是诟病和否定父母培养孩子成才的苦心付出,其初衷在于提醒父母正视自身的教子误区,改进教育方法,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人才。

培养孩子没有约定俗成的法则,关键还在于父母本身。要想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就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父母不了解孩子,教育就有可能错位,如同给干渴的“植物”送上令其无法解渴的面包,而不是水。所谓父母的智慧,应是明知孩子会跌跤,也要让他行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逆反,亲子成长的契机

面对青春期孩子逆反,父母们往往认为是对自己的挑战,假如父母又处在更年期,父母就会产生自我挫败感。而事实上,孩子也无法从逆反中得到完全愉快的体验,更真实的情况是,对抗所获得的暂时胜利很快会被内疚和沮丧所取代。逆反使亲子两代人都很“郁闷”,都很不“爽”。一方面,孩子因为父母管得太多而感到郁闷;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和教育专家则在绞尽脑汁解读逆反,寻找出路,但却常常感到无奈与困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出在对于孩子逆反行为的认知上。同样,问题的解决也也要寄希望于解决这种认知,这样才能帮助父母们找到平息孩子逆反心理的办法,促进和谐亲子关系,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其中,以一颗平常心,从以下几方面认同和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化解孩子逆反的最关键法门。

1.逆反,孩子心理的扬帆起航。生命的诞生是生命的独立,是以生理安全感的丧失为代价。随后,身体的成长伴随着心路历程,喜悦的同时也有不断增多的烦恼。两三岁的幼儿就开始与父母“叫劲儿”,到了青春期更变本加厉。这是孩子在试图冲破父母的防护网,寻求心理独立。和生命诞生不同的是,孩子这一次付出的代价是心理安全感的丧失,以期达到心理的成熟与独立。因此,父母们不妨这样想,既然能够满怀欣喜地承受怀胎之苦,迎接生命的到来,为什么不能以更大的喜悦拥抱孩子心理的扬帆起航?

2.逆反不是挑战。“不听话”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父母不必惊慌,更不必有挫败感,以为孩子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事实上,孩子如果总是听话,永远表现很“乖”,那才是父母的大悲哀。父母既应给予孩子一定的约束,又应还给孩子自由,并让两者有机结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逆反期。

3.与孩子一起成长。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逆反期也是亲子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契机。在这个时候,热情与努力常常会与眼泪和沮丧相伴。这对亲子两代人来说,是一场考验。父母应意识到,教子方法不当会使孩子的青春期充满艰辛,甚至苦涩。所以,孩子的逆反期也是父母重新思考教育观念的重要时期,许多新观念也会丰富父母的智慧,提升父母的生活。

逆反期不是孩子成长的危险期,能否轻松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取决于父母是否用饱满的热情和足够的智慧与孩子共同成长。在面对孩子逆反时,学会自助和求助,分享与交流,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在眼泪与欢笑中健康地走过青春期。小测试:你的孩子在逆反吗

1.孩子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是吗?是 否

2.孩子是否经常认为你说的话是不正确的,并试图反驳?是 否

3.如果你多次对孩子叮嘱同一件事,孩子是否会感到厌烦?是 否

4.作为父母,你越是要孩子用功学习,孩子越是不想学,是吗?是 否

5.孩子是否经常认为老师不太“讨人喜欢”?是 否

6.孩子是否常常对当上班干部的同学抱有成见?是 否

7.你的孩子喜欢与众不同吗?是 否

8.你对孩子的批评常常引起他的反感和愤怒吗?是 否

9.你的孩子是否经常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说”?是 否

10.对别人不敢做的事,你的孩子特别想尝试一下吗?是 否

11.孩子是否喜欢搞一些使人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是 否

12.孩子是否觉得你或老师对他的要求太“过分”?是 否

13.你的孩子蔑视权威吗?是 否

14.孩子是否认为“说了算”是一种极大的快乐?是 否

15.孩子是否经常感到别人对他很不重视?是 否

16.如果认为自尊心被伤害,孩子是否会有报复的想法?是 否

17.越是禁止的东西,孩子越想设法得到吗?是 否

点评:如果答“是”的题目超过10个,说明孩子存在比较明显的逆反倾向,需要父母与孩子都能重视这一问题,并共同努力,加以克服。反之,则表明孩子的逆反心理并不严重,但也要引起父母的注意。第二章 过度溺爱:孩子逆反最适宜的温床种庄稼,不能不浇水,但水浇多了,庄稼会溺死。教孩子,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性,否则孩子,只会在溺爱中迷失方向。溺爱是愚昧的爱,往往在甜甜蜜蜜中毁了孩子。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就是对“溺爱”最好的注解,值得父母们深思。孩子为什么不讲理——袒护过多会让孩子走向偏执

爱是一把双刃剑。过度袒护孩子,会使溺爱的剑锋伤害孩子心灵,导致其性格扭曲,甚至会毁了孩子的快乐成才和幸福人生。小宇的妈妈最近比较烦,逢人便说老师对她家小宇如何如何不好,总是批评小宇,不是认为小宇做得不对,就是说话太没“分寸”,总是和别人“找别扭”。可是,熟悉情况的父母都知道,事实与小宇妈妈说的根本不一样。是小宇妈妈对孩子太溺爱,过度袒护孩子,才使小宇变得越来越“不讲理”,任性妄为,性格偏执。由于早产的原因,小宇的腿部有先天性残疾,妈妈总觉得“孩子的命太苦了”,所以从小就对他特别宠爱。因为怕出危险,妈妈从来不让小宇和别的孩子玩,每次出去都把他带在身边。上了中学后,小宇身边没有妈妈陪伴,心里觉得很孤单,上课时总爱走神,成绩不是很好。前段时间,小宇常回家向妈妈哭诉说,某同学欺负他了,某老师又骂他了,说他长大什么都做不了。妈妈听到后,又气又急,心疼得直掉泪,认为是老师瞧不起她的孩子。于是,每次小宇一哭,妈妈准会来学校找老师“理论”,非要为孩子讨个公道。可是,老师们在谈起小宇时却都头疼不已。小宇的班主任老师说,因为小宇身体情况特殊,老师、同学对他都十分照顾,可他却养成了偏激的性格。在班上,他一个人要坐三个同学的位置。哪个同学惹他不高兴,他抬手就打。上课提问时,要是小宇的回答没能让老师满意,他就会生气地指着老师说“你不配当老师,我要让你下岗”。小宇班上的同学都不敢和他一起玩。老师也劝小宇妈妈不要过于袒护孩子,小宇妈妈却大怒说:“孩子在家里怎么没像你说的那样,都是你们学校和老师不好,反而怪到我的头上。”弄得老师也是一脸的无奈。成长视线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在《自卑与超越》中讲到:有三种儿童成年后,常常是生活中的失败者——有器官缺陷的,被忽视的,被宠坏的。特别是被宠坏的孩子,很可能成为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在以望子成龙的心情为孩子倾注无限的爱。不少父母抱着“在家里不能让孩子吃苦,在外面不能让孩子吃亏”的想法,一方面,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企图尽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由于过分溺爱孩子,又会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加以疼爱,对孩子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千方百计地袒护孩子的过失。但事实上,这种教子观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灾难。

过分的溺爱不但不能使孩子成才,还会在孩子的内心埋下无情的种子。对孩子袒护过多,则会使孩子养成“有人给我做主”的心理定势,容易形成偏执型或妄想型人格,多疑、过分敏感、心胸狭窄,对己不克制,对人不尊重。另外,这类孩子往往自我评价过高,自负且好嫉妒,同时,又很容易自卑,言行易冲动,好诡辩。所以,袒护过多,会使孩子失去很多分辨是非的机会,使孩子胆怯、娇弱,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最终在迷途上越走越远。

让孩子懂得正确的是非观,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小小的心灵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最易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对于孩子言行举止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就像一棵在雨露中成长的幼小树苗,你让它歪着长,它就歪着长;你让它正着长,它就正着长。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崇高的道德,头顶灿烂的星空。”父母应把这两样东西毫不吝啬地给予孩子,让孩子堂堂正正地行走人生。给父母的建议

教子步调要一致

父母教子时应相互配合,态度步调一致,不能各施标准,即便意见不同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不能一个做“恶人”,一个当“菩萨”,否则孩子会觉得有人袒护而听不进教育之言。因为孩子本身的是非观念很弱,如果再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很容易使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增进对孩子的了解

父母要多渠道了解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要掌握他们在生活中的活动情况。对孩子心理上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家长应有意识地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加强沟通和理解,及时修正孩子的心理轨道。

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当孩子举止言行“不讲理”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地搞清楚事情的缘由,再根据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或者制止他的错误行为,或者指导孩子正确对待的方法,帮助孩子确立“什么是好行为,什么是坏行为”的是非观。不要等到孩子养成错误的是非观后,再去纠正,那样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很痛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必须分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有原则地爱孩子

一些孩子常受到父母无原则的迁就与宠爱。听惯了父母的肯定,他们就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人与事,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不愿或缺乏改正缺点的勇气。但社会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孩子在社会上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这些性格弱点就很容易使他们发展成为偏执型人格。父母对孩子的爱应体现出原则性,不要一味迁就和袒护孩子,以避免孩子养成扭曲的性格。谁敢把我孙子怎么样——一味纵容会让孩子骄横霸道

一味纵容孩子,是对孩子的莫大伤害。小错若被纵容,就会像乱棘生长过密,错过斩割的时机,变得更加难以收拾。15岁的冬冬从上高中以来,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又处不好,经常乱发脾气,怨恨父母没有尽到养育他的责任。几天前,因为与母亲言语不和,一怒之下用电话机把母亲的头砸破了……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冬冬的父母在外经商,没时间照顾冬冬,就把冬冬交给奶奶看顾。奶奶对孙子百般疼爱,要星星不给月亮,年近70的人了,还常常给冬冬洗内衣、内裤。因此,冬冬从小就养成了骄横霸道的性格,奶奶昵称他为“混世魔王”。冬冬从小就没有好朋友,因为跟他玩的同学都挨过他打,他欺负别人行,对方还手却不行,“让我奶奶来收拾你”是他的口头禅。每次冬冬告状后,奶奶都不分青红皂白地找上门去,指责对方父母,弄得同学的父母都不让孩子跟冬冬玩。冬冬的母亲也曾提出这种教育方法不当,婆媳还为此发生过冲突,但最终也未能有所改变。上初中后,冬冬被父母接回家中,但他与父母不亲,甚至形同陌路。父母一批评,他就跑到奶奶那里告状,为此婆媳冲突更大。渐渐地,冬冬变得内向、不合群了,平时寡言少语,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奶奶却感到很欣慰,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不用再操心了。可是,自从冬冬上了高中住校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没有奶奶在身边,冬冬心理上的依赖感已不复存在,以前的“混世魔王”变得自卑、唯唯诺诺,即使有同学欺负,也不敢还手,在宿舍里经常成为同学恶作剧的对象,被同学戏称为“小绵羊”。从“混世魔王”变成“小绵羊”的冬冬,无法接受眼前的处境,回家后就埋怨父母,情绪激动时甚至打骂妈妈,或以死相逼。爸爸妈妈整日愁容满面,不知如何是好。成长视线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把孩子看成宝贝、掌上明珠,不但特别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往往采取纵容、包庇的态度,使孩子逐渐养成了“有后台保护”、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作风,变得虚荣、任性、骄横、霸道。如果这种行为未能被及时纠正,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因此会变得越来越霸道。另外,孩子的霸道还与父母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关系。孩子都善于模仿,如果父母在孩子跟前经常表现出霸道的形象,就非常容易使孩子效仿。一旦孩子骄横霸道的性格已经形成,再进行调教,就会错过时机,后悔晚矣!

隔代教养也是造成孩子霸道的原因之一,比起父母来,慈爱的祖辈会更加纵容孩子的一切行为。比如,孩子要买一样东西,父母不同意购买,但到祖父母那里却很爽快就给买了。久而久之,孩子会对是非概念产生混淆,对于自己的霸道行为,也不会意识到错误。

但是,等到孩子融入社会的时候,就会觉得世界好像“疯狂”了,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再也不像自己以前设想的那样了。这样的孩子哪怕遇到很小的挫折,也会反映出心理素质差的特点:自卑、懦弱、幼稚、不坚韧、耐受力差。而孩子又没有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然会习惯性地怪怨他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父母和他人的身上。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不能纵容孩子的霸道行为,还应及早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通过正确的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行为方式。给父母的建议

树立良好的家风

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父母通过言行、表情,以及处世态度和世界观向孩子渗透,在孩子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因此,在教育孩子前,父母就应扪心自问“我做的怎么样”和“我应该怎样做”。如果父母本身就专制、蛮横、不讲道理、缺乏教育,孩子也会学得冷酷、专横。要树立良好的家风,父母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去要求孩子,取得效果。

制怒和惩罚

对于孩子的霸道行为,父母要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出症结,耐心说理,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发火动武。要用爱子之心教育孩子,让他知道犯错误的原因和危害,引导他想办法改正,挽回影响。此外,对孩子的霸道行为也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如用取消奖励、取消一定的活动等方法惩罚。当孩子对错误有了认识并改正时,要及时鼓励,强化教育,提高孩子的自尊自爱感。

保持教育观点一致

家庭成员观点要一致,即(外)祖父母、父母对一些问题的态度要一致,不能因为孩子短暂的哭闹等行为,而轻易妥协,改变决定。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错概念在孩子心中一旦形成,会让孩子提高对自己的约束力。小孩子哪懂得对错——委曲求全会让孩子贪婪成性

缺乏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指导,必将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让孩子学会如何辨识是非对错,才是治疗孩子可能滋生的贪婪和自私的良药。小亚的妈妈脸上有几道清晰的血痕,像虫子一样吞噬着她的心,那是儿子打的。一提起儿子,她就忍不住泪水涟涟。小亚小时候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上中学时才回到妈妈的身边,由于父亲在很远的地方上班,一年回家的次数有限,妈妈总觉得孩子得到的温暖太少了,所以对孩子几乎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如果妈妈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动辄就会发脾气,不上学,甚至要离家出走。由于过分溺爱,每到这时,妈妈都会想,顺一顺就过了,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就会懂事了。所以,妈妈总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可是,母亲的娇惯和溺爱,让小亚变得越来越偏狂,他开始明目张胆地在班里抽烟,上课期间偷偷出去上网,还用妈妈给的零花钱宴请他的“小兄弟”。由于时常逃课,老师只好把电话打到家里,这时的妈妈才如梦初醒。但小亚对妈妈提出的交涉条件是:“给我买台电脑,我就不去网吧”。妈妈听后,毫不犹豫地为小亚买了一台电脑。没想到,小亚从此旷课更加频繁,每天都泡在电脑游戏里不能自拔。无奈之下,妈妈也只好顺其自然。在长时间疯玩电脑游戏中,小亚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不懂情理。吃饭时,母亲把饭端到面前,他却不理不睬。妈妈还没跟他说上两句话,他就翻脸呵斥:“讨厌!你烦死了,快滚开!”这一次,小亚又大发脾气,摔碎了家里的茶具。妈妈斥责他几句,他就疯狂地扑过来抓妈妈的脸,并大骂:“我不要你这个妈,滚出去,我烦你!”“我滚,我这就滚!”妈妈伤心地转身踏出自己的家,站在楼道里无语流泪。成长视线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我12岁的时候,从爸爸的钱包里拿了两毛钱买冰淇淋。爸爸拿皮带要打我,母亲袒护我说:‘别打孩子,他还不懂事,长大了就明白了……’

我40岁的时候,把自己的钱同公款弄错了,有人告发我,硬叫我赔了钱。

我现在70岁了。前天,我的12岁的小孙子从爸爸的钱包里拿了两块钱买冰淇淋。爸爸拿皮带要打他,我为小孙子讲话:‘别打孩子,他还不懂事,长大了就明白了。’”

这是许多家庭中溺爱孩子的形象写真,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劣根”代代相传。

孩子做错事时,如果没有受到父母的及时制止或适当惩戒,就会理直气壮地认为,既然父母没有制止,那就说明没什么大不了的。因而,下一次,孩子就可能有恃无恐地犯更大的错。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屡屡犯错,只是一味的委曲求全,单纯地认为孩子年纪太小,有些事非还分不清,长大后经历的事多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助长孩子的贪婪心理,使孩子错上加错,最终小恶变大恶,害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知道错在哪里,而父母对于孩子犯错又淡然处之。长此以往,孩子会因缺少是非观念而变得胆大妄为,犯下更大的错误。等到此时,父母再想让孩子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比如,有的孩子很小时就不断向父母索要零钱,而父母也不加考虑地把钱交给孩子,当孩子的要求未被完全满足时,就选择自己动手“拿”,有的孩子拿着父母给的钱背着父母抽烟、喝酒,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如果孩子走到这一步,管教起来就会相当难,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

所以,父母绝不能一厢情愿把孩子的“小恶”当作“玉瑕之美”,笃信“树小歪不怕,树大自然直”,要从孩子“小恶”露头时就坚决制止。给父母的建议

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容忍孩子无礼,就等于埋下了逆反的隐患。因此,孩子出现过错时,父母要及时找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曾说的:“若是你不能使一个5岁的孩子把玩具从地上拾起来,你就不可能在孩子步入青春期这个一生中反抗最激烈的时期施行任何程度的有效控制。”

让孩子学会自我辨别是非

孩子有了过错后,父母在处理时应该把握好理智和情感的分寸。对孩子的错误自然要批评,但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辨别是非,是对他一辈子负责,因此,必须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以讲道理为先,不要呵斥、打骂。同时,也要对孩子改正错误的愿望和行动予以充分肯定。一个不良行为的消失,必然伴随着一个好习惯的诞生,只有循循善诱,理性批评,用爱心去感化孩子,才能使孩子真正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总对孩子讲“民主”——缺少约束会让孩子任性对抗

过度的爱往往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爱孩子,就要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适度的爱和管教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子艺术。萍萍的父母都是外企的员工,受西方教育观的影响,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在孩子出生前,他们就达成共识:不宠、不娇惯,不用规矩约束,保持家庭民主的氛围,给孩子真正的自由,把孩子培养成独立、有个性的人。“不能像我们这代人,什么都被大人管着,没有自由,没有个性”是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15岁的萍萍就是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下一天天长大的。平时,妈妈不娇,爸爸不宠,没有什么规矩约束,萍萍生活得很自由,行为也很独立,基本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父母还常常鼓励萍萍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女儿的主张大加赞同和褒奖。在这种暗示和激励下,萍萍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但也越来越任性,父母的规劝再也听不进去了。有一次,妈妈带萍萍到商场购物,萍萍喜欢上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可是,连衣裙很贵,妈妈没带足够的钱,就没答应萍萍的要求。可习惯了自以为是的萍萍根本不听妈妈的话,大声叫嚷着,坚持要买连衣裙,弄得妈妈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里十分尴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最后只得给朋友打电话借钱,给萍萍买下了那件连衣裙。还有一次,爸爸对正在看言情剧的萍萍说:“小孩子不要看这种电视节目,换一个!”但家里电视的遥控器一直是由萍萍掌管的,看什么电视节目也一直是由萍萍决定的,爸爸的这种命令方式让萍萍一时很不适应。于是,她随口说道:“我有看的自由,你管不着!”爸爸看到管教没能起到作用,心里也很生气,上前一把抢下遥控器,扔在茶几上。“快去学习,看看你的成绩下降了多少,还在整天看电视!”让爸爸没想到的是,萍萍一把抓起遥控器,用力砸向电视屏幕……爸爸一脸惊讶地望着萍萍,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是真的。成长视线

陶宏开在《孩子都有向上的心》一书中说道:“在美国家庭里,孩子可以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这是没有条件可讲的。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吃饭时不要大声咀嚼,父母都会有明确的要求。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管理反而越来越松,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

中国父母则恰恰相反,孩子小时候百般溺爱,不加约束,而长大后则处处限制,甚至连大学专业、恋爱等都要横加干涉。”

这段文字对比了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在约束孩子上的差别,也带给了中国父母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缺乏自控能力。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任由孩子个人好恶,不加任何约束,就如同让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在大街上任意驰骋,后果可想而知!而很多中国父母则恰恰接受了对孩子要讲“民主”的观点,认为既然“民主”,那么孩子的要求就都该尊重,意见都该采纳,行为都该理解,错误都能允许。但这样一来,孩子的无理要求也被尊重了,闹剧意见也被采纳了,荒唐行为也被理解了,所有错误也被合理化了。

但是,由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尚未发展成熟,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退让和迁就就意味着无限度的自由和特权。事事与孩子商量,允许孩子无休止地与父母对抗,甚至要对孩子无条件地妥协,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苛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会更强烈,胆子也会更大,任性的后果往往是危险的、可怕的。

所以,父母在放手让孩子前行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大人”,让他离开你的视线。只有合理的约束和管教,才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遵守必要的规矩,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欲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给父母的建议

对孩子做出约束性规定

孩子是约束性规定的具体执行者,这些规定要让孩子清楚。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是执行约束规定的指导者和监督者。约束规定全家人都应当知道,这样才容易形成教育共识。

约束要坚持始终

孩子做得好,可以用表扬、赞赏加以肯定,以此来鼓励孩子保持下去,逐步形成习惯。孩子做得不好,违背了约束规定,父母应该问明情况后,给予适当批评教育,还可以让孩子重复做,直到孩子接受为止。总之,制定规定和执行规定必须前后一致。

管教之后是沟通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的胡闹没有得逞时,他会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这时候的孩子常常对父母做出亲昵的举动,此时也往往是亲子沟通的最佳时机,因此,父母要适当地鼓励,对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给予满足。这等于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当行为。这样,管教孩子就有了一个充满爱的结尾。要什么,给什么——有求必应会让孩子欲望泛滥

孩子的过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张道龙说:“正是我们自己教会了孩子如何对付我们。”小磊越来越迷恋游戏机了。前两年,他总去游戏厅打游戏,爸爸怕他学坏了,便给他买了游戏机,结果越发不可收拾。每当有什么新的游戏卡,小磊都吵着要买。虽说小磊学习成绩很差,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但却很有“经济头脑”,已经利用游戏卡挣了2000多元钱,而且非常关心父母每天的生意和营业额,因此爸爸也感到很高兴。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总,每天总有人来找,一来二去,小磊对公司的一些业务、工程的操作手法也很熟悉了。所以,爸爸更是一门心思要把小磊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至于学习成绩怎么样,爸爸再也不过问了。小磊上了中学后,还是和过去那几个贪玩的学生在一块,一有空就凑在一起。特别是晚上,家里就成了他们的游戏厅。可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他一个也不来往,甚至还觉得那些同学个个都是“书呆子”、“脑袋笨笨的”。小磊的穿戴也越来越讲究了。小时候,父母就总想让他穿得漂亮一些,给他买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现在,小磊一天天长大了,每件衣服他都自己张罗着买。穿500元以上的名牌鞋,1000元以上的T恤衫,冬天要5000元以上的皮夹克……父母有时候也觉得小磊有点儿过分,但又觉得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能满足,就满足他的要求吧!一次,班主任老师来家访时,问了小磊一个问题:“在你认识的人中,对你来说谁最重要?”小磊随口答道:“没有谁!”老师以为他的问法让孩子产生了误会,就说:“你可以这样理解我的话,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你失去了谁最感到伤心?”没想到,小磊依然说:“没有谁!”小磊冷漠的表情和冷酷的回答,让老师大失所望,也让在场的父母感到心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苦涩滋味。成长视线

中国的父母们总是倾其所有来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达到了要什么,就给什么的程度。但是,什么都不缺的孩子似乎并不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过于缺失固然悲哀,然而过度满足,也会使人丢失期望,磨灭追求,因而也是一种悲哀,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孩子的这种心理反差也引起了一些教育家的反思。一位教授从自己的一次体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一下子买了五块奶油裱花蛋糕,终于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压抑已久的欲望了。但前几口的感觉是享受,吃完第一块时,欲望差不多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四块蛋糕就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于是我连说自己愚蠢。可见,过度满足是会消磨快感的。”

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做到有求必应,关键在于父母们存在着三个“心魔”,即盲目攀比,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就得有,不能让人家比下去;补偿心理,自己以前缺失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补偿,自己以前没被满足的,一定要让孩子得到满足;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再难也不能缺了孩子,不然就觉得对不住孩子。

然而,美好的愿望却结出了不美好的果子。过度满足的弊病,已经在现今这一代孩子身上显现了。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感觉空虚、无聊;欲望泛滥,不能节制;极端的“自我中心”……“经济上富裕的家庭,孩子的东西应有尽有,即使经济条件一般,甚至生活困难的家庭,做父母的咬牙也要使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之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说,“对孩子有求必应,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想法。这样,孩子的欲望会不断膨胀,得不到有效控制,成年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就像一辆汽车只有动力系统而没有灵敏的刹车系统,很容易出事故。”

所以,父母应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但不要“过度”,而且要讲究满足的教育技巧,这样才能让满足产生积极的作用。给父母的建议

满足孩子正常发展的需要

父母应把握好孩子身心发展的物质需要的度。在吃的方面,根据营养科学的需要,能充分满足孩子身体需要的饮食就可以了,不需要给钱买零食吃;穿的方面做到整洁、干净就可以了,根据季节安排孩子衣服,而不必去赶时髦;学习和生活中,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力所能及地给予满足,以便帮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让孩子学会克制需求

许多父母一方面努力克制自己的物欲,一方面却又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往往使人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会大大减低。更严重的是,孩子可能从中学会不劳而获,因为想要得到什么,不需要靠努力与牺牲,仅靠抱怨、要挟、强求就可以轻松得到。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分要求应善于说不,要孩子学会克制与承受。赞美孩子的一切——盲目赏识会让孩子自负脆弱

不知批评为何物的孩子,如同一只被溢美之词充满气的皮球,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瞬间爆破,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韧性。佳佳的妈妈对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很“深刻”,知道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能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妈妈对佳佳从来都抱着一种欣赏的眼光,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佳佳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佳佳真聪明”、“我的女儿真漂亮”之类的话,妈妈还到处对人讲佳佳如何懂事、乖巧。于是,佳佳觉得自己的确是个特别优秀的孩子,谁都不如她漂亮和聪明。她还觉得,有这样一个“赏识”自己的好妈妈真是太幸福了。有一次,佳佳正在练习书法,希望能得到妈妈的赞扬。没想到妈妈却说:“要多向隔壁的小哥哥学学,他可是全市书法比赛第一名啊!”佳佳一听就生气了,把毛笔一摔:“不写了!我永远也不写了。”妈妈一看女儿生气了,就赶紧说:“乖女儿,哥哥比你大,当然要比你写得好嘛!等你到了他那么大时,一定会比他写得好。”佳佳这才不生气了。从此,妈妈再也不敢在佳佳面前夸奖别的孩子了,因为只要说别人好,佳佳就生气。佳佳如果哪件事没做好,妈妈居然会主动帮她寻找理由,比如,说她身体不舒服啦,学习压力太大啦,等等。但是,佳佳上中学以后,这种情况悄悄发生了变化。佳佳发现,班里学习好、特长多的孩子比比皆是,与他们相比,自己好像并不是那么“优秀”。不过,佳佳还是相信妈妈对她赞美的话,也许是一时还不适应吧!可一个学期下来,佳佳才真正看清自己的位置,“那些同学怎么会那么聪明?妈妈在骗我吗?”她开始怀疑自己,也怀疑妈妈的话。随着佳佳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都发现,佳佳变得不快乐了,和同学在一起时也总是显得不合群,对于父母批评的意见一点儿都听不进去。爸爸妈妈心里充满了困惑:怎么会这样?赏识教育不是对孩子成长很有利吗?难道是我们做得还不够?成长视线

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观念,赏识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接受。可是在热烈的充满“赏识”的目光中,孩子们却变得越来越骄傲、自负、脆弱、不堪一击……孩子们究竟怎么了?难道是赏识教育惹的祸吗?

其实,赏识孩子本身并没有错,只是父母在赏识孩子时过了度,一味地赞美孩子的一切,才使得孩子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一些父母把赏识孩子变成了吹捧孩子,或是包庇和容忍孩子,使孩子逐渐形成了逆反心理。比如,表扬本来是对孩子积极行为与反应的肯定,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使孩子对接受表扬充满期待,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得到表扬,否则就可能不想去做事。这样的孩子如果任其发展,必定会养成骄傲、懒惰的性格。

父母在肯定孩子的时候,如果常说“你是最聪明的!”、“谁都不如你表现得好”等赞美之辞,会使孩子变得自高自大。而当孩子发现自己并非父母所说的“是最好的”时,内心常常无法接受,会产生疑惑、愤怒、自卑等反常心理。如果父母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有意去替他开脱,则会滋长孩子的娇气,让孩子心灵变得脆弱。长此以往,会使孩子不能面对自己,更不能面对挫折和失败。在这种氛围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成绩面前会虚荣、骄傲;在失败面前会脆弱、自卑、自暴自弃;在困难面前会退缩,没有责任心;在群体中也会经常表现得心胸狭窄、好嫉妒、神经质,社交能力差。

实施适度赏识和挫折并重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因为孩子终将走向独立,很多事都需要靠努力去争取,这时的他不仅需要自信和勇气,更需要恒心和毅力。给父母的建议

及时赞美

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就应慷慨地给予表扬,并且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父母一时忘记了,应设法找机会弥补。

就事论事

不要直接赞美孩子整个人,而应该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也不要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赞美会给孩子播下虚荣的种子,会使孩子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如:孩子做事时常有一些奇思妙想,父母如果说“没有比我孩子更聪明的了”,这种赞美就显然不恰当。其实,父母完全可以这样说:“这件事做得真不错。”孩子同样会很高兴,并会试图做得更好。

避免重复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应该得到赞美。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注意,不要重复赞美孩子所做的某件事,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应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赞美孩子也不宜用一成不变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或是主动亲近孩子,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家有“公主”——娇生惯养会让孩子唯我独尊

清醒的父母应该“疼爱在心里,平静于表面”,从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培养“骄傲的公主”和“尊贵的皇帝”。老李一向认为,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是父母应该做的,只要不放松孩子的学习,就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一直以来,他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眼看着宝贝女儿萌萌考上了重点高中,老李的心里就乐开了花。为了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老李让萌萌学音乐、学美术,还送她学习滑冰,为此把家里那点儿积蓄差不多都花光了。可是,孩子哪样也没学好,反倒把功课落下不少。萌萌因为学习成绩下降,没少对爸爸发脾气,老李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每次都满脸堆笑,又是道歉,又是忏悔。除了学习,老李还很重视给萌萌补充营养,用他的话说就是:“孩子学习这么累,不吃点儿好的哪成?”每次吃饭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东西,老李一律不动。萌萌喜欢吃瘦肉,老李就只捡肥的吃;萌萌喜欢吃西瓜尖,老李就吃剩下的瓜瓤。现在,老李一家都养成习惯了,吃饭时要让萌萌先吃,好吃的也要萌萌先尝。而且,萌萌喜欢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动的,如果她发现东西被动过,就会大发雷霆。有一次,老李带萌萌到姥姥家吃饭,岳母告诫老李说:“你喝酒喜欢吃鱼头和鱼尾,也不要把鱼肉都给孩子,不要她喜欢什么就全部满足她。以后孩子长大了,她吃什么就不会想着你了,因为她是‘小公主’,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老李只是苦笑着点头答应,因为萌萌早就已经这样做了,她想吃什么从来不会想着父母。每个月买新衣服的花销几乎相当于老李整月的工资。老李已经感觉不堪重负了。最让老李感到不安的是,萌萌的性格也变得让人捉摸不透,动不动就会发火,跟父母说话时也常常流露出不满,不是嫌妈妈“太土”,就是怨爸爸太没本事,让她不能像同学那样,每天背着笔记本电脑上课。父母常被萌萌说得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成长视线

在家庭生活中,无论女孩、男孩向父母长辈充满稚气地撒点娇、耍点赖,不是什么错误,反而可以让父母感受到亲情之乐,增加幸福感。然而,凡事都有“度”,娇惯孩子一旦过了头,就会使孩子养成“骄娇”二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时下,许多家庭里的孩子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生活在蜜罐里,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这些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钱毫不吝惜并且什么事情都替孩子代劳,以为这样就是给孩子铺就了幸福甜蜜的康庄大道。

诚然,父母的愿望是好的,是想让孩子过得舒适、安逸些,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这样做却会带来严重后果。一些孩子在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好吃懒做、怕苦怕累、用钱大手大脚、缺乏爱心、自高自大、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习性。可是,当孩子进入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时,则会因不适应而痛苦。或者变得孤独、胆怯,或者变得嫉妒、仇恨,甚至变得反叛、抵抗。

所以,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严是爱,骄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以避免自私心理和行为在孩子身上滋长。给父母的建议

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分享

父母要以身作则,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要“在乎”家中每一个人,尊重家人的权益,关爱家人的需求,培养家庭责任感。同时,还应根据孩子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让孩子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还应教导孩子与人交往时不忘感谢,乐于助人,关爱他人,不以“我”为中心,学会赞美与微笑,缩短与他人间的距离。

给孩子自我尝试的机会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不要越徂代疱地替孩子长大,而要陪孩子长大。遇到事情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思索、去尝试、去体验,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在尝试中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体验中让孩子感觉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当然,父母也不能“置身事外”,要善于发现,积极引导,做智慧的父母。

锻炼孩子的耐挫能力

一些父母误以为“挫折”只能使孩子痛苦,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在其成长过程中排除一切困难,使其顺利成长,从而导致孩子适应力差,遇到挫折“输不起”。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所以,父母应注意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前提,让孩子独立面对一些困难,或经受较小的挫折,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耐挫能力。“栽培”孩子的官欲——“官瘾”教育会让孩子变得势利

在成年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官”念,一旦被根植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就如同给孩子成长的晴朗天空涂上了一抹阴云。一天中午,乐乐兴高采烈地从学校回来,高兴得合不拢嘴。在机关里当科长的爸爸疑惑地问:“考了第一名?”“不是,我当上了小组长!”爸爸对于孩子被“提拔重用”也非常高兴。心情平静后,爸爸打电话向乐乐的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其实是要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栽培”。老师接到电话后也十分激动,说乐乐当上组长,任务也是很“艰巨”的,要负责10个同学的作业本收发、清洁卫生等工作,希望乐乐不辜负老师对他的希望。老师还说,要是早知道乐乐有这么大的积极性,那就该让他当更大的班干部……放下电话后,爸爸对乐乐说:“恭喜儿子晋升为小组长,你打算怎么使用手里的‘权利’?”乐乐很认真地说:“爸爸,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我当上了小组长,我们组的同学就会巴结我,会送我巧克力、画片……因为他们都得听我的。你不是总对我说‘被别人管的孩子没出息’吗!现在好了,是我在管着他们。”爸爸心想,这里的学问还真是很大呀!乐乐接着说:“我们班上选班长,竞选人为拉选票,都得送同学东西,请同学吃饭,必要时还得抬出爸爸的官帽来拉选票。没有‘紧迫感’不行啊!现在班上有那么多要求进步的同学,虽然老师增加了‘干部人数’,还实行了‘班官轮流做’,可还是有很多同学在竞争啊……爸爸,这就像你当初给局长送礼,请同事吃饭,才能当上科长一样!”爸爸听到乐乐这么说,心里也有些疑问:孩子这么小,“官瘾”就这么大,长大了可咋办?不过,孩子当“官”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不能打消孩子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点击下载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