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精选散文全6册电子版免费阅读|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一代文学大师的生活轨迹

沈从文先生八十六载,生命起伏,一代文学大师的生活轨迹,沈从文精选散文系列:全6册,囊括沈从文先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与随笔,喜欢阅读散文的朋友可以免费下载阅读。

沈从文精选散文全6册电子版免费阅读

沈从文精选散文系列6册电子版预览

图书亮点

☆八十六载、起起伏伏的生命故事

☆一代文学大师的生活轨迹

☆囊括沈从文先生最为经典的散文与随笔

☆重新勘校与编辑,展现最真实的文字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内容简介

《从文自传》

《记丁玲;记丁玲续集》

《湘行书简》

《湘行散记 湘西》

《一个传奇的本事》

《云南看云集》。

《从文自传》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单行本初版于1934年7月回忆作者“生长到将近15岁才离开的凤凰小城”,及后来几年的行伍生活。

《记丁玲;记丁玲续集》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两书最初以《记丁玲女士》为题,连载于1933年7月24日―12月18日《国闻周报》第10卷第29―50期。

《湘行书简》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1934年初,作者因母病回湘,按照约定,每天给夫人张兆和写信,讲述沿途见闻,抒发思念之情。1991年,沈虎雏将这些信件整理成书。

《湘行书简 湘西》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收入作者两种关于家乡湘西、关于阮水流域的长篇散文。是沈从文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单行本分别初版于1936年3月,1939年8月。

《一个传奇的本事》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收入作者回忆胡也频、黄永玉、朱自清、靳以等亲友的文章,以及对鲁迅、周作人、冰心、废名(冯文炳)、焦菊隐等作家的评论文字。知人论世。

《云南看云集》是“沈从文散文新编”系列丛书之一,收入作者关于云南、北平、青岛等各处的风土、人物、景观、思考。

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因家境没落,小学毕业后即投身行伍随地方军队浪迹于湘黔川边境。 1923年,在“五四”运动余波影响下,远离家乡闯荡北京,结识了董秋斯、张采真、司徒乔、焦菊隐、陈翔鹤、蹇先艾等一批文学青年、大学生朋友。1924年底在《晨报副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作品,正式开始了写作生涯。1929年后转移到上海,大量写作同时,经过胡适介绍开始在吴淞中国公学教书,后陆续曾在青岛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

主要文学作品有《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等。1949年后从文学写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成果之一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03年家人和多方研究者合作编辑出版了32卷《沈从文全集》。

沈从文先生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我国著名文化史专家。沈从文先生是著名文学大师汪曾祺的老师,其表侄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

精彩试读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我由武陵(常德)过桃源时,坐在一辆新式黄色公共汽车上。车从很平坦的大堤公路上奔驶而去,我身边还坐定了一个懂人情有趣味的老朋友[1],这老友正特意从武陵县伴我过桃源县。他也可以说是一个“渔人”,因为他的头上,戴的是一顶价值四十八元的水獭皮帽子,这顶帽子经过沿路地方时,却很能引起一些年青娘儿们注意的。这老友是武陵地方某大旅馆的主人。常德、河��、周溪、桃源,沿河近百里路以内“吃四方饭”的标致娘儿们,他无一不特别熟习;许多娘儿们也就特别熟习他那顶水獭皮帽子。但照他自己说,使他迷路的那点年龄业已过去了,如今一切已满不在乎,白脸长眉毛的女孩子再不使他心跳,水獭皮帽子,也并不需要娘儿们眼睛放光了。他今年还只三十五岁。十年前,在这一带地方凡有他撒野机会时,他从不放过那点机会。现在既已规规矩矩作了一个大旅馆的大老板,童心业已失去,就再也不胡闹了。当他二十五岁左右时,大约就有过一百个女人净白的胸膛被他亲近过。我坐在这样一个朋友的身边,想起国内无数中学生,在国文班上很认真的读陶靖节《桃花源记》情形,真觉得十分好笑。同这样一个朋友坐了汽车到桃源去,似乎太幽默了。

朋友还是个爱玩字画也爱说野话的人。从汽车眺望平堤远处,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皆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汽车在大堤上跑去,又极平稳舒服。朋友口中揉合了雅兴与俗趣,带点儿惊讶嚷道:

“这野杂种的景致,简直是画!”

“自然是画!可是是谁的画?”我说。“大哥,你以为是谁的画?”我意思正想考问一下,看看我那朋友对于中国画一方面的知识。

他笑了。“沈石田[2]这狗�H的,强盗一样好大胆的手笔!”

我自然不能同意这种赞美,因为朋友家中正收藏了一个沈周手卷,姓名真,画笔不佳,出处是极可怀疑的。说句老实话,当前从窗口入目的一切,潇洒秀丽中带点雄浑苍莽气概,还得另外找寻一句恰当的比拟,方能相称啊。我在沉默中的意见,似乎被他看明白了,他就说:

“看,牯子[3]老弟你看,这点山头,这点树,那一片林梢,那一抹轻雾,真只有王麓台[4]那野狗干的画得出!”

这一下可被他“猜”中了。我说:

“这一下可被你说中了。我正以为目前风物极和王麓台卷子相近;你有他的扇面,一定看得出。因为它很巧妙的混合了秀气与沉郁,又典雅,又恬静,又不做作。”

“好,有的是你这文章魁首的形容!……”接着他就使用了一大串野蛮字眼儿,把我喊作小公牛,且把他自己水獭皮帽子向上翻起的封耳,拉下来遮盖了那两只冻得通红的耳朵,于是大笑起来了。仿佛第一次所说的话,本不过是为了引起我对于窗外景致注意而说,如今见我业已注意,他便很快乐的笑了。

他掣着我的肩膊很猛烈的摇了两下,我明白那是他极高兴的表示。我说:

“牯子大哥,你怎么不学画呢?你一动手,就会弄得很高明的!”

“我讲,牯子老弟,别丢我吧。我也是一个仇十洲[5],但是只会画妇人的肚皮,真像你说,‘弄得很高明’的!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人吗?”

“你是个妙人。绝顶的妙人。”

“绣衣哥,得了,什么庙人寺人,谁来割我的××?我还预备割掉许多男人的××,省得他们装模作样,在妇人面前露脸!我讨厌他们那种样子!”

“你不讨厌的。”

“牯子老弟,有的是你说的。不看你面上,我一定要割他们……”

这个朋友言语行为皆粗中有细,且带点儿妩媚,真可算得是一个妙人!

这个人脸上不疤不麻,身个儿比平常人略长一点,肩膊宽宽的,且有两只体面干净的大手,初初一看,可以知道他是个军队中吃粮子上饭跑四方人物,但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准绅士。从三岁起就欢喜同人打架,为一点儿小事,不管对面的一个大过了他多少,也一面辱骂一面挥拳打去。但人长大到二十岁后,虽在男子面前还常常挥拳比武,在女人面前,却变得异常温柔起来,样子显得很懂事怕事。到了三十岁,处世便更谦和了。生平书读得虽不多,却善于用书,在一种近于奇迹的情形中,这人无师自通,写信办公事时,笔下都很可观。为人性情又随和又不马虎,一切看人来,在他认为是好朋友的,掏出心子不算回事;可是遇着另外一种老想沾他一点儿便宜的人呢,他就完全不同了。―――也就因此在一般人中他的毁誉是平分的;有人称他为豪杰,也有人称他为坏蛋。但不妨事,把两种性格两个人格拼合拢来,这人才真是一个活鲜鲜的人!

十三年前我同他在一只装军服的船上,向沅水上游开去,船当天从常德开头,泊到周溪时,天气已快要夜了。那时空中正落着雪子,天气很冷,船顶船舷都结了冰,他为的是惦念到岸上一个长眉毛白脸庞小女人,便穿了崭新绛色缎子的猞猁里马褂,从那为冰雪冻结了的木筏上爬过去,一不小心便落了水,一面大声嚷牯子老弟这下我可完了,一面还是笑着挣扎。待到努力从水中挣扎上船时,全身皆已为水弄湿了。但他换了一件新棉军服外套后,却仍然很高兴的从木筏上爬拢岸边,到他心中惦念那个女人身边睡觉去了。三年前,我因送一个朋友[6]的孤雏转回湘西时,就在他家中,看了他的藏画一整天。他告我,有幅文徵明的山水,好得很,被一个妇人攫走,十分可惜。到后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把那画卖了三百块钱,为一个小娼妇点蜡烛挂了一次衣。现在我又让那个接客的把行李搬到旅馆中来了。

见面时我喊他:

“牯子大哥,我又来了,不认识了我吧。”

他正站在旅馆天井中分派用人抹玻璃,自己却用手抹着那顶绒头极厚的水獭皮帽子,一见到我就赶过来用两只手同我握手,握得我手指酸痛,大声说道:“嗨,嗨,你这个骚牯子又来了,妙极了,使人正想死你!”

“什么话,近来心里闲得想到北平城老朋友头上来了吗?”

“什么画,壁上挂,―――当天赌咒,天知道,我正如何念你!”

这自然是一句真话,粮子上出身的人物,对好朋友说谎,原看成为一种罪恶。他想念我,只因为他花了四十块钱,买得一本倪元璐[7]所写的武侯《出师表》。他既不知道这东西是从岳飞石刻《出师表》临来的,末尾那颗巴掌大的朱红印记,把他更弄胡涂了。照外行人说来,字既然极其“飞舞”四百也不觉得太贵,他可不明白那个东西应有的价值,花了那么一笔钱,从一个退伍军官处把它弄到手,因此想着我来了。于是我们一面说点十年前的野话,一面就到他的房中欣赏宝物去了。

这朋友年青时,是个绿营中守兵名分的巡防军,派过中营衙门办事,在衙门中栽花养金鱼。后来作了军营里的庶务,又作过两次军需,又作过一次参谋。时间使一些英雄美人成尘成土,把一些傻瓜坏蛋变得又富又阔;同样的,到这样一个地方,我这个朋友,在一堆倏然而来悠然而逝的日子中,也就做了武陵县一家最清洁安静的旅馆主人,且同时成为爱好古玩字画的风雅人了。他既收买了数量可观的字画,还有好些铜器与磁器收藏的物件泥沙杂下,并不如何希罕,但在那么一个小地方,在他那种情形下,能力却可以说尽够人敬服了。若有什么雅人由北方或由福建广东,想过桃源去看看,从武陵过身时,能泰然坦然把行李搬进他那个旅馆去,到了那个地方,看看过厅上的芦雁屏条,同长案上一切陈设,便会明白宾主之间实有同好,这一来,凡事皆好说了。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