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压力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城市与压力 为什么我们被城市吸引却又想逃离 作者是柏林自由大学临床精神病学的资深医师。 2004年,他在Charité医学院担任临床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高级医师,专注于压力和抑郁的科学研究; 2009 年,他作为主任在夏里特发起了世界卫生峰会; 2013 年,他担任柏林研究员 Riedel 临床医学主任。

Cities and Stress PDF+epub+mobi 电子书下载

编辑推荐

住在城市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吗?远离城市的乡村生活能否让人幸福?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这座城市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被城市的资源和机会所吸引;快节奏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和陌生感让人厌倦。有些人因为无法承受城市生活的压力而主动或被迫选择离开。我们有可能在城市和压力之间取得平衡吗?城市一定有压力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城市与压力的关系?世界上有没有压力的城市?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城市与压力》一书中得到解答。

德国精神病学家、压力研究专家马自达·阿德里(Mazda Adri)引用神经都市主义和心理学的理论,对与城市压力相关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和分析。他告诉我们,城市我们很好,只要我们学会让它成为一个宜居的地方。

简介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但城市生活的问题一直存在,城市生活的弊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噪音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由此产生的压力无处不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压力是 21 世纪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

精神病学家和压力研究员 Mazda Adri 多年来一直在柏林 Charité 医学院研究“城市压力”这一主题。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的话语系统一直将城市描述为一个让我们感到紧张并想要尽快逃离的地方。城市压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夹杂着情感、经历和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由压力引起的抑郁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这座城市也不例外。作者分析了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并给出了一套城市压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城市。

如果生活在城市真的是人类的宿命,如果压力在所难免,那么找出城市压力的来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压力城市,是安居乐业的第一步城市。

目录

01 压力与城市:为什么压力大的城市对我们有好处?

如果我们的大脑是一座城市

健康风险压力

如何看这座城市?

理想的城市?

02 没有人想要,但人人都有:压力到底是什么?

善意的压力和恶性的压力

救命压力

当压力停不下来时

03共同生活的挑战:社会压力

地缘压力和社会地域压力

当社会压力使人生病时

压力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的

大脑中的城市压力

04 当城市烦人时:被压力折磨的大城市人

城市的节奏

城市噪音

选择的痛苦

05 城市交通压力

汽车友好城市的边界

拥堵中的生存策略

06城市的黑暗角落:当城市令人恐惧时

城市里最可怕的地方

学习无助

看到和被看到

镜头下

如果心里有恐惧感

07我们城市的孩子:在城市里长大

城市生活与儿童大脑发育

为什么城市反而更适合孩子们

波恩和德黑兰之间

08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我们为什么搬到城市

我从未去过纽约

城市化 - 全球化的成功历史

超级城市——无国界的城市化

柏林不是孟买

为什么选择城市

09 城市环境:城市与健康

城市健康面临的挑战

更健康的乡村生活?

精神疾病

健康城市运动

更多的绿色空间!

10 太多、太亲密、太孤独:城市的社会压力

城市是一个残酷的地方?

社会密度

我在人群中感到孤独

开放城市

11 来自他人的压力:城市中的陌生感

城市,融合机器

城市,融合的死胡同

将多样性作为一种资源

12 智能手机和气味检测卡:如何衡量我们在城市中的感受

思维导图

城市心理地图

带着传感器在城市中穿行

城市的味道

真正重要的 13 件事:城市的社会资本

你住在哪里?

社会价值

社会资本的阴暗面

更多文明

城市景观中的文明

14 大城市技能:城市中的生存艺术

拥有和参与的能力

不孤单的能力

处理匿名的能力

旅行的能力

容忍复杂性

心理灵活性

卓越的在线技能

15 理想城市:还是不是?

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

公共场所谈判

并行和共同运行

信任和控制

自由空间 - 空间中的自由

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精彩的书摘

我在人群中感到孤独

社会孤独和社会疏离在城市社会压力的产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这种压力发生在一个人缺乏与他人的支持性联系或当他或她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时。尽管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孤独引起的压力和疾病,但这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心理压力形式,迄今为止研究很少。孤独有时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但孤独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所以很难把握。如果试图概括这一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说,当实际的社会依恋水平与个人期望的社会依恋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时,就会产生孤独感,这种感觉因人而异。 A过着更加孤独的生活,宁愿独处而不感到孤独,而B尽管有很多朋友和熟人,但过着非常孤独的生活。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提供了一种解释孤独的非凡方法。 Cacioppo 是一位自闭症研究人员,他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这一现象。对他来说,孤独是生物缺席的信号,是一种预警状态,需要相关人员做一些事情以确保生存,类似于饥饿和口渴等感觉。人类依赖于社会支持结构,如果我们没有可持续的关系和社会支持,那么我们确实处于劣势。那些为自己的孤独做点什么的人会努力改善他们的社会完整性,从而增加他们的生存几率,并创造更大的遗传机会。就此而言,孤独感源于社会孤立,但就像饥饿一样,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不同。

与孤独相反,社会孤立是客观上没有朋友和熟人,缺乏交流和参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社会孤立和孤独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两者在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两者都可能导致高血压、血脂升高、免疫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成瘾。在一项荟萃分析中,心理学家 Juliana Holt C. Ronstad 总结了 70 项研究,总计约 340 万人,调查了孤立、孤独和独居对参与者死亡的影响。影响。即使在 Holt C. Runstad 计算了许多因素之后,结果也很清楚,主观孤独使死亡率增加了 26%,客观回避人类行为使死亡率增加了 29%,独居的参与者的死亡率甚至增加了 32%,这一发现表明与年龄、受试者的社会地位、观察时间和其他社会因素无关。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这位科学家证明了几年前的一项规模小得多的荟萃分析,该分析还表明,与吸烟、肥胖或酗酒等其他风险相比,社会孤立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对健康的影响更大.

德国人的直接社交网络中平均有 25 人,其中家庭成员和亲戚、邻居以及工作和休闲领域的人各有 4 到 6 人。这个网络中有一半的关系在情感上很重要。很重要,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支持。然而,决定性的不是社交网络中的人数,而是社交关系的质量。如果跳出直接的社交网络,就会出现另一个重要的数字:邓巴数,以牛津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名字命名。邓巴说明了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和猴子)的大脑大小与个人可以掌握的最大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人类中,这个数字是 150,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适合个人的社交网络中与 150 人保持有意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不仅知道其他人的名字,而且与他们分享了可以回顾的经验,已经建立了情感联系。顺便说一句,150这个数字也是17世纪欧洲一个村庄的平均人口,150也是人类社会不需要警察之类维持秩序就能控制的数字。

一个人与在线朋友和熟人的联系有多紧密也反映在他的大脑中,正如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大脑中两个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杏仁核和扣带皮层。受社会支持影响的扣带回皮层的第一部分体验效果。简而言之,强大的社交网络和运作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强化背侧扣带皮层,从而使前扣带回皮层在压力条件下成为良好的调节器,从而缓解应对压力的过程。

人类的背侧扣带皮层,就像杏仁核一样,在城市中变得更大,并且在压力刺激下变得更加活跃,这很有启发意义。因此,人们在童年和青春期或现在所处的更大、更密集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反映在这一领域。此外,拥有更多的朋友和熟人似乎会增加杏仁核和扣带皮层的大小。在此期间,甚至有研究表明,大脑区域的大小和活动不仅与个人认识的人数有关,而且还随着 Facebook 好友的数量而变化。

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孤独和社会孤立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后果。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发出了警告,如果不调整健康和社会政策,到 2030 年,孤独感将普遍存在。从明显指向分离的社会趋势来看,这种警告是完全有道理的。自 1990 年代初以来,德国的单身家庭数量不断增加,从 1150 万增加到约 1600 万。这意味着德国有五分之一的人过着单身生活。联邦统计局预计单身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并推断到 2030 年,23% 的德国人可能会单身。德国大城市的单身率处于领先地位,人口超过 500,000 的城市为 29%,而人口少于 5,000 的城市为 14%。柏林以 31% 的单身人口领先联邦各州,紧随其后的是另外两个城邦汉堡和不来梅,各占 28%。在城市中,汉诺威以 33% 的单身人数位居榜首,柏林在德国城市中排名第2、

但是,德国单身生活的发展在性别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与单身女性相比,单身男性的比例自 1990 年以来猛增,超过 19% 的男性单身,而女性仅为 16%。通常单身男性首先是那些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相比之下,近四分之三的单身女性是全职工作者,相比之下,非单身女性群体中的这一比例约为一半,而且单身女性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也更多,其中 17% 的女性在职场中迈出了这一步。与 13% 的非单身女性相比。男性则相反,只有 21% 的单身男性担任领导职务,而非单身男性的这一比例为 26%。

虽然听起来令人惊讶,但他们并不是作为单身生活在城市中的城市野心家,相反,德国大城市的单身生活看起来比其他城市更艰难,接近 2011 年。13% 的单身人士户需要领取低保。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大约 30% 的单身人士——是德国平均水平的两倍——面临贫困风险。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被认为是大城市没有为单身人士提供良好环境的理所当然。相比之下,城市环境为社会联系提供了更多机会,单身人士更有可能在大城市选择合适的住房,而不是在农村地区。大城市也更积极地使用不同形式的交流,尤其是社交网络和电子连接的可能性。大城市也迎合了单身社会的需求:无数的外卖餐厅保证人们即使晚上不做饭也能吃得好,无数的餐厅供应热食直到午夜。店主早就明白,单身居民通常有不同的工作时间和用餐时间。不需要回家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一天中的时间,或者下班后去锻炼身体,然后通常吃得很晚。针对单身城市居民需求量身定制的服务业目前在汉堡、慕尼黑、柏林或科隆等德国主要城市迅速发展。

随着单人户越来越多,现有的户型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不能直接适用,建筑行业也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很多城市老建筑的住房布局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人口组织形式。在帝国时代,德国的单身率在6%到7%之间,很多单身人士会搬到所谓的单身房子里,或者和父母住在一起直到成家。今天是一个不同的情况。 2013 年,在 50% 的单身家庭居住的纽约,时任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宣布了一项竞赛:在市区建造小型公寓,即所谓的微型公寓,面积为 25 至 30 平方米。米家的小房间,大窗户和可全方位折叠的家具,也会配备公共区域,但不会有学生公寓的氛围。这些公寓太小了,以至于市政当局不得不修改有关该地区人均最低生活空间的法律。

城市里可能单身的人更多,孤独的风险可能更大,但正如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研究人员所证实的那样,城市本身并不会让人更孤独。根据 2005 年至 2006 年间在英国和葡萄牙收集的通话数据,他们证实大城市的居民拥有比小城市大得多的社交网络。研究人员发现,电话联系的数量、通话次数和通话时长并没有与居民数量成正比增长,例如里斯本的一个平均有 11 个不同的联系人,而利萨的居民则为在该国北部的城市,平均有 11 个不同的联系人。只有 6 个电话联系人。而如果人们将通话的时长和频率作为社会关系稳定性的标准,那么社交网络规模的变化似乎并没有以牺牲质量和稳定性为代价。有人可能会认为首都居民的大社交网络更多的是维持表面上的联系,但实际上社交网络的大小根本不影响关系的质量,只要人们可以通过长度和频率形成关系的电话。

也就是说,如果平均而言,城市人的社交互动更多,而农村人的互动次数相对较少,那么我们可以说城市让我们的社交能力显着提高。而且我们也可以认为,城市本身就吸引着有交际需求的人。

社会排斥是社会孤立的一种变体,是一种特别强烈的孤立形式,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当一个人与众不同,来自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当他在社交或心理上不适应他人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在移民中,社会排斥通常是由于缺乏融合造成的,例如对陌生人的恐惧或对接收社会中移民或外国人的极大不信任。在下一章中,我们将回到城市移民的特殊问题。

但是,有时排斥根本不需要客观依据,也可能来自于对他人固执的纯粹主观看法,重要的是某人感到被歧视的程度,他们感到的排斥程度,或者他们如何感受一下他们的处境有多困难。我们也可以说,当人们感觉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时,他们会经历社会排斥,无论这种差异是真实的还是只是被感知的。

如果您一直感到被忽视,在城市的生活可能会特别困难,这也适用于那些仅仅感到被他人行为拒绝的人。几年前,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自我认知中的社会地位也会影响大脑结构。匹兹堡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越低,他的扣带皮层就越小。

这也再次表明,城市中的社会失调体验和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与大脑相互作用,大脑敏感区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社会排斥可能是社会压力的主要部分,此外,邻里关系的分裂和孤立也是自杀和自残的危险因素。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