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神话学教父 约瑟夫·坎贝尔研究》张洪友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好莱坞神话学教父 约瑟夫·坎贝尔研究》

【作 者】张洪友著
【丛书名】神话学文库
【页 数】 292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09
【ISBN号】978-7-5695-0067-7
【价 格】78.00
【分 类】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1904~1987)-神话-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张洪友著. 好莱坞神话学教父 约瑟夫·坎贝尔研究.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好莱坞神话学教父 约瑟夫·坎贝尔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坎贝尔主要著作的研究,试图寻求坎贝尔的思想演变脉络及其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千面英雄》(TheHerowithaThousandFaces)中的单一神话模式;第二章探讨坎贝尔对人类神话共同性的理论探索;第三章分析论述坎贝尔对传统神话的重估;第四章集中讨论坎贝尔后期的探索;第五章归纳梳理坎贝尔对美国影视和动画的影响;第六章尝试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与坎贝尔的神话学之间展开对话。

《好莱坞神话学教父 约瑟夫·坎贝尔研究》内容试读

导论

第一节坎贝尔及其神话研究

一、文化荒原中的“帕西法尔”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是美国著名的比较神话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他凭借名为《神话的力量》的电视节日,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著作有《千面英雄》《神的诸种面具》《指引生命的神话》《野鹅的飞行》《神话意象》《世界神话历史地图》《时光变迁中的神话》等等。坎贝尔去世后,他的遗著也被陆续整理出版。此外,坎贝尔还主编了大量图书。

坎贝尔被称为“神话的捍卫者”①,“新时代运动的先知”②。他是一个在神话的奇妙世界中寻找启示的文化英雄。他把个人在神话的神秘空间中所获取的宝贵财富带到群体之中。然而,这个群体,他不希望仅仅是某个民族,而是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居民。

坎贝尔相信神话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痼疾的良药。有论者批评坎贝尔将关于启示的科学与启示本身混淆③,而这恰恰是坎贝尔神话学的独到之处。在坎贝尔那里,神话蕴含着等待人们挖掘的精神宝藏。神话是过于理性和实用的日常生活的“解毒剂”,也是促进文化前进的动力。当人们过于沉迷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时刻,他们就遗忘了曾有的神秘维度,通向未知世界的路标与入口因而被封死,神话象征的意义被褫夺。由于神圣世界的大门被关闭,单维的人只能面对被橱窗的镜子反射出的碎片化的影子。神话缺失使得现代社会成为精神的荒原。神话宝库中可以让精神荒原得以复苏的恩赐,正在呼唤着今日的英雄们踏上征程。

坎贝尔希望做一个将神话的神秘力量引入当下精神荒原的文化英雄。他认为神话不仅仅是研究的对象,更是需要倾听的神圣启迪。因此,坎贝尔是呼唤

DRobert A.Segal,Myth Versus Religion for Campbell,"in Kenneth L.Golden,ed.,Uses of Comparative

Mythology:Essays on the Work of Joseph Campbell,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1992.pp.39-52.

2M.A.Winter Sharon,Joseph Campbell:Prophet for A New Age,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1993.3Elizabeth K.Nottingham,"The Masks of God by Joseph Campbell,"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Vol.4,No.I (Autumn,1964).pp.113-115.

002

体验的导师(gum)。①他试图通过精神分析激活神话所具有的引导个体精神的神秘力量。在《千面英雄》中,坎贝尔总结了英雄探险的单一神话模式。在他看来,这是世界英雄神话的共同叙述模式。单一神话展示形式多样然而内容却如一的世界神话,让人们在多变的表面背后看到神话的同一性

我们所看到的总是那个形式虽然千变万化,然而内容却始终如一的故事,使人深思的是这个故事暗示有许多尚未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体验。②

英雄在远离、探险、归来的旅程中所获的恩赐和精神启迪,能够为当代精神荒原带来救赎之道。总之,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主要做的是建构英雄神话叙述的共同模式,并将此模式与个体生命建立联系。

坎贝尔在《神的诸种面具》中试图厘清人类世界几千年的神话演变脉络,并探讨建构现代神话的可能性。在《原始神话》中,坎贝尔探寻史前神话,以便在人类历史的根源之处,寻找人类神话的同一性。他将史前神话分为尊重个体精神自由的史前猎人神话和尊重自然、群体法则的史前农人神话。3此两种神话的精神特质成为精神基因,被后代神话继承

在《东方神话》中,坎贝尔将人类所谓的文明时代以来的神话分为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东方神话又分为印度神话和远东(中国和日本)神话,西方神话分为黎凡特神话(拜火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神话)和欧洲本土神话(古希腊、凯尔特、北欧等神话)。④在此区分的基础上,坎贝尔重估神话。

在坎贝尔那里,东方世界所继承的史前猎人神话的精神修炼法则和欧洲本土所传承的个体主义,成为当代人类的希望。他认为,在人类现代社会,宇宙的神秘维度已经转向每个个体,他试图在这样的时代探索包容东西方神话精髓的新时代神话。在传统神话已经成为碎片漂浮在人们的周围的时代,⑤他寻找属于这个时代的神圣启迪。

在《神的诸种面具》的最后一卷《创造神话》中,坎贝尔将中世纪以来的许多作家看成萨满式的神话诗人。坎贝尔后来谈道,他从歌德、乔伊斯、托马

DRobert A.Segal,"Frazer and Campbell on Myth:Nineteenth-and Twentith-Century Approaches,"in The

Southern Review,Vol.26,No.2 (Spring.1990),pp.470-476.

②(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张承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页3Joseph Campbell,The Masks of God:Primitive Mythology,London:Penguin Books,1987,p.231.

Joseph Campbell,The Masks of God:Oriental Mythology,London:Secker and Warburg,1962.pp.33-34.

⑤(美)菲尔·柯西诺主编:《英雄的旅程:与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对话》,梁永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003

斯·曼、荣格等人的著作中找到了当代作品的神话维度。①美国的探月之旅带来包容全人类的星球神话,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成为地球这艘宇宙飞船上的乘客。②在坎贝尔看来,探月之旅意味着人类是地球的眼睛和耳朵,人类成为地球甚至宇宙的智慧。③人类重新与大地和解。人类并不是来自天堂,而是因为遭受驱逐、流放而生活在大地之上的外乡人。人类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与大地母亲同在,并在大地上书写自己的价值。

浪漫主义者坎贝尔虚构了一个“人类同一”的伟大前景,虽然与人类因为差异而持续冲突的悲惨现实相比,这种美好前景仅仅是虚幻的泡沫,然而,审视这些美丽的泡沫所折射出的神秘光辉,或许会发现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二、异域世界探险的文化英雄

人类同一是坎贝尔的信念,是其神话学立足并最终回归的基点。在《英雄的旅程》中,坎贝尔自述自己对神话的兴趣源于他的天主教背景④,然而,坎尔从孩童时代却对印第安神话感兴趣,而这种兴趣使他发现,印第安神话中也存在与自己的传统宗教相似的神话。⑤世界众多神话中都有处女生子、英雄死而复活的故事。⑥他认为世界神话源于同一神话母题库,各个民族的不同神话则是根据当地的需要,对这一母题库进行选择、阐释和仪式化改造,因此,世界所有的神话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⑦无论是《千面英雄》中的单一神话,还是《神的诸种面具》中世界各民族的神和英雄的自然史,坎贝尔都试图让人们通过神话理解自身,并努力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

有学者认为坎贝尔“通过神话贯通科学与宗教、心灵与身体、东方与西方,则成了他职志中的职志”⑧。也就是说,在这位神话学家那里,神话是具有融解

①(美)菲尔·柯西诺主编:《英雄的旅程:与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对话》,梁永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2 Joseph Campbell,Myths to Live By,New York:Bantam Books,1980,p.2623Joseph Campbell,Myths to Live By,New York:Bantam Books,1980,p.254.

④(美)菲尔·柯西诺主编:《英雄的旅程:与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对话》,梁永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⑤(美)约瑟夫·坎贝尔、比尔·莫耶斯:《神话的力量》,朱侃如译,沈阳:万卷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6 Joseph Campbell,The Masks of God:Primitive Mythology,London:Penguin Books,1987,p.3.

Joseph Campbell,The Masks of God:Primitive Mythology,London:Penguin Books,1987,p.4.

⑧(美)菲尔·柯西诺主编:《英雄的旅程:与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对话》,梁水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引言,第5页。

004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