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禅师评传》熊少华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破山禅师评传》

【作 者】熊少华著
【丛书名】西南禅学研究丛书
【页 数】 369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3.05
【ISBN号】7-80123-506-1
【价 格】23.80
【分 类】僧侣(学科: 评传 地点: 中国 年代: 清前期) 僧侣
【参考文献】 熊少华著. 破山禅师评传.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05.

图书目录:

《破山禅师评传》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一代宗师破山海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他兼容并包的佛学思想、浑朴超逸的书法艺术、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等。

《破山禅师评传》内容试读

阴末清初的文化生态与破山海明的意义

一代宗师破山海明以他七十年的人生经历,跨越十六、十

七两个世纪,跨越明、清两个朝代,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历程和兼容并包的佛学思想、浑朴超逸的书法艺术、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卓然独立,在明清之际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他以川东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为中心,通过30余年卓越的传教活动,使四川直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佛教“兴盛到历史的顶点”(《四川禅宗史概述》)①,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最后活跃及其终结”②的代表性人物。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非常时期,无论社会经济结构或是思想文化形态,都处于新旧代谢的特殊阶段,封建母体中内发原生的诸多因素的汇合刺激着早期启蒙思潮的自动滋生,资本主义因素快速增长,个性解放形同潮流,民主意识初露端倪。世态的变迁,社会的动荡,思潮的迭起,文化的多元化趋向,一个个思想家、文学艺术派别应运而生,此起彼伏,好一似“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影响所及,使得17世纪的明清之交在思想史上达到与纪元前百家争鸣的周秦时代相媲比的程度。但此时此刻的人们,又往往陷入“新的突破旧的”而“死的又拖住活的”这一历史局限的痛苦之中。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十分透彻地分析道:

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朱棣(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

破山禅师评传

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明代又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朝代,中国历代各朝无出其右者…。使明朝历史具备了极纵横曲折的多面性格。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形成,物资交流的扩大,东部地区得风气之先,出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繁荣局面。但专制的君主制度、庞大的官僚机构,贪婪的食利阶层,已将“大明江山”蚕食殆尽。进入晚明后,张居正的改革已经“人亡政息”,一去不复返了;李贽充当了封建礼教和伦理至上主义的牺性品,不得善终;海瑞之类的清官成为官场的笑料,变得孤掌难鸣而无所作为;连信誓旦旦的要重振雄风的崇祯帝也没有办法,十七年内换了50个首辅,“治国无能”、“营私有术”的臣僚都令他大失所望。政令无法畅通,只好屡次下《罪己诏》,对贵为天子的自己进行不断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谴责,博得个“明君”的雅誉,最后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

一人”的遗旨,自缢于景山脚下。人们不由同情而发出“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感叹,李自成在他的《登极诏》中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忠公绝少。”③“臣尽行私”,正道出了明以腐败亡国的根本原因。许苏民在《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一晚明社会主要矛盾探析》中总结道:

一部晚明史,交织着人民大众与皇权和官僚特权阶层的矛盾、早期市民阶层与皇权专制的矛盾、改革与意识形态的矛盾。④

在官僚阶层灯红酒绿、日食万金的奢糜之中,中西部地区则是连年饥荒,“析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掘山中石块而食”(《明季北略》)的惨状。东西部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2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