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任建素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

【作 者】任建素主编
【丛书名】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
【页 数】 288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6.08
【ISBN号】7-5478-3093-2
【价 格】79.00
【分 类】心病(中医)-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参考文献】 任建素主编. 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08.

图书目录:

《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内容提要:

本书对赵国定教授治疗心系疾病最擅长病种的经验精华,最擅长使用的药物和方剂、院内制剂以及最新取得的成绩、科研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呈献给读者的是赵国定教授治疗心系疾病的思路和方法。

《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内容试读

第一章学术思想及常用治法

一、治疗心病以调理胃为大法

(一)培土之本,以养心颐

赵老常说治疗心病首先要“培土之本”,才能“以养心颐”。心与脾胃关系密切。首先脾胃与心在经络、生理病理、病机、临床各方面均有联系。

1.经络方面脾胃与心相通,经络使脾胃与心密切联系起来,如《黄帝内经》曰“胃之脉络通于心”,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说“脾经络于心”,《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曰:“足太阴脉注心中,从心中循手少阴脉行也。”现代医学观察到饱食后可引发猝死,从而提出“胃冠反射”理论,这也为脾胃在经络上与心相通提供了一个有力佐证。

2.生理方面心脏需要营气的滋养,营气入心,经心火的锻炼化赤为血,以供人体需要。而营气是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李东垣《脾胃论》云“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内外伤辨惑论》云“若胃气正常,饮食入胃,其荣气上行,以输于心肺”,所以说脾胃是营气的生化之源,营气在生理状态下对心脏及其他脏腑起营养作用。

3.病理和临床方面赵老分析脾胃功能失调可引起心脾两虚、气虚血少,痰凝瘀阻、阻遏胸阳,脾阳衰微、水饮凌心等证。可

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

见脾胃的功能失常可引起气血虚弱、血瘀、痰浊、水饮等病理状态及病理产物,而这些均可累及心脏,使心脏受病。另一方面,心、脾母子相连,不仅脾胃病变可以传于心,而且心脏病又可影响脾胃,若心气内虚,运血无力,则胃失滋养,脾失健运,或心阳衰微,则土湿不化,湿阻中焦。

赵老认为从病因病机上看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与脾胃密切相关,胸痹的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的四大病因均可伤及脾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劳逸失度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重要因素。而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首先损伤脾胃;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克脾犯胃,均致脾胃损伤;过劳伤脾,过逸伤气,劳逸失度,皆伤脾气。脾病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心失荣养;或营卫、宗气生成不足,胸中阳气式微,不能贯注心脉,血脉凝泣不通;或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而酿生湿浊,循经上逆胸中,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而致胸闷心痛。胃病则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宗气不利,胃之大络阻滞,虚里痹阻,心脉受阻以致心痛发作。在以上基础上,气候失调亦可成为发病的因素。脾胃之气不足,则无阳以护,营卫不任风气,更易感风寒,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

(二)脏从腑治,心胃同治

脏与腑气化相通、疾病相连,六腑气机郁滞,常可导致心脉不通,出现胸痹。首先从位置上来看心居膈上,为君主之官,胃居膈下,为水谷之海,两者仅一膜之隔。心属火,脾胃属土,本身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火生土,阳明胃土必得心火的温煦才能生化不息,心火必得脾土的滋润才能制而不亢,反之,失去了相互制约则有子病犯母,母病及子的病理表现。心与胃在功能上具有相关性,心是人体气血之大主,而胃为气血水谷之海,前者是流,后者是源,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构成了“心胃同病”的生理病理基础。病理表现在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心失所养;脾胃升降失职,浊气攻心;肠胃燥结,腹气不通,神明失常;脾胃致心主血脉失常之病

2

第一章学术思想及常用治法

机,一为脾胃气结,阻塞气机,血流瘀滞;二为寒邪直中脾胃,寒凝气滞,心脉闭阻;三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郁久成痰,痰阻心脉。《症因脉治》载:“心胃相隔,然胃之大络名虚里,贯膈络肺,注于心窍。若中阳损伤,胃不和降,心胸满闷,呕逆频繁,此浊阴上逆,心脉不安。”

赵老认为“心胃同病”与“心胃同治”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住“同病”与“同治”这两个词。以冠心病为例,中医多为本虚标实证,依照虚为本,实为标,侧重治本的原则,治虚则成为治本的基础,即在一般的情况下,扶正顾本则是其“同治”的基础和治则,调理脾胃则成为“同治”的共性手段,这是因为脾胃的病理变化是造成机体致虚之根本,脾胃病变既可影响到胃,也可影响到心。因此,不论是由于心的病理变化影响到脾胃功能失职而引起“胃脘痛”,还是脾胃的病理变化影响到心的功能失调,都可以治虚为本入手,用扶正固本为主的治则。对冠心病来说,还当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因果关系,做到虚实并重,标本兼顾。

(三)升阳布精,调畅气机

赵老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属土,位居中焦,主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营养四脏。《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血的化生,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灵枢·营卫生会》所说的“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反映了营卫来源于脾胃中焦的认识。《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脏清阳之气主升,脾气一升,则肝气随之而升发,肾水随之气化,脾气升而水谷精微转于肺脏而敷布周身;胃的浊阴之气主降,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胃气降则

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

肺气可以随之肃降,心火随之下潜,心肾得以相交。脾胃居于中央以运四旁。赵老强调脾胃与心脏密切相关,脾胃经脉和心脏直接相联系,经脉上通于心。在此基础上脾胃转输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升清降浊,与心相联系。脾胃健,则心之气血充盛,心火下交,肾水上升,平和调顺。赵老崇尚脾胃学说,注重脾胃与心脏的关系,辨治疾病,多从脾胃入手。赵老常说:“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这叫做御中州以通四旁。”他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认识到辨治心病亦然,心病与脾胃的关系尤其密切,其发生、发展、治疗、转归、预后,都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这不仅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五脏六腑相互关联,也不仅是因为脾胃与心脏在经脉上有密切联系,气血津液的气化过程一脉相承,更主要的是脾胃失调与心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四)自始至终,顾护胃气

赵老在用药的时候很注意对胃气的呵护,因为脾胃为水谷精微之源,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阴阳俱荣;脾胃衰,化源乏,则机体各部俱衰。得胃则昌,失胃则死。《内经》将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并认为土为万物生长的根本。同时,胃为“仓廪之官”,不论是饮食养生或药石治病,都要通过胃的受纳腐熟作用,胃气衰败,百药难施。治疗一要健脾益气,二要芳香宣达,三要注重升降相伍,以恢复脾胃气化。

二、用药心得,贵在宣通,重在气阴

(一)三通二补,鼓舞胃气

由于心病患者阳气阴血不足,脏燥阴亏,血道涩滞,故治疗贵在宣通,用药从通络、通痹、温通入手,与补心气、补心阴兼施,鼓舞胃气。

4

第一章学术思想及常用治法

胸痹之病机为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致心脉痹阻不畅。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阳气以通为用,阳气在人体中有重要作用,诸如人的体温、人的生命活力以及五脏的气化功能都是与阳气的作用分不开。众所周知,在正常情况下,阳气走而不守,内通脏腑,外达肌腠皮毛,上行清窍,下走四末,无所不至。它运行不息,又贵乎通畅无阻,然而痰浊、瘀血、水饮等阴邪之辈又常成为阻遏、蒙蔽阳气的因素,致使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诸多病症的产生。由于阳气的痹阻,又会导致痰浊、瘀血、水饮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危重证候的产生。胸痹病位在胸,胸为阳位,其气如日照当空,清空旷然,胸阳更是宜通不宜阻,同时胸背乃心肺之廓,《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由此可知,言胸中如天,阳气用事,实乃指心肺之阳气。心主血脉,主神志,依赖于心阳,心阳通则血脉充盈而神明正常;反之阳气痹阻,则血脉不通,神失所养。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皆依赖于肺之阳气,肺气畅则宣降正常,治节有度;反之则宣降失司,气精不布,喘息咳唾。由此可见,心肺阳气宜通宜畅。

当冠心病患者出现阵发性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或胸闷气短、心悸、舌质紫暗,是心血瘀阻的临床表现,应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以疏滞,改善心肌供血,心绞痛就可得到缓解,常用丹参、鸡血藤红花、桃仁、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等。赵老临证认为用血府逐瘀汤为好,若患者兼见气短、自汗等症,宜在活血通络药中适当加扶正药味,如人参、黄芪、当归等,通补兼施。

冠心病患者如表现胸闷痰多、心悸气短或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淡胖嫩、苔白腻者,是属于心阳不宣,脾阳不运,寒凝血脉,痰浊内生,阻遏胸阳。治宜宣痹通阳,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桂枝、丹参、枳实、党参、干姜、甘草为宜。

由于胸痹之病机为“阳微阴弦”,故胸痹通阳宜温,此乃治之关键。胸痹素本阳虚,阳虚则寒,且多为阴邪致病,故当以温药治之。反之,若以清开宣之,则阳气更室。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

5

赵国定治疗心病临证经验集要

病脉证治》篇用药20种,多以温药为主。“宜温”不是指温补之法,而是温通之意,即胸痹通阳遣方用药宜用温热之品,不宜过用苦寒或过多苦寒之药,其目的在于免伤已虚之阳,有助于气化以通阳。

气血为人之根本,贵在流通,所以无论属虚属实,均应配合运用理气活血药。冠心病虽多表现为心气不足,但阴阳互根,心气久虚,未有不致心阴亏虚,故赵老每用麦冬、太子参气阴双补,以宣心胸之阳而补心之气阴。

(二)注重痰瘀,心脉兼理

赵老认为动脉硬化所致疾病,多与痰有关。但目前对血瘀较重视,而对痰浊每易忽视。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往往痰浊与瘀血互结,互为影响,阻滞经脉。因此,要注意痰瘀交阻这一病机,痰瘀不可偏废。

首先痰瘀同源,痰和瘀血都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导致气机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和瘀血生成后又作为致病因素影响气机的调畅,形成各种病证。痰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而瘀血是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而导致,津液和血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内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津液和血液可以互为化生,故古人有“津血同源”“痰瘀同源”之说。瘀血和痰浊,实为同物而异名。

其次痰瘀同病。痰形成之后,随气血而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由于痰的黏滞性质,必然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血滞不畅;体内的瘀血内存也必然会影响到津液的输布,久而生痰。正因为血瘀之成与痰浊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痰与瘀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但两者又密不可分。追本溯源,痰来自津,瘀本乎血,在生理上津血不仅同源,而且津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病理上必然出现“痰瘀相关”。

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则同治。赵老常说关于痰瘀交阻络脉一证,病程较为缠绵,单用化痰则瘀不去,纯用祛瘀则痰不化,必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