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并列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薛蓓|(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古汉语并列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

【作 者】薛蓓
【页 数】 187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1.05
【ISBN号】978-7-214-26040-6
【价 格】48.00
【分 类】古汉语-连词-研究
【参考文献】 薛蓓. 古汉语并列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05.

图书封面:

《古汉语并列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内容提要:

《古汉语并列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

第一节研究背景

古代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主要依赖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句法关系,因此,虚词在整个古代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连词就是汉语虚词系统中的一个词类,而并列连词则是连词中最为基本的

一类。并列连词可以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将这些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句子成分组成并列结构,在形式和意义上起到衔接的作用。正是

由于这种基础性地位,研究者多认为并列连词用法简单,使得这类词没有得到应

有的重视,没有深入研究,从而忽略了其使用时的特点。

古人行文时,常常字斟句酌,通过遣词造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对并列连词的选择,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章的深意。因此,正确把握并列连词的用法,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献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并列连词这类基础连词的研究,可以为其他连词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范本,直接间接地推动连词研究深化。

一、汉语连词研究简史

汉语连词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连词的研究。

002〡古汉语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究

最早的连词研究隶属于传统训诂学的范畴。从汉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对文献中的单个连词进行训释,如:《毛诗正义》卷十五“玄衮及黼”,郑玄笺云:“及,与也。”这些研究成果零散地见于各种古书的注解中,重在对连词的意思进行解释,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疏通文意,属于训诂学或词汇学方面的研究。

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章句》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剖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刘勰结合句子的结构,举例分析三类常见虚词的作用,其中第二类“之、而、于、以”即常用介词、连词。

元卢以纬的《助语辞》,全书考查虚词或与虚词有关的词组计66组,共136个词条,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论述文言虚词的专著,其中“而”“则”等条皆涉及连词用法。

到了清代,汉语连词研究极大发展,专著方面有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

《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孙经世的《经传释词补》和《再补》、吴昌莹的《经词衍释》等:

这些专著都对常用连词进行了个例研究,对连词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描写,但“它始终只是训诂学,词章学的附庸,没有进入到语法的范畴。”(郭锡

良,2004)

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将西方语言学理论引入古代汉语的研究,在“虚字”部分专设“连字”一卷,标志着汉语连词作为单独的词类成为研究对象。此后,出现了一批专门解释虚词的著作,如1928年杨树达的《词诠》,从语法的角度来说明虚词的用法,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专著。郭锡良(2004)认为《词诠》“不仅对所释的词的各个义项作了现代语法的词类的界定,而且扬弃了《经传释词》的某些观点,在诠释时多少能从现代语法学的角度考虑问题。”此外,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吕叔湘《文言虚字》等也都是连词研究的重要著作。

上述著作,大都是针对某词进行解释,分析用法,举出实例,但未从理论上解决连词的定性问题,连对此类词的称呼也没有确定下来,如马建忠(1898)将其称为“连字”,金兆梓(1922)将其称为“联词”,黎锦熙(1924)将其称为“连词”,章士钊(1933)将其称为“接续词”,陆志韦(1933)将其称为“连接词”,吕叔湘

第一章绪论1003

(1942)将其称为“关系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者认识到要研究连词,首先要解决连词的性质问题,出现了若干篇专门讨论连词划分问题的文章,如:黄盛璋《论划分连词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9月号)、《论连词跟副词的划分》①(1957)。同时,有学者开始进行专书连词研究,如:胡竹安(1961)《敦煌变文中的双音节连词》②,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③等,这些研究比较系统地考查了专书中的连词,并且探讨了部分连词的来源。

近二十年来,连词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连词的研究渐趋成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

有将连词看作一个整体,从历时角度探讨连词的演变规律的,如:李英哲、卢卓群(1997)的《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①,认为汉语连词从产生到现代的定型形式,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发展方式是:同义共存,同义竞争,自然淘汰,约定俗成,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发展的特点是:一、兼职者分担—精密化:二、同义者竞争一单一化:三、异形者更换—通俗化:四、同形者自汰—纯形化。

有将现代语言理论引入连词研究,讨论连词演变模式的,如:吴福祥(2003)的《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⑤,将语法化、类型学的理论引入连词研究,通过对汉语的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认为在汉语中存在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样的一个语法化链,“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种演变模式的认知动因是由转喻操作而诱发的;马清华(2003)的《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⑥,认为并列连词的多义关系中,存在“并列>转折”和“并列>承接”的语法化轨迹和演变序列,而非相反或其他,反映了联合结构内由不发生特殊语

①黄盛璋,《论连词跟副词的划分》,《语文教学》,1957年第8期。

②胡竹安,《敦煌变文中的双音节连词》,《中国语文》,1961年,第10、11合刊

③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美]李英哲、卢卓群,《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4期。

⑤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

《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

⑥马清华,《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004」古汉语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究

义关系到发生特殊语义关系的普遍演化;周刚(2002)的《连词与相关问题》①运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研究现代汉语连词。

也有进行连词断代研究的,如刘爱菊(2003)《汉语连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一以(左传》〈魏书〉为例》②,改变以往泛时的连词研究,明确连词使用时代,使

连词研究更加精确。

总体来说,汉语的连词研究由训诂的附庸,逐渐独立、成熟,成为汉语语法研

究中重要的一环。

二、并列连词“与”“及”

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和”类虚词的研究,颇有成为热点之势。很多前辈学者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综述性质的文章,如:于江(1996)《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③,考查了近代汉语“和”类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高育花(1998)《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研究述评》④,对“和”类虚词在产生的年代及其词性的界定等问题上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对其中的

一些分歧进行探讨;也有研究单个虚词的文章,如:曹炜(2003)《近代汉语并列连词“并”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⑤、曹炜(2006)《近代汉语中被忽视的“和”类虚词成员“并”一以(金瓶梅词话〉中“并”的用法及分布为例》@、郭齐(2000)《连词“并”的产生和发展》⑦分析了并列连词“并”和递进连词“并”的形成年代和形成过程等。

对于“和”类虚词的范围,各家看法略有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将范围划定在近代汉语中,认为“和”类虚词包括“和、共、连、同、跟”等5个,以于江、高育花为代表,得到大家普遍认同;另一种看法由吴福祥提出,将上古并列连

①周刚,《连词与相关问题》,2002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②刘爱菊,《汉语连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一(左传》(魏书》为例》,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

③于江,《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中国语文》,1996年第6期。

④高育花,《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3期。

⑤曹炜,《近代汉语并列连词“并”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

⑥曹炜,《近代汉语中被忽视的“和”类虚词成员“并”一以〈金瓶梅词话〉中“并”的用法及分布为例》,

《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

⑦郭齐,《连词“并”的产生和发展》,《汉语史研究集刊》,2000年第00期。

第一章绪论1005

词的主要成员“与”“及”也算入其中,认为“和”类虚词主要有“‘与’、‘及’、‘将’、‘共’、‘和’、‘同’、‘跟’七个。”①这一说虽然加入先秦就广泛应用的“与”“及”,但在讨论的时候仍然和前一说一样,集中研究魏晋南北朝及以后产生的“和、共、连、同、跟”,且多以白话语料为研究对象。可以说,“和”类虚词是主要在白话语料中使用的一类词。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可分为文言和白话。所谓文言,主要是指以周秦两汉为主的书面语,广义地说,也包括后世的仿古文言。而从唐代开始,产生了新兴的、和口语很是接近的书面语,称为白话,它是近代汉语的书面语,是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近源。唐以后,文言和白话作为汉语书面语的两个系统同时并存,②这样,现存的语料就被理所当然地分为文言和白话两大类。

对比白话语料中“和”类虚词研究的盛况,文言系统中与“和”类虚词相对应

的一批语法成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研究相对薄弱。而“与”和“及”就是这

批语法成分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从上古时期,一直到后世的仿古文言

中都大量使用。因此,本书就以古代汉语文言中作为并列连词的“与”和“及”为

主要研究对象,详细考察二者的使用情况,并以此为核心,辐射到由这两个词引

申发展出来的有关词汇和短语。

三、系统性研究

本书研究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研究对象的系统性

“与”和“及”早在殷商时代就产生了。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连词系统通过竞争变化过程,趋于精密、通俗、单一,以适合社会交际的需要。③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与”和“及”在使用上都有一些变化,有些固定搭配语法化为复音词或短语,有些则发展成为新的并列连词,它们以并列连词“与”

①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

②高小方,《古代汉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一3页。

③「美]李英哲、卢卓群,《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4期。

006〡古汉语连词“与”“及”的系统性研究

“及”为中心,向外辐射发展出数个与之有关的复音词或短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组织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个单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静态来讲,作为核心的“与”“及”,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语法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分工互补,而由并列连词“与”“及”的固定结构凝缩而来的词或短语,如:“与不”“及以”等也有各自的使用特点;从动态来讲,这个体系从两个核心词“与”“及”一步一步地发展而来,体系中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产生原因和形成过程,跟核心词“与”“及”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个体系就像一个由时间、空间组成的网络,每个词或短语在网络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本书就将系统地研究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单位,描写它们各自的特点,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范围的系统性

从理论上看,汉语史语料可以分为文言和白话两大类型,要研究文言成分的“与”“及”,当然要选择典型的文言语料。但在实际中,还存在着一些既有文言成分也有白话成分的语料。由于这种语料中的白话成分常常代表着新兴的语言现象,而文言成分则主要是对典型文言的继承,所以,研究者通常比较重视其中的白话成分,却不太重视其中的文言成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没有充分体现这批语料的价值,是不可取的。既然这批语料同时具有文言和白话两种性质,其中的白话成分被归人白话语料的范围,那么它所包含的文言成分也应该属于文言语料的一部分。虽然这些文言成分主要是对典型文言文的继承,但由于整体语料的性质已经改变,其中的文言成分很可能和典型文言语料存在差别。

汉译佛经就是这种双重性质语料的典型。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也随之而来,大量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从历史上看,佛经的翻译,经历了古译、旧译和新译三个阶段,出现了大量佛经翻译家,如鸠摩罗什、玄奘等。在东晋时期和唐代,出现了几次译经高潮,但中唐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宋代以后,译经逐渐衰微。据朱庆之①(1993)统计,保留至今的佛典大约有1482部,总计5702卷,4600万字,数量非

①朱庆之,《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中国语文》,1993年第5期。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