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pdf高清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中华大史》是黄仁玉伟大史观的代表作。作者从宏观的角度总结了中国的整体历史。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是作者的重要著作之一。

The中华大史pdf

简介

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太多,初学者往往难以进入。作者提倡“宏观史”,主张用归纳法对现有史料进行高度压缩,先形成简明连贯的收藏,然后在与欧美史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本书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重点探讨了现代经济体制如何不被传统社会所容忍,以及它在中国土地上落脚的契机是什么。

为什么叫“中国大史”? 150年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它已经从中世纪的封闭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影响着10亿人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衣食住行。这种情况不允许我们用普通的标准来衡量。

编辑推荐

《中华大史》简体中文版自1997年出版以来的十年间,已出版了20多次。作为一部成功的历史著作,其读者群早已不局限于历史领域。 .作为中国学者中法国年鉴学派的杰出学术代表,黄仁玉非常善于在不摆脱特定历史事件的束缚下,为历史细节挖掘人力。 ,寻找更准确的历史时代特征,这就是大历史观。他强调人物与历史背景的结合,不放过人物的个人特征,让那些被历史界深入研究过的人物,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读者面前。

关于作者

黄仁玉,湖南长沙人,193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首先在长沙的《抗战报告》工作”,后来考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事学院。 1950年出院,后赴美国攻读历史,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副教授和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的研究员。参与了《明代名人传》和《中国剑桥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中国历史pdf预览

目录

为什么叫“中国大史”?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西安与黄土带

第2章亚洲圣人与始皇

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降雨

第四章:兵马俑的幕后花絮

第 5 章第一帝国:树立榜样

第 6 章:名人成为军阀

第7章长期分裂的情况

第 8 章:历史进出横盘

第 9 章统一之路

第 10 章第二帝国:未完成的突破

第11章北宋:大胆的实验

第十二章西湖与南宋

第13章蒙古人的插曲

第14章明朝:一个内向且没有竞争力的国家

第15章:晚明:一个停滞但内省的时代

第16章满族的行动

第 17 章:1800:展望未来的观点

第十八章从鸦片战争到自强运动

第19章:百日维新、民国成立与五四运动

第 20 章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21章台湾、香港和澳门

精彩内容试用

第六章名人成为军阀 前言 王莽篡位后,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农民起义和地方军阀割据的情况下重振汉帝国。为了调和各方利益冲突,使彼此和谐共处,他极力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使东汉充满了维持现状的政治哲学。可以消除。最终,在党祸之后,冲突各方将大汉帝国推向了灭亡。

写宏观历史的缺点之一是作者往往与战争密不可分。

如果写作的主题是近一千年的欧洲,那么作者只好在黑斯廷斯战役之后立即谈论十字军东征,然后是百年战争,玫瑰战争,以及宗教战争之后还没有。救济,有现代民族战争的出现。大概人性就是这样,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总是免不了武装冲突,所以历史学家别无选择。中国历史也不例外,但也有分歧。正如中国动乱时人们被茶深深毒害一样,世界和平的时间比任何地方都长。比如汉朝之前的汉朝和汉朝之后的汉朝各持续了200年左右,几乎和整个美国一样

历史是平等的。

所以在提到血战之后,很容易环顾四周。

社会繁荣和教育的普及 在演武修文时代,文化和物质生活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首先可以提到的是教育的日益普及。中国提倡以国家为基础的教育,从汉代开始。所谓大学,其实是一所国立大学,由武帝创办。自基督诞生以来,已有 3,000 名学生。王莽摄政时,据说太学所建的宿舍有一万间,足以容纳同样数量的学生。这个数字可能被夸大了。光武帝刘修和他的智囊邓宇当时都是学生。他们的另一个同学张冲英年早逝,皇上没有见到他,于是聘请孙子张璞为太子的老师。而且当时刘修手下的六七名大将都有学术声望,可见教育的普及。公元59年,后汉第二位皇帝刘庄在洛阳明堂解说《文书经》。公元2世纪,太学有建筑240座,房屋1850间。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大学生总数达到3万人。然而,历史记录并没有说明这些学生是否都在学校,或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只有这样的头衔。同时,私课的氛围也很浓。知名学者一般有500名学生

;最有名的甚至有3000名学生。

学生人数的规模可能是世界和平的一个指标。据说公元105年出现了纸,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文仍然抄在丝绸上,价格昂贵。而这么多的学者,他们的旅费和生活费都要靠财富的集中度来支撑。西历公元前之后,西安已经是一个拥有25万居民的大城市,其次是拥有近20万居民的洛阳。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这些国际大都市的雄伟建筑现已不复存在。中国缺乏像雅典的帕台农神庙或罗马的竞技场这样足以在游客面前炫耀的东西。也没有哥特式教堂或中世纪欧洲的行会建筑。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用木头建造的,木头早已被烧毁。幸运的是,最近的考古发现可以让我们一窥当时大都市的宏伟设计。比如西安城墙上的城门,就有3条涵洞平行排列。车轮的轨迹证明每个涵洞的宽度足以让四节车厢同时通过。礼堂的基础表明,当时的建筑师并没有特别强调高度,而是在平面的尺度上下功夫,用对称和平衡来达到设计的优雅。他们强调几何图案的和谐,表明他们相信自然规律,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概念基本一致,其他方面则表现出文明的文明。学位已大大提高。

读完《中华伟大史》

看完后:第一次看这本书,只是作为消遣,没必要通读。后来发现,这本书的金融知识非常丰富,上升到了必读的行列。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这本书的时候,重点是提取金融历史,其他的知识可以说是暴利。正如作者所说,伟大的历史学家是一部宏观历史。它用350页的文字粗略地描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虽然看似简单易懂,但有助于读者在阅读中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作者与世界历史的巧妙联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总的来说,我从阅读这本书中获得了三个主要收获,简要描述如下:

首先,对历史的整体理解有所提高。

一般传统史学家把中国历史看成是帝王的家族史,认为天子、君王统领天下,无所不能。然而,在本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清晰的观点,即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导下运作的。皇帝要想有所作为,也必须顺着道德的轨迹,或者成为道德的代言人,否则就得不到百姓的拥护。

作者在书中反复使用“中国是一艘有肉有面包的大型潜艇”。这个比喻虽然生硬难懂,但还是充满了想象。历史的发展是上下势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的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入是古代的道德。

与“商业系统”相对的“农业系统”是古代经济的基础。远古盛世,土地问题必有治标之法,必有与之对应的上层建筑。各朝末年,由于小农没落,农业凋零,国家自然混乱。

第二,正确认识一些具体的历史细节。

在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上知道慈禧在光绪帝驾崩后不到24小时就去世了,洪秀全在功法失败前服毒自杀(对此我有疑问);宋朝的皇帝赵锁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都雄心勃勃,专治政事,却无法重回天上。

在对抗方面,我知道当时王安石的新政策使中国试图通过金融控制来操纵国家事务。它的广度和深度在当时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元朝之所以两次出征都未能取胜,是因为有“神风敢死队”的帮助。似乎无敌的蒙古骑兵削弱了他们在海上的战斗力。 “三国干涉归辽”后辽东半岛的风风雨雨,此前的历史教科书并未提及。 “文革”虽是乱世十年,但也为整顿提供了新契机。

第三,金融对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书中,黄仁玉先生将分析各个朝代的财税制度。如果财税体制符合当时小农的实际情况,国家将能够获得充足的财力资源;但如果王朝不能建立合理的财税制度,那也不会太远了。历史界甚至承认明朝的灭亡是由于金融破产。黄老还提出,民国时期的军阀未能成为真正的强人,其效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财政。两税法、王安石变法、一鞭法等,都是历朝历代为挽救衰败而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然而,这些改革要么未能实施,要么未能取得实效,正是因为它们要么脱离了小农的现实,要么是因为改革者失去了权力,他们所倡导的政策也遭到反对派的反对。小农的破产与国家的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结果,国税无法按时按量征收,君主不得不提高税率或以不同的方式增加附加税。如果士兵不能按时拿到足够的军饷,军队的素质就会下降,国家就无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这真的是财务上的成功和财务上的失败。这甚至让我不禁怀疑,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不就是一个“财政周期”吗?

这样一来,金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从这个到另一个,中国金融体系的当前设置也必须对国家的繁荣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国家财税体制的批评却越来越明显。学金融的人应该以完善整个系统为己任。

书中有一段话:除非下层有法律保护,否则上层无限制征税的权利对统治者来说不是福气。由于没有国家财政的实际结构,各级人员各行其是。目前,我国在对下层阶级的法律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还不到位。这样,距离笔者提出的真正的“数字化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目前增值税的征收经常会遇到偷税漏税的现象,要在美国实现所得税作为主要税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