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免费阅读在线版陆铭pdf版epub+pdf|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评:当代中国的统1、发展与平衡

世纪文经出版社。第十二届文锦图书奖获奖图书入围2016年中国好书,罗记思维计划推荐。立足本土经验证据,从经济角度为社会问题提出建议,是著名经济学家反偏见、凝聚共识的著作。

大国家大城市免费阅读在线版陆明pdf版

陆鸣《大国大城市》电子版预览

大国大城市免费阅读在线版陆鸣pdf版

图书特色

1、比较全球经验,分析当地情况,立足中国当前的发展困境,聚焦上海的发展道路。

2、呼吁取消人口自由流动的门槛,倡导发展大城市以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建议以人均GDP平衡代替追求区域GDP平衡。允许建设用地指标跨省流转,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大城市的公益福利,让留守儿童进城就学,解决拥挤城市的城市病……超越偏见,在合理范围内。

3、逃回北京、上海和广州!系统地向个人、团体和国家展示发展大城市的好处!

4、 2015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学者陆鸣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和倡导其观点的结晶,是一部反偏见、以证据为共识的著作。

5.44亿点击量,165万关注者,《罗辑思维》热情推荐,《大国大城》深入探讨大国问题。

简介

经济学家陆鸣教授的《大国,大城市》聚焦当前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房价暴涨,雾霾笼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困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痛和农村的病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能否通过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允许农民工返乡来解决?不要!去城里聊怀旧。作者比较全球经验,立足当地现状,以经验证据为基础,主张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应该避免而不是阻止社会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本身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职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情况下,从长远角度布局科学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 《大国大城》告诉你,只有集聚,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只有追求人均GDP的均衡,而不是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大国的国家竞争力。发挥作用,增进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作者介绍

陆鸣,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一桥大学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并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与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

201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目录

【第 1 部分:大国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1.欧洲正在经历一场大考

2、大国梦为何如此迷人?

3、大国问题

4、大国发展的困难与机遇

5、统一的市场符合公共利益

第二章:走向集聚平衡

1、关于空间的三个误区

2、自由移民的意义

3、空间的力量:3M和3D47

4、城乡区域发展要素流动与政策

第三章打破大国发展的“不可能三角”

1、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城市化的“立法”

2、世界不是平的

3、资源行政配置方向与人口流动方向相反

4、统一价格的效率

第四章:小心“扭曲的手”

1、区域发展的公平原则

2、为什么不改革土地户籍制度?

3、劳动去哪儿了?

4、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灾难

5、为什么改变发展方式这么难?

【第二部分:大城府的解决方案】

第 5 章:伟大的城市不会死

1、大城市的活力

2、创造包容性就业

3、住在城里,还是住在城里?

4、 “以业控人”完全不同

5、挑选劳动力技能的后果

第 6 章:全球视角下的大城市

1、中国城市发展:全球趋势的另一个例子

2、国家规模和第一城市:国际视野

3、特大城市的人口:东京路

4、中国的特大城市:以上海为例

第七章城市化辩论

1、城市化模式:事实胜于雄辩

2、外来人口是负担还是财富?

3、城镇化会不会遇到耕地瓶颈?

4.拥挤的绿色城市

第 8 章:城市社会分割的困境

1、农民工离开青春和健康,把自己带走

2、区分原则

3、户籍限制消费

4、为什么户口不能成为身份?

5、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6.文化融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 9 章:向“城市病”宣战

1、应对城市疾病的国际经验

2、治理“城市病”:应疏而不漏

3、集聚有利于减少污染

4、贫民窟是“非典型的城市病”

5、城市控制:对人,还是对行为?

为了公共利益

给未来的一封信(后记)

谢谢

看完大国大城市

根据一般逻辑链,总结卢先生的观点: 1、大城市有规模经济(包括环境、技术、教育等); 2、城市病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口过多,而是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3、中国经济的集聚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地方主义严重,没有充分发挥统一市场的优势; 4.因此,我国现行的控制人口迁移和人为降低利率的政策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公平,是完全错误的,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城镇化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5. 中国应该追求的是人均区域发展平衡,而不是区域发展总量 6. 因此,中国应该放开人口流动,允许工业用地指标跨省交易,让市场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和土地资源。港口和大城市将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内陆地区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现代规模农业。整体思路与林毅夫类似,用“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的话来说。精彩的!

中国的公共政策讨论是如此缺乏像这样的严谨研究支持的作品......户口,一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歧视性空间政策,在今天是一个主要的邪恶............在这样一个声称是社会主义,以实现民族复兴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半数以上的人口长期遭受制度化歧视。将城市建设者拒之门外,算是一种政治成就。基于身份标签的歧视和歧视而其他人则认为他们从不公正的制度中受益是理所当然的。 “希望在我们国家,歧视性言论和行为有一天会被认为是可耻的。”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在于其严谨的研究揭示了户口的弊端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化的规模。价值,其意义堪比史蒂文·莱维特的《怪物经济学》和林毅夫老师的《中国奇迹》。一个文明总是需要一些以世界为己任的理想主义者,偶尔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来彰显它的伟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还记得十年前,在和校长的一次谈话中,他的言辞犀利,完全没有把握和遵从校长的本意,一副初出茅庐的少年模样。

在我的印象中,经济学家应该是这样的,有很强的逻辑性、经济学原理、关心社会。可惜复旦后来没能留住他。环顾书院里的老师们,很少能看到对社会的关心,主要是对名利的关心。

兜兜转转,做财报难免会遇到财经领域最优秀的学者,就像这次终于有机会见到陆鸣一样。由于时间紧迫,面试是通过微信进行的。可见,为了宣传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与记者打交道的频率很高。在询问采访时,他正在接受其他采访。

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我阅读了他前段时间出版的新书《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城市》。豆瓣评分8.8,堪称“学术写作能力,让通勤地铁也能好看”。

主要讲区域发展。核心点是一个国家应该在集聚上做到平衡,而不是每个省市的平均分。集聚是经济规律。政府需要做的是让人口自由流动,消除户籍和福利政策的障碍。

对于中西部地区,我们不应该投资那么多新城市、新区,而应该把财政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投资教育和医疗。但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新区据说可以容纳30亿人口。看完之后,我在想,《三体》中人类灭绝前的集体避难所,可以干脆在中国选择一个新的区域,让“鬼城”发挥它的历史使命。

看到一个豆瓣读者写道,“政府做的就是书上说的。”我真的是? ? ! !

如果你通读了这本书,想知道它是如何通过审判的吗?这是一本没有敏感词的准禁书。它所倡导的与政府正在做的事情越来越背道而驰。

例如,农民工的“公民化”主张打破户籍制度,让国内人口自由流动。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门槛甚至高于国与国之间的移民门槛。

例如,人为地设置一个城市的人口上限是非常愚蠢和傲慢的。正确的做法是估计人口增长,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全球测算,上海占中国人口的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如果人口流动自由化,最终聚集的人数应该在 5000 万左右。

例如,服务业的繁荣在于街道和小商店的密集,小路多而不是大路。

他拿出上海浦西田子坊小区,对比浦东联洋小区。前者更适合居住,生活用品价格更低,而后者则是主干道之间的豪宅社区。生活成本较高,不适合居家。

读到这里,不禁对最近北京上海的装修“拆墙打洞”打上一个问号。

他认为,人类社会会向港口城市聚集,最终要做的是在聚集中达到平衡,增加人均GDP。而不是每个省的GDP总量,否则会人为地跨地区平均,希望保持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不流动。但实际上,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方式。

这本书可以说是从头到尾证明了中国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向是相反的。

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中国的问题一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理解,另一个是装糊涂。”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大护法》中的台词:在这里,有些人是坏人,有些人是愚蠢的。

无论如何,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了解你脚下的城市正在发生什么。反正我的感觉是,按照经济规律,一线城市的人口会不断的无限积累。

我唯一不同意的是,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否与其他国家不同,仅以百分比比较是不合适的。

在书的最后,陆鸣说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我想这也是学者应该受到尊重的原因,但在我四年的面试生涯中遇到的学者中,持有这种初衷的学者并不多。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