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与哲学家pdf免费完整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

佛教总是通过展示其内在的爱、尊重和特别是非暴力的画面来吸引西方的希望,让-弗朗索瓦·莱维尔和马修·里卡德的《僧侣与哲学家》的成功是无可争辩的证明。

简介

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法国院士Jean-Lançois Leville和他皈依佛教的儿子Mathieu Ricard,在俯瞰加德满都的尼泊尔山上一处僻静的地方,开启了一场关于佛教与西方思想的研讨会。

和尚说:佛教提出了一种精神科学,讨论了幸福和痛苦的最基本功能。从早到晚,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刻,我们都在与我们的精神交流,这种精神的最微小的改变都会对我们的存在过程和我们对世界的感觉产生巨大影响。

哲学家说:我从这些谈话中学到了什么?他们带给我什么?他们激励我越来越钦佩佛教作为智慧,越来越怀疑佛教作为形而上学。他们还让我瞥见了对这一学说目前在西方的吸引力的一些解释。这主要是因为佛教填补了西方哲学在生活艺术和道德领域的逃避所造成的真空。

关于作者

让-弗朗索瓦·雷维尔

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出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他的政治言论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他曾是法国新闻周刊《快报》的主编,现居巴黎。

马修·理查德

佛教僧侣。 1946年出生,博士。巴黎巴斯特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 1972年移居印度,师从佛教大师,过着和尚生活二十余年。出家前写了一本关于鸟类迁徙的书,出家后写了《顿悟之旅》。至今从事藏经翻译工作,现居尼泊尔雪城寺。

关于译者

赖声川

台湾著名舞台导演,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戏剧艺术博士。曾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院长。 1984年参与创办剧团表演工作室,任艺术总监。 1984年开始戏剧创作,先后开创了台湾话剧市场和即兴时事电视剧市场,受到中外媒体的好评,并获奖无数。赖胜川也是藏传佛教信徒,翻译了多部藏传佛教书籍。

宗教或哲学

Jean-François--我已经问过你一些关于你与西方科研人员使命相比的经历的问题,现在我想知道,与其他宗教和其他精神学说相比,你的选择是如何确定的.因为你皈依了佛教,不是因为你对任何西方宗教的幻想破灭,而是从根本上说,你来自一个非宗教的文化背景。你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天主教徒,但都不是宗教信仰者,你在科学环境中接受了世俗的、理性的教育。这种科学环境通常并不特别倾向于宗教虔诚。许多西方人转向他们自己以外的宗教,例如伊斯兰教或佛教,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传统信仰感到绝望。而你,简而言之,你已经从宗教冷漠或失重状态转变为佛教。 ……但请注意,我刚才说的是“宗教”这个词……嗯,准确地说,我们在这里触及了佛教的一个伟大的解释问题。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这个话题今天仍在争论。你讲述了你第一次遇到一位哲学家,尽管他没有和你说话——因为当时你实际上无法用任何语言交流——对你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第一次经历让我想起了一个年轻的希腊人的经历,当他接近哲学家的身体时,没有任何初步的概念知识,就已经受到哲学家人格力量的影响。考虑到这第一次体验,它是一种宗教避难所还是一种纯粹的哲学见解?

Mathieu One - 首先说一下你的问题的第一面,我觉得我是带着一颗天真无邪的心来到佛教的,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此我对佛教的兴趣并没有激起任何内心的冲突,也没有对另一种宗教或信仰的“拒绝”感。虽然我是在一个思想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但我从来没有对宗教抱有消极的态度,通过阅读我对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伟大的精神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没有亲自参与过宗教实践。正是这次与灵性导师的相遇激发了我对灵性道路的真正投入。这就是康玉仁波音,一位哲学家,他代表了一种完美,虽然我觉得这种完美是显而易见的,但我还没有掌握全貌。像这样的遭遇是难以描述的——藏人会说“像哑巴一样难以描述蜂蜜的甘美”。赋予他价值的不是抽象的推测,而是直接的体验,一种验证——亲眼所见,一千多个字。

那我如何一点一点地发现和理解佛法呢?这是一种宗教吗?是一种智慧,一种玄学吗?一位喇嘛幽默地回答:“可怜的佛教!它被宗教人士拒绝,他们说它是一种无神论哲学,一种精神科学;它又被那些不把佛教归类为哲学,而是把它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家们拒绝了。

所以佛教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公民身份。但也许这是一个优势,可以让佛教弥合宗教和哲学之间的鸿沟。 “本质上,我会说佛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传统,从中散发出适用于所有存在时刻和所有情况的智慧。

僧侣和哲学家 PDF 预览

目录

目录

从科学研究到精神探索

宗教或哲学

黑匣子里的幽灵

一种精神科学?

关于佛教玄学

对世界的行动和对自己的行动

佛教与西方

宗教灵性和世俗灵性

暴力从何而来?

智慧、科学与政治

佛教:衰落与复兴

信仰、仪式和迷信

佛教与死亡

个人为王

佛教与精神分析

文化影响和精神传统

进步与创新

僧人问哲人

哲学家的结论

和尚的结论

摘自原文

父亲:・・・・・我认为现代西方科技文明给我们的局限是,虽然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科技文明带来的好处,但真正参与其中的人却寥寥无几。很少有人知道宇宙、物质和生命是如何运作的,但数以百万计的人——包括我自己——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却不知道阿司匹林如何暂时缓解我们的痛苦。当我们说人类进入了技术时代时,这根本不是真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与科技时代平行的时代。一个文盲可以像顶级科学家一样享受科学及其副产品的所有好处。但在古典和现代科学诞生的西方,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科学的内在运作,他们必须得到别的东西。直到最近,那个“他者”还是宗教和那些政治乌托邦。宗教除了在伊斯兰教世界外,再也无法履行这一职能,所有的乌托邦都在血腥和荒谬中崩溃,出现了真空。

Sub:想想看,为什么我们选择做我们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如何选择?我们在选择吗?佛教对懒惰的定义似乎与此相关:佛教谈到三种懒惰。第一个就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吃饭和睡觉上。第二个是告诉自己,“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完美。”在佛教的观点中,这种懒惰让你觉得即使再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永远也得不到任何精神上的成就。第三,也是最相关的,就是把你的生命浪费在不太重要的任务上,永远不要面对最重要的问题,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解决较小的问题上,一个接一个地,以永无止境的顺序,就像涟漪上的涟漪湖。你告诉自己,当你完成了这个或那个,你就会开始寻找你生命的意义。我认为现代世界知识的过度横向分歧与第三种懒惰有关,即使在这种懒惰中,也有人一生都在为一件事努力工作。

引自第 211 页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