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14份打包版doc高清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适用于人民教育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1卷终审

精品下载站免费为新教学版三年级小学生整理了14篇期末复习练习卷。可以直接打印编辑,也可以参考历年的试题,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

三年级数学卷1期末考卷14打包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卷1期末试卷个人教育版预览

个人教育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个单位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最快的是(秒针),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子和(60)个小格子; (1) 大网格,或 (5) 小网格,每两个数字之间。

3、时针走1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为(5)分钟,分针走1小格为(1)分钟;秒针移动 1 个大格是 (5) 秒,1 个单元格是 (1) 秒。

4、时针走一圈大格,分针走一圈正好(1)圈,分针走一圈就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一圈,分针走 (12) 圈。

5、分针走 1 个小格,秒针走 (1) 圈,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字移动到下一个数字(1 小时)。分针从一个数字移动到下一个数字(5 分钟)。秒针从一个数字移动到下一个数字(5 秒)。

7、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分别为:(3点钟)、(9点钟)。

8、公式。 (每两个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比率为60)

1 小时 = 60 分钟 1 分钟 = 60 秒

半小时 = 30 分钟 60 分钟 = 1 小时

60 秒 = 1 分钟 30 分钟 = 半小时

第二和第四单元内的加减法(1)(2)

1、最大位数和最小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是0。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字是999,最小的三位数字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字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字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一。

2、读写(读时写汉字,写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无论一个数字的末尾有一个0还是多个0,都不会读到这个0。

②一个数字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连续的0,都读到一个0。

3、数字大小对比:

①比较不同位数的数字大小,位数多的数越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的数,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大概数:

内存:看最后一位,如果是0-4,用四舍五入法,如果是5-9,用五位法。

最大的三位数字是999,最小的三位数字是100,最大的四位数字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字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字是小于1最小的四位数。

5、被减数为三位连续退位减法运算步骤:

①当列垂直时,相同的数字必须对齐;

2 减法时,如果前一位数不够减,则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为 0,则从前一位退 1、

6、做题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所以百位取1到十位为10后,还要从十位取1为10 , 借出一个地方 , 那么十个地方就只剩下 9 个了, 不是 10 个. (两个三位数之和: 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7、笔加减法时:对齐相同的数字;从那些算起。如果前一位数加起来为10,则前一位加1;如果前一位数不足以减少,则将前一位数退1为10,加标准位再减去;如果前一位为 0,则从前一位返回 1、 (两个三位数之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特别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和减法,例如:309-189; 1000-428等

8、 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检查加法计算: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 总和

②sum-another addend=addend

(2)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检查减法计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

②减数+差=被减数

③被减数-差=减数

特别注意:检查时不要忘记写“检查”! ! !

第三个单位测量

1、日常生活中,数量比较少的物品可以以(毫米、厘米、分米)为单位进行计量;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以(米)为单位;米)为单位,公里也叫(公里)

长度为2和1cm的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为(1)mm。

3、 1美分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和钥匙的厚度约为1毫米。

4、计算长度时,只能加减相同的长度单位。

提示:在转换长度单位时,从大单位换成小单位时,在数字末尾加0(如果关系中有几个0,就加几个0);在从数字末尾删除 0 处将小单元替换为大单元(如果关系中有多个 0,则删除几个 0)。

5、长度单位的关系表达式为:(每两个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比率为10)

①比率为10:

1 米 = 10 分米,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10 分米=1 米,

10 厘米=1 分米,10 毫米=1 厘米,

②比率为100:

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0 毫米,

100 厘米=1 米,100 毫米=1 分米

③传入速率为1000:

1km=1000m, 1km==1000m,

1000m=1km, 1000m=1km

6、当我们表达一个物体有多少时,我们通常使用(质量单位)。生活中,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克)来衡量;一般物品的质量通常以千克为单位;较重或大件物品的质量通常以(吨)为单位。

提示:在“吨”和“公斤”的换算中,将吨换算成公斤,在数字末尾加3个零;

要将公斤转换为吨,请在数字末尾添加三个零。

7、两个相邻质量单位的比率为1000。

1 吨 = 1000 公斤 1 公斤 = 1000 克

1000 公斤 = 1 吨 1000 克 = 1 公斤

第五个理解单元

1、倍数的含义:要知道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首先确定谁是1的倍数,然后将另一个数与之比较。另一个数中有多少个 1 是它的倍数。

2、要找出一个数字是另一个数字的次数,请使用除法:一个数字 ÷ 另一个数字 = 倍数

3、要找出一个数字是多少次,请使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倍数

第六个单位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1、多位数字乘以一位数字(进位)的笔计算方法:相同的数字对齐,从一位数字开始相乘,用一位数字乘以多位数字的每个数字上的数字,哪个数字最好时得到的数字累加到几十位,将数字前进到前一位,乘以哪个位,然后在该位下写乘积。

2、一个因子与中间的0相乘:

① 0乘以任意数为0;

②如果因子中间有一个0,用一位数乘以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字。与中间的 0 相乘时,如果没有后面的数字,则用 0 作为该数字。乘员,如果出现数字,则必须添加。

③简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加0的乘法:手工计算时,可以将一位数与多位0前面的数对齐,然后看0的个数在多位数字的末尾,也就是在积的末尾加几个0。

3、①0乘任意数得0; ② 1 与 0 以外的任何数相乘,得到原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乘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距离每车人数×车数=全车人数

距离÷时间=速度

距离÷速度=时间

5、 (关于“大约”申请问题:

问题中出现“约”、“约”、“估计”、“估计”、“估计”,条件中是否有近似,是一个近似数,用的是估计. (使用≈估计)

示例:387×5≈

取387为390(个位为7,四舍五入,7大于5,所以输入1,为390),然后计算390×5=1950。

所以:387×5≈1950

第 7 单元矩形和正方形

1、有 4 个直边和 4 个角的封闭图形称为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征:它有四个直边和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个长,两个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矩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易变形)

7、一个封闭图形的一周长度是它的周长。

8、公式:

矩形的周长=(长+宽)×2

变化:①矩形的长度=周长÷2-宽度

②矩形的宽度=周长÷2-长度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 4

变体: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 ÷ 4

对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了解

1、分数的含义:将一个整体均匀地分成几个部分,表示部分的个数是整体的分数,以被分割的部分的个数为分母,取的部分的个数为分子。

分子表示:其中几个

分母的意思是:平分多少股

2、分数: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它的一个分数。

fraction:将一个物体或图形分成若干部分,取其中的几个,即为物体或图形的分数。

3、一个整体划分的份额越多,其每一份额所代表的数量就越少。

4、大小对比方法:

①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② 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5、分数加减法:

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加减。

② 1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分数时,先将1写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1可以看成是分子和分母相同的所有分数)

6、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分数的计算方法:

示例:12 个圆圈中有 3/4 有 ( ) 个圆圈;

分析:先找到整12;再求分母4,即等分4份;求12÷4=3,表示每个部分有3个;最后找到分子 3,表示 3 个部分,所以:3 x 3 = 9;所以取 12 个圈子中的 3/4 有 9 个圈子。

三年级数学易出错题型

示例 1:妮妮从家到学校大约 400 米。她从家里走到学校。当她到达学校时,她发现她忘记了她的数学书。她立即​​回家拿起书,然后立即返回学校。对不起,她今天做了什么?你一共走了多少米?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三年级数学往返题。孩子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一眼就觉得问题很复杂,思维逻辑很容易混淆。解决问题时,往往会犯更多的错误。遇到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问我们今天走了多少米,也就是首先要明白,她从家里走到学校后,回家去捡书,相当于往返。有一次,也就是400+400=800米,那她回家拿书后,马上去上学,相当于又走了400米。问题问我们总共走了多少米,也就是800米。 +400=1200 米。这就是妮妮走过的总距离。我们可以回答:妮妮今天一共走了1200米。

让我们看一下往返问题的第二个例子。

示例2: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600米,每天来回两次。小明一天走多少米?

分析:对于这个往返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明一天要来回两次,一次往返就是要走两次600米。我们可以用600×4=2400米,我们可以回答:小明一天总共应该有2400米。

孩子们,往返问题其实不是很简单吗?在弄清楚如何解决问题之后,这类问题很容易解决。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