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素养一百篇》李育书,苟东锋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素养一百篇》

【作 者】李育书,苟东锋编著
【页 数】 308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17.05
【ISBN号】978-7-5326-4694-4
【分 类】国学-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李育书,苟东锋编著. 国学素养一百篇.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7.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国学素养一百篇》内容提要:

本书甄选100篇国学经典,全面解读中国经典哲学中蕴藏的核心价值观。总序宏观介绍中国哲学经典,导读则纵向诠释相关国学要义,所选篇目按主题归属分为三大版块:为政、齐家和工夫。为政部分阐述儒家“为政以德”思想、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对富国民强、孝悌友善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齐家部分则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积极而达观的态度加以践行,讲解以说明管理者公正法治、修己安人的思想。工夫部分以本体修养为价值蕲向,变化气质、知礼成性、心统性情,通过涵养而体悟精神境界,讲求文明诚信、和谐民主、自由平等哲学旨归。全书是一部适合阅读和普及国学知识、国学素养及为政道德素养方面的书籍,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历史文化背景、文史常识等范畴,向各级领导者普及国学重要典籍、诠释中国哲学要义的同时,推动广大领导干部于研读国学经典中领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

《国学素养一百篇》内容试读

内圣编

为学

【题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圣之学”大致有两部分,用《中庸》的话来说,即“道问学”与“尊德性”,在“道问学”中,对于“学”本身的研讨又是一个基本问题。大体而言,儒家相信“学以致其道”,道家则主张“为学”有碍于“为道”,不过,在表面相反的背后,两家的为学思想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此外,在儒家内部,关于如何由学而悟道也有分歧。

1.学以致其道

【原文】

子日:“学而时1)习(2)之,不亦说(3)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4)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论语·学而》

2子日:“学而不思则罔⑤);思而不学则殆(6)。”

出处:《论语·为政》

3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出处:《论语·公冶长》

4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5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8)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9)其两端而竭焉。”

出处:《论语·子罕》

4国学素养一百篇

6子夏曰:“百工居肆10)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出处:《论语·子张》

【简注】

(1)时:在一定的时候。

(6)殆:疑惑。

(2)习:实习。

(7)邑:泛指一般城镇。

(3)说:通“悦”。

(8)鄙夫:粗人。

(4)知:理解。

(9)叩:叩问。

(5)罔:诬罔的意思。

(10)肆:作坊。

【今译】

孔子说:“学了,然后在一定的时候去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去思考,就容易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心中的疑惑就难以去除。”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找到像我这样又忠心又诚实的人,只是找不到像我这样好学的罢了。”

孔子说:“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其实这也是一种知。”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有个粗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于是我就去叩问事情的原委,最后问题就搞清楚了。”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内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通达道。”

·【解读】

古往今来,孔子获得过各种各样的称谓,但是他自己承认的,恐怕只有“学者”

二字。《论语》中记载,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不知怎么回应,孔子后来说,你怎么不这样告诉他:“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论语》是孔门后学编的,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将学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说明孔门中人对孔子的深刻印象,且在他们看来,学并不是一件苦差事,孔子就是个快乐的学者!学者以好学为第一品性,孔子自信就是这样的人,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到了晚年,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也以这样一句作为开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可见学对于孔子的重要性。

一、为学5

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子夏一语道出玄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的本职是在学习中求道,就像工匠的本分是在作坊中完成作品一样。所以,学习的目的是求道,而求道在古人看来具有终极的意味。孔子认为君子有四项重要任务,第一项就是“志于道”(《论语·述而》),他甚至这样形容道对于人的根本意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不过,为什么通过学就可以把握道呢?这涉及儒家对于道的理解。在孔子看来,道就是中道。《论语》中有一条古老的文献,内容为尧对舜的告诫,其中关键的

一句叫“允执其中”(《论语·尧日》),就是诚恳地秉执中正之道。中道即以中为用的原则,所以又叫“中庸”。孔子认为中庸是至高之德,但是一般人由于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很难把握这个原则,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为什么学习就可以通向中道呢?可以透过这段话来理解:“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养成各种偏执之性,比如有的“好仁”,有的“好知”,有的“好信”,有的“好直”,有的“好勇”,有的“好刚”。任性,则会生蔽。中道就是一种无所遮蔽的状态,学习正是通达中道的方法。后来荀子有见于此,作《解蔽》篇,专门阐明儒家追求的道就是一种不蔽的大清明境界。

至此,其实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学如何通达道?这涉及学的对象,我们知道,学主要是学习知识,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

其一,学知如何可能?知识是如何产生的,这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孔子对此也进行了思考,大概有这样几个要点。

首先,他认为认识的起点是“无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般来看,“不知”就是缺乏知识,孔子却思考得比一般人更深一层,他认为对于“不知”这种状态的认识,本身也是一种知。孔子还郑重其事地讲了一个故事:“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是一个求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以无知为起点的。所以说,一个人只有具备这种无知之知,才能提出认知的要求,认识活动才有内在动力。这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的无知,乃是智慧的开端”是一个意思。一个人如果满足于自己已知的,认识也就停止了。

其次,他认为知识形成的过程,既有客观一面,也有主观一面。这就是孔子讲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方面,这里的“学”是从狭义来讲,侧重于客观了解的一面。知识要成立,必须具备客观有效性,于是就要防止在形成知识的过程中,主观臆断的介人。所以孔子提出四个注意事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

国学素养一百篇

(《论语·子罕》)。人总是从自我出发,考虑问题,这样就很难做到客观思考,给出实际判断。另一方面,这里的“思”是自我反思的意思,侧重于主观思考的一面。之所以强调思,是因为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创新性。真正的知识并非陈旧的教条,而是审时度势之中的当下应对。所以知识一定要有创造性,这个创造性的来源就是人的思考。孔子很强调创新,所谓“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这里的“温故”就是“学”,“知新”则是“思”。他教导弟子的原则也是这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其二,知如何化为道?知是知识,道是智慧,这个问题也就是“转识成智”如何成为可能。在孔子,则涉及“文化典章”和“性与天道”的关系。孔子的高足子贡曾经慨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这段话有很多解释,比较靠谱的是认为孔子有两种学,文章属于下学,性与天道则属于上学,下学可以通过闻见获知,上学则不是闻见所能知的。当然,上学首先也是以闻见为形式,却超越了闻见,所以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说明上学也是可以“语”的。如果以能否言说作为下学的标志,这也说明,上学是由下学转化而来的。就此而言,孔子曾经这样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关于上下的涵义,孔子没有直接的界说。但这在中国文化中还是比较清楚的,《易传》中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见,上就是关于道的学问,下则是关于器的学问。孔子主张“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也就是认为君子应该由器入道。然而如何由器入道,如何下学而上达呢?孔子也没有明说。不过,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似乎有意罕言道,而多言器;有意罕言上学,而多言下学。所以相信,孔子一定认为道在器中,上学存于下学之中。诚如宋儒陈亮所言:“《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经书发题》)

【关键词】学好学道知无知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原文】

1①为学()日益,为道(2)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