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名篇赏析》傅德岷,文成英等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史记名篇赏析》

【作 者】傅德岷,文成英等编著
【丛书名】传统文化名篇赏析丛书
【页 数】 344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2012.02
【ISBN号】7-80752-855-5
【价 格】18.50
【分 类】中国历史:古代史-纪传体
【参考文献】 傅德岷,文成英等编著. 史记名篇赏析. 成都:巴蜀书社, 2012.02.

图书目录:

《史记名篇赏析》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史记》中的精典之作,全书收录了《五帝本纪赞》、《周室之兴》、《古公迁岐》、《报觳之役》、《缪公霸西戎》、《李斯谏秦始皇焚书坑儒》等内容。

《史记名篇赏析》内容试读

五帝本纪赞(节自《五帝本纪》)

太史公日”: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

问《五帝德》及《帝系姓》④,儒者或不传。

余尝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於海⑤,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余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①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因他世代官位太史,故自称太史公。②五帝:五帝指黄帝、颛顼、帝普、尧、舜。尚:即“上”,言其年代久远。③驯:即“顺”。“雅酬”即“典

雅而顺理”,指百家之言不是典雅之训。荐绅:荐,即“婚”,荐是缗古字很借。缙绅,001古时士大夫之称。④宰予:孔子的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鲁人,能言善辩,故多问。《五帝德》《帝系姓》:是《大戴礼》和《孔子家语》的篇名。⑤崆峒(kongtong):山名。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属六盘山。涿鹿:山名。黄帝曾诛蚩尤于此,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渐:即漂流。⑥章:即明显。顾弟:转折连词,即但是。

⑦有间:即不连贯,有缝隙。轶:即散失。

太史公说:学者们大多称述五帝,这已经由来已久了。然而,《尚书》只记戟了唐尧以后的事。百家所说黄帝之事,文词很不雅顺,就是士大夫中有见识的人,也很难断定其真假。孔子传述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两篇,读书人中有些人不肯传述。

我曾经西到崆峒山,北过涿鹿山,东达渤海,南渡淮水、长江。所到之处,长老们都一一称说黄帝、尧、舜活动过的地方,这些地方的风俗教化确实与众不同。总之,只要不与古文所记相差很远,似乎是可信的。我看《春秋》《国语》二书所记之事与《五帝德》《帝系姓》两篇所记有明显的一致性,只不过,没有深

入考究,但它们所记载的事情都是真实的。

《尚书》残缺脱漏由来已久,其散失之事,倒时时在其他书

史记》

中看见。如果不好学深思,不知书中用意,是很难同浅见寡闻之人讲清的。所以,我综合了诸子百家的书,编定撰论次序,选择

那些可靠的说法,作成《五帝本纪》,放在十二本纪的开头,即全

书第一篇。

这是太史公司马迁为远古的“人君”五帝所写的赞语。汉代初年五帝的事迹已经不详,史书虽有记载,却又语焉不详。为了弄清史实真相,作者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达渤海,南渡江准,进行实地考察,又从《春秋》《国语》中进行发掘,发现民间传说五帝之德政与古籍所载有明显的一致性。为此,作者综合诸子百家之书,挑选那些有事实依据的说法,写成《五帝本纪》,放在全书之首。这段赞语表明了作者司马迁拨乱反正、重实去伪的史学观,同时说明写作《五帝本纪》的缘由。故程金造先生在《史记管窥》中说:“太史公著《五帝本纪》题于全书,又首始黄002帝,实是以此篇著出其拨乱反正的具体事实,以成其‘一家之

言’,为其全书所述的数千年史事,建立下国家治平的根本原则。”此评是很恰当的。

周室之兴(节自《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普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日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

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③。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密

立④。不窑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⑤。不密以失其官而犇

戎、狄之间⑥。不密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

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

①有邰(t)氏:国名,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内。姜姓,炎帝之后。②帝普(kù):高辛氏,五帝之一,黄帝之曾孙。③稼精:泛指农事,种日稼,收日穑。④不空(kū):人名,后稷之子。⑤不务:去掉稷之官,不再务农。⑥彝(ben):即“奔”,逃亡、流亡。

⑦漆沮(q可):原本是两条河之名,它们汇合后称为石州河,又叫漆沮水,在陕西境,东流入渭。渭:河名,源出甘肃渭源县西鸟鼠山,东南流入陕西境。取材:指公刘到南山伐木。

周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国的女子,姓姜名原。姜

003

原本是帝喾的妻子。一天,她到野外去游玩,看见地上有个很大的人脚印,心中异常兴奋欢悦,就用脚去踏。踏了之后,不知怎么腹中一动,好像受了孕一般。过了一年,居然生下一个儿子。姜原以为这是不祥之兆,便把儿子抛弃在一条狭巷里。哪知马牛走过这条巷,都避开他而不往他身上踏。于是,姜原把他移放到山林里,适逢山林里有许多人伐树,又迁移地方,而把他丢在河里的冰上。然而,飞鸟又用翅膀来遮盖他。姜原见了,认为是神明投胎,就收回去抚养他。因为当初打算地弃了他,便取名叫弃。

弃在年幼时,便有大人物的远大志向。他喜欢种麻种豆的游戏,麻豆都长得很好。当他成人之时,就喜欢耕田种植。他先看土地适宜不适宜,适宜种植的,就种起谷来。于是,百姓都照他的法子种植。帝尧知道后,便任用弃担任农师。因此,天下百姓都得到他带来的利益,弃有功劳。后来,帝舜对他说:“弃,从前百姓都饿着肚皮,后来幸亏你种起百谷来,百姓就有吃的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