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李春巧,陈守强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

【作 者】李春巧,陈守强主编
【丛书名】老中医临证心悟书系
【页 数】 232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1.08
【ISBN号】978-7-5091-4902-7
【价 格】22.00
【分 类】高血压-中医治疗法
【参考文献】 李春巧,陈守强主编. 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08.

《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基本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和分型治疗经验。

《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内容试读

第1章

中医辨治

第一节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因素、情志因素和生活失调等有密切关系,以体质和情志因素更为重要。

1.体质因素高血压与体质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先天秉赋、形体性质和发病年龄三个方面。

很多高血压患者,其发病与先天秉赋有关。人体秉赋来源于父母,男女媾精,形成胚胎,发育成形,所以子女体质情况与父母先天之精的质量有极密切的关系。具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体质多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亢盛的类型。

从形体类型来说,高血压患者常见于两种体形的人。一种是形体削瘦,患者多急躁易怒,面色红赤,属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体质。另一种是形体丰腴肥胖,这种患者脾气虚而多痰湿,风痰相煽,因而血压升高。有学者研究后发现,体重和血压有密切关系,形体肥胖的人,体重每增加12.5kg,收缩压可上升1.33kPa(10mmHg),

1

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

舒张压要上升0.931kPa(7mmHg)。

高血压发病还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一49岁。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先天之精有密切关系,40岁以后人体肾气渐衰,肾精渐亏,肝肾不足,易致肝阳亢盛,所以容易患高血压。

2.情志因素情志因素是高血压发病中的第二位因素。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和发病的关系,人的情志变化过于激烈,超过人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如人在盛怒之下,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又如大喜、过度悲伤、极度忧愁、受到惊吓等,也会引起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受扰最甚。肝脏受扰,致肝气郁结、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心脏受扰,见心肝火盛、心火亢盛、心肾不调等。因此,七情内伤导致心肝胆阴阳气血失调,就会发生高血压病,以青年人及身体壮实者为多见。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心肝两脏受累,也会引起高血压。

3.生活失调人的生活规律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发生高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脾虚易生痰湿,风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中年以后肾精渐亏,理应节制房事,保养精液,但仍房事无度,耗损肾精,阴亏阳亢;生活过度安逸,缺乏运动,气血滞涩不畅,脾气不运;饮食失节;以上原因都可以导致高血压病。

二、病机

中医学典籍中并无高血压病名的记载,而是以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分析原因以定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情演变,结合辨证论治的经验比较,高血压病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风”

2

第1章中医辨治

“头痛”“眩晕”“肝风”“肝阳”“心悸”等症颇为相似。文献中以“眩晕”论述最多。《素问·至真要大论》已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肝主藏血,营养五脏六腑,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因此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可导致头痛、眩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灵枢·海论》篇有“髓海不足”之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以上均认为该病乃因虚所致。

汉代张仲景对眩晕一证虽未有专论,但有“眩”“目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等描述,与高血压部分症状表现较为接近。所载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证、脾肾阳虚证所常用。隋代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专设“风头眩候”篇,提出“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一说。金元对眩晕一证从概念、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金·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眩晕当以“风火”立论。《丹溪心法·头眩》则曰:“无痰不作眩。”后世张景岳主张“因虚致眩”。明·虞抟提出“血瘀致眩”。明·杨仁斋《直指方》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

对高血压病常见并发症一脑卒中,历代医家也有详尽的论述。脑卒中又名“中风”,中医学有关“中风”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金元以前各医家的代表性著作均认为“风邪外袭”是引起本病的原因。到金元时代,著名医家如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以“火”“气”“痰”来说明本病的发生原因。因本病的症状复杂多变,与“风”相似,而“火”“气”“痰”又属于内因,所以把这些内因统称为“内风”。到了明代,对本病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张景岳认为,本病阴虚是本,“内伤积损”是病因,突破了“风”的范畴,饮食、起居、七情、酒色等在病因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他更明确地认识到“眩晕”是“中风”的先兆,“中风”乃是“眩晕”的后果。

3

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

肝经在本病的病理变化中居主要地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之性,喜条达疏泄,若郁结过久便可动风,也可化火,称肝风、肝阳,临床上便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目赤、易怒等症状。

肾经在本病病理变化中居重要地位。肾和肝两脏的关系密切,肝有赖于肾中阴精的濡养。肾阴不足时,肝阴也不足,阴虚不能敛阳,促使肝阳上亢,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肾主要的生理功能为贮藏五脏六腑阴精,是真阴的根源,同时又蕴含着命门真阳。肾脏真阴亏损,首先影响肝阴,导致肝阳上亢,而反复肝阳上亢,又必然会损伤肾阴;其次,肾脏的阴阳是相互依赖的,阴虚之后,阳继续亏损,最终阴阳两虚。故在本病晚期,阴损及阳,可见精神呆钝,腰膝酸软,行动迟缓,动辄气急,夜间多尿以及肢冷等症。

心是五脏的主宰,《灵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神明精神的含义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心在这方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心经的活动关系着五脏六腑,心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肾阴虚则心火上盛,则出现失眠、烦躁、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的病症。在本病后期,由于肝肾阴虚,心血不足,除出现心悸、少寐等症状外,因阴损及阳,还可见胸闷、心痛、气短、脉结代等心阳不振的症状。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当阴阳不平衡始于肝经时,一般会产生肝阳上亢和肝阳不足两种现象。肝阳上亢后,一方面波及肝阴和肾阴,成为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又会促使肝阳上亢,最终出现阴虚阳亢;另一方面,肝阴不足也会波及心阴及冲任,出现心火亢盛和冲任不调。当阴阳不平衡始于肾经时,一般可形成肾阴不足和肾阳亏损两种现象。就本病

4

第1章中医辨治

而言,当肾阴不足时,即波及肝阴、心阴、冲任,形成阴虚阳亢,心火上盛和冲任不调,也会波及肾阳而形成阴阳两虚。

清代张伯龙在前人经验和论述的基础上,把治疗原则总结为“潜阳滋降”“镇摄肝肾”。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中医学对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这两种关系密切的疾病,有大量、详明的论述和相当可行的治疗原则,为今天认识、诊断、治疗、预防、研究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这是我国研究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一大优势。

第二节常见证型辨治

传统中医没有高血压的概念,高血压的概念是随着西医传入中国的。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与西医有所区别。但是通过对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研究发现,传统中医所涉及的一些临床辨证,与高血压患者的常见证候吻合度极高。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些传统中医辨证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可出现头胀、眩晕、心悸、耳鸣、烦躁、腰酸、腿软、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心、肝、肾三脏阴阳、虚实的消长失去平衡所致。加之饮酒饱食,或忧思恼怒,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作用,以致肝风内动,气血受阻,肝阳暴涨,蒙蔽清窍,则发为中风。

目前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多分为6型,其辨证论治、治则方药如下。

5

老中医论治高血压病

一、肝阳上亢

此型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失眠多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胀耳鸣,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致使肝阳偏亢所致。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亢扰于上,故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肝性失柔,则急躁易怒。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故见腰膝酸软无力。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上实下虚,故头重脚轻,行走飘浮。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为肝肾阴亏,肝阳亢盛之征。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常用方药】

(1)加味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牡丹皮、栀子、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生姜、薄荷。

(2)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首乌藤。

(3)龙胆泻肝丸: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黄芩、栀子。

(4)杞菊地黄汤: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二、肝肾阴虚

此型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