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田华咏,田柏贵,吴成平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

【作 者】田华咏,田柏贵,吴成平主编
【页 数】 168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15.08
【ISBN号】978-7-5152-0913-5
【价 格】15.00
【分 类】土家族-民族医学-正骨疗法
【参考文献】 田华咏,田柏贵,吴成平主编.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5.08.

图书目录: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记述我国土家医骨伤科接骨斗榫疗法的技术规范和应用。内容包括:土家医骨伤史话、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土家医常见骨伤疾病诊疗规范、临床应用、土家医常用伤药选介等。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土家医骨伤史话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目前我国土家族人口

835.4万,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排第七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相邻的武陵山区。土家族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医技医术特色突出,是当地重要卫生资源。土家医传统特色疗法是土家族适宜医技医术,经多年收集整理,总结出“技术成熟,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传统特色疗法近30种。如:土家医雷火神针疗法、土家烧灯火疗法、土家瓦针疗法、土家医扯罐疗法、土家医推油火疗法、土家医接骨疗法、土家医小儿提风疗法、土家医烧艾疗法、土家医斗榫疗法、土家医泡脚疗法、土家医放痧疗法、土家医放血疗法、土家医酒火疗法、土家医挑刺疗法、土家医扑灰碗疗法、土家医翻背掐筋疗法、土家医麝针疗法、土家医蛋滚疗法等。这些传统疗法是土家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在土家族民间流传千百年,其中最具特色的疗法有接骨斗榫(封刀接骨)疗法及小儿提风疗法。小儿提风疗法是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老司城周大成土家医祖传的特色医疗方法。周大成医生的先祖为古溪洲(现永顺)土司王宫医官的后裔,其医技医术代代相传,目前已传承19代。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历史悠久,技法多样,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接骨斗榫疗法的技法各地略有不同。湘西土家族民间流传有20多种正骨手法,经整理归纳为:摸法、抬法、揉法、摇法、扯法、捏法、端法、压法、抵法、纠法、斗法、弯法、拐法、拍法、按法、挤法、崴法、闪法、平法、接法。接骨斗榫技法分两大类:一是手法正骨复位;二是手法斗榫复位。分别用不

1

同的手法对不同部位的断骨或脱榫进行治疗。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手法有别于传统中医的正骨手法。清乾隆七年(1742年)吴谦主编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中收载正骨手法八种:摸法、按法、端法、提法、接法、摩法、推法、拿法。手法要旨为:“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理念。近代以来,中医正骨在发展中得以总结提高,将中医正骨手法总结为:“拔伸法、旋转法、屈伸法、提按法、端挤法、摇摆法、触碰法、拆顶法、回旋法、蹬顶法、杠杆法”。(《中医骨伤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2005年版)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又称封刀接骨,过去称封刀接骨的医生为“水师”。封刀接骨时医生一般要将手法正骨与“画水”念咒语喷水治疗相结合,故称之为“水师”。过去土家医治疗骨伤疾病的技术掌握在“水师”手中,跌打损伤及断骨伤筋等骨伤疾病都“水师”治疗。“水师”既是药匠,又懂巫术,是土家族医巫结合的医者。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是土家医常用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接骨斗榫”疗法相当于中医“正骨疗法”。“斗榫”其意为将断骨及脱白复位。土家医接骨斗榫的特点为“五术一体”的治疗方法,既手法正骨复位、外敷土家药物一“接骨散”小夹板固定、分期内服(早期、中期或后期)土家药、康复治疗(分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功能锻炼)等五种治疗方法合为一体的特色疗法。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治疗骨伤疾病具有复位率高、骨痂形成快、愈合过程加速、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好的特点。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是治疗骨伤疾病“痛苦最小,疗效最好”的特色传统治疗方法。

土家医接骨斗榫疗法作为土家族传统医技医术,湘西自治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如《土家医封刀接骨疗法》(接骨斗榫疗法)、《土家医药桐油接骨黑膏制作技法》被列2

为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几名土家医作为《土家医药封刀接骨疗法》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近现代以来,土家族各地涌现出一批骨伤科名医,成为当地医治骨伤疾病的专家。是他们将千百年流传土家族民间的传统疗法代代相传,成为当今仍具活力的土家医适宜技术。现简要介绍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省市等土家族地区的骨伤科名医。

彭廉泉(1868~1952),又名彭趾青,号静轩,法名彭法先,男,土家族,湘西永顺县大明乡人。彭氏自幼酷爱土家医技医术,继承祖传骨伤科医术,专攻跌打损伤、封刀接骨治疗骨伤疾病,是湘西一带著名骨伤科医生,被当地土家族称为“神医”。民国期间,他的医术得到湖南省永顺专员顾家齐等军政要员的赏识。民国时期的“湘西王”陈渠珍招彭廉泉为军医官,后任永顺县红十字会外科医生,兼任湖南省第八师范学校校医。彭氏将医技医术传授给弟子樊生安(1928~2012)。樊老药匠在几十年的行医中,用彭氏骨伤医技医术救治了数千骨伤患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樊老药匠几十年不收徒,不传技,到了晚年才将医术传给弟子秦志文。秦志文在樊老药匠的精心指导下,对师传的骨伤技术及药物进行了整理总结,特别是对外用药物进行了改革,研制成“桐油接骨黑药膏”,外敷治疗骨伤疾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桐油接骨黑药膏”在治疗骨伤、创伤的基础上扩大了治疗病种,如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骨退行性病变、肩周炎等疾病,临床也有突出疗效。2012年,“桐油接骨黑药膏”被确定列入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彭廉泉生前著有《临床经验和奇方异术》(手抄本),共142页,其中正页129页,副页13页。现存秦志文家(附手抄本影印本)。书本收录彭氏临床经验,特别是“奇方异术”百余方,是土家医药宝贵文化遗产。

3

牙临床经验奇方异术

全民图四一年月二境三八田書御法仙義

土家名医彭廉泉(又名法仙)手抄本。

4

彭廉泉医术传承谱:彭氏在世时亲传三大弟子,一是彭顺生,为彭廉泉三弟彭康城儿子;二是田少云,永顺县润雅人;三是向家云,永顺县石堤西锄坪人。另外,枪伤弟子林世贵的医术也是彭廉泉传授的。

樊生安为其继子,也是将彭氏祖传土家医技医术传承至今的代表人物。秦志安(1975~)为第5代传承人。

5

積德行善

廣捷福

樊生安(1928~2012)土家族,湘西永顺县土家族骨伤名医。师从彭廉泉(1868~1952)。樊生安晚年将接骨斗榫传给秦志文(1975~)。外用药物“桐油接骨黑药膏”,疗效显著,被列入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树藩(1884~1961),男,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溪口乡朝阳村人。李氏早年从政,1928年弃政行医,先后拜当地名医学医,广征博学各家学术及当地民族医药精华,行医中积累经验,后精研骨伤科、眼科,成为当地一名骨伤科名医。李氏行医数十年,足迹遍及黔、湘、川边区城乡,名震武陵山区。王忠义(1884~?),男,土家族,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