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王霞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

【作 者】王霞著
【页 数】 296
【出版社】 北京:线装书局 , 2019.07
【ISBN号】978-7-5120-3736-6
【价 格】49.80
【分 类】散文集-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王霞著.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 北京:线装书局, 2019.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此书秉承了作者一贯从容、单纯的文字风格,并加以人文的思考和关怀。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以清澈细腻的文字,以饱含深情的笔端,书写了对人情世事的悲悯胸怀。写景抒情,气势雄浑,动人心魄;怀人记事,深刻感人。读者在感慨之余,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生命的奇绝和生活的智慧。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内容试读

寂寞守望

已经四十年了,长睡于车流不息的路旁。她是怎样眷念着曾经的爱恋,而那份刻骨却无望的爱究竟又是怎样的美好,以致让她茕茕子然孤独一生。漫长的离别也没能消减那累积的渴盼。于是,这位娴静的女子固执地选择这里,用另一个世界的岁月,等待一个游魂遥遥无期的归来。

2

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

·寂寞的等候

绩溪旺川:

这个墓园太小太小,甚至比不上眼下那些富裕人家做的墓。以致车行那么缓慢,我那么专注地搜索,还是误过了。问过路人,复又回头。

路旁,小小的园,低矮的小小石栏。园子长方形,三米左右宽,纵深不到五米。她就静静地睡在那儿。

这里,是此次皖南行真正的起点。而终点,就是不远处那所古老、空落落不知可有魂兮归来的宅院。

轻轻走近,小屋一样的,是花岗石砌成的坟面,当中嵌着不大的黑色墓碑,上书:曹诚英先生之墓。之上是一方照片,她的面庞清秀,笑容很安静、很恬淡。你甚至看不出曾经的悲喜。再之上石条有书:江南才女。台阶最上方是墓志铭:曹诚英(1902一1973),乳名李娟,字佩声,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历任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和沈阳农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诗人,我国第一代女农学家。寥寥七十个字,平淡的叙述湮没了倔强哀婉的一世悲喜。

“阔别重洋天样远,音书断绝三年。梦魂无赖苦缠绵。芳踪何处

高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

居。大门闭锁,透过墙上花窗,看得到院落深处轩敞的三开间迎面墙,正中的大门有罗马风格的石柱,支撑着砖雕的半圆额饰,上方有一匾额,看不清字迹。最顶端为尖形,中间为一空心圆,据说这意味着零的突击。陈旧的房屋犹存当年繁华的印迹。突忆起那一年去歙县,曾在

一家胡开文墨店购置过一方松烟墨,搁在书橱至今没有动过。传统文化的式微,可见一斑。如今,键盘、触屏输入已经取代了绝大部分的书写,人们都快遗忘了笔的存在,更何况用毛笔写字,那研磨写字怕是快成为一种行为艺术了。这位徽墨的领军大家,若泉下有知,当是何等的寂寞!

轻转身,后面有一座不高的雕像。转到面对,是他了。小小的石围栏,小小的乌砖基座,小小的铭牌写着他那耳熟能详的大名。雕像也不高大,正常人的身量,长衫飘逸,清秀的面庞上薄唇紧抿,金丝眼镜下有安静的笑意。眼眸深深,凝望远方。心,怦地一跳。他侧对广场,遥望的方向,就是我来的方向,她安眠的地方…

他就是被誉为“智德兼隆”的胡适。

胡适(1891一1962),字适之。少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后至上海求学。19岁考取官费留美,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26岁毕业回国任北大文科教授,参与陈独秀等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和撰稿工作。其时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等革新文章,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37岁成为中国公学校长,41岁接任北大文学院院长,47岁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争取外援。1946年,55岁的他出任北大校长。此后,在台北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胡适一生中获得35个博士学位,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因其政治立场和学术研究以及教育思想之“买办性”,内地的读

寂寞守望

5

者对他一直持批判的态度。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才渐渐看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胡适。

胡适与国共两党错综复杂的政治学术纠结,多数人不甚了了,我亦如是。倒是他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深入人心。我了解他,是源于读师范时。我的现代文学史老师应该是一个胡适迷,那时已经言论开放,老先生常津津乐道胡适之的种种,除了教科书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第一个白话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小说《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问题小说”,还有种种生活情感逸事。

当满大街传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时,胡适的形象才真正生动起来。这是他作词的一首歌,那时已是20世纪80年代。等到知晓了“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所包含的无奈和疼痛时,佩声的身影才浮出历史的尘埃。

拉回飘忽的思绪,回转身,广场临路面水,漫步过去,一条清溪淙淙有声,穿行在石阶或卵石间。溪边数株老树有几人合围粗细,华盖亭亭,均倾俯着巨大的身躯,似在临水照影。向左,约百米距离,一座古朴简单的小桥,静卧溪上。

小桥秀气、细巧,简陋的桥面,低矮疏落的石栏,大小三个桥洞,一为大大饱满的圆拱,另由一个尖尖船头样的石柱,将剩余的水面一破为

二。倚在桥栏凝眸,常溪水无休无止地奔流着,不知它可把此地的凝眸送到那小墓园的等候?

杨林桥,胡适所居上庄的一座老桥。当年这座古桥被山洪冲毁后,佩声出资修复了它。此刻桥上栏板上模糊的字迹记载了她的善行。而

6

影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

我想,当年二人一定并行过此桥,又或许是爱屋及乌。乡人感其情重,除立碑以志善举外,又叫这座桥为“连心桥”。我不知道,这颗痴痴等了

一生的心是否已连上那颗漂泊在外的心呢?

回眸处,“万山不许一溪奔,揽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一阕,是这个小镇的真实写照。只是,这一溪出了前村,是否要到那人的脚下呢?

徜徉良久,复回身至广场,沿胡开文故居旁的窄巷,走上了适之路。这巷弄狭窄而悠长,满铺青石条,两边的民居都是白墙黑瓦的徽式建筑,沿袭了古朴大气的徽风。墙面斑驳,仿佛写尽岁月沧桑的水墨画。幽深逼仄的街巷里寂静安然,没有一个行人。路面洁净,墙角石缝已然长满青苔。

左折右拐,沿着墙上小小路牌指示的方向行了良久,一路上只见到

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扇门旁的小凳上,一只猫,也静静地偎在老人的脚边。这座建于光绪二十三年的老宅,简洁朴素,一如隔壁民居。大门也不大,浅浅地缩进一个梯形,门扇两开着,门楣上一款素气的匾额:兰蕙书屋。一个女子坐在门旁的桌后,织着毛衣卖着门票,也没有多余的言语。

迈进大门,是一个不小的庭院,纵深长长,最尽头立着一尊胡适的塑像,这一座塑像上,他身着西装,外罩风衣,神采斐然。与之前广场上的那一尊的沉静安然截然不同。东侧的胡适故居是一幢结构严谨、精美典雅的徽派建筑。门前,立有一块“全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石碑。故居为三开间,前后进,通转楼式,共13间,石库门楼雕梁画栋。大门楼上镶嵌着精致的砖雕和门楣飞戗,砖雕上刻有“三顾茅庐”“黄鹤楼宴”“寿星弈棋”等戏文典故,栩栩如生。进门是客堂,全木质结构,红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