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诗选评》陈铁民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适岑参诗选评》

【作 者】陈铁民撰
【丛书名】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页 数】 271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978-7-5325-8836-7
【分 类】高适(约706-765)-唐诗-诗歌研究;岑参(715-770)-唐诗-诗歌研究
【参考文献】 陈铁民撰. 高适岑参诗选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适岑参诗选评》内容提要: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歌的代表作家,本书精选高适、岑参的代表作品,结合二人的生平经历,以史说诗,讲析诗意作法,点评艺术特色,凸显二人同中有异的创作风格。“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高适岑参诗选评》内容试读

高适

高话岑参诗选评

上一直是失意的,所以他这个时期所写的诗歌,颇多不

遇的悲慨,然而在悲慨中往往寓壮激之气,吐露了诗人

急于用世的雄心。诗人对那种有济世才能却遭到遗弃和埋没的现象,愤怒抨击,对权贵把持政柄和出身寒微

的士人难以找到出路的现实,也无情揭露。由于诗人生

活困顿,长期浪游,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下层,有改善人民

境遇的政治抱负,所以这个时期曾写了一些反映和同情

人民疾苦的诗篇。这类诗固然常与天灾连在一起写,但

诗人并没有把农民贫困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发生了自然

灾害,还触及到租税过重等社会问题。可以说,高适诗

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的许多诗人。

在盛唐诗坛上,高适是以擅长边塞诗著称的。边塞

诗的创作,在盛唐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这同当时文人出塞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紧密的关系。所谓“文人出塞”,

应包括文人入幕、游边、使边(包括内地的州县官吏赴

边地送兵、送衣粮等)三个方面。高适曾三次出塞(第

一次游幽蓟,第二次使清夷军送兵,第三次入河西幕),

不仅出塞的时间长,边塞生活的体验也很丰富和充实,

004

高适

所以成为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

高适前两次出塞时写的边塞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

的东北塞地边患的严重,流露了作者对边将无能的不

满,表达了他要求选用良将,优遇士卒,在短期内解除边

患的愿望:常议论边策得失,抒写个人报国抱负,慨叹自

己徒有安边的壮志和谋略却无人理睬:注意反映边塞征

战生活的多种矛盾和戍卒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或颂扬他们奋勇杀敌、情愿以死报国的气概,或表现他们久戍思

归的哀怨,更重要的是诗人还以深切的同情,写出了戍

卒所遭受的非人待遇,着意为他们鸣不平,并对将帅的骄奢荒纵、玩忽职守和不恤士卒,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这些诗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五言古体及七言歌行,情调

慷慨悲壮。高适第三次出塞时写的诗,则多表现从军出

塞、征战立功的豪情,呈显出豪壮的特色,与前两次出塞

时的作品有所不同。

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评论高适的诗说:“适诗多

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这些话是很中肯

的。我们只要读一读高适的诗,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它

005

高适岑参诗选评

们多具有直抒胸臆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四

个方面来作些说明:第一,他的诗是真情的流露,意胜

于辞;不以词采取胜,而以充实的内容、饱满的感情引人。例如“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蓟门五首》其二),语言虽极质朴、平实,感

情却很强烈、深沉。第二,诗人披露胸襟、抒写怀抱,皆

率直无隐,不假雕饰,且往往采用写实手法,不多作夸

张、想象。第三,高诗不常使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而多以饱含感情的语言,夹叙夹议。如《别韦参军》、《效古赠崔二》、《塞上》、《蓟门五首》、《蓟中作》等等,都是这样。高诗中写景,往往或大笔勾勒,或偏重于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少对景物作细致入微的描绘。当然,高诗中不是没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作品,但毕竟这样的作品数量较少。第四,“直抒胸臆”并不等于随口

说话,高适的许多诗句,是经过精心提炼和加工的。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别韦参军》)等,都

具有很强的概括力,显然是经过认真锤炼的。但这些诗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