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赖海标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作 者】赖海标主编
【页 数】 197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0.09
【ISBN号】978-7-5132-6307-8
【分 类】医论-汇编-中国-医话-汇编-中国-医案-汇编-中国
【参考文献】 赖海标主编. 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内容提要:

明、清两代曾几次编修《香山县志》,但遗憾的是,历次修志均无医疗卫生方面的专门篇章,因此有关明清时期的中医药名医资料非常匮乏。民国时期中山名医辈出,有民国四大名医之称的香山刘蔚楚,以及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建院时伤寒考研室首批老师程祖培,岭南针灸名家李尘,中山中医院建院五老余子修、周伯姚,雷金允,黎兆初,唐国华等等。现精选部分中山名老中医的医论医案医话,部分还加了编者按,以飨读者。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山市中医学会组织编印的书册

《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内容试读

程祖培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程祖培简介

程祖培(1889一1965),字康章,号颂南,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亨美村人,是岭南伤寒“四大金刚”之一陈伯坛的大弟子,善用大剂经方,素有“程阔斧”之称,著有《红杏草堂医案》等著作。曾在广东陆军军医学堂、广东惠华医学专门医学校、香港大学读书。取中西医学所长,融会贯通,合炉而冶。早年悬壶于中山石岐,以用药大剂著称,自诩“医林阔斧”,踵门求诊者频众。复办崇正医学讲习所,教授生徒,先后毕业者共八届。日寇侵华,中山沦陷,乃避难香港,开设医馆并招收学生。迨香港沦陷,又转回中山,重理旧业。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后调任伤寒教研室教师,时达十载,门墙桃李,遍及全国各地。

程祖培与孙中山轶事

口述:程观树(程祖培儿子,中山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整理:杨悦生(中山市卫生局原局长)。

孙中山先生每次到美国檀香山的时候都与广东的华侨,尤其是香山县的华侨聚会,宣传“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主张三民主义,华侨们也赞成推翻清政府,建立

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亲医话精选

新的中国,我祖父程镜湖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同是香山县南朗人,而且我祖母就是孙中山六妹孙秋绮(1871一1912)丈夫林喜智的妹妹,因此来往较为密切。

有一次,当我祖父与孙中山谈起自己的儿子程祖培(我父亲,1889一1965)正在广州学习中医的时候,孙中山认为医者要有为大众服务的博爱精神,国家不但要有中医,而且还要有西医,以跟上世界之潮流,又认为祖国及家乡西医太少了,他希望祖父让儿子改学西医。

那时候,家乡人对西医还不够了解,片面认为西医就是要打针、开刀。如果打错针、开错刀就会死人;同时怕西医药费昂贵,负担不了。私人开业的西医也怕因“无生意”经济效益比不上中医而影响家庭收入,而且当时西药奇缺不容易采购,很难为病人配齐西药,也对西医的开展造成一定障碍。

我祖父和林喜智分别把孙中山的意见转告我父亲。1909年,我父亲考入广东陆军军医学堂学习中医,是一年级学生,当听到孙中山这一意见后,我父亲便转考入“广东惠华医学专门学校”攻读西医,民国四年(1915)毕业(现仍保存有毕业证书)。后来为什么我父亲又成为中山县名老中医呢?因为他在陆军军医学堂读中医时的教授陈伯坛是广东省“四大名医”(陈伯坛、赵学琴、黎庇留、陈月樵)之一,彼此相熟。陈伯坛开办了“广州中医夜学馆”,要求我父亲程祖培做助教,我父亲也乘此机会学习,既是助教又是学生,白天读西医、晚上读中医,同一时间毕业。

民国六年(1917),当孙中山先生知道我父亲学习和开业的情况时,高兴地说:“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好。”在林喜智提议下,孙中山先生用宣纸写了一横匾,正中从右至左是“博爱”二字,右上角“祖培先生属”,左上角“民国六年”,左

程祖培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下角“孙文”,并盖上私章,叫林喜智代交我父亲。林喜智说:“孙中山先生写这几个大字的时候,是在茶台前单腿跪下一挥而就的。”

后来,父亲回到家乡一香山县城石岐执业的时候,由于中药容易配给,而且价钱比较便宜,病人容易接受,而西药非常缺乏,价钱比中药高,为病人开了处方后往往要请单车仔(专业载客的单车工人)到澳门购买,颇为不便。所以,我高中毕业后也想学习中医,但当父亲讲述孙中山先生的希望后,我便考入广东光华医学院学习西医了,目前,我女儿、儿子也是做西医工作的。

程祖培学术见解

先生之学术见解,类多陈氏遗规。今将先生平日所讲授者,介绍如下:

一、四字伤寒

化、气、经、脉

(一)寒邪初侵,只到化。

(二)病久,则到气。如《伤寒论》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太阳上篇第15条)

(三)病重,则到经。所谓筋惕肉润者是。

(四)更重,则到脉。如《伤寒论》云:“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太阳中篇第94条)。此则涉及脏腑,而联系到《金匮要略》

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二、伤寒与杂病之传变

《伤寒》之终始,是厥阴与太阳。《金匮》之变衍,在经络与脏腑。

此二句,包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厥阴为终,太阳为始。何以厥阴在前?以春为风,厥阴属风木,故以风气为先。此指无病时六经之顺行,有病时则逆行,自太阳始,到厥阴终。

三、伤寒与寒伤

(一)寒邪与人

伤寒者,人自伤于寒,六经依次传变,故其关键在传经。寒伤者,寒自伤于人,所谓寒伤,陈修园主之最力,陈乃承张隐庵之说,盖其最心折于钱塘张氏也。(二)传经

伤寒由经传,经传则传,经不传则不传,主动在经。《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上篇第8条)》

(三)之为病

六经皆有“之为病”,着一“之”字,是史家大书特书的笔法。太阳之为病,“之”字紧跟太阳,则太阳自开其肩,引邪入门,其弦外之音,于此可见。然则“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乃机体自作自为,其义殆有如裸身以迎风露,招寒而入,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者,可与此互参。

程祖培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5

四、中风与风中

《伤寒论》之中风与前条义同,是人为的。如汽船撞石,由于自己不善将护,自为引致风邪。《金匮要略》之中风,实际是风中,乃风之中于人,故虽然体质好,亦能变起仓卒。如肥壮之人,或营养太过者,竟亦有中风之患,此所谓卒病。如以石撞船,防护不易,亦即“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者也。

五、顺逆

中医左肝右脾,其部位之解释,亦有一说,如对席而坐,相值握手,则对方之左右,适与我相反,故肝脾不能以机械之方隅言。

又如医学上顺逆一词,亦须视时、地面论。人处天地间,脚向下,头朝天,固为顺。然以孕产为例,人自母胎出腹时,头向下,脚后出,则谓之顺产。

此顺逆结合时、地等具体情况,从全面来看待也。六经之终始;其平时与病时之顺逆,亦如此。

六、《伤寒》《金匮》之主题

(一)五行六气

伤寒卒病论,所述不止六气,亦有五行。《伤寒》以六气为主,《金匮》以五行为主。(二)脏真

《金匮》之论点,在于脏真,脏真以五行为本,所谓“脏真通于心”“脏真通于脾”等。肺以金为脏真,肝以木为脏真,类此,即五行之气化,亦即五行之真。病邪侵入,先化后气。

6

香山名老中医医论医案医话精选

脏真与真脏不同,所谓“真脏脉现”者,现予脉,即为真脏。

(三)三阳二阴

五行即五气,《金匮》之五气,即三阳二阴,心为阳中之太阳,肝为阳中之少阳,肺为阳中之太阴,此属三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少阴,此属二阴。

《金匮》以三阳二阴为主,《伤寒》以三阳三阴为主。

七、三阴三阳之性属

(一)经义

三阳—太阳为父。二阳一阳明为卫。一阳一少阳为纪。

三阴—太阴为母。二阴—少阴为雌。一阴—厥阴为独使。

三阳三阴之运行:由太阳至厥阴。(二)新解

太阳之气化,不仅总督诸阳,亦且包括六经,故最大,称为巨阳。因此,三阳为父,其象乾,性刚。

太阴禀坤之德,性柔,得土之气,属土。三阴为母,培养万物之谓也。

二阳为卫,何以故?阳明者,水谷之海,其气能捍卫阳明,居三阳之后,故阳明无所复传。益传邪者经,邪到阳明即止,以其独擅御邪也。

二阴何以谓之雌?雌者守也。所以守护其阴,即所谓雌伏。故少阴属于肾,少阴病,不得卧者死。雌伏具卧之意,不雌伏,则阴将走而不守,阴必亡失,故为难治。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