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彼岸的世界 殡葬职场ABC》蒋庆祥|(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为了彼岸的世界 殡葬职场ABC》

【作 者】蒋庆祥
【页 数】 264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2019.05
【ISBN号】978-7-5087-6151-0
【价 格】58.00
【分 类】葬礼-服务业-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蒋庆祥. 为了彼岸的世界 殡葬职场ABC.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9.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为了彼岸的世界 殡葬职场ABC》内容提要:

人类发现死亡并安置死亡者已有数万年之久,各代各民族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殡葬礼仪、殡葬程式,它们作为一类”文化行为”代代传递。围绕”人为什么会死,死后去了哪里”形成了死亡观念;”人死了怎样操作,如何安葬”形成了死亡礼仪;”人死后,在阴阳两界,还应该享用什么”形成了殡葬风俗。而这些观念、礼仪、风俗,在殡葬活动中大都表现有时效性、过程性、阶段性的一面,而唯独为死者建”墓”造”坟”文章很深,作用很大,影响很远,既包含文化观、历史观,也反映价值观、发展观。本书通过对殡葬业的梳理,从历史、文化、舆论、社会大背景等方面,对殡葬改革提出建议及意见。

《为了彼岸的世界 殡葬职场ABC》内容试读

第一篇

“坟题”引发的“问题”

·死和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道永恒的大命题,它们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应照,迫使人们启发思想、智慧,对它予以关注、研究和正视,且活生生地演绎出形态万千、各具风情的社会活动、死亡文化。“坟文化”(个人观点),这一死亡文化中的特殊分子,它以“坟”这种独有实物形态出现在中国殡开史上,又以文化的方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游弋了至少2500余年,演绎出多少是是非非、悲悲喜喜。现代人有必要读识它,更应该用时代内涵丰富它、改革它。

人类发现死亡并安置死亡者已有数万年之久,各代各民族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殡葬礼仪、殡葬程式,它们作为一类文化行为代代传递。围绕“人为什么会死,死后去了哪里?”形成了死亡观念;“人死了怎样操作,如何安葬?”形成了死亡礼仪;“人死后,在阴阳两界,还应该享用什么?”形成了殡葬风俗。而这些观念、礼仪、风俗,在殡葬活动中大都表现有时效性、过程性、阶段性的一面,而唯独为死者建“墓”造“坟”文章最深,作用最大,影响最远,既包含文化观、历史观,也反映价值观、发展观。

一、“坟”之源

殡葬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从原始社会开始,尤其是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前后),随着人们对死亡观念的加深、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共同财富

1

为了彼岸世界

—殡葬职场ABC

的增长、社会的逐步分化以及人们理解认识水平的提高等,殡葬活动的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其中“坟题”的出现、演变就是较为典型的代表。那“坟”在殡葬活动中又是怎样发展演进的?根据文献学和考古学资料,笔者综合专家学者的观点,“坟”的起源和历史至少可简单地类分为三种说法。

(一)良知说

所谓良知,就是内化于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信条和行为自律。进化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是从动物进化发展而来。从古猿转变为人类,有300万一500

万年的历史。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当初的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与动物相差无几。正如列宁所说,人和自然还融为一体的时期,人类处理死亡的同伴与动物处理死亡的同伴的方式一样,无所谓丧葬这回事。《孟子·滕文公上》说:“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之,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蔂裡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意思是说:大概上古时期曾有没有安葬父母亲人的行为。父母死了,就拾走抛弃到

山沟里。一天,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啃食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吸吮、叮咬着尸体。那人的额头上不禁冒出汗来,斜着眼不敢正视。那汗呀,不是流给别人看的,而是内心的悔恨表露在脸上,于是他就回家拿来筐和锹把尸体掩埋了。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掩埋他们亡故父母的行为,必然是有其道理的。

从不葬其亲到埋葬,这是中国传统殡葬最原始的葬法。而古代埋葬遗体有两个规定动作。一是《说文》“吊”字段玉裁注中:“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意中可见,古代人死后,将遗体裹在茅草之中。另从“葬”字的字架构成看,上面是“草”,下面也是“草”,中间是一个“死”字,表示遗体。“一”横表示承载遗体的草席或木板之类。

二是葬遗体要有掩埋的地方,那就是“坟”和“墓”,这样才能把遗体掩埋起来,完成遗体埋葬。坟墓连称,似乎是一回事,其实这两个字的本意是有区

2

第一篇“坟题”引发的“问题”

别的。《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一般说来,古人把死者安放在棺木中,后把棺木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作墓,也叫茔,墓地的范围以内叫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堆成丘,叫作坟,也叫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为高处。古人埋葬遗体,开始埋的不是很深,对墓坑也不讲究,也不做坟堆,墓与地面平,也不做标识。

18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形态的山顶洞人开始把尸体覆土掩埋在洞屋的下方。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春秋以后,旧

式宗法制度的逐步解体,人口流动、迁徙愈益频繁,辨认先人墓地有困难了,人们深掘土坑,把尸体埋在地下,墓地起土堆(即坟)。这种更好地保护尸体

的真正意义上的土葬,便由此开始。后世学者也大体以这一时期为中国殡葬史上“坟的起源”的权威解释。

中原地区的土丘坟在春秋中期已经出现,并有了一定程度的流行,孔子就见到过几种不同形态的土丘坟。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

流行,由“不树不封”到“又树又封”,而且坟头的高低大小、坟地树木的多少,已成为表明死者身份的一种标志。

古人从无殡葬,不葬其亲,弃之于野;到裹以白茅,葬之于墓,标之于坟。不难看出,古人的原始殡葬,更多的是发自于内心眷恋失去的亲人,追念氏族成员的情怀,不忍心亲人、族人的遗体遭受野兽昆虫的嗜食,这应该是古人内心良知的一种渐醒。

(二)灵魂说

原始人随着对自然物的认知,认为在各种自然物之中,都隐藏着一个威

力无比的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神灵。原始人以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来

解释自然外物的多样性、变化性、永恒性。同样,人也是有灵魂的,灵魂是不死的,死亡只是人的灵魂去过另一种生活,死者和自己仍然发生和保持着不可断割的联系,“生事毕而鬼事始”。于是,把殡葬看作是一种非常认真的“鬼神交接术”。或安抚,或讨好,或重财,或重礼,以送鬼魂平安地去另一

为了彼岸世界

—殡葬职场ABC

个世界。综观中国殡葬史,或许可以说:一切殡葬活动,都是典型的矛盾心理活动。都是以灵魂为核心,依托某种宗教或信仰,以灵魂不死、死者有知、彼岸世界为假设前提而展开的。这样,在灵魂的左右下,活着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认定死者还“活着”“有知”,我们与他们的“神灵”进行对话,并由此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支柱。

建墓造坟,就是殡葬活动中较具典型的灵魂交接、灵魂作用使然。具体从殡葬活动的殡、葬、祭三个过程的心理、文化、行为表现出来。首先,人们对尸体有恐惧情绪。尽管是自己的尊长亲人,但对尸体的恐惧与厌恶使我们感到害怕,浑身不自在,尸体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于是,人们就要排斥死者之“形”,将尸体从我们的生活圈子里隔离开来。如将尸体装殓人棺,密封灵柩,深埋地下,把灵魂“驱逐出去”。同时,人们对死去尊长亲人又有依恋情结。认为我们受过他们的恩惠,亏欠了他们的人情,对于他们的离去,心中难以割舍,有内疚心理,将死者“挽留下来”,做各种仪式、法事,以示报答他们,或修好与他们的关系,或向他们道歉以平息他们的愤怒等,这就是殡的心理过程。其次,葬,就是将尸体埋葬,就是隔断、斩断生死之间的通道。给死者一座“美宅”,一方面留住死者的鬼魂,不让它魂无所依,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死者的鬼魂进入自己的生活圈内搅扰自己的生活,这是葬的心理文化。最后,就是认为人是由“形体”和“灵魂”二重构成的。活着时,是灵魂。死后,就变成鬼魂,它可能会报复我们的不恭,治丧期间我们感到害怕即源于这一认识。办好丧事,先人就上升为神灵,我们不再害怕它,反而是亲近它,祭祀并向它们求助,这也就成了祭的心理文化根据。因此,死亡,在人的传统观念中,就是“灵魂一鬼魂-神灵”的重化。为了达到这一重化,人们就把对先人的情感、神往寄托在某些实物、实体上,并赋予它们

一种特殊的魔法力量,因而被视作为本家庭(家族)的一部分。如一块碑、

一堆土、一座坟、一块灵牌、一座祖庙。尤其是祖坟,它以家族血缘认同为依归,不仅被视为先人的“阴宅”、聚集之所,而且是先人生命的延续、象征,还是本家族、家庭赖以兴旺发达的地脉所在,心理寄托所在。因而,人

4

第一篇“坟题”引发的“问题”

们暗暗祈求祖先亡灵“域”外施“恩”,降福祉于本家庭(家族),使之兴旺发达。同时,自己也尽量改善先人的“生活环境”,选好墓、迁好坟,清明时节上好坟,搞祭奠、化纸钱之类,以此维持代际情感。因此,对祖先的感情越深,寄托越多,这些直观物就越隆重、热烈,坟墓就修得越壮观。反之,民间有仇恨时,常常用“掘祖坟”来比喻。这样,我们不妨把坟墓作这样的理解:人们建墓造坟或者购买墓地,所得到的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占有权,只是象征性地占有了坟墓这一独特产品,实际上,人们建(买)的坟墓仍然只是一类特殊的精神产品,那就是让先人灵魂安息并得以永垂不朽。

(三)崇拜说

坟墓是死亡文化主要的实物形态,它是以人的灵魂不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也是人类追求永恒、不朽的初步观念。同时,中国古代对建墓造坟倾注极大热情的又一个源说,就是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土地的膜拜。认为父母、祖先不仅生我养我,还为家族增添了血脉,创造了财富,他们虽然死了,但也像活人一样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着,而且能自由来往各地,具有活人不具备的神秘力量,尤其是氏族首领和家长在冥冥中仍然掌握着权威,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祟,人们自然形成了对先人的崇拜。尤其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封建制度的形成,祖先血缘不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意义,它还决定了一个人出生的权利和义务,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贵族的血统,带来财富和地位,也带来权势和资格。以至大贵族,祖先的业绩可以荫及几代人。这样,坟墓不只是给祖先一个归属,更是上升为当代崇拜祖先,后人祭祖的一个物化、神化了的场所、载体,又维系着代际联系和教化人心。由于祖坟如

此重要,故中国久有死于外地者,亲人扶灵柩还乡(葬于祖坟)的习俗,这就是所谓的叶落归根。据史料分析,祖先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孝道文化的进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知识技能的积累,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渐趋稳定,孝道文化便逐步建立起来,它深深地影响殡葬的行业行为规范。随之,殡葬以孝为经线编织死亡操作程序,所

5

为了彼岸世界

—殡葬职场ABC

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并在孝道的旗帜下“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由此,祖坟永远是本家族的源头、最高偶像物,乃至家族兴旺发达的寄托所在,成为个人是否享有“孝”名,崇拜祖宗的一个标志。中国人没有上帝,在生存困境中,祈求“祖宗保佑”的日常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崇拜说的另一个源头是人们对土地的膜拜。我国历来以农业立国,“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新石器时代后,原始人发明了定居农业及饲养业,并由此从食物采集者逐渐成为稳定的食物生产者,是土地丰富了自己的衣食,给了人之生命,也就有了人是由土捏出来的神话传说,产生了对土地神的崇拜。认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生产、生活以及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土地被早期人类人格化或神化,人们幻想着地神处理着土地,这样地神就成为早期人类崇拜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为了祈求地神保障他们的生存和生活,就通过

土地崇拜的仪式,对地神表示敬畏,也祈求地神的宽恕。我国古代就有血祭的记载,“血祭社稷、五祀、五岳”,这里的“社”就是指地神。同时,人类随着少变化少迁徙的农村社会生活模式的逐步巩固,生活结构更为稳固,这给华夏之民历奉偶像崇拜、建造祖坟提供了条件基础。因此,将祖先、族人装入棺中,借助“地脉”之灵气葬入土中,让灵魂得到最好的安息,试图使古人在坟墓里享受到地神般的敬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便逐步形成了入土为安的

思想,以“墓”“坟”为集中代表的土葬作为一种典型葬式也就流行起来了。

二、“坟”之殇

如果说,人的良知,对祖先灵魂及其人格的崇拜导致了殡葬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由此产生了历史上各样式、多类型的葬式葬法及公共墓地。这在某种意义上使殡葬在中国古代起到了一定的道德杠杆作用,也成了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这是积极的一面。但起源于灵魂观念,发展于原始血缘,不竭于偶像崇拜的殡葬,又无不与社会机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并以特殊的社会功能表演出多幕历史悲喜剧。这从另一面看,造坟活动在某一层面上却成了民之殇、国之殇。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