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隋唐五代编》本书编委会|(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隋唐五代编》

【作 者】本书编委会
【页 数】 575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9.02
【ISBN号】978-7-309-06789-7
【参考文献】 本书编委会.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隋唐五代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02.

图书封面: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隋唐五代编》内容提要:

本套书由复旦大学多种学科的学者共同撰录而成。全书对自古及今的哲学、政治、历史、语言、文学、艺术、经济、科技、宗教等各类著作十种,历叙作者生平、著作内容、价值以及各种版本,往往因执笔者是各学科或该书的权威学者,如胡裕树、章培恒、潘富恩、叶世昌等,故各篇提要大抵皆考订详明,叙述准确,评价得当,都是根据第一手材料,再博稽多种相关著作提炼而成的。本书为第二卷隋唐五代编。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隋唐五代编》内容试读

隋唐五代编

哲学、政治类

中说〔隋)王通

《中说》,又名《文中子》,十卷。隋王通撰。实际是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由薛收、姚义编缀而成,后由其子王福峙编定为十卷行世。《中说》在北宋时,有阮逸刊印注释本和龚鼎臣刊印注释本,前者流传至今。另有1936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等。

王通(584一617),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朝思想家。出生于儒学世家,隋秀才高第。十八岁时,“有四方之志”,到处游历问学,“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文中子序》)。仁寿三年(603),西游长安,见隋文帝,上《太平策》,尊王道,推霸略,文帝大悦。下其议于公卿,公卿皆不悦,未能见用。不久,在偏僻的蜀郡为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初年,从蜀郡回乡,路过长安,拜访了一些朝廷官吏,见已无再仕的希望,心情愤闷,赋诗:“时异事变兮,志乖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东征之歌》)于是退居乡里,从事著述和讲学。朝廷屡征召出仕,均被拒绝。王通死后,门人私谥之曰文中子。王通曾著《六经》,已佚。因其事迹不彰,自宋以来,学者对王通其人、《中说》其书之有无,均曾提出疑问。近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辨之甚析,谓“隋时实有王通其人,唐时实有《中说》其书”,引司马光《文中子补传》,谓《中说》乃出其门人弟子所记,“并依附时事而附益之也”。王通在讲学期间,门人程元、仇璋、董常、薛收等都有记录。后来,薛收和姚义汇集所记,并写了卷首和序言。王凝曾比较客观地说:“夫子得程、仇、董、薛而《六经》益明。对问之作,四生之力也。董、仇早殁,而程、薛继殂,文中子之教未作矣。鸣呼,以俟来哲”(《关朗》)。所谓“对问之作”,就是指《中说》。《中说》中王通的言论,主要是根据他们四人的记录整理而成。

《中说》的篇名是《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它的主要思想如下。

一、三教归一。隋代儒、佛、道并存,但如何调和三教,使之各有一定的地位,共同为封建统治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应这一政治需要,《中说》提出了三教归一的主张。认为“政恶

2

隋唐五代编

多门久矣”(《问易》),三教长期互相攻讦、争斗,对国家不利。但也不能废除佛、道二教,有弟子问:“废之(指佛、道二教)何如?”王通说:“非尔所及也。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从风止燎耳。”(同上)说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都曾以行政手段毁灭佛教,但他们死后,继起的君主又变本加厉地推崇佛教,无异于“推波助澜,纵风止燎”。三教各有其用,要通权达变,不可固执一方。“安得圆机之士,与之共言九流哉!安得皇极之主,与之共叙九畴哉!”(《周公》)必须使各家互相通融,互相吸收,取长补短。在三教共融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教归一的思想。《问易》篇载:“子读《洪范谠义》,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程元、魏徵进日:‘何谓也?’子曰:·使民不倦。”但

三教归一该有个主次,《中说》主张以儒家为主,因为治国安邦的“先王之道”就在儒家《六经》之中:“《书》以辩事,《诗》以正性,《礼》以制行,《乐》以和德,《春秋元经》以举往,《易》以知来,先王之蕴尽矣。”(《魏相》)

二、复王道。《中说》尊崇王道,以儒家礼乐仁义为贵,“卓哉,周孔之道!其神之所为乎!顺之则吉,逆之则凶”(《王道》)。希望统治者实行王道政治,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理想社会。但现实社会中像尚书令杨素那样“作福、作威、玉食”(《事君》)的人,比比皆是,“悠悠素餐者,天下皆是,王道从何而兴乎?”(同上)于是用古今对比的方法描绘了王道和暴政不同的情景,“古之为政者先德而后刑,故其人悦以恕,今之为政者任刑而弃德,故其人怨以诈”(《事君》):“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已”(同上):“古之仕也以行其道,今之仕也以逞其欲”(同上)。显然,前者是对王道的构想,后者是对暴政的鞭挞。王道固然难行,但认为王道政治总有一天会实现。“贾琼问:“太平可致乎?'子曰:‘五帝之典,三王之诰,两汉之制,粲然可观矣。’”(《问易》)所以仍对前途充满信心,并要为之奋斗不已,“得时则行,失时则蟠,此先王之道所以续而不坠也。古者谓之继时。《诗》不云乎,‘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如之何以不行而废也”(《立命》)。

三、法宽刑简。《中说》认为,为政必须以“中道”为原则,与其过猛,毋宁失之于宽;行法与其过急,毋宁失之于缓:刑狱与其过繁,毋宁失之于简。指出:“攻猛宁若恩,法速宁若缓,狱繁宁若简…执其中者,惟圣人乎?”(《关朗》)只有“圣人”才能实行这样的“中道”。并憧憬两汉“七制之主”时役简刑清的局面。“二帝三王吾不得而见也,舍两汉将安之乎?大哉!七制之主,其以仁义公恕统天下乎。其役简,其刑清。君子乐其道,小人怀其生。四百年间,天下无二志,其有以结人心乎?”(《天地》)这种观点虽不尽符合历史事实,但其要求役简刑清的思想溢于言表。

四、轻徭薄赋。《中说》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圣明的君主应是“得天下之道,成天下之务,民不知其由也”(《问易》)。即不声不响地实行符合民意的治国之道,办好一切民间的事。因此,它主张实行有利于民的轻徭薄赋政策:“多敛之国,其财必削”(《王道》)。多敛的结果,是民不堪命,反过来又会影响国家赋税的来源。“叔恬日:‘舜一岁而巡五岳,国不费而民不劳,何也?'子

—3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曰:‘无他道也,兵卫少而征求寡也。”(同上)同时,也主张少征徭役。《礼乐》篇载绛郡通守陈叔达请王通劝说官吏息役之事:“子在绛,出于野,遇陈守。曰:‘夫子何之乎?’子曰:‘将之夏。'陈守令劝吏息役。董常闻之,曰:‘吾知夫子之行国矣,未尝虚行也。’”(《礼乐》)既然请王通劝吏息役,必然知道他是主张息役的。对于隋炀帝大修运河之役也非常反感:“御河之役,子闻之,曰:“人力尽矣。’”(《魏相》》

《中说》以复兴儒学的统治地位为己任,法古非今,“欲以周公之礼乐,治当时之天下…舍孔子无足法者,然则使通而在,犹不能致治平也,况其徒乎!”(李贽《藏书·王通》)然而其政治法律思想,恰恰反映了安于守成、维护封建大一统的政治要求,自中唐以后逐渐发生影响,王通也被誉为一代儒宗。对唐代儒学的复兴和宋代理学的形成,均起过一定的启迪作用。

有关“文中子”及《中说》的研究,可参看尹协理、魏明《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骆建人《文中子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李小成《文中子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等。

(杨鹤皋)

-4

五经正义〔唐〕孔颖达

《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唐孔颖达等撰。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奉敕编成,后经马嘉运校定,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增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颁行。收入《十三经注疏》。通行本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本: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今人的校点本。

孔颖达(574一648),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生于北朝,少时曾向隋代经学家刘焯问学。隋炀帝大业(605一616)初,举明经及第,授河内郡博士,到唐代,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诸职,并奉命与颜师古等编撰《五经正义》。孔氏根据南朝经学约简、以玄学治经和北朝经学深芜、引用谶纬的特点,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形成唐代的义疏派。

《五经正义》是孔颖达奉救编定的经学义疏,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易》主王弼、韩康伯注,《书》主伪孔安国传,《毛诗》主毛公传、郑玄笺,《礼记》主郑玄注,《左传》主杜预解。自唐高宗颁行以后,成为士人必须诵习的经科读本。

《五经正义》中含有哲学、政治思想的著作是以《周易正义》和《礼记正义》为代表。《周易正义》在其作者的自序中说:“唯魏世王辅嗣(弼)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其江南义疏十有余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于是奉命对《周易》的各家注本“删定考察,其事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王弼)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通”。孔颖达在王弼注的基础上对《周易》的义理颇多发挥。他认为“夫易者变化之总名”。在道和器的关系上,他主张“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周易正义》卷七),即“先道而后形”。对于《易》中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的解释是:“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故云天行健,此谓天之自然之象。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以人事法天所行。”(同书卷一)认为

-5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自然界的运动发展“天行健”和人事社会的“自强不息”精神是一致的。这里所谓“人事法天所行”虽是先秦时代以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沿袭,然而强调“运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共同的特点,却是富有哲学意义的。

《礼记正义》在一开头就对“礼”进行了解释:“夫礼者,经天地,理人伦,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故《礼运》云:‘夫礼,必本于大一。'是天地未分之前已有礼也。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视“礼”为天地之先的根本原则,它不仅“经天纬地”,而且是治理人事社会的大本。因为“礼者理也”,“礼”的本身就是天“道”或天“理”。“礼”的作用是“所以辨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礼不逾越节度也”(《礼记正义》卷一)。又说:“凡为礼之法,皆以忠信仁义为本,礼以文饰。行修者忠信之行修,言道者言合于仁义之道。质,本也,则可与礼为本。”(同上)突出儒家重礼的观念,提倡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主张言行要以仁义忠信为本。

在《毛诗正义》里,作者叙述了对《诗经》的社会作用的看法:“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毛诗正义序》)

在《春秋左传正义》里,作者认为,前汉、后汉经学家,注释《春秋左传》往往“杂取公羊、毅梁以释左氏”,因而不免有“方凿圆枘”之弊,故以为“今校先儒优劣,杜(杜预)为甲矣”,因为杜预“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春秋左传正义序》)。

至于《尚书正义》,作者采用孔安国的传释。其理由是孔氏所得《古文尚书》可靠:“古文经虽然早出,晚始得行,其辞富而备,其义弘而雅,故复而不厌,久而愈亮,江左学者咸悉祖焉。”而后来的经故派注释家们有“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的毛病,所以他撰《尚书正义》,欲做到“竭所闻见,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为古代经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著作,有张宝三的《五经正义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等

(潘富恩)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