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女人》傅爱毛|(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回到女人》

【作 者】傅爱毛
【丛书名】“深扎”文丛
【页 数】 273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20.03
【ISBN号】978-7-5649-3541-2
【价 格】45.00
【分 类】杂文集-中国-当代-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傅爱毛. 回到女人.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20.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回到女人》内容提要:

该书以杂文随笔的形式,细致严谨地剖析了女人这个角色的本真意义和价值存在,力图使女人从喧嚣纷纭的迷失中寻找并回归于自己的本心、持守自己的本性,使女人的生命绽放出最美丽、最璀璨的光华,温暖并照耀这个世界。

《回到女人》内容试读

造人公司

这个世界由“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构成。科学研究发现,在“微观世界”里面,还存在着“超微观世界”。超微观世界决定着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着宏观世界,或者换句话说,信息决定能量,能量决定物质;通俗地讲,无形决定有形,微小决定宏大。所谓“见小日明”,即是说:明察任何事物,都必须从“至微至小”着眼,这

就仿佛要检测一个人的DNA数据,只需化验他的一滴血或一根

头发,愈小愈精准,愈小愈“无形”。根据宇宙全息论,“至微至小”和“至巨至大”是同一个概念,“一”就是“亿”,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片树叶就是一个宇宙,这既是常识又是深刻之洞见,所谓“一叶知秋”和“见微知著”皆类此意。当我们张口世界、闭口社会,又甚至动不动就抡出“宇宙观”来说事的时候,所谓的“社会”、“世界”以及“宇宙”往往空乏到不知所指。如果一定要把这些空乏的概念落到实处,那就是我们处身其中的“家”。

“家”是社会、世界和宇宙的具象呈现,其重要性堪比一个“王国”,所以才有“国家”这个概念。某种意义而言,“家”乃是一个人的最初世界和最终世界,自己便是自己的最终归宿和最后结果,“人”这种“神品”,就是从“家”这个地方生产制造出来的。任何一个家庭,无论在物质上怎般贫匮,都比地球上最伟大的公司、机构和组织更神圣和更重要。因为除了“家”,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或机构可以名正言顺、合理合法又合情地生产和制造“人”这种产品。也因此,当男女两个人组成一个“家”的时候,就是成立了

一个比世界五百强的公司重要五百倍的神圣之公司,男的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女的是总经理,这个公司能否运营良好、其产品怎样,比老天爷都重要,它关涉这个地球上的一种极其特殊和伟大的

2回到女人

产品:“人。”

毫无疑问,人是地球上所能生产制造出来的所有“产品”中最伟大、最神圣、最高贵、最奥妙和最复杂的产品。迄今为止,地球上发明制造出来的任何最高端和最精密的机器都未能超越“人”的精密度。然而,由于“造人”太过方便,方便到几乎不存在门槛,可以在寻欢作乐时顺便附带制造,于是,“造人”这件地球上最神圣、最严肃和最伟大的事情被严重地功利化、庸俗化,以及程序化和物质化,甚至动物化、实用化和商业化:又于是,“造人”变得比制造一台电脑和洗衣机还要随意和寻常。人们会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所就职的“公司”、所制造的“机器”,以及所从事的“工作”,看得比老天爷都更重要,却不知道,“家”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公司”,“孩子”才是自己此生所能生产制造的最伟大的“产品”,经营家庭是自己此生最神圣的“工作”。除非不成家、不造人,否则,必须关注到家的神圣性和造人的庄重严肃性。

“家”这个字可能连动物都认得,“家”这个概念连麻雀都了解,但,正因如此,对“家”的认知需要初级扫盲。原因很简单:越“熟视”,越可能“无睹”:越“容易”,越“困难”:越“理所当然”,越可能“大谬大误”;越“司空见惯”,越“视而不见”;越自以为知道,越不知道。因为“家”这个概念太过平常了,所以需要重新认知。

什么是家呢?可以肯定,“家”不等于“房子十家具十电器十日用品十宠物十别的有形物的组合体”。房子只是家的硬件外壳,除了这个有质有形的物质外壳,“家”还具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精神和灵魂以及人格气质。毫不夸张地说,“家”乃是个有血有肉、有灵有性、性格鲜明的“生命活体”,它具有独特的味道、独特的体温以及独特的品质特征,还具有独特的“精神气候”,它就是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人们对家的投入往往局限于升级其豪华度,殊不知,哪怕豪华如宫殿,也只是个物质性的外壳,哪怕拿金子把房子全部镀起来,家仍然是空的,真正的投入,是对家的精神以及灵魂的内在建设,这内在的建设完全没办法拿钱去完成。

“人”远大于“身体”,“家”远大于“房子”,让“身体”成为“人”的

造人公司3

是“灵魂”,让“房子”成为“家”的仍然是“灵魂”。房子只是提供了“家”的存在硬件,“家”是房子里面包含和涌动着的看不见的无形之精神。这个“精神”自始至终都在流动和生长,具有鲜明和强烈的活性特质。家其实是一个无形的生命能量流动体,它决定了每个家庭成员的“人格”、“命运”以及“生命品质”,这个道理非常浅显。然而,愈是简单的常识性存在,愈需要反复研究才能洞察其幽微艰深。有时候,哪怕没有房子,父母也能给孩子营造出优质丰裕的“家”之感觉,家与房子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想象和认为的那么大。

“家”仿佛一棵“精神之树”。这棵肉眼看不见的“树”作为一种“活性存在物”,它生长在“房子”里,但又以其繁茂的枝叶和芬芳超越房子,覆盖房子,并大于房子千百倍,焕发出蓬勃而又温暖灵动的气蕴和生机,使“家”获得属于自己独特的灵魂与生命,甚至人格。

家是有人格的,这个事实必须被洞察到。家如果是一棵树,父母乃是这棵树的主干,儿女就是树上结出的果子。家这棵无形之“树”的精神气质决定着“果子”的色香味以及含糖量和生命营养值。就仿若苹果树结出的是苹果,苦楝树结出的肯定是苦楝果,如果“家”这棵树生了病,结出的必定是“病果”、“歪果”或“怪果”,甚至可能是“妖果”和“魔果”。如果家这棵树缺乏足够的精神营养,其果子必然干瘪苦涩。

通常而言,果实超越不了树,庄稼超越不了土地,这是无可违拗的天道。原生家庭就是孩子这棵庄稼的土地,一个人无论怎般天才和卓绝,都很难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希特勒,他成为世界超级大恶魔,与他的原生家庭尤其是他的父亲,有着极其深切的渊源,这需要心理学家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专题去研究,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研究都决不为过,做这样一个恶魔人性的精微解剖,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远超对原子弹的研究。任何一个小家庭对世界的影响都不可忽略和低估,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从“家庭”走向世界的,世界是个一体存在物,所有的人都同体同源,能量互动。一个

4回到女人

人无论处身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有意还是无意,都在以自己的存在影响和辐射着世界。无论多么“卑微”的人,对世界的影响都不可低估。因为根据量子纠缠理论,哪怕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都可能引起一场风暴(这所谓的“蝴蝶效应”绝非夸大其词的危言耸听,而是精准的科学论断,量子力学可以给出最确凿的论证),何况

一个“人”呢?人的一个念头可能毁灭世界,也可能成就天堂。整个宇宙似乎无边无际,事物与事物之间貌似遥隔万里,彼此独立,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独立”,宇宙是个“全息存在”的统一体,所有事物都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由于宇宙太大,事物与事物之间貌似彼此独立,人们在许多时候看不到“所牵”引发的“所动”,便想当然地以为:事物之间尤其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为了成全自己的利益,可以毫无敬畏地为所欲为,无论自己做什么,只要别人不知道,就不可能受到惩罚。事实上,科学具体地说量子力学已经千真万确地证实:整个宇宙都处于一张“能量网”中,上帝的“监控器”无处不在,所谓“天知地知”,乃是比“你知我知”更加精确和无可规避的实相。不仅如此,只要给出一个能量,宇宙必然回应一个相应的能量,绝对不会出现丝毫差错。因此,“你知我知和他知”根本不重要,宇宙会分毫无爽地回应一切能量,就仿佛:你往湖水里投掷了一枚石头,哪怕这个石头小得类若核桃,湖水也会荡起涟漪。这涟漪貌似很小,实则整个湖水的状态已经被改变,别人是否看到你投掷石头根本不重要,湖水知道。你投掷的石头有多大,什么形状,力度怎样,这石头是恶是善,湖水都会分毫无爽地给出回应。人的一言一行、一起心一动念,都是在往宇宙这湖水里投掷石头,宇宙不生起回应不可能。因此,你在对世界做什么,就是在对自己做什么,你的行为的最终结果,必显示在你身上,而你又会再次以自己的存在影响世界,这样的能量互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简单地说,每一个人对世界的影响都不可低估,每一个人都像神一样在创建和改造着这个世界和自己。我深信,如果可能再选择,爱因斯坦宁愿去研究“神”,而不是原子弹。爱因斯坦、牛顿,还有爱迪生,这些地球上最伟大

造人公司5

的自然科学家,最终都走向了“神性”,这是绝对的必然,丝毫都不荒谬。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有质有形的客观世界,这所谓的“客观世界”实质上只是“世界”的外壳,只能算是整个“世界”的极小一部分,仅占整个世界的百分之五左右。“世界”除了这百分之五像冰山之一角一样可视可触的外壳,还有巨大的无形之存在淹没在意识的海洋里,那“无形”的存在部分无法被定义,姑且叫作“神性存在”或“超微观存在”或“意识存在”,都不算唐突。对人、灵魂以及神性和意识的研究价值,丝毫不逊于自然科学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关注对科学、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而极大地忽略对家、对人、对内在、对精神和灵魂、对无形的意识的探察。这就仿佛,人们只看到、只重视、只研究一棵树的地上部分,即看得见的枝叶和花果,而忽略那埋在土壤深处的“根脉”,事实上,对一棵树而言,最重要的是“根”。树都是从根里死掉的,也是从根里蓬勃旺盛的。“家”是“人”的根,所有的人都是从家里走出来的,哪怕是孤儿和私生子,也有个“家”,那个生命缘起的“家”之核心存在就是“妈妈”,就是女人。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探索家、妈妈以及女人,就是探索人的根脉和生命的母壤以及世界的脉络命运。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买个房子、结个婚再生个孩子,“家”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完成在那里,只需要去赚钱养着这个家,这个家就兴旺发达、功能齐全、繁荣昌盛了。人们把“成家”简单粗浅地理解为买房和结婚,把“养家”极度片面和狭隘地理解成一件事情:挣钱。却不晓得,“挣钱”绝不等于“养家”。恰恰是在人们全力以赴去挣钱的时候,“家”这块生长和养育“人”这种神圣“庄稼”的田地荒芜成了沙漠和盐碱滩。人们以“养家”的名义忽略和无视着家的精神存在。在当今时代,这种“无视”和“忽略”已到匪夷所思之程度。当家以貌似存在的方式名存实亡以后,人必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人们对一个养殖场的关注度都远超对“家”的珍视度,因为,在人们的习惯性价值观念中,“养殖场”

6回到女人

是一份“事业”,“家”只是吃饭睡觉的地方,就是一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而已。

人们之所以忽略家,在于家在人们眼里仿若吞钞机,只会消费,不会产出一毛钱的经济利益,而养殖场经营得好,好歹还能赚

一票。只要能够多少赚一票,在人们看来理所当然就是堂而皇之的“事业”,需要全心全意、弹精竭虑地去经营。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每个人似乎都在竭尽全力从外部世界寻找和经营所谓的“事业”并谋取“成功”,却不知道,“家”是所有事业中最重要、最基础和最伟大的事业。也许许多人能够把养殖场经营得井井有条,却把家搞得一塌糊涂。事实上,许多时候人们费尽心机经营的不是“事业”,而是“钞票”。经营事业和经营钞票,完全是两码事。虽然人们自欺欺人地把“赚钱”等同于“养家”,实在说来,“钞票”已经不再是“钱”,“钱”也不再是养家糊口、维持生存的保障,而成了一种远远脱离生存并和其本体实相背道而驰的游戏“筹码”。作为筹码,钱已经违反钱的本性,走向钱的反面,成为它自己的敌人了。它非但不成全生命,反而成了吸血剔髓、勒索人命的武器和帮凶,只有在穷人手里,钱还保留着钱的本性。对一部分富人而言,钱许多时候就是花样作死的道具。对穷人而言,钱不过是一只下蛋的母鸡:对许多富人而言,钱这只“母鸡”早已变成老虎,玩钱基本等同于玩虎,是人驾驭钱还是钱操控人,要看人的觉知警醒度。男男女女的成人们像小孩子痴迷电子游戏一样,疯狂地痴迷着这种以人民币为筹码并以人民币为终极目标的成人游戏,迷得呕心沥血,乾坤颠倒,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家不家呢!当人们把家弄得名存实亡时,早已忘记,家是宇宙间唯一公认的“造人公司”,人本身才是重中之重,孩子堪比神灵,家、自己还有孩子,是最值得用心“经营”的最伟大之事业。同样是“手机”,不同公司生产制造出来的不同品牌之间,具有天壤之别,有的卖几万块一只,有的只卖几百元。但是,人们却像白痴和睁眼瞎一样相信:所有家庭生产出来的“人”这种“产品”都一样,关键在于读什么学校。事实上,人这种“产品”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而是家培养出来的,家对人的灵魂质地和精神品性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