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朱敏,贾晋辉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

【作 者】朱敏,贾晋辉主编
【页 数】 242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4
【ISBN号】978-7-5478-4818-0
【价 格】68.00
【分 类】老年病-骨损伤-中西医结合疗法
【参考文献】 朱敏,贾晋辉主编. 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内容提要:

老年骨伤疾病在临床处理上较为棘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中医学的整体观、四诊等有利于综合判断老年人复杂病情,此外中医骨伤学的手法、手术及内外药物疗法等特色明显,在老年骨伤临床实践中可以充分施用或者作为辅助提高临床疗效。全书稿共分9个章节,分别从老年骨伤疾病临床特点、中医学辨治方法、老年骨病中西医诊疗思维及经验、中西医结合常用诊疗技术、临床手术评价及选择、营养管理、老年骨伤患者心理等进行论述。全书内容精要,紧密结合临床,体现了出了较好的实用性。

《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内容试读

第一章老年骨伤疾病临床特点

第一节发病特点

老年骨伤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创伤(包括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多种腰腿痛(包括椎间盘源性腰腿痛、腰椎退变性腰腿痛)、退变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及相关骨关节伤病、四肢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包括手及腕部腱鞘炎、肩周炎)等,以及少量的骨与关节感染、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疾病、骨与关节结核等。通观这些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疼痛、进行性消耗、消瘦、贫血、精神和神经系统异常、易诱发或加重基础疾病的发作、多脏器功能的损害以及治疗过程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等。一般来说,老年骨伤疾病具有以下几个临床特点。

1.抗病功能差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储备差,受到伤病打击后,神经一内分泌功能不同程度失调,对疼痛不能耐受,机体代谢紊乱,特别是卧床后,摄入减少,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易导致旧病复发或新的感染,如老慢支复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2.病情发展快老年患者一般存在多种内、外科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贫血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消化道炎症、胆石症、尿路结石、痛风等,突如其来的较大损伤易导致损伤急症,如休克、应激性溃疡、创伤性湿肺,由此导致一系列脏器功能失调,加速基础疾病的发展,如不及时救治,疾病进展迅速,有迅速致死的可能性。

3.多合并神经、精神疾病骨伤科多种疾病具有强烈或长期致痛性,有时还长期强迫体位,加上多种治疗措施的致痛性、不适性,患者需要长时间忍耐疼痛、失眠、病房环境嘈杂,如再加上心理得不到疏导,精神易长时间处于急躁、紧张、焦虑状态,特别是老年患者更为耗神耗脑,易出现躁狂型精神障碍,或谵妄、幻视、幻听、安想以及老年阿尔茨海默症等症状。急诊手术后,还易出现脑中风等严重病变。

4.血糖、血压明显升高急性损伤后,在体内神经一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加上失血、紧张,肾上腺素加速分泌刺激,患者血糖明显升高,血压也可能快速上升,甚至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

5.贫血、低蛋白血症、便秘较常见老年人损伤后,如致失血,加上进食少,消化能力减弱,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肝脏的白蛋白合成能力下降,较长时间存在负氮平衡,易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便秘等,这些疾病加重基础疾病并造成恶性循环。

6.钙丢失较明显老年人的多种骨伤科疾病需要长时间卧床,长期卧床后,钙流失明显;

加上进食减少,久居室内得不到日光浴,自身维生素D合成明显减少,导致钙吸收不足,易出

现全身性或局部性骨质疏松。

2一⑨、·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

7.肢体、关节功能障碍老年人损伤后,因久卧、外固定、强迫体位等,肢体关节较长时间固定于一种体位,肢体关节易形成肌肉等软组织萎缩、僵硬,甚至关节粘连,一般1个月后,就存在明显功能障碍。

8.压迫性继发伤老年人久卧、石膏和夹板外固定、皮牵引和骨牵引装置的压迫等易导致皮肤压疮、大的神经血管损伤,甚至永久的损伤、残废等。

9.药物性伤害老年人肝肾功能储备差,某些药物易损伤老年人脏器或机体。如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易损害肝脏、肾脏;消炎镇痛类药物易导致消化性溃疡、心血管事件;存在肾功能损害的老年人,易产生药物的蓄积,血药浓度异常升高,甚至中毒。

10.心理多变老年人遭受疾病的折磨后,变得易失去耐心且烦躁;或惜财,不愿给家人增加麻烦,不愿支付较大费用配合医护治病;或子女等亲人关心不够,感觉得不到家人温暖;或较长时间住院,远离熟悉的环境,远离熟人,孤独内向;或难于忍受疾病的痛苦,有时产生轻生的念头。老年骨伤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需要引起特别关注,以下将另立章节讨论。

第二节心理特征

骨伤科就诊的老年患者,疾病种类综合起来,其主要症状就是疼痛。因此,疼痛是造成老年人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反过来,老年人心理的变化和异常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康复起着干扰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医学模式应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因此,重视老年骨伤疾病患者心理变化,并加强及时护理,已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患者、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

一、急性疼痛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骨伤科急性疼痛来源于某些急性损伤病症,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自身跌损、他人伤害等致骨与软组织创伤,也包括少数脊椎源性神经根性疼痛。创伤疾病还合并皮肉裂开、鲜血喷流、骨骼外露等可能,患者一般表现过度恐惧、痛苦、惊慌失措等,这时,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快速处理,尽快协助医生使骨折和脱位复位、固定,说明疼痛产生的原因,告诉患者应怎样配合,安抚患者,使其平静,并介绍疾病的相关诊治及过程,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痛感。同时,执行医嘱,使用必要的止痛措施

二、慢性疼痛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骨伤科慢性疼痛的疾病种类众多,基本上所有疾病在不同阶段都存在慢性疼痛的症状。慢性疼痛长期导致患者存在一种不愉快的感受,慢慢累积到一定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饮食、医护配合等,甚至导致神经症、抑郁等,负面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临床上,已积极倡导无痛病房的创建,说明减轻疼痛在骨科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分析疼痛产生的原因,说明疾病进展中疼痛的刺激作用的两面性,一方面,疼痛有负面效应,但另方面,疼痛又使患者自身通过疼痛刺激产生抵御疾病的内在机制,促进机体的愈合。护理人员应对慢性疼痛患者经常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加以引导,同时,劝说患者通过多种方法分散疼痛注意力,包括听音乐、阅读、看视频等,诱导患者产生抵抗疾病的信心,防止老年患者抑郁、自闭,甚至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第一章老年骨伤疾病临床特点·已一⊙3

三、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手术是骨伤科疾病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可尽快恢复骨折脱位复位,降低严重病损的进一步损伤,减轻病患痛苦,恢复脊柱关节功能,清理病损病灶,缩短卧床时间,防止病损导致的功能衰退等,但手术也给患者造成巨大压力。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有

一个比较大的波动,解决不好,则会给手术治疗带来一些隐患,甚至导致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失衡,使手术治疗失败。所以,护理人员应解决好老年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心理问题。

患者术前一般存在恐惧、焦虑心理。一方面,对手术及麻醉的风险难于想象,对手术的顺利与否心存担忧,对手术可能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着急,护理人员应及时用语言疏导,介绍相关的专家及医生,介绍以往相关病例的成功经验,说明应对手术及麻醉风险的相关措施,说明减少、减轻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相关细节和手段等,让老年患者有信心、有决心面对手术治疗;同时,注意交流的语气、态度、气氛等,让患者感觉到医院的温馨,感觉到医护人员的沉着和专业化,让患者能稳定情绪,迎接挑战。

进入手术室后,患者被手术室的环境和氛围诱发紧张。看到指示灯闪烁的医疗设备、各种形色的药械,或麻醉师操作过程,老年患者会到达紧张的极点,有时甚至血压升高到220/120mHg,心率升到120次/in以上。选择非全麻手术时,或者处于清醒状态,能听到手术的进展,特别骨伤科手术,使用手术器械处理骨骼发出声响等,会使患者持续紧张。从进入手术室开始,护理人员应特别加强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如和患者进行恰当的沟通,分散患者注意力,用笑脸和温馨去感化患者,让患者暂时抛开手术的顾虑。搬抬患者应减轻疼痛,平衡稳妥。手术过程中应及时多次巡视患者,解决患者的小问题等,让患者能愉快、顺利地进行手术。

术后,短时期内要关注麻醉后的可能副作用,交代麻醉后的注意事项,对可能的头晕、恶心呕吐、腹胀、尿闭注意应对措施。麻醉期过后,患者可能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剧烈疼痛期或慢性疼痛期。此外,术后由于手术失血、麻醉后效应、体位的不适、外固定的不便等,患者可能精神不振、懒言话少、食欲不振、便秘、尿失禁等,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温馨的话语、乐观的作风、娴熟的工作去影响患者,使患者树立信心,振奋精神,积极配合,增加饮食,促进新陈代谢,辅以适当的镇痛、安眠治疗,使患者能较平稳度过麻醉后反应,进入康复期。

四、康复中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老年骨伤患者进入康复期的时间因不同的病种、手术方式而相差较大。如椎体成形术,术后第2日即可下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2~3日可进行康复训练;开放脊柱手术、下肢创伤手术等,需要较长时间卧床休息。老年患者在康复期是否发生心理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主要与伤残程度、疼痛程度、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等方面有关。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工作娴熟度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锻炼方法、康复的步骤等,使患者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坚定他们持续锻炼的意志和决心,加快锻炼的步伐,促进功能的恢复。对于截肢、姑息治疗患者,更应解开患者心结,使之乐观面对,积极融入生活与环境,继续以后的治疗和康复。

五、临近出院期的心理及护理

临近出院时,患者一般表现出渴望回家团聚、恢复术前的行走活动状态。但此时,应严格按照康复步骤及合适的目标,继续康复训练,防止老年患者欣喜过度、自行提高康复目标而出

4一⑨可·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

现意外,如跌倒、突发心脑血管病变、发生栓塞病,甚至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心理稳定,解释医疗目的及康复目标,使患者能按照可控、有序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出院前康复。对于截肢、残毁伤患者,应运用身残志不残的坚强病例,鼓励患者,或安装义肢,积极生活,乐观地度过晚年。

六、医生的心理护理角色

人院后,骨伤科老年患者的心理会经过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包括紧张、着急、悲观、后悔、茫然、孤独等。这些心理变化,通过神经一内分泌等系统的调节,造成内分泌、心血管、骨骼肌肉、消化系统等系统器官的功能改变致失调,导致身体器官的损害,影响疾病的痊愈。所以,如何引导患者调整到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达到医患之间的稳定合作,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医生、护理、家人亲友这三方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医生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有治病救人的大量实践经验,在疾病的诊疗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患者首先对医生怀有尊崇的心理,普遍存在把生命托付给医生的心态,所以患者对医生的诊疗活动比较配合,对医生的话语相对重视。所以,医生应比较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在整个诊疗期间,医生应加以积极引导,详细地进行医患沟通,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治疗及其他相关事项,发现患者心理变化的苗头,让患者始终存有渡过难关的信心。

第二章老年骨伤疾病临床检查方法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工作,应结合传统中医骨伤科的特色和诊疗思维,按照诊断明确的要求,详细地按照骨科学的临床体检以及现代检测技术,进行明确诊断,再制定中西医结合的合理治疗方案进行处理。临床检查检测对明确诊断疾病尤为重要。

第一节中医诊查方法

一、望诊

中医望诊一般包括望神色、舌质、舌苔,还包括局部望诊和望骨度。(一)望神色

《素问》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正常神色应为:气色正定自然,面容红黄隐隐。伤病较轻者:精神委靡,表情痛苦。伤势较重、失血较多者:面色苍白或暗灰,呼吸急促。病情危重者:神色淡漠或神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微弱,呼之不应。

中医骨伤科还有五色对应五损的理论:青色主气滞血瘀,赤色主损伤热证,黄色主脾虚湿热,白色主伤气失血,黑色主肾虚和筋脉受寒收引。

(二)望形态

正常的行走体态应为匀称协调,稳当有力;正常坐姿应为端正祥静,气息均匀有序。伤病状态下,如腕部骨折时,患者弯腰以另一手托住患腕;肩关节脱位时,患者弓背,以另一手托住患侧手臂;老年人髋部骨折时,卧姿见患腿短缩外旋畸形;脊柱源性腰腿痛时,间歇性跛行,短距离行走后即需下蹲休息等。

(三)望口眼舌及舌苔

1.口唇正常为润泽泛红,青紫为瘀血,深红有内热,唇色淡白为气血虚,口唇干燥为津亏,口唇抽动为肝风内动。

2.望眼正常者眼光有神,眼珠灵活,反应敏捷。闭目羞明者,或肝肾阴血亏虚,或脑髓震荡。如白睛有紫黑血筋,多提示瘀血内阻。

3.望舌正常舌象为淡红色,色泽鲜活滋润,薄白苔。如舌色淡提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舌色胖嫩或边有齿痕,说明阳虚有寒湿;舌色红主实热或阴虚内热;舌色绛主热证、热毒、阴虚火旺;青紫舌或边有瘀点、瘀斑提示瘀血内阻。再者望舌形,舌质粗糙苍老主实证、热证;舌质浮胖娇嫩主虚证、寒证;舌质胖大主气虚、阳虚;舌质瘦小主津液不足或气血两虚;舌乳头扩张增多色深红为点,主心火旺;舌乳头突起大如芒刺,主邪热亢盛;舌面起裂沟者主津液不足或

6一⑨一可·老年骨伤疾病中西医诊疗精要

阴血亏虚。最后望舌苔,苔薄色白主表证,苔厚主里证;苔腻主痰湿或食积;苔光剥主阴虚或津液耗伤。苔白滑主寒证;苔厚白而滑主寒湿或痰湿;苔薄白干燥主伤津;苔厚白干燥主湿邪化热。苔黄主里证、热证;苔黄白相间主邪由表入里;薄黄苔干主热邪伤津;黄腻苔主湿热。苔灰白而湿润主痰饮或寒湿;苔灰白干燥主热盛伤津或阴虚火旺。黑苔主里证,苔黑而干主热极津枯;苔黑而湿主阳虚寒盛。

(四)望局部

望局部主要包括:肤色、伤口、肿胀、畸形等方面。局部新鲜外伤则红肿或青紫,渐则变黄色;血肿感染则见肤色亮红漫肿;局部伤后变黑则预示皮肤坏死。望伤口要求判断伤口清洁或污染,骨骼有无外露等。外伤或骨折后要仔细观察局部肿胀情况:肿胀严重者气血流通不畅甚至闭阻,严密观察受损肢体血运情况。骨折或关节脱位后,可见局部畸形,如骨干正常为直的,骨折后成角畸形;髋部骨折后,患肢缩短;肩关节脱位后呈方肩畸形,髋关节后脱位后患肢呈黏膝征,肘关节后脱位后呈靴状畸形等。

(五)望骨度

测量骨度很早以前就在中医文献中有所记述。在《灵枢·骨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都有较多的描述。在临床上,我们多采用患侧健侧对比的方法,使用卷尺或皮尺进行量测。

二、闻诊

闻诊包含听声音和闻气味。(一)全身闻诊

首先听患者声音,声音洪亮有力则中气充足;声音低微,时断时续,提示患者元气大损;叹息表示肝气郁结;大声喊叫提示实证、疼痛剧烈;咳嗽重浊,鼻塞不通,提示外感风寒;咳嗽痰稠不易咳出,提示痰热;咳嗽痰多易咳提示痰湿;咳嗽低声无力,提示肺气虚;咳嗽无痰,表示肺阴亏虚或肺燥津亏。

此外,闻气味也是很重要的中医诊察方法。近之闻及患者有烂苹果味,多提示有消渴;闻及尿溲味提示患者存在水肿关格;二便、痰液、脓液腥臭恶臭,质地稠厚者主湿热或热毒证;反之,脓液无臭、稀薄者,主虚证、寒证。口气臭秽者,提示胃热或食积。

(二)局部听诊

包括听骨骼摩擦音、关节弹响音、筋腱摩擦音、皮下气肿捻发音。

三、问诊

中医历来很重视问诊,尤其在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了流传后世的“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查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一)全身问诊

“十问歌”主要问及患者全身的基础体质,为八纲辨证提供依据。问寒热是主观感觉,老年寒证有感受风寒、气随血脱而寒、热极而寒、阴寒内盛四种寒证;感受风热、疫毒侵入高热、阴虚内热、外伤后发热等几种热证。问汗涉及气虚自汗、阴虚盗汗、阴阳离决之油汗。问头身主要涉及局部的疼痛不适诸证,这在外伤诊察中具有重要意义。问饮食在老年闻诊中有重要作用,有食欲能进食提示正气尚存,无食欲、进食微提示胃气败亡、病情深重;食后易饱,提示胃滞,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