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语言学 第18辑》潘悟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东方语言学 第18辑》

【作 者】潘悟云
【页 数】 145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19.06
【ISBN号】978-7-5444-9228-7
【价 格】52.00
【分 类】语言学-文集
【参考文献】 潘悟云. 东方语言学 第18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06.

图书封面:

《东方语言学 第18辑》内容提要:

集中了国内外语言学界权威和青年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能比较全面地体现语言学界的研究水平。涉及领域涵盖音韵学、音系学、方言学等方面。本书已经加入中国知网,有较高学术价值。

《东方语言学 第18辑》内容试读

中古汉语的第三身代词和旁指代词*

浙江大学汪维辉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中古汉语的第三身代词和旁指代词两个问题。关于第三身代词,文章简要介绍了已有的主要结论和尚待深人探讨的问题。中古的旁指代词有“他、余、异、诸、别”五个,文章逐

一予以讨论,重点是“诸”和“别”,因为“诸”还无人论及,而“别”则特别重要,并通过考察四种典型语料分析了五个旁指代词的语体差异。“他”作为上古汉语最重要的旁指代词,进入中古以后向第

三身代词转变,主要职能发生变化。“他”空出的位置就由“余、异、诸、别”来填补,并最终以“别”胜出而定局。“他、余、异、诸、别”用作旁指代词的语义来源各不相同。从语体差异看,“他、异、余”大概都是承用自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词,而“别”则是中古新兴的口语词,而且语义单一,所以具有其他几个词所没有的生命力,一直沿用至今。“诸”作旁指代词虽然也是中古时期新产生的用法,但是由于语义上的局限性,不可能胜出,后世也只是在书面语中偶一用之而已。

关键词中古汉语;汉译佛经;第三人称代词;旁指代词

汉语的代词系统在中古时期发生了剧变,比如:第三身代词从无到有,“伊”和“其渠”产生,“他”从旁指代词向第三身代词转化,到唐代确立;一批新兴代词或新的书写形式在文献中出现,如“你,阿谁,阿堵,如馨,尔馨,宁馨,何物,几许,几多,多少,早晚,何当,那(ǎ),若为,自己”等,有的可以确定是南方方言词,如“侬(农),阿侬阿傍,个,底”等;第一人称代词在通语中归一化,统一为“我”;旁指代词繁复化,有“他,余,异,诸,别”五个,还有多种双音形式,等等。中古代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有不少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人。本文讨论第三身代词和旁指代词两个问题。

一、第三身代词

关于汉语第三身代词及其在中古时期的面貌,已经有许多研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已有的主要结论和尚待深入的问题。

本项研究得到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汉语代词在历史上几个重要变化之动因

研究一以佛教及佛经翻译对汉语发展演变的影响为视角”(18600915)的经费支持(项目负责人为朱庆之教授)。本文初稿曾经在“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代词研究”工作坊(2018年12月28一30日/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上报告,承蒙董秀芳教授就如何界定“旁指代词”等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讨论,魏培泉教授也提出了相似的意见。会后陈淑芬副教授来信与我讨论“异”的问题,并发来她的文章供我参考。修改时对上述三位的意见有所吸收,谨此统致谢忱。文中如有错误,概由作者负责。

.2

东方语言学第十八辑

1.已有结论

汪维辉、秋谷裕幸《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现状和历史》是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文章指出:

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上古汉语没有专职的第三人称代词,“彼、夫、其、之、厥”都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方言中通行的三个第三人称代词,“其/渠”可以追溯到战国后期,“伊”始见于魏晋之际,“他”确立于唐代。

该文的主要结论有:

(1)“他”的真正确立是在唐代。学者们讨论过的众多唐以前的例子,都还是泛指“别人”,不能确认为有定的第三身代词。

(2)“渠”是从“其”变来的。第三身代词“其”的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后期。“其”用作独立句主语的可靠例子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后期,而且它的后起写法“渠”在《三国志》中也出现了,所以把它的确立年代定为东汉后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推测“其渠”在古代的通行地域应该比今天要广,它的北域可能达到黄河以北。

(3)第三身代词“伊”可能来自指示代词“伊”,但是演变的过程无从考证。《世说新语》是频繁使用“伊”的第一部文献,共有14例,均见于对话。另一部集中出现“伊”的文献是时代稍后的《周氏冥通记》,共见到6例,均作主语,且都出现在叙述语中,不见于对话(对话中都用“其”)。除这两部书外,我们还收集到唐以前的6个例子。这些“伊”都是第三身代词,没有作第二人称代词的,有人认为其中的个别例子是第二人称代词,其实都是误解。①从这些例子的使用情况来看,“伊”最初可能是一个北方方言词,至少存在于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这个“伊”后来大概又被一批中原移民带到了今天的闽语地区,并一直沿用下来,主要保存在沿海闽语中。

2.待解问题

尚存的问题主要有:

(1)中古是“他”向第三身代词转变的关键时期,到南北朝后期,在一些佛经文献中(如《百喻经》),第三身代词“他”已经呼之欲出了。第三身代词“他”的产生跟佛经翻译有密切关系(参看俞理明1993:75一80等),其中是否有源头语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

(2)“伊”在两汉以前的传世文献中没有见到,先唐翻译佛经里也不见踪影,好像是魏晋时期突然冒出来的。它的来龙和去脉都存在不少疑问。

(3)如果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第三身代词是“伊”(汪维辉、秋谷裕幸2017),那么为什么北方的翻译佛经中“伊”毫无踪影?从译经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当时应该也是“其”(魏培泉2004),那么为什么到唐代以后北方的“其”又被“他”取代了呢?

(4)“其”与“之”的关系。“其”用作介词宾语、间接宾语至少不会晚于作独立句的主语(李明2017),但是用作主要动词的独立宾语(出现在句末)的例子在唐以前还没

①参看许峻玮《关于〈世说新语〉中“伊”的两个问题》,将刊于《汉语史学报》第二十辑。

中古汉语的第三身代词和旁指代词·3·

有发现(魏培泉2004:51一52),这个位置还是“之”的地盘(郭锡良1980/2005;魏培泉2004),如《奏弹刘整》:“其道汝偷车校具,汝何不进里骂之?”主语用“其”,宾语用“之”,这个现象还有待解释。

俞理明(1993:72)说:

比较特殊的是佛经中有用于句末作宾语的“其”:

⑥昔者菩萨乘船渡海,采宝济乏。海边有城,苑园备有,华女临渚,要其辈日:“斯国丰沃,珍宝恣求,可屈入城,观民有无。”(《六康①集经》卷四,3一19.3)

⑦孙日:“吾不求天女为妃者,王必杀其。”傥因人以闻。王日:“吾当以其血为陛升天。”孙即绝食,退寝不悦。王惧其丧,即以妃焉。(同上卷八,3一45.1)

⑧(商人见人获龙欲杀)即取八牛,放龙女去。时商人寻复念言:“此是恶人,恐复追逐,更还捕取。”即自随逐看其。向到池边,龙变为人。(东晋·佛陀跋陀罗《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22—488.3)

句未的“其”用例很少,我们发现的用例又都见于南方译经,这恰与现在南方一些地区方言用“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应,但就汉语共同语来说,“其”并没有成为一个第三人称代词。

其实这三个例子都不可靠,辨析如下:

例⑥并没有用于句末作宾语的“其”字,“要其辈日”的“其”是定语。俞书应有误。例⑦魏培泉(2004:51)也引了,说:“但因文句的解读仍有问题,所以断句未必无误。”语焉而不详。此处有异文:“傥因”宋本作“傥国”,元、明本作“党国”。推测原文可能应作“其党因人以闻”,即皇孙的从人(其党)通过人(当是国王身边的人)把皇孙想要“求天女为妃”的意思告诉了国王,因为皇孙自己不好意思明说,所以要通过“其党因人以闻”。要之,此例的文字和断句都存在疑问,不能确定原文一定是作“王必杀其”。例⑧当断句作:“即自随逐,看其向到池边,龙变为人。”“其”作小句的主语。

综上所述,唐以前“其”作主要动词的独立宾语、出现在句末的例子迄今还没有发现。

二、旁指代词@

“旁指代词”是指示代词的一个次类,用来指称眼下所提到的“这一个”之外的同类事物,语义上相当于英语的other、.another.,现代汉语主要有“别(的)”“旁(的)”“其他(的)”这几个词。它们所指的对象总是跟特定的“这一个”(显性的或隐性的)相对而

言的。③

①维辉按:当作“度”。

②本文修改期间得见友生胡波博士发表于《汉语史学报》第十九辑的《旁指代词“他、异、余/别”历时替换考》(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该文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时段,对旁指代词“他、异、余/别”的历时替换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不少问题都有比较深入的讨论,因此我将初稿的这一部分作了较多的修改,凡是胡文已有正确论述的就不再重复,请读者参看该文。特此说明。

③语言学界对这一类代词的定性、命名和归类等都很不一致,彭爽(2007:9一10)用表格形式直观地列出了自1928年以来有代表性的各家的名称和例词,可以参看。这里不展开讨论。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