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重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程婕婷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道德之重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

【作 者】程婕婷著
【丛书名】玛珈山法政文丛
【页 数】 216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2017.12
【ISBN号】978-7-5130-5345-7
【价 格】65.00
【分 类】社会调查-调查报告-中国
【参考文献】 程婕婷著. 道德之重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7.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道德之重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热情”和“能力”双维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从道德内容入手修订该模型的思路。本书首先以农民工及其子女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热情、社交性与道德作为群体刻板印象的评价内容,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随后,重新选取描述群体刻板印象的词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道德、社交性和能力组成的三因子结构优于固有的二因子模型,体现道德对于中国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的必要性;最后,分别在客观表述的静态测量和信息刺激的动态情境视角下,发现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对各自的刻板印象内容评价存在维度补偿、共识补偿、时间补偿等变化,揭示群体具有调整认知平衡的补偿策略。

《道德之重 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内容试读

第一章前言

“刻板印象”一词是西方心理学的舶来品,其英文表述“stereo-type”源自“stereos”和“typos'”两个希腊词语的结合,“stereo”意指坚硬的、稳定的、坚固的,“yos”则表示一种标识、记号,或一种模型,所以,“stereotype'”的中文直译为稳定的模型或坚固的记号。本土心理学界将“刻板”和“印象”组合为对应的学术名词,前者兼具印刷模版的明意和呆板无变化的隐喻,体现难以改变的含义,后者表示客观事物落迹于人脑的映像,指出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效果。从这

一概念的中文释义不难看出,刻板印象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刻板印象的稳定性,刻板印象一旦形成难以改变,但未必不能变化;二是刻板印象的主观性,刻板印象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个体多以自身的观念或期望为基础,认识外界的人或事,即使存在认知偏差和错误,恐怕也是“知错难改”;三是刻板印象的互动性,刻板印象是一种静态的社会认知图式,也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非语言、信息等各类符号互动后的结果之一,由此从互动中研究刻板印象亦有可行之处。刻板印象一词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1824年,直至1922年Lippmann的《公众舆论》(Public0 pinion)问世,学术界才正式认可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刻板印象是人们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相对固定的观念或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以及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它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个体可能因某些国家对枪支管理的

1 Gilbert D T,Fiske S.T.,Lindzey G.(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Boston:

McGraw-Hil,1998,2:357-411.

Fiske S.T.Social Beings:A Core Motives Approach to Social Psychology.John Wiley

Sons,2004,398-400.

●管健:“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载《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第845~851页。

·1·

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

规定而提升对该国的危险性评价,也可能对女性群体存在数学能力低于男性群体的印象而预判个别女性的相关能力,此二者分别是地域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表现。此外,人们还普遍存在职业、年龄、种族、文化等多种刻板印象的类别。针对一系列的刻板印象,纵观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刻板印象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群体刻板印象的描述,刻板印象一般被归入观念的范畴,比如,Katz和Braly研究种族刻板印象时认为,刻板印象主要是个体主观认定和观察的结果,客观事实多被忽略0。Vinacke界定刻板印象为个体感知特定对象或人的经验性总结©。(2)刻板印象的作用,如何参与并影响个体其他心理现象和活动。比如,使偏见态度合理化的功能,影响注意、行为、决策、知觉等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并以简化作用为主。(3)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加工机制,包括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环境理论的理论解释,纯抽象模型(Pure Abstraction Mod.els of Stereotypes)、纯样例模型(Pure Exemplar Models of Stereotypes)、混合模型(A Mixed Model of Stereotypes)和联结模型(Pattems that

Connect the Connectionist Perspective)的表征组织结构模型,以及来自

ERP和MRI脑成像研究体现刻板印象的抑制、注意偏向、语意表征等

认知成分和前扣带回一背外侧前额皮层、杏仁核、内侧前额皮层及颞顶联结区等脑区参与的认知加工。(4)刻板印象的内容,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涵实现结构化,建立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同时,对不同群体的情绪和行为、社会框架进行预测。

对于上述研究,如果仅以弄清刻板印象的来龙去脉为目标,恐怕有损刻板印象的社会价值体现。种族、性别、地域、年龄等多种类别的刻板印象存在也好,个体情绪、行为和社会互动受刻板印象影响也罢,划板印象究竟以怎样的情形根植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之中?又能以怎样的可操作性面孔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应该成为刻板印象领域实现“接地气”的部分研究目标。一直以来,心理学者普遍面临的尴尬是用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解释个体习以

O Katz D.,Braly K.W.,Racial Prejudice and Racial Stereotypes.The Journal of Abnormaland Social Psychology,1935,30 (2):175.

Vinacke W.E.,Stereotypes as Social Concept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57,46(2):229-243.

·2…

第一章前“言

为常的生活现象,加之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超出个体对自身行为层面的理解,心理学逐渐成为既与人类密切相关,又令人类倍感神秘的学科之一。所以,本书试图回归刻板印象研究的最表层内容一刻板印象是什么,从刻板印象内容表征的变化规律着手,结合已有研究发现的认知补偿现象,分析群体处于不利于自身的社会环境下,刻板印象调节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理论依据

刻板印象最初被认为是个体认同,即个体依据周围环境而对某社会群体形成初步信念,继而影响个体与该群体成员的互动。例如,

Lippmann认为刻板印象是个体看待社会世界时,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图像(picture in our heads)0,反映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文化、语言和思考方式;Ashmore和Del Boca将刻板印象定义为关于某一群体的个人属性的观念的结构性集合;Mackie认为刻板印象是人们刻画种社会类别是否具有高度一致属性的观念®。这种个体认同论的刻

板印象定义往往都以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为理论基础,因为图式作为界定概念的特征与性质的概括性知识结构,它既能将社会信息意义化,并进一步加工处理过于简化的重要信息0,还可以在个体记忆层面说明刻板印象的保持与实际应用的机制。

伴随着主流社会心理学的个体取向受到抨击,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忽略和遗忘人类思想中的社会的、集体的、意义的特性,应关注社会中的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因此,一种

D Lippmann W.Public Opinion.Transaction Publishers,1932.

Ashmore R.D.,Del Boca F.K.Sex Stereotypes and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Toward a

Cognitive-Social Psychological Conceptualization.Sex Roles,1979,5 (2):219-248.

Mackie M.Arriving at "Truth"by Definition:The Case of Stereotype Inaccuracy.Social

Problems,1973,20:431-447.

Fiske S.T.,Taylor S.E.Social Cognition,1991.Social Cognition (2nd Ed.)Xviii,717 Pp.New York,NY,England:Megraw -Hill Book Company,1991.

Markus H.,Zajonc R.B.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1985,1:137-230.

·3·

)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

有别于个体认同论的社会认同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0开始建构,刻板印象则作为群际过程和群体过程现象而被置于一种非还原主义的研究策略之中。尽管刻板印象依然被视为个体信念,但这些信念不再是独立于个体,而是关于他(她)从属于某一社会群体,以及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他(她)而言具有显著感情和价值的东西。这一点既能解释群体成员持有相同或近似的刻板印象,又表明了个体附属并投身于他们所属特定社会群体之中的过程。社会认同的意义就在于此。

一、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SCM)由Fiske,

Cuddy,Glick和Xu于2002年提出,是以热情(warmth)和能力(competence)为基础界定二维模型的两个维度,进而假设它们对外群体分布的决定作用。根据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情(warmth)维度的提出意图对群体的敌友性(friend-foe)进行分辨,明确其帮助或伤害他人的程度,并通过能力(competence)维度判断该群体是否具备实践这种帮助或伤害的相关条件。具体来讲,热情维度涵盖友善、乐于助人、真诚、诚信和道德等方面,能力维度则涉及智力、技能、创造力和效能等领域®。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先后得到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美国、挪威、西班牙、比利时、墨西哥、中国香港、韩国日本、多米尼亚、哥斯达黎加、犹太和穆斯林的以色列地区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研究验证。此外,该模型还在不同的群体,如亚裔美国人群体、女性群体、精神疾病群体、种族群体、移民群体、老年群体、同性恋群体以及黑人群体中得到了验证。可见,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跨文化稳定性及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一)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与偏差地图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主要提出了如下四个前提假设:

第一,大多数刻板印象是混合的,即群体在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

Tajfel H.,Turner J.C.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S.Worchel

I.W.Austin (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gago:Nelson-Hall,1986.

Fiske S.T.,Cuddy A.J.,Glick P.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Warmthand Compet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7,11 (2):77-83.

·4·

第一章前言○

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呈现“此高彼低”的混合印象。

第二,群体的社会处境可以预测刻板印象,表现为不同群体的社会处境与其刻板印象内容保持稳定的关联性,即群体的社会地位可以显著预测其能力值,群体的竞争性可以显著预测其热情度。而这种地位和竞争性主要体现为群际之间的相对差异,并不强调某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绝对社会地位和竞争性。

第三,评价者倾向给予自身所属群体较高的评价,即参照群体偏好,包括对内群体和社会原型群体,表现为能力与热情的评价分值普遍高于其他群体。

第四,评价者倾向给予自身所属群体之外的群体较低的评价,即外群体贬抑,表现为能力与热情中至少有一个维度的评价分值会明显低于参照群体。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基本框架结构为依据热情和能力将社会群体归类于四个群体丛:高热情一高能力群体丛(High Warmth-High

Competence,HW-HC)、高热情一低能力群体丛(High Warmth-Low

Competence,HW-LC)、低热情一高能力群体丛(Low Warmth-High

Competence,LW-HC)和低热情一低能力群体丛(Low Warmth-Low

Competence,LW-LC)。群体成员的偏见类型在这四种独特的群体位置认知过程中得以体现。例如,ske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美国中产阶级等是高热情一高能力的代表群体;犹太人、富人和亚裔美国人是低热情一高能力的代表群体;残疾人、老人等是高热情一低能力的代表群体;流浪汉、吸毒者和乞丐等是低热情一低能力的代表群体●。Carlsson等人采用传统的内隐联想法同样证实大学生被试对幼儿园教师和律师两个群体的混合刻板印象,以及内群体偏好®。

偏差地图可谓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扩展与丰富。尽管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起到了深化作用,并将其引入实践应用之中,但刻板印象作为个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表征,必然脱离不开外在

1 Fiske S.T.,Cuddy A.J.C.,Glick P.S.,Xu J.A Model of (often mixed)Stereotype

Content: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878-902.

Carlsson R,Bjorklund F.Implicit Stereotype Content:Mixed Stereotypes Can Be Measuredwith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ocial Psychology,2010,41 (4):213.

·5

》道德之重:社会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变化

情绪及行为的体现,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却只能停留于内部表征的层面。基于此,Cuddy,Fiske和Glick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群际情绪、行为反应为一体,开创性地建立了刻板印象的偏差地图:群际情绪一刻板印象一行为趋向系统模型(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BIAS Map),以弥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在解释矛盾行

为方面的不足·。因为SCM认为人们存在矛盾的刻板印象,他们针对

四个群体丛会产生四种不同的群体情绪,依次表现为:高热情一高能力群体唤醒的钦佩情绪(Admiration),如自豪和赞美;低热情一高能力群体唤醒的嫉妒情绪(Evy),如忌妒和羡慕;高热情一低能力群体唤醒的怜悯情绪(Py),如可怜和同情以及低热情一低能力群体唤醒的轻视情绪(Contempt),如嫌弃和贬低。尤其是对于高热情一低能力群体丛,老人、残疾人等会被喜欢但却不值得敬佩,与此相反,引发嫉妒情绪的低热情一高能力群体丛,如富人、亚裔美国人等虽然能干却不讨人喜欢。而矛盾刻板印象必然与更为复杂的行为系统相联结。这一点上,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对此解释的空白恰好被偏差地图所弥补,即不同的偏见被认为均包含二元因素一否定层面和肯定层面,

二者均根植于群体对社会结构的评价。认知维度(刻板印象)、情感维度(情感偏见)和行为维度(歧视)三者同样具有系统性、功能性和预测性。情绪比行为更能有效地预测刻板印象●。

尽管偏差地图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而建立,但它却假定热情为首要维度,能力居于次要地位。具体表现为首先由热情的高低确定行为的积极性与否,如果群体被判定为热情的,则引发主动助长行为,即帮助或保护,明显体现让该群体从中获益的意向,否则便导致主动伤害行为,即攻击或反抗,以损害其利益为目的。随后才是在能力维度上,高能力群体唤起被动助长行为,如合作或联系;低能力群体引发被动伤害行为,如忽略与漠视。图1.1详细展现了在刻板印象内容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偏差地图。

Cuddy A.J.C.,Fiske S.T.,Glick P.The BIAS Map: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and Stereotyp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631-648.

●管健:“刻板印象从内容模型到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载《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4期,第845-851页。0同上。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