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魏修华主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诊断学》

【作 者】魏修华主编著
【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页 数】 282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5132-4890-7
【价 格】62.00
【分 类】中医诊断学-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魏修华主编著. 中医诊断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8.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诊断学》内容提要:

中医诊断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中医学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设置的现代医学中一门桥梁课,本课程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临床必修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诊断学基础掌握基本的诊断方法及诊断技能,获取疾病的临床资料,具有正确的诊断思维步骤和完整病历书写能力,为学习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中医诊断学》内容试读

绪论

只只

白戴

绪论

扫一扫,看课件

出5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辨病”“辨证”“病”“证”“症”“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四

2.熟悉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肠革T家数纵实件源州圣瑞标处心

3.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圆测,好款中例中孩

角装角世以液"裙账的%高甜用西

丽案例导入

某女,50岁,综合医院医生。患恶心呕吐5年,日益加剧,寻求中医治疗。有糖尿病史,5年前因剧烈呕吐不已,不能进食,难于安睡,经生化、胃镜等现代检查手段,确诊为糖尿病性胃轻瘫。辗转于各名院、名家治疗,先后使用胃复安、吗丁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红霉素等药,最初有效,但旋即如旧,且渐加重,严重时曾多次使用冬眠灵镇静,几欲轻生。现症:呕吐频频,吐黏涎,甚则咖啡色物,其状难忍,不欲饮水,或热饮即吐,艰于进食,脘腹胀闷冷痛,喜按,无便意,常八九日一行,小便清长,目无光彩,精神萎靡,面色灰暗,畏寒怕冷,极度消瘦(身高165cm,体重由65kg降至40kg),无力行走,少气懒言,下肢冷痛,舌淡青紫而胖,苔白厚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呕吐,脾肾阳衰证。给予旋覆花、赭石、附子、干姜、人参、半夏、黄连、炙甘草、生大黄、茯苓、白术肉苁蓉治疗,4剂,水煎频服。服药2天,呕吐大减,4天后,饮食少进,药尽,已能缓慢步行,饮食又增。继续巩固治疗,调养年余,肌肉日渐丰满,近如常人。

问题:中医是根据什么原理和原则做出诊断和治疗的?你一定想具有这种诊断和治疗能力吧?那就请开始下面的学习吧!

5帝

。件,所示金表

中等职业教育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诊,指诊察收集病情资料;断,指分析判断疾病本质。诊断就是通过对患者的诊察,以收集的病情资料为依据,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病变本质进行辨别,对所患病、证做出概括性判断。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的记载。公元前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形”等为人诊病。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书中不仅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闻、问、切四诊的内容,而且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综合考虑,从理论上对诊断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难经》则于四诊中特别重视脉诊,所提出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西汉时期的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开始记录患者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等,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东汉医圣张仲景,总结了汉以前诊疗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将病、证、症、治结合起来,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理、法、方、药一气贯通,建立了辨证论治体系,被公认为辨证论治的创始人,对中医诊断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中藏经》中记载了自己诊病的学术思想,其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有影响。

晋唐时期的医家,大多把诊断与治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亦有把诊断作为专门学科进行研究者。如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被后世翻译成多国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在传染病的诊断方面,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做出诊断。隋·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以内科疾病为主,全书67门,载列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并涉及外科、眼科、妇科等疾病,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唐·孙思邈认为,诊病不要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有许多突出的论著。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

绪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较完备的专著。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示脉,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决》,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很有影响。元·敖继翁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以舌验证,分12图,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舌诊专著,后经元·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元四大家在诊疗上也各有特点,刘河间诊病,重视辨识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诊病,重视内外相参;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

明清时期,对诊断中的脉诊、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有进一步的阐发。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对后世影响较大。明·李时珍所著《灏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清·李延罡的《脉决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决》等脉诊专著的问世,使脉学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图120幅: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149幅。

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尿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在杂病的辨证方面,清代亦有建树。如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以脏腑为纲,旁及其他。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于每类疾病后详列症状、病因病机、用药分析,法度严谨,启迪后学。林珮琴、王旭高等对肝病论述颇丰,王清任、唐容川对血证的辨证颇详,叶天士对脾胃病的辨证更有独到之处。

清代医家在诊断、辨证方面最大的成就,当推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诊治,形成了温病学派。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创立了

三焦辨证。清代温病学家根据临床经验与实践,提出了与《伤寒论》截然不同的辨证方法,完善了温病学理论体系,突出察舌、验齿等诊法的重要临床意义,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诊断学。

近百年来,编撰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专著,主要有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陈泽霖的《舌诊研究》、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与《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断学》等,尤其是多版《中医诊断学》规划教材的编撰,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

3

中等职业教育中医诊断学

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诊察疾病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医学临床检查手段被引用到中医活动中,使中医诊断方法开始从宏观向微观,从直接向间接,从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使一部分不易为医生感官觉察的病情得以及时发现,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中医病证规范化研究,统一了病、证诊断术语,制定了各科病、证诊断标准,建立了病、证诊疗体系,提高了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使四诊的资料客观化,中医科研部门研制和引用了如脉象仪、舌诊仪、色差计等仪器,开展了运用声、光、电、磁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在中医诊断指标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就。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中医诊断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形成了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原理。就其认识论而言,是建立在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采用普遍的、联系的、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就其方法论而言,是以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资料,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局部测知整体”“以常人之态测患者之态”来考察疾病的本质,这就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司外揣内,又叫“从外知内”或“以表知里”,是指通过观察、分析患者的外部表现(症状和体征),就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本质(脏腑气血变化)。

司外揣内这一诊察疾病的原理,源于古代哲学观点“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在医学上的应用,意为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必然在人体外部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对人体外部现象的观察,就能测知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状况。患者的外部表现属于疾病的现象,而体内脏腑气血失调属于疾病的本质,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而现象又是本质所决定的。所以,司外揣内这一诊断原理,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辩证法思想在医学中的具体运用。

(二)见微知著

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全身的病变。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任何部分都与整体或其他部分密切联系,因而局部可反映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

例如,舌为五官之一,是人体很小的一个器官,然而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以及经络都有密切联系。因此,舌的局部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整体情况,这正是中医注重舌诊,把望舌作为诊断疾病重要手段的原因所在。总之,见微知著这

4

绪论

一诊断原理之所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是古代医家把“以局部测知整体”这一辩证法思想运用于医疗实践的结果。

(三)以常衡变

常,指正常、健康状态;变,指异常、病理状态。以常衡变,是指以正常的状态为衡量标准,就可以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这一原理用于中医诊断,是指用健康人的表现或状态去衡量患者,就可以发现患者的异常之处及病变所在,从而为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依据。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色白与色黄,脉迟与脉数,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做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直观检查和逻辑思维去辨识病证的过程。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医生要想抓住疾病的本质,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就必须遵循以下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审察

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时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整体审察,是指诊断疾病时,既要重视患者整体的病理联系,又要注重将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综合地判断病情。首先,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病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又按照

一定规律相互传变、相互影响。人体一旦发生疾病,体表的病变可以传入脏腑,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或其他部位,全身的病变也可通过局部反映出来;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的功能,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出现情志活动的改变等,说明任何病证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性的失调。其次,要重视环境对人体病变的影响。人体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形成了体内外环境维持阴阳平衡的各种调节机制。如夏天人体汗多尿少,冬天人体汗少尿多而调节体温,故诊察体温、汗、尿时,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的影响。

整体审察的诊断学含义有二:一是指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全方位的收集,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病痛。除了以局部病痛为线索,综合运用四诊了解全身情况外,同时还要了解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只有广泛而详细地占有临床资料,才能为正确诊断打下基础。二是要求对病情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两种极端现象。

5

中等职业教育中医诊断学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全面收集病情资料;二是指对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做出诊断。

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就在于:第一,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诊察病情和收集资料,各自既有其独特的方法和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互补但不能彼此取代。夸大任何一诊的作用,而忽视其他诊法的观点和做法都是片面的、有害的。只有全面应用

四诊,才能系统地收集临床资料,确保诊断正确。第二,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在多个方面,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收集临床资料,尤其是在疾病危重时刻,其临床表现有时会以虚假的形式表现本质(如假脉、假症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

一诊的信息都有可能是假象,如不遵循四诊合参的原则,片面相信某一诊的作用,就极易导致误诊。第三,在临床实践中,四诊往往是同步或混合进行的。通常在询问病情的同时,也要听其语言呼吸,望其神色形态,并察舌切脉、触按肌肤。因此,所谓“一望而知”或“三指定乾坤”的说法和做法,既违背四诊合参的原则,也不符合临床实际,必须杜绝。

四诊合参是诊断思维的需要。要认识疾病的本质,就必须对四诊获得的感性材料,在头脑中反复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准确辨证。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四诊,没有合参,就意味着认识仍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这个认识过程就没有完成。

(三)辨证求本

辨证求本是运用四诊收集的症状、体征、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别、判断,以对疾病本质及其规律做出概括。“本”者,根源、实质之意;“求本”之“本”是一个综合性病理概念,包括病因、病邪、病位、病性及病势等与疾病当前阶段本质相关的一切病理要素,也就是病机。正如《丹溪心法》所说:“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

中医学认为,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说,证候类型常以其病机命名,证的确定建立在对病机认识的基础上,求本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辨证的目的就在于求本(病机概括)。例如,肝胆湿热证,多有胁肋胀痛,厌食腹胀,口苦尿赤或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病位在肝胆,病邪是湿热,病机是肝胆湿热,故证名为肝胆湿热证。

(四)病证结合

病证结合是指辨病和辨证相结合。中医诊断包括辨病和辨证,其诊断结论由病名和证名组成。病与证是疾病诊断的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辨病是对疾病全过程与发展规律所做的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