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郭长青,杜文平,杜宇宁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正骨手法》

【作 者】郭长青,杜文平,杜宇宁主编
【丛书名】中医外治特色疗法临床技能提升丛书
【页 数】 143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1.10
【ISBN号】978-7-5214-2424-9
【分 类】正骨疗法
【参考文献】 郭长青,杜文平,杜宇宁主编. 中医正骨手法.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1.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正骨手法》内容提要:

《中医正骨手法》内容试读

手法概论中医正骨第一章

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

2

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古代人们在劳动中受伤后,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抚摸,抚摸后感觉疼痛减轻,这种原始的减轻疼痛的方法,应早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手法是指医生用指、掌、腕及臂的劲力,结合身功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技巧作用于筋骨,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整复、祛病、强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公元前14世纪般商甲骨文中就有手病、臂病、关节病、足病及跌伤等的记载。2000年前,我国最早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跷法”的记载,《素问·举痛论》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损伤病变处的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肌肉僵硬、疼痛,轻柔、温和的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产生温热的感觉,疼痛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隋唐时期,推拿、按摩手法治疗逐渐盛行。唐代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骨伤专著,提出了骨伤手法、固定、药物、练功治疗的四大原则测,一直沿用至今。元代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中记载了骨折、脱白、跌打损伤等病证的正骨手法。明清时期,骨伤科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末清初,在战争中常发生跌仆损伤等,骨伤科医生应运而生,骨伤科医术得以迅速发展。

具体来说,中医正骨手法主要有按、摩、推、拿、揉、捏、掐、点叩、拍、擦、擦、抖、振、拨等,通过这些手法,使其“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故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骨伤科疾病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若施术得当,可手到病除。

第一节中医正骨手法的功能

一、舒筋活络,解除痉挛

人体的经络系统似网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承担着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气血运行、输布、濡养、联络、调节的作用。因而,经终不仅能把气血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而且可以使人体内外、上下、左右以及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保持着协调与平衡。若气血不和,外邪入侵,经络闭塞,不通则痛,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灵枢·经别》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也就是说,人体只有保持着阴阳平衡,气血流畅,经脉相通,才能百病不生,经脉“不可不通”“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舒筋活络,解除痉挛,行气活血,散寒止痛。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可促进气血运行: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的温热刺激,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气血的流动

二、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又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向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由此可以看出,

通过经络、血脉,气血对人体起推动、温煦、濡养等重要作用。人体的物

质形体与精神活动都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属阳,血属阴,气血的偏胜偏衰导致了体内的阴阳失衡。阴阳失调,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亦随之发生逆乱。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既是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

医正骨手法

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失调,心脏的搏动

3

肺的宣发与朝百脉、肝的疏泄等必然失调,从而影响气血的运行。经络之

气逆乱,营卫气血的运行被阻,则发生痿痹等病。若能开其门户,使气血

复其流行,则经脉既舒,其病自除。手法治疗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

之穴启上,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亦缓慢通过

其穴,而复其流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增强体质的作

4

用,寒则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的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之病变。手法通过“温通”作用,促进人体气血畅通,达到活血行气的目的。所谓“不通则痛”,风、寒、湿、瘀等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致使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

一系列病理变化,同时疼痛又进一步加重气血的痹阻。手法治疗具有活血散瘀、温经散寒、通利关节等作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无阻,通则不痛。

三、宣通散结,剥离粘连

血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以致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五官九窍和筋骨皮肉通过经络有机联成一体,而整体功能的维持则以五脏为中心,通过脏腑、气血、经络并行调节。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如常,脏腑功能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手法作用于肌表,通过对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产生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血活气通,则瘀血化散,壅滞、凝滞得以消除,经络气血畅通,组织皮毛、五脏六腑得以濡养,鼓舞振奋人体气血功能,人体生命活动正常。

四、理伤整复,滑利关节

筋骨、关节主司人体的运动功能。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确保机体筋骨强健、关节滑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和活动功能

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肿胀疼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因跌仆闪失,

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说明手法具有理伤整复、滑利关节的作用。表现在手法作用于伤部,可促进气血运行,消肿散瘀,理气止痛;整复手法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适当的被动手法可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第二节中医正骨手法的运用原则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疾病并不是简单的技巧和经验的组合,而是始终贯穿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且病情又有轻重缓急的差别。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个体差异,体质、年龄状况等不同,其病理变化和病情转化不尽相同,故正骨手法亦随之千变万化。因此,在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并根据疾病正邪虚实、阴阳盛衰、病变的轻重缓急、个体发病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手法操作,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一、未病先防

治未病的原则是正骨手法的治疗原则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论述。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华佗创五禽戏并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的观点。《五十二病方》中载药巾按摩法,即先秦时期运用的养生保健和性保健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膏摩、导引、吐纳、针灸一并列入养生保健方法。葛洪

在《抱朴子》中提出固齿聪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记载了费眼、

搔目等养生保健按摩法。巢元方力主摩腹疗病养生。孙思邈注重日常保健,

日:“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

正骨手

忘危,预防诸病也。”《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

法概

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将膏摩列为小儿保健方法。《诸病源候论》

5

中所载自我推拿内容,多与养生保健相关,说明手法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

挥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主观能动性。《金匮要略》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

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提出医生治病首

先要考虑脏腑传变的疾病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临床上多

运用五官保健、五脏保健和肢体保健,以及自我保健手法等以预防疾病。

6

二、治病求本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正骨手法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并正确辨别疾病的本质、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现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反映在外的现象,并不都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病之所在,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腰腿痛,可由椎骨猎缝、腰腿风湿及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治疗时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对症止痛的方法,而应通过病史、症状体征、综合检查结果,全面分析,找出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从而分别采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疗。如运用扳法纠正错缝;用疏经通络的手法,如擦、摩等祛除风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相宜疗法进行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意义所在。在临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原则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之间的关系。

1.正治与反治

所谓“正治”,就是通过对证候的分析,辨明寒热虚实后,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正治法是推拿手法中最常用的治法之一。如寒邪所致胃痛,临床常采用擦法、摩法以达温阳散寒的作用:胃火炽盛所致的胃痛,即采用挤压类、摆动类手法以达泻热通腑的作用

所谓“反治”,是顺从证候而治的方法,也称“从治法”。这一治法常应用于复杂的、严亚重的疾病。临床中有些疾病往往表现出来的证候与病变的性质不相符合,出现假象,如伤食所致的腹泻,治疗时不能用止泻的方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