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欧洲的“分”与“合”》张惠玲,贾庆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化欧洲的“分”与“合”》

【作 者】张惠玲,贾庆军著
【页 数】 205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20.10
【ISBN号】978-7-5117-3875-2
【价 格】58.00
【分 类】英国-关系-欧洲联盟-研究
【参考文献】 张惠玲,贾庆军著. 文化欧洲的“分”与“合”.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20.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文化欧洲的“分”与“合”》内容提要:

本书分上篇(“脱欧”还是“回归欧洲”-政治文化视域下的英欧关系)和下篇(当代欧洲文化认同及其建构-认识欧洲一体化的一个视角),试图从文化视角分别解读英欧关系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上篇主要是从文化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角度考察战后英国对欧政策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轨迹,试图揭示出文化因素是决定战后历届英国政府对欧政策的一种深层次的动因。下篇探讨欧洲文化认同及其建构与欧洲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体化与民族化的对立与冲突,从这一意义上讲,一体化的过程就是欧洲国家在各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的过程。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必然走多样化与一体化相结合的道路。

《文化欧洲的“分”与“合”》内容试读

上篇“脱欧”还是“回归欧洲”?

政治文化视域下的英欧关系

序言

有一些国家在世界历史的演变中发挥过非常特殊的作用,英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直到今天,许多战略家和学者仍然关注并研究英国,很大程度上在于英国还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一个国家。不了解大英帝国的历史,就难以理解几百年来世界发展的主要线索。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一直在逐渐向欧洲回归。与十几年前相比,今天的英国无疑更像一个欧洲国家。然而,即便如此,英国对于欧陆仍然保持着距离和戒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一直游离于欧盟的核心层之外。2016年6月23一24日,英国全民公投是否“脱欧”,此次“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其中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占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占48.1%的选票。英国首相卡梅伦2016年6月24日宣布,英国与欧盟的脱欧谈判将在新任首相的领导下进行。新任首相也将决定何时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关于脱

·3…

文化欧洲的“分”与“合”

欧的规定。按照条约规定,如果确认脱离欧盟,欧洲理事会应在两年时间内与英国就脱欧后各种关系变动达成协议,并交欧洲议会批准。卡梅伦称将会出席欧盟委员会会议解释英

国森的决定,接下来三个月他会努力让“国家之船平稳航

行”。

人们经常喜欢用工业革命、海上霸权、世界工厂、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帝国情结、英镑情结等许多特有词汇来描述和分析英国曾有过的辉煌以及回落过程中的无奈。英国的欧陆政策就深受其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特有的岛国文化的影响。然而,随着其实力的衰落以及国际局势的发展,英国如果不能

更多地融入欧洲,就很可能在欧洲联合的潮流中被彻底边缘

化。一个对欧洲都无足轻重的欧洲国家,更不可能在世界上发挥重要的影响。现实迫使英国不得不去靠近欧洲,去争取在欧洲更大的发言权,通过影响欧洲,进而联结美国和牵动世界。未来只要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英国继续回归欧洲的进程也将难以逆转。尽管它会要求享受比其他欧盟国家多一些的例外,比如强调应该依靠欧洲国家和政府间的有效合作来解决欧洲的问题。①

本篇主要是从文化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角度考察战后英国对

欧政策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展示了战后英国对欧政策的历

史进程中文化因素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影响所在,梳理了英国文

①尤其对于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布莱尔既认为欧洲需要加强能够对新的危险迅速做出反应的武装力量,也强调这种力量的部署是由各国政府决定的事情,这里存在一种矛盾心理。

·4

上篇“脱欧”还是“回归欧洲”

化与对欧政策相互联系的发展脉络,试图揭示文化因素是决定战后历届英国政府对欧政策的一种深层次的动因。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因素,特别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有着长期深远的影响。英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经验主义,以及帝国情结、岛国心态等,对英国的欧洲政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英国在欧洲历

来采取“扶弱抑强”的均势政策和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光荣孤立”政策,“二战”后英国尽管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但大国情结依然不改。至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其既定欧洲政策陷入困境而不能维护它在欧洲的利益,导致英国开始转向欧洲。20世纪六七

十年代英国外交战略虽然实现了重点面向欧洲的转变,但仍存在“大西洋主义”与“欧洲主义”之争。布莱尔1997年上台后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欧政策,使得英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然而,由于国内政治传统和现实的制约,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布莱尔政府仍只能采取观望政策。战后历届英国政府的

对欧政策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文化因素在其中起

了重要作用。

英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其民族利益和政策重点集中在欧

洲,逐步回归欧洲可视为英国一种无奈而理性的选择。即使在

今天的世界,英国仍不时表现出一些非常独特的方面,需要人们用心去探究和推敲。

·5

第一章英国均势外交政策及其文化渊源

英国在欧洲历来采取“扶弱抑强”的均势政策。均势外交是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它对英国社会和欧洲政治都产生巨大影响。按照英国人的想法,弱国如能得到扶助,强国如能得到抑制,就可以实现欧洲各国间的力量均衡,欧洲就不会出现霸主,英国就能把持欧洲事务,控制欧洲大陆。虽然,一国的对外政策直接取决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但文化不仅在确定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外交政策的手段、方式和风格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考察英国均势外交形成及发展的文化渊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国均势外交的进程与前景。

第一节均势理论的概念和特征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