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龚文容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免疫学》

【作 者】龚文容主编
【页 数】 315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0.07
【ISBN号】978-7-5680-5712-7
【分 类】临床医学-免疫学
【参考文献】 龚文容主编. 临床免疫学.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临床免疫学》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自身免疫病(包括风湿病等各系统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肿瘤免疫、免疫缺陷、免疫增生、感染免疫、移植免疫、各系统疾病与免疫、免疫检测、免疫治疗与预防等。该教材的编委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及医院的编委20余人,并计划聘请国内免疫学领域的权威给该书作序。本书可作为临床免疫学的本科教材供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学各学科、免疫相关专业教师、医师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临床免疫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immunity to infection)是指机体阻止病原体人侵或者不使病原体在体内繁殖的免疫防御功能。这种保护功能是在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从宿主方面讲,抗感染免疫可分为全身免疫和局部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从作用对象讲,抗感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细菌免疫、抗病毒免疫、抗真菌免疫和抗寄生虫免疫等。病原体既是致病因子,又是激起免疫应答的免疫原。病原体入侵机体,可使机体发生感染,但是又具有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机体以免疫应答对抗病原体,在多数情况下能将其清除,保护机体不再受感染。

第一节细菌免疫

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细菌在人体内寄生、增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称为细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pathogenicity)。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具有质的概念,如鼠疫杆菌引起鼠疫,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致病性强弱程度以毒力(irulence)表示,是量的概念。各种细菌的毒力不同,并可因宿主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途径与部位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侵人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大为常见特征;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个方面。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不能充分发挥其吞噬杀灭细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细菌量较少,致病力不强,也能引起感染;条件致病菌所引起的医源性感染也逐渐增多。细菌致病因素主要与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毒力强或数量多的致病菌进入机体,引起败血症的可能性较大。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引起感染,还与人的防御、免疫功能有关。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人体的天然屏障。

一、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构成病原菌毒力的主要因素是侵袭力和毒素。

1,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有细菌的胞外酶、荚膜及其他表面结构物质。

1)细菌的胞外酶本身无毒性,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常见的如下。(I)血浆凝固酶(coagulase).: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血浆凝固酶(游离型血浆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浆的凝固,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体等的作用。血浆凝固酶是一种类似凝血酶原(prothrombin)的物质,通过血浆中的激活因子变成凝血样物质后,才能

。1

·临床免疫学·

NOTE

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浆凝固。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第二种血浆凝固酶(结合型血浆凝固酶),附着于细菌细胞上,在血浆中将球菌凝集成堆,无需血浆激活因子,而是直接作用于敏感的纤维蛋白原。在抗吞噬作用方面,结合型血浆凝固酶比游离型血浆凝固酶意义更为重要。

(2)链激酶(streptokinase):或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streptococcal fibrinolysin),大多数引起人类感染的链球菌能产生链激酶。其作用是能激活溶纤维蛋白酶原或胞浆素原(plasminogen)成为溶纤维蛋白酶或胞浆素(plasmin),而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因此,链球菌感染由于容易溶解感染局部的纤维蛋白屏障而促使细菌和毒素扩散。致病性葡萄球菌也有溶纤维蛋白酶,称为葡激酶,其作用不如链激酶强,在致病性上意义不大。

(3)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或称扩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可溶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如化脓性链球菌具有透明质酸酶,可使细菌在组织中扩散,易造成全身性感染。

此外,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胶原酶,是一种蛋白分解酶,在气性坏疽中起致病作用。许多

细菌有神经氨酸酶,是一种黏液酶,能分解细胞表面的黏蛋白,使之易于感染。A群链球菌产

生的链道酶(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能分解脓液中的DNA,因此,该菌感染所致的脓液,稀薄

而不黏稠。

2)荚膜及其他表面结构物质细菌的荚膜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肺

炎链球菌、A群和C群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肺炎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的荚膜是

很重要的毒力因素。例如:将无荚膜细菌注射到易感的动物体内,细菌易被吞噬而消除,有荚膜则引起病变,甚至死亡。

有些细菌表面有其他表面物质或类似荚膜物质。如链球菌的微荚膜(透明质酸荚膜)、M

蛋白质;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外的酸性糖包膜,如沙门菌的Vⅵ抗原和大肠杆菌的K抗原

等。它们不仅能阻止吞噬,并有抵抗抗体和补体的作用。此外,黏附因子,如革兰阴性菌的菌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在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2.毒素细菌毒素(toxi)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1)外毒素(exotoxin)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若将产生外毒素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用滤菌器过滤除菌,即能获得外毒素。

外毒素毒性极强,微量即能使易感机体致死。如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素毒性最强,1g可杀死2000万只小白鼠;破伤风痉挛毒素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0-6mg,白喉毒素对豚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0-3mg。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某些革兰阳性菌,也有少数是革兰阴性菌,如志贺氏痢疾杆菌的神经毒素、霍乱弧菌的肠毒素等。外毒素具亲组织性,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引起特殊病变。例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及白喉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虽对神经系统都有作用,但作用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亦不相同。破伤风杆菌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传递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麻痹运动神经末梢,导致眼及咽肌等的麻痹;白喉杆菌外毒素有和周围神经末梢及特殊组织(如心肌)的亲和力,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可引起心肌炎、肾上腺出血及神经麻痹等。有些细菌的外毒素已证实为一种特殊酶。例如,产气荚膜的甲种毒素是卵磷脂酶,作用在细胞膜的磷脂上,引起溶血和细胞坏死等。

一般外毒素是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不耐热。白喉毒素经加温(58~60℃)1~2h,破伤风毒素60℃20min即可被破坏。外毒素可被蛋白酶分解,遇酸发生变性。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脱毒成类毒素,但保持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表1-1)。

·2。

·》>第一章【抗感染免疫■

NOTE

表1-1细菌外毒素举例

外毒素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

破伤风梭菌

痉挛毒素

破伤风

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肌肉松弛性麻痹

乙酰胆碱

心肌炎、软腭麻痹、声

白喉

白喉毒素

抑制细胞蛋白合成

嘶、肾上腺功能障碍、血

杆菌

白喉

压下降

毒性休克综

增强对内毒素作用的敏

合征毒素1

毒性休克综合征

发热、皮疹、休克

感性

葡萄球菌

表皮剥脱

烫伤样皮

表皮与真皮脱离

表皮剥脱性病变

毒素

肤综合征

肠毒素

食物中毒

作用于呕吐中枢

以呕吐为主,腹泻

各种感染、

各种感染,中毒性

A群链球菌

溶血素

感染,溶血

猩红热

休克

小肠上皮细胞内水分

激活肠黏膜腺苷化酶,增

霍乱弧菌

肠毒素

霍乱

和钠离子大量丢失,腹

高细胞内cAMP水平

泻、呕吐

不耐热肠毒素作用同霍乱

产毒型大

肠毒素

腹泻

肠毒素,耐热肠毒素使细胞

呕吐、腹泻

肠杆菌

内cGMP增高

损伤多种细胞的细胞膜,

气性坏疽

呕吐、腹泻,食物中

产气荚膜

溶血、组织坏死,血管内皮细

产生12种外毒素

食物中毒

毒,毒血症、休克,气性

梭菌

胞损伤、水肿,组织崩解,病

坏死性肠炎等

坏疽等

变扩散

2)内毒素(endotoxin)革兰阴性菌(如伤寒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痢疾杆菌等)的菌体中存在的毒性物质的总称。其本质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通常由菌体死亡崩解时游离出来。这种由菌体裂解后释出的毒素,又称之为“热原”。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多糖的组

分一类脂A。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

毒性较弱,但作用结果大致相同,没有器官特异性。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内毒素不是蛋白质,因此非常耐热。在100℃的高温下加热1h也不会被破坏,只有在160℃的温度下加热2~4h,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加温煮沸30min才能破坏它的生物活性。内毒素耐热而稳定,抗原性弱。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无中和作用,不形成抗毒素,经甲醛处理也不能成为类毒素。

与外毒素不同之处在于:把内毒素注射到机体内虽可产生一定量的特异免疫产物(称为抗体),但这种抗体抵消内毒素毒性的作用微弱。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如表1-2所示。

3)内毒素毒性反应内毒素血症可以出现在多系统的多种疾病中,通常导致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死率极高。

内毒素血症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1)发热反应:内毒素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使之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3

临床免疫学·

NOTE

表1-2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菌体崩解后释出

细菌种类

以革兰阳性菌多见

革兰阴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

脂多糖复合物(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A)

稳定性

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各种外较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大。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毒性作用

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引起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素、神经毒素、肠毒素之分

血症、施瓦茨曼现象等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

弱,刺激机体对多糖成分产生抗体,不形

抗原性

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素,仍有较强的

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

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2)血压降低:内毒素促使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组胺、5-羟色胺等释放,使血压下降,导致微循环障碍即中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3)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这与内毒素可移动并黏附至组织毛细血管有关。内毒素会激活凝血、纤溶系统,产生出血倾向,进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脑血栓等。

(4)激活补体:经C3旁路或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5)损害肝脏:直接或间接损害肝脏,如脂肪肝等;引起糖代谢紊乱及酶学、蛋白质代谢的改变,如糖尿病等。

(6)激活其他炎症因子:激活白三烯、前列腺素、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内皮细胞活性,产生亚急性和慢性的炎症反应。

4)内毒素休克当病灶或血流中革兰阴性病原菌大量死亡,释放出来的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时,可发生内毒素血症。大量内毒素作用于机体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等,便会产生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小血管造成功能紊乱而导致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微循环衰竭、低血压、缺氧、酸中毒等,严重时导致患者发生以微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休克,这种病理反应称作内毒素休克。

(二)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其他因素

病原性细菌除需要一定的毒力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数量和适当的侵人途径与定居部位才能引起机体发生感染,也与机体免疫力、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二、抗细菌感染机制

(一)非特异性免疫

1.屏障结构

(1)皮肤黏膜屏障:健康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是阻止病原菌侵入的强有力屏障。汗腺分泌

。4·

··)第一章【抗感染免疫■

NOTE

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有一定抗菌作用,阴道分泌物中的酸类、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抗菌因子亦有抗菌作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有丰富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腺体,能分泌溶菌酶,在胃酸、唾液、泪液等体液内均有sgA等抗菌物质,这些均表明黏膜屏障的重要性。“黏膜免疫系统”的概念已被提出。

(2)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人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腔道中的正常菌群,可以通过它们的代谢产物对抗病原菌入侵。咽部的草绿色链球菌能阻止肺炎链球菌在局部生长。当这种拮抗作用受影响时,则可发生菌群失调症。

(3)血脑屏障:一般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及其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所构成的胶质膜组成。能阻止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4)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部分羊膜组成。正常情况下,母体感染时的病原生物及其有害产物不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

2,吞噬细胞病原微生物穿过体表屏障向机体内部人侵、扩散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抗微生物因子会发挥抗感染作用。人体内专职吞噬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吞噬细胞,主要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另一类是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末梢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结、脾、肝、肺以及浆膜腔内的巨噬细胞,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等。

(1)吞噬过程:当病原体通过皮肤或黏膜侵人组织后,中性粒细胞先从毛细血管游出并集聚到病原菌侵入部位。其杀菌过程的主要步骤:①趋化与黏附。吞噬细胞在发挥其功能时,首先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并穿过细胞间隙到达血管外,趋化因子的作用使其做定向运动,到达病原体所在的炎症部位。②调理与吞入。体液中的某些蛋白质覆盖于细菌表面有利于细胞的吞噬,此称为调理作用。具有调理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IgG1、IgG2和补体C3。经调理的病原菌易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吞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溶酶体内的多种酶类有杀灭和消化细菌作用。③杀菌和消化。吞噬细胞的杀菌因素分氧化性杀菌和非氧化性杀菌两类。

(2)吞噬作用的后果:病原菌被吞噬后经杀死、消化而排出者为完全吞噬。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和病原体种类及毒力不同,有些细菌虽被吞噬却不被杀死,甚至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并随吞噬细胞游走,扩散到全身,称为不完全吞噬。被特异性免疫活化后的巨噬细胞杀伤能力增强,可转变为完全吞噬。

3.抗菌物质正常人体的组织和体液中有多种抗菌物质。一般这些物质的直接作用不大,常是配合其他杀菌因素发挥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

机体经病原微生物抗原作用后,可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生长的细菌,对胞内菌的感染要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1,体液免疫人类的多数病原菌是胞外菌。胞外菌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宿主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胞外菌感染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引起感染部位的组织破坏(炎症)和产生毒素。因此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在于排除细菌及中和其毒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抑制细菌的吸附:病原菌对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是感染的先决条件。这种吸附作用可被正常菌群阻挡,也可由某些局部因素如糖蛋白或酸碱度等抑制,尤其是分布在黏膜表面的sIgA对阻止病原菌的吸附具有更明显的作用。

(2)调理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是杀灭和清除胞外菌的主要力量,抗体和补体具有免疫调理作用,能显著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效应,对化脓性细菌的清除尤为重要。

。5

·临床免疫学·

NOTE

(3)溶菌作用:细菌与特异性抗体(IgG或IgM)结合后,能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最终导致细菌的裂解死亡。

(4)中和毒素作用:由细菌外毒素或由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抗毒素,主要为IgG类,可与相应毒素结合,中和其毒性,能阻止外毒素与易感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外毒素不表现毒性作用。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随血液循环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2.细胞免疫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主要停留在宿主细胞内者,称为胞内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布鲁菌、沙门菌、李斯特菌、军团菌等,这些细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杀菌作

用。宿主对胞内菌主要靠细胞免疫发挥防御功能。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主要是T

(CD4+)细胞和Tc(CD8+)细胞。Th1细胞通过分泌IFN-Y激活巨噬细胞,杀伤被吞噬的胞内

菌;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通过细胞毒性作用溶解感染的靶细胞,细胞裂解后释放

的胞内菌经补体调理后由吞噬细胞清除。此外,分布在黏膜、皮下组织和小肠绒毛上皮间数量

众多的淋巴细胞称为上皮内淋巴细胞(IEL),IEL中95%为T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感染机体

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亦可造成免疫性病理损伤。

第二节病毒免疫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是指病毒通过多种途径侵人机体,并在易感的宿主靶器官细胞中增殖的过程。人类病毒是指能感染人体或对人有致病作用的病毒。病毒感染的实质是病毒与机体、病毒与易感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病毒感染常因病毒种类、机体状态不同导致轻重不

一、具有临床表现的损伤或病毒性疾病。有时虽然发生病毒感染,但并不产生损伤或疾病。病毒致病是由侵入宿主、感染细胞开始的,致病作用表现在人整体和细胞两个方面。

抗病毒免疫就是机体针对病毒的免疫,包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机体免疫模式,能够有效地对抗、遏制、消除病毒对机体的感染和破坏,是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保证。

一、病毒传播途径

(一)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病毒从动物到人的传播。常见的水平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经呼吸道传播病毒经空气、飞沫等吸入感染,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

2.经消化道传播病毒污染了食物和水源,经口食入而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3。经祕尿生殖道传播由直接性接触而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4.经皮肤伤口传播经昆虫媒介的叮咬、动物咬伤或皮肤伤口直接接触病毒而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等。

5。经血液传播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包括经注射、器官移植等途径引起的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二)垂直传播

病毒经胎盘、产道、哺乳由母亲传给胎儿或新生儿的方式,即宿主的亲代传播给子代的过程,称为垂直传播。可经垂直传播的病毒有风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