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手册》向延根|(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检验手册》

【作 者】向延根
【页 数】 451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4
【ISBN号】978-7-5710-0442-2
【价 格】78.00
【分 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手册
【参考文献】 向延根. 临床检验手册.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4.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临床检验手册》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涵盖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体液学检验、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及临床核酸与基因检验等七章,各章节的每个检验项目包括患者要求、检验标本、检验方法、参考区间和危急值、临床应用、临床意义、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等七个部分。限于篇幅,书中仅列出了当前主流的一种或两种检验方法的名称及其相应的参考区间;本书的参考区间主要来源于试剂说明书、卫生行业标准、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等,各实验室应根据检测系统引用或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实验室可参考“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规范化专家共识”等相关专家共识,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设置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

《临床检验手册》内容试读

第一章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章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节血液学一般检验

一、血液细胞分析

【患者要求】住院患者以早晨空腹静脉血为宜,门、急诊筛查可采集随机静脉血。

【检验标本】用EDTA-Kz抗凝剂的紫色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2mL。

【检验方法】血液分析仪法。

(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参考区间】成人:(3.5~9.5)×10/L;儿童:(8~10)×10°/L;新生儿:(15~

20)×10°/L。

【危急值】

1.白细胞减少血液科患者:WBC≤1.0×10°/L;肿瘤科患者:WBC≤2.0×10/L:

其他科室患者:WBC≤2.5×10°/L。

2.白细胞增多血液科患者:WBC≥50×10°/L;其他科室患者:WBC≥30×

10°/L。

【临床应用】用于感染性疾病、血液病等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白细胞计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性波动,只有通过定时和连续随访才有意义。

(1)年龄:新生儿白细胞计数较高,一般在15×10°/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L

以上。通常在出生后3~4天降至10×10°/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降低至成人

水平。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到出生后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之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到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到4~5岁两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计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天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

1

临床检验手册

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在短时

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即迅速恢复至原有水

平。吸烟亦可引起白细胞计数增高。

(3)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1个月,常波动于(12一

17)×10°/L,分娩时可高达34×10°/L。分娩后2~5天恢复正常。

2.病理性增多常见于以下情况。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尤其脓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时。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感染时。

(3)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等组织损伤。

(4)白血病。

(5)肝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代谢中毒。

(7)铅、汞等金属中毒。

3.病理性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

(1)某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

(2)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

(3)黑热病、疟疾等感染。

(4)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5)门脉性肝硬化等脾功能亢进。

(6)系统性红斑狼疮、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7)电离辐射(如X线)、肿瘤化疗及氯霉素、磺胺类药等某些药物反应。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1.采血速度要快,血液与抗凝剂应充分混匀,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溶血或小凝块。采血时避免过度挤压,防止组织液混入。

2.为方便血标本混匀,采血管应留有足够的剩余空间。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4小时。

3.显微镜计数法是白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存在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抵抗溶血和高三酰甘油等影响因素时,均会干扰白细胞计数的结果,需使用手工法进行确认。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 leukocyte count,DLC)

l.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参考区间】成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1.8~6.3)×10/L;成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40%~75%.

【临床应用】用于急性感染与炎症、血液病等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

2

第一章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床意义】

(1)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40%一75%,因此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可参见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变化。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反应性增多:①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比有所增高;中度

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10×10°/L,并伴有轻度核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

高,可达20×10°/L以上,且伴有明显核左移。②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在较

大手术后12~36小时,白细胞常达10×10°/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急性溶血反应时,也可见白细胞增多,这些可能与心肌损伤和手术创伤等所产生的蛋白分解产物及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等有关,促进骨髓储备池白细胞的释放。

③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X

10/L,其中增多的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的一过性缺氧等

有关。④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催眠药、杀虫剂DDT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计数增高,

可达20×10°/L。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

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2)异常增生性增多: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次

也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此时总数可高达(10~20)×10/L或更多,且可有较明

显的核左移现象,而呈类白血病样反应。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的主要机制为白血病细胞失控地无限增殖,白血病细胞的调亡周期延长,血中转动时间延长(正常白细胞约为10小时,白血病细胞平均为33~38小时)。恶性肿瘤时白细胞增多的机制为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产生促血细胞生成素,同时其坏死时分解的产物促进骨髓储备池中白细胞的释放。恶性肿瘤常伴有骨髓转移,并将骨髓内粒细胞(甚至较幼稚的粒细胞,并可伴有幼红细胞)排挤释放入血。

(3)中性粒细胞减少:①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

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相对减少,可减少到2×10/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

感冒时白细胞亦减少,可能是在细菌及病毒作用下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少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②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L以下,分类时几乎

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所致,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小部分急性白血病

患者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降低,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其白细胞可<1×10°/L,分类时

亦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只有骨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③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

(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故于接

临床检验手册

触和应用期间每周应监测一次白细胞计数。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破裂而减少。⑤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大,如门脉性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其机制为肿大脾中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了过多的白细胞;肿大脾分泌过多的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物质,而此种物质能灭活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子。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白细胞总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若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与白细胞的数量关系不相一致的情况,应视情况具体分析。

2.淋巴细胞(lymphocyte,L)

【参考区间】成人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1.1~3.2)×10/L;成人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20%~50%。

【临床应用】淋巴细胞是人体主要的免疫细胞,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作为监测组织或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出生1周的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高,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较高,可达70%;4~6岁后,淋巴细胞开始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整个婴幼儿期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成人高。

(2)病理性增多:①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时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②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也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类来识别。③肾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反应前期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即增高。④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淋巴肉瘤。前者如属慢性型,则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如属急性型,则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均可致白细胞总数增高。后者多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是降低的。

(3)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伴严重化脓性感染,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但计算其绝对值,淋巴细胞数量仍可在正常范围。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1)凡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时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均可导致淋巴细胞的相对增高。

(2)当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时,应推片镜检,注意异型淋巴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存在的可能。

3.单核细胞(monocyte,M)

【参考区间】成人单核细胞绝对值(Moo#):(0.1~0.6)X10/L:成人单核细胞

4

第一章临床血液学检验

百分比(Mono%):3%~10%。

【临床应用】用于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观察指标。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内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

(2)病理性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防御作用是通过以下3个环节来完成的。

①对某些病原体如EB病毒、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沙门菌、布鲁氏菌、疟原

虫和弓形虫等,均有吞噬和杀灭的作用。②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在炎症组织中迅速出现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前3天中性粒细胞占优势,以后或更晚则以单核细胞为主,由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残余的细菌和已调亡的粒细胞,使炎症得以净化。

③处理抗原。在免疫反应的某些阶段协助淋巴细胞发挥其免疫作用。

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都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在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浸润性的颗粒性结核时,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甚至呈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常达

20×10°/L以上,分类时单核细胞可达30%以上,以成熟型为主。②某些血液病。粒细

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常见单核细胞一过性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胞减少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见单核细胞增多。③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从略。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当单核细胞计数显著增加时,应结合白细胞分类散点图进行观察并推片镜检复核,以防存在异常或幼稚细胞。

4.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参考区间】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0s#):(0.02~0.52)×10/L;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0s%):0.4%一8%。

【临床应用】用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通过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

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较少。因此,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

(2)病理性增多:①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精神病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肠寄生虫的抗原与肠壁内结合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某些钩虫病患者,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分类中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而呈嗜酸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但其嗜酸性粒细胞均属成熟型,随驱虫彻底及

5

临床检验手册

感染消除后血常规逐渐恢复正常。②某些传染病。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猩红热时反而增高,这可能是因为该病的病原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化补体,继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③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此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10%以上,并可见幼稚型。罕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以幼稚型居多,且其嗜酸性颗粒大小不均、着色不一、分布紊乱,细胞质中可见空泡等形态学改变。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金淋巴瘤及某些系统的肿瘤如肺癌时,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

(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

(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其他应用:①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进抗感染的能力,因此当急性感染(如伤寒)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又逐渐增多。若临床症状严重,而嗜酸性粒细胞不减少,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如嗜酸性粒细胞持续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说明病情加重,反之,嗜酸性粒细胞重新出现或暂时增多,则为恢复的表现。②观察手术和烧伤患者的预后。术后4小时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24~48小时后逐渐增多,增多速度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性粒细胞完全消失,持续时间较长,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不下降或下降很少,均表明预后不良。③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后,随即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mg,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或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肌内注射后4小时或静脉滴注开始后8小时,再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判断:①在正常情况下,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减少50%以上。②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而垂体前叶功能不良者,则直接刺激时下降50%以上,间接刺激时不下降或下降很少。③垂体功能亢进时,直接和间接刺激均可下降80%~100%。④垂体前叶功能正常,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良者则直接或间接刺激下降均不到50%。艾迪生病患者,一般下降不到20%,平均仅下降4%。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1)若监测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避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受日间生理变化的影响,最好固定标本采集的时间(如上午8:00或下午15:00)。

(2)嗜酸性粒细胞易于破碎,标本检测前混匀不宜用力过大。

5.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参考区间】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0~0.06)×10°/L;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0~1%。

【临床应用】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超敏反应,临床上常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