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药学》于喜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实用药学》

【作 者】于喜昌主编
【页 数】 352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78-4341-0
【价 格】90.00
【分 类】临床药学
【参考文献】 于喜昌主编. 临床实用药学.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临床实用药学》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临床药学所涉及的内容,阐述了常见病中西药用药的基本规范,内容涵盖药物作用机制、药物选择与应用、剂量选择及调整、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剂型选择等。

《临床实用药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我国疆域辽阔、物产富饶,拥有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药材资源。近代以前本草典籍记载药物品种超过3000种,20世纪90年代中药资源普查显示,种类已达12800余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宝贵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今我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里的传统医药主要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主流用药,在健康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不断地研究与发展,中药将会对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

(一)中药及其相关概念

1.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主要有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三种形态。其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其中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自古沿袭把药学称为“本草”。改称为“中药”,是约19世纪后期西方医药全面、系统传入我国后,为了区别于西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称呼。

2.传统药物。传统药物是指各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物,主要是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我国传统药物主要是中药,也包括民族药(如藏药、蒙药等)、民间药物(蕴藏在民间的单方验方、草药等)。

3.民族药。民族药应当是我国各民族独特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及其药学类学科。但是目前一般认为民族药是指除汉族以外各兄弟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鲜明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文化如藏药、维吾尔药、蒙药、壮药、苗药、羌药等。中药则主要指汉族的传统药物。

4.草药。草药之名始于宋代,当时是指主流本草尚未记载,官方中医机构和人员少用,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药物。非专指草本类药物,也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在医疗实践中,草药逐渐由经验用药向理论指导用药过渡,最终形成中药。两者无本质区别,合称中草药。

5.中药材。中药材是指经过采收,可以作为中药饮片使用,但未经必要加工炮制,而且尚未按照有关质量标准检测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天然产物。

6.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经过挑拣净选将中药材按照有关炮制规范制成的片状、块状、段节及粉末等形状的加工炮制品;饮片除干燥的固体外,还可以是鲜药、液汁、半流体或提取物;除常见的单味药饮片外,也有建曲、芜荑之类“复方”饮片。因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可直接用于调配和制剂。因中医临床治疗多以

·2

临床实用药学

“汤剂”饮服为主,故名“饮片”,古代又称“咀片”。

7.中成药。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处方标准并依据药材的理化特点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制剂,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虽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但也存在不能灵活因证加减、载药量有限及质量可控性较差等问题。

8.天然药。天然药是指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自然界中存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可直接入药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入药,主要相对于化学药而言。天然药与中药都使用动物、植物和矿物,但用作中药的物质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

9.现代药。现代药是指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用现代医学观,点表述其特性,能被现代医学使用的药品。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得到,并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筛选确定其药效的。

(二)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鉴定、种植(或养殖)采集储存、炮制、制剂、性能、功效、应用、药理、化学成分及其营销和管理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一词出现之前,也把古代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中药学包括了一切与中药有关的知识,在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演变中,又称为广义的中药学。

二、中药学的学科分化

中药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随着自身发展及其他学科渗透,研究领域更加扩大,分支学科日趋成熟。南北朝时期炮制学专著一《雷公炮炙论》的出现,堪称古代该学科分化较完全的标志。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医药知识大量传入我国,中药的现代研究日渐受到重视,对中药化学和药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也涉及中药药性、鉴别、栽培、资源调查、制剂及炮制等方面。这些研究发展促进了中药学的学科分化。目前,该学科已经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分支学科,均融入了大量现代研究方法及其他学科知识,并进一步向各自领域纵深发展。其中,临床中药学在该学科分支群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统率作用。

三、临床中药学的概念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目的,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药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我国现有的学科目录中,中药学是与中医学并列的,都属于一级学科。临床中药学既是中医学的二级学科,也是中药学的二级学科,具有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研究内容有性能理论、功效理论、应用理论、配伍理论以及各种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知识以及本草发展史,同时也涉及其他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相关知识。

在中医学学科群中,临床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和方剂学一起,在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

第一章绪论

·3·

中药学学科群中,临床中药学是龙头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的现代研究提供依据的同时,又将各二级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提升,纳入临床中药学的理论体系,最终促进中药学现代化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分为防治作用与不良作用。

在古代本草文献中,除记载了药物对人体的医疗作用外,还包括一些非医疗作用。医疗作用中有一部分是针对其他生物的,其效应因物种差异与人体也不一定相同。非医疗作用,如《神农本草经》载丹砂“能化为汞”,石胆“能化铁为铜”,是指矿物药在冶金或化工等学科的应用。因而中药的非人体的或非医疗作用均不属于中药学研究的范围。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属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也即《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者,不病也。”而人体产生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发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所致。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就是中药针对患者不同病机,或祛邪去因,或扶正固本,或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以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前人将中药的这种纠正作用概括为药物的偏性,也即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第二节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诊断、治疗、保健作用和相应效果的高度概括。即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

中药功效的认识与概括,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及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辨证求因、辨证论治及归纳分析的方法反推而得。在中药学中,中药的“作用”与中药的“功效”经常互用,但两者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差异。当以“功效”代替“作用”时,仅指药物对机体疾病的防治作用而已。

中药的主治是指药物治疗功效所适应的疾病、证候或症状,又称“应用”或“适应范围”,简称主治。从认识的角度,主治是确定功效的依据;从临床运用的角度看,功

第二章中药的作用

效可提示中药的适应范围。如依据鱼腥草能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热毒疮疡及热淋小便不利等病证,可确定其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的功效。反之,鱼腥草的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等功效,提示其可以治疗热性或湿热性的疮痈和淋证。

明代以前,本草著作在记述药物时,对功效与主治的含义缺乏明确界定,常常将两者混用,如黄连“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明末以后,随着医药学家对于中药功效概念明确,功效与主治区别的廓清,功效专项开始分列,中药编写体例发生了变化,促进了中药按功效分类的发展,加强了中药性能、主治、证候禁忌等内容与功效的有机联系;鉴于中药功效的纽带作用,使得中医学理法方药成为统

一整体。

中药功效分类复杂,就整个系统而言,主要可分为治疗类功效与保健类功效两类,且大多数属于前者。

中药治疗类功效的总结,既基于药物的临床实践,又依赖于中医理论的概括。可分为:①针对证候的治疗功效,如平肝潜阳是针对肝阳上亢证,活血化瘀是在针对瘀血证,发散风热是针对风热表证。②针对疾病的治疗功效,如截疟治疗疟疾病、驱蛔虫治疗蛔虫病。③针对症状的治疗功效,如杏仁之止咳,麻黄之平喘,生姜之止呕,延胡索之止痛,三七之止血,均属“对症”之功效。

保健类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对人体预防和养生、康复作用进行总结而形成的。可分为:①预防功效,如苍术烟熏“辟一切恶气”“弭灾渗”,佩兰煎汤沐浴“辟疫气”,大蒜“辟瘟疫”。②养生功效,古文献所载关于药物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强身健体,调理情志,养护脏腑,延缓衰老等作用,如灵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首乌能黑髭鬓,悦颜色等,多属于中药的养身功效,也即现代的保健功效。然而,“保健”功效与“治疗”功效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此外,与中医辨证学理论相对应,还有不同的功效描述系统,如结合八纲辨证,有发表、温里、补虚、泻实、滋阴、补阳等;结合脏腑辨证,有清肺、补脾、和胃、利胆等;结合气血津液辨证,有益气、养血、生津、利水等;结合经络或六经辨证,有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等;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透营转气等。中药的功效表述是相对的,不同体系与层次的功效交叉互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中药功效体系。

中药主治的表述与分类,常见的有:①证名类主治,如热淋、血淋、湿热黄疸等。

②病名类主治,如疟疾、肺痈、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③症状类主治,如呕吐、疼痛、耳鸣、口臭等。还有个别药物的主治病证描述,借用现代病名,如胃下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

在中药学中,中药功效是联系中药主治与性能的枢纽,同时也是本草文献学研究、临床中药应用、现代中药实验研究的出发点和分科研究后综合提高的归宿,也是中药学未来发展的生长点。在学习过程中抓住这一核心,可以执简驭繁,事半功倍。

。6·

临床实用药学

第三节

中药的不良作用

中药的不良作用,是指中药在正常及非正常用法用量下,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性作用。其中,在正常用法用量下,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称为中药的不良反应;而在非正常用法用量下,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则属于不良医学事件的范畴。中药的不良反应也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大致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作用、特异质反应、耐受性、变态反应、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下,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与治疗所需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对机体损害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停药后能自愈。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味中药具有多种作用,治病时发挥治疗作用的只是某一种或几种,其他作用便造成了机体的不适。中药的副作用与治疗作用是相对的,如大黄能清热泻火、泻下攻积,适宜于热结便秘,·其两项功效均为治疗作用;但若治冷积便秘,其清热泻火作用则成为副作用。又如吴茱萸能温中、止呕,适宜于胃寒呕吐,其两项功效均为治疗作用;若用治胃热呕吐,其温中作用则成为副作用。

毒性反应指药物引起的人体组织与器官在生理生化功能方面的异常和结构方面的改变。毒性反应和副作用较难区别,但其发生与剂量有关,是药理作用的加强,也是可以预知的。毒性反应造成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有的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但也常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害,终身不愈。因服用剂量过大,立即发生的毒性,称为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因长期用药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称为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三致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多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有的药物有毒,用时要“斟酌其宜”;有的“多毒,不可久服”。再如“是药三分毒”“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等认识,均说明古人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已相当了解。现代研究发现,有的药物甚至在正常用量范围内使用,有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如麻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因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一麻黄碱,可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有时会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和震颤等。

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同于不良医学事件,清代名医徐灵胎言:“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若将此类反应不加分析研究而等同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因此,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或延长疗程等方法实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有限度、有风险的。理性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充分利用其治疗作用,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有力保障。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