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党海燕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

【作 者】党海燕主编
【页 数】 144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7
【ISBN号】978-7-5390-6418-5
【价 格】30.00
【分 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参考文献】 党海燕主编.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内容提要: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涉及临床实验室各学科及专业。全书包括标本采集与储运规范、结果值临床意义、临床基础检验、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内容,该书以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线,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目标,将检验技术与临床意义紧密结合。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内容试读

第一章血液学一般检验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的临床应用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参与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血液系统疾病除直接累及血液外,也可以影响全身组织器官,而各组织器官的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液中成分发生相应变化。临床上较多的诊治指标是通过血液标本检测的。

第一节」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

血细胞分析仪,是目前临床血液学一般检查最常用的检测仪器。以往采用手工操作显微镜计数血细胞等,由于操作过程的随机误差、实验器材的系统误差和检测方法的固有误差,使手工操作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大批量标本检查时,难于及时发出报告。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人库尔特(W.H.Coulter)发明并申请粒子技术的设计专利;50年代初期,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开始用于临床,开创了血细胞分析仪的新纪元。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研制水平不断提高,检测原理不断改进,测量参数逐渐增多,检测速度更快,精密度进一步提高。操作简便是血细胞分析仪的绝对优势特征。各种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问世,不断为临床提供更有用的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

1.常见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用语及英文缩写词(见表1)

2.基层常用血细胞分析仪参考区间(见表2)

静脉血细胞各项参数的临床应用有赖于其参考区间(参考值)的确定,而参考区间可因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种族分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还因为使用仪器或方法以及静脉血与末梢血不一,某些参数可能出入较大,这就要求各地区甚至各医院实验室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各种有关项目的参考区间。

二、检测参数的临床应用

(一)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单位容积内的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常用的白细胞计数的方法是显微镜计数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法。显微镜计数法是白细胞计数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基层单位和分散检测:血细胞分析仪法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筛检方法,但重型肝炎患者,

因红细胞膜质异常,有抵抗溶血剂的作用,导致红细胞溶血不完全,WBC直方图35前区出

现的峰主要是血小板(PLT)集团、红细胞碎片等小颗粒所致,若该峰很高,则干扰颗粒较多,

可致WBC假性增高。

1.参考区间

健康成人:男性(3.97-9.15)×10L,女性(3.69-9.16)×10L。

-1-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

表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用语及英文缩写词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血红蛋白

HGB

中性粒细胞比率

NEUT%

红细胞比容

HCT(或PCV)

淋巴细胞绝对数

LYM#

红细胞计数

RBC

淋巴细胞比率

LYM%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中值细胞计数

MID#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中值细胞比率

MID%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溶度

MCHC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

EO#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E0%

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

BASO#

血细胞计数

WBC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

BASO%

血小板计数

PLT

单核细胞比率

MONO%

单核细胞比率

MONO%

单核细胞绝对数

MONO#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大型未染色细胞计数

LUC

血小板比容

PCT

大型未染色细胞比率

LUC%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左偏移

Left shift

平均血小板溶度

MPC

异性淋巴细胞

Atypical lymph

平均血小板质量

MPM

原幼细胞

Blasts

网织红细胞总数

RET

异常原幼细胞

BL-ABN

网织红细胞比率

RET

红细胞大小不等

ANISO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RET#

大红细胞

MICRO

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r

小红细胞

MACRO

单个网织红细胞内平均血红蛋白溶度

CHCMr

血红蛋白溶度不等

HCVAR

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r

高血色素行红细胞

HYPER

单个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

CHr

有核红细胞

NRBC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r

大血小板

LPLT

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NEUT#

表2常用血细胞分析仪参考区间

测定项目

男性

女性

WBC(x10PL)】

3.979.15

3.96-9.16

LYM(%)

20-40

20-40

MID(%)

3.5-8.0

3.5-8.0

NEU(%)

50-70

50-70

LYM#(×10/L)

0.84

0.84.0

MD#(×10L)

0.2-0.7

0.2-0.7

NEU#(×10/L)

2-7

2-7

RBC(×102L)

4.095.74

3.68-5.13

HGB(g/L)

131-172

113-151

HCT(L/L)

0.38-0.508

0.335-0.450

MCV(n)

83.9-99.1

82.6-99.1

MCH(Pg)

27.8-33.8

26.933.3

MCHC(g/L)

320-355

322362

RDW()

<14.5

<14.5

RLT(x10P/L)

85-303

101-320

MPV(n)

7.6-13.2

7.6-13.2

PDW(%)

14.8-17.2

14.817.2

-2-

第一章血液学一般检验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17~20)×10/L:儿童:(8~10)×10L:婴儿:(11~12)×10L

2.临床应用

(1)增多:①生理性增多:新生儿WBC最高,儿童略高于成人: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

天(),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寒冷及情绪激动等白细胞数都可增高。一个人的白细胞总是下午比上午高一些,因此对白细胞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时检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②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阑尾炎、脓肿、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③急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急性铅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④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⑤急性失血、出血和溶血:如外伤大出血,肝、脾等破裂,脑出血,血型不合输血等。⑥白血病及某些肿瘤。⑦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⑧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血(AHA)的急性发作等。⑨少数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M)、传染性

淋巴细胞增多症(L)。①应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的几天内,白细胞数常超过正常

范围。

(2)减少:①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感染、病毒(如流感、麻疹病毒)感染、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感染等。②某些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

(粒缺,GL)、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A)、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③过敏性休克、重症恶病质。④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门脉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

狼疮(SLE)。⑤化学药品及放射损害:如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严重砷、镁、汞、苯中毒等。

⑥其他:如营养不良、极度肾衰竭等。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计数各类白细胞的相对和绝对数值,以诊断感染或造血功能性疾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法。各类白细胞的相对值在血膜片上直接计出或用自动分类计数机测出,而绝对值可由相对值乘以白细胞总数求得。

L.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及绝对数(NEUT#)

(1)参考区间

健康成人:杆状核1%~5%,绝对数(0.04-0.50)×10L;

分叶核50%~70%,绝对数(2~7)×10L。

幼儿:35%~50%:新生儿:70%90%。

(2)临床应用

基本同WBC计数。

1)增多: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0%,绝对值>7×10L称为中性粒细胞增高。

生理性增多:多为一过性的,不伴有WBC质量的改变。①年龄:新生儿WBC数一般在

15×10L左右,个别可高达30x109/L以上。3~4d降至10x10L左右,3个月后逐渐降低至成人水平。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为(6-28)×10L,7d内降至5x10L,6-9d逐渐降低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45岁两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等。②日间变化:在安静和休息

-3-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

时WBC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

相差1倍。③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一般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饱餐等均可使WBC数轻度增高:严寒、暴热可使WBC数高达15×10L或更高:剧烈运动

剧痛和情绪激动可使WBC数显著增高。如剧烈运动可使短时间内WBC数高达35x10L,均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④妊娠与分娩:妊娠期WBC数常见增多,妊娠5个月后可达15×10L以

上,特别是最后1个月常波动于(12~17)×10L:分娩时可高达34×10L,2~5d内恢复正常。

⑤其他:吸烟者平均WBC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

病理性增多:①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生成增多,边缘池释放增加。因此,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

I.急性感染或炎症:以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或全身性感染最为明显,其次是某

些杆菌(如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真菌和放线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梅毒、寄生虫(如肺吸

虫)等。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A急性化脓性胆

囊炎,WBC>20x10L可为诊断标准之一。B.在急性胰腺炎,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与

炎症程度成正比,WBC>10×10L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67.5%,坏死性急性胰腺炎达

78.6%:中性粒细胞比率>85%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86.2%,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占88.5%,死亡率可达100%。C.在肠缺血、坏死破裂,WBC>10x10L是其早期指标之一。D.局限性的轻

度感染,中性粒细胞比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WBC总数可增高至(10~20)×10L,中性粒

细胞明显增加,并伴有核左移: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如发生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WBC

可达(20~30)×10L,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性改变。以上情况说明机

体反应性良好,因为不仅释放了贮备池粒细胞,还将成熟池甚至分裂池粒细胞也释放入血液

以应急需。如感染过于严重,WBC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且核左移明显。Ⅱ.广泛组织损伤

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以及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等,在1236小时(h)内常见WBC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在较大的手术后12~36h,WBC常达10x10L以上,因此,用WBC增多来考虑有无术后感染,必须注意到时间因素。急性心肌梗死1~2d内常见WBC明显增多,可持续1周,借此可与心绞痛鉴别。Ⅲ.急性溶血:

因红细胞(RBC)大量破坏引起组织缺氧以及RBC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存池中的粒细胞

释放,致使WBC数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升高为主。V.急性失血:WBC总数在1~2h可

达(10~20)×10L,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消化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

妊娠破裂等,WBC数增高更为显著,血小板(PLT)数也同时有所增高,但此时的RBC数和血

红蛋白(HGB)仍可暂时保持正常范围。因此,WBC数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

标。V急性中毒:外源性中毒如汞、铅、安眠药急性中毒,昆虫毒、蛇毒以及毒蕈中毒。内源性

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生为

主。I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时可出现持续性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其机制可

能为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细胞(如肝癌、胃癌等)可产

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等。I其他原

-4-

第一章血液学一般检验的临床应用

因: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及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②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I白血病:A急性白血病如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M~M7,骨髓中病理性原始细胞大

量异常增生,但外周血中出现WVBC数增高的患者不到50%,一般增至(10~50)×10L,超过

100x109L者较少,其余患者WBC数可在正常范围或减低,甚至显著减低。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WBC总数达(100~600)×10L,早期无症状患者可在50x10L以下。周围血中粒细胞在90x109L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系细胞,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C.类白血病反应:WBC数中度增高但大多<100x10L,以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较少见(<10%),常伴较明显的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Ⅱ.骨

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MF)和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CML)等。本组疾病均系多能干细胞的病变引起,具有潜在演变为急性白血病

(AL)的趋势。WBC数常为(10-30)×10L。

2)中性粒细胞减低:WBC减低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低。当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1.5×

10L时,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l0L时,称为粒缺(GL)。引起中性粒细胞减低的病

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WBC数可减

低至2×10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等,可能由于细菌内毒素及病毒的作用,使边缘池粒

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低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②血

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RBC、WBC和PLT均减低,即“三少”表现。当中性粒细

胞绝对数≤0.5×10L时,感染的危险性极高;<0.2×10L时,预后很差。少数非白血性白血

病,其WBC数可<1.0x10L,分类计数时亦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只有骨髓检查才能明

确诊断。③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镭照射等)、化学药物中毒(如长期服用氯霉素

等),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WBC数减低。药物性中性粒细胞减低症临床上最为

常见。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门

脉性肝硬化、班氏综合征等均可见WBC数减低。其机制为脾脏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了

过多的WBC:肿大的脾脏分泌过多的脾素,能灭活促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子。

此外,中性粒细胞减少还见于疟疾、抗癌药物化疗、化学药物中毒等病毒感染。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主要指核左移和核右移两种,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3叶的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

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

左移。①再生性左移。伴有WBC总数增高的核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

盛。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等)、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

等。核左移对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I轻度左移:W$C总

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略增高,仅有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

力较强。Ⅱ.中度左移: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

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Ⅲ.重度左移。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明显

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常见于粒细胞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类

-5-

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

白血病反应。②退行性左移。WBC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的核左移,见于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粒细胞生成和成熟受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等,以及机体反应性低下,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功能受抑制的伤寒、败血症等。

核右移:不仅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增多,且分叶过多,常见4叶、5叶(正常时多分3叶),5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之,这是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表现。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gA)、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之后:炎症恢复期的一过性现象。但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表示预后不良。

2.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0%)及绝对数(E0#〉

(1)参考区间

健康成人:0.5%-5.0%,绝对数(0.05-0.30)×10L。

(2)临床应用

1)生理变化

年龄:5岁以下儿童嗜酸性粒细胞为(0-0.8)×10L,5~15岁为(0-0.5)×10L。

日间变化:健康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日间的波动,这可能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糖皮质激素的机制为,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嗜酸性粒细胞进入外周血。②使血液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附着于小血管壁并向组织浸润,从而使循环血嗜酸性粒细胞减低。白天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因而嗜酸性粒细胞血浓度白天低夜间高(午夜至凌晨4时最高):上午波动大(上午10时至中午最低),下午较恒定,即使是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数的波动也可达30倍之多。因此,宜在早晨8时测定嗜酸性粒细胞基础水平。

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皮质产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可阻止骨髓内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并使其向组织浸润,从而使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增多:指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10L。①寄生虫病:钩虫、血吸虫、华支睾吸

虫、肺吸虫、丝虫、绦虫、包囊虫等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有时可呈现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肠寄生虫病时,该寄生虫抗原与肠壁内结合IgE的肥大细胞接触时,使后者脱颗粒而释放组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食物或药物变态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过敏性肺炎、枯草热等。③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剥脱性皮炎、疱疹样皮炎、霉菌性皮肤病等。④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可高达10%以上,并可见幼稚型。真性RBC

增多症(PV)、多发性骨髓瘤(MM)、脾切除术后等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白

血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极度增高达90%以上,以幼稚型居多,且其嗜酸性颗粒大小不均、着色不一、分布紊乱,并易见空泡等形态学改变。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霍奇金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在10%左右。⑤某些恶性肿瘤:不少癌肿(如肺癌)因嗜酸性粒细胞对白细胞介素5

(L-5)和肿瘤细胞因子反应而增高,常在实体瘤诊断之前出现,也可伴随发生。尤其在肿瘤

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中,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高。在有些患者,当治疗有效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程度可减轻。⑥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某些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