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鹂江临床实验录》邢鹂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邢鹂江临床实验录》

【作 者】邢鹂江著
【页 数】 326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2
【ISBN号】978-7-5337-7529-2
【价 格】48.00
【分 类】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参考文献】 邢鹂江著. 邢鹂江临床实验录.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邢鹂江临床实验录》内容提要:

邢鹂江先生为江苏省名中医,学术经验丰富,临床经验独到,现代著名经方家黄煌教授为其嫡传弟子,邢鹂江先生在苏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地位。书稿所载医案,为先生亲自记载,共330例。书中所载临证实录及证后体会具有重要价值。

《邢鹂江临床实验录》内容试读

临证实录第一章

临床实验录邢鹏江

XING LIJIANG

LINCHUANG

SHIYAN LU

邪鸥江临床实验录

第一节外感病证

发热(21例)

案1李XX男23岁农民发热

初诊,1975年3月4日。患者发热4日,体温38~39℃,有汗,面红,周身红疹,瘙痒,烦扰难寐,伴咳嗽,舌红苔薄。风温病毒外侵入营,郁发于肌腠。治宜疏风败毒。

薄荷钱半*(后入)

荆芥钱半

黄芩三钱

忍冬藤五钱

连翘三钱

地肤子三钱

杏仁三钱

板蓝根五钱

大青叶五钱

生甘草一钱2帖

二诊,3月6日。发热已减,体温接近正常,红疹仍布,胸腹四肢较多,搔之奇痒,舌红苔薄,脉弦细数。风毒外透,原方加减。

原方去地肤子,加稀莶草四钱、苦参片三钱、丹参三钱,2帖。

三诊,3月9日,红疹渐隐,胸腹部稀疏尚见,肤痒亦衰,咳嗽除,舌红苔少。为阴血本不足,风毒未尽。宜养血,凉营,清热。

生地四钱

玄参四钱

当归三钱

白薇二钱

稀莶草四钱

黄芩二钱

丹皮二钱

忍冬藤五钱

大青叶五钱3帖

诊后记:前人谓“斑宜清化,疹宜透发”。本例治以疏风败毒法,由是风毒外泄,而热解疹隐。倘一见壮热奇痒而遂投凉滞,则邪毒从何外达?薄荷、荆芥轻清解散,善散风热之邪,是透达风疹之要药。

案2许XX男15岁学生发热

初诊,1976年6月24日会诊。患者畏寒发热9日,当地用过AP℃(复方阿司匹林

片)和肌注小檗碱,发热不解,呕吐,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入院治疗,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今晨神昏不语,抽搐时作,喉有痰声,皮肤灼热,体温39℃,牙关不利,脉数急,红苔微黄。此温邪内闭心包,痰热激动肝风。急拟清热化痰,镇痉开窍。

*钱半:邢鹂江先生医案中均采用市制,1市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钱=3克(法定计量单位),钱半为4.5克。为保持医案原貌,未作改动。2

第一章临证实录

礞石滚痰丸三钱(包煎)

全栝楼五钱(打)】

钩藤五钱(后入)

紫雪丹五分(药汁调化)

广郁金钱半

石菖蒲二钱1帖

药液分两次鼻饲。

二诊,6月25日,肢搐未再加重,昨晚呕吐痰浊,咽喉略有痰声,大便未行,下腹按得条状,舌红苔微黄,脉弦细数。此乃痰积壅结,腑气不通。拟豁痰开窍通腑。

礞石滚痰丸三钱(包煎)

枳实三钱

制僵蚕钱半

川贝二钱

全栝楼五钱

抗热牛黄散二分(药汁调化)

玄明粉钱半(冲)

广郁金钱半

石菖蒲二钱

紫雪丹五分1帖药液分两次鼻饲。

三诊,6月26日,抽搐虽停,而神志依然昏迷,腹满,左下腹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痰积阻滞,热闭未开。

礞石滚痰丸四钱(包煎)

全栝楼五钱

玄明粉二钱(冲)》

枳实二钱

钩藤五钱(后入)

石菖蒲二钱

抗热解毒散四钱(药汁调化)

2帖

药液分两次鼻饲。

四诊,6月29日,昨日大便两次,便溏色褐秽臭,今晨目晴活动,神志清醒,但不言语。腹中积热虽从下达,痰热尚阻心脾之络。再予清气豁痰。

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板蓝根五钱

大青叶五钱

枳壳二钱

天竺黄钱半

炒六曲四钱

石菖蒲钱半

1帖

药后神清能语,热退,经调治数天出院。

诊后记:本证由温邪内闭动风,并有痰积壅结,以致神昏痉厥。治用紫雪丹、抗热解毒散熄风镇痉,清心开窍;礞石滚痰丸合玄明粉、栝楼、枳实等通腑涤痰攻积。积热下,痰浊化,窍闭开,故神清能语。继用银、翘、青、板等清解热毒,以撤余邪。

案3蒋XX男21岁农民发热

初诊,1965年8月21日会诊。患者高热(体温39.5℃)7日,有汗不衰,夜则谵语,昼则明了,胸闷心烦,渴不多饮,作恶,舌红、苔滑厚,脉濡数。乃湿热之邪互蒸,中焦气机不利。治以苦辛疏中,清热利湿

广藿香三钱黄连五分

厚朴钱半

黄芩三钱

焦山楂四钱

焦六曲四钱

姜竹茹钱半

碧玉散八钱(包煎》

玉枢丹二分(化服)1帖

二诊,8月22日,夜间谵语已止,呕恶亦除,大便不爽,小便色黄,热势起伏,胸闷未释,脉苔如前。乃湿热互滞。再以苦辛泄热,流气化湿之法。

3

邢鹬江临床实验录

黄连八分

厚朴钱半

黄芩二钱

枳壳、实各二钱

全栝楼五钱

陈皮二钱

通草一钱

杏、苡仁各四分

碧玉散八钱(包煎)

2帖

三诊,8月24日,汗便俱畅,热退身凉,胸闷已释,舌红苔薄,脉细数。湿热分解,上下宣通。宜清余邪,兼护阴津。黄芩三钱

连翘四钱

银花三钱

板蓝根五钱

南沙参四钱

麦冬四钱

鲜芦根一两

炒谷、麦芽各四钱2帖

诊后记:本案病属湿温。湿热中阻,交蒸于上,清阳失旷,蒙扰心神,故胸闷心烦,夜间谵语,不可作热入心营论治。方宗连朴饮之意,辛开苦泄,开畅气机,分消湿热,随症加减,数剂热退。

案4邱XX男18岁工人发热

初诊,患者暑汗当风饮冷,发热形寒,已经七日。刻下头昏无汗,微烦,胸闷腹胀,渴饮不多,舌边红,苔滑带腻。为夏暑着凉,表气郁闭,暑湿内滞。先予散寒解暑,佐以和中化湿。

香薷钱半

黑山栀三钱

豆豉三钱

鸡苏散八钱(包)

厚朴钱半

广郁金二钱

连翘三钱

焦六曲四钱

焦山楂四钱

鲜荷梗尺许(去刺)

1帖

二诊,汗出遍身,头昏减,形寒除,热减微烦,胸闷,口渴,大便行,舌红苔滑薄。外寒虽去,暑邪未尽。宜清解暑热。藿香梗三钱

青蒿三钱

豆豉三钱

黑山栀三钱

陈皮二钱

天花粉四钱

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鲜荷梗尺许(去刺)2帖

三诊,热退,精神稍振,胸脘亦觉宽舒,知饥思谷,再以清暑和中。佩兰三钱

生苡仁四钱

黄芩二钱

广郁金钱半

滑石五钱

生甘草一钱

炒六曲四钱

绿豆衣五钱2帖

诊后记:夏月纳凉饮冷,风寒束表,暑湿内郁,用香薷、豆豉、鸡苏散宣透表邪,厚朴、郁金、楂、曲等化湿疏中。药后表解气通,汗出热减,继以藿、佩、蒿、芩、苡仁、绿豆衣等清暑化湿而愈。香薷辛温而散,既能祛暑,又能发汗解表,是治疗暑月感冒风寒的

一味常用药品,前人云:“暑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

案5刘XX男8岁江阴发热

初诊,1970年10月11日。患者颈项强、头痛,足麻痹,头发热,近头痛颈强有好转,腹部渐加满膨,大便少。此风邪外袭留于经络,肠腑热壅。蛔虫内扰,若毒盛蛔动,

4

第一章临证实录

与邪风窜入厥阴,则蛔厥之变,意中事了。

煨木香一钱

胡黄连八分

炒枳壳二钱

生甘草一钱

泽泻三钱

青、陈皮各二钱

乌梅肉三钱

雷九三钱

焦楂曲四钱(包)1帖

二诊,10月12日,热仍不退(体温39℃),腹满膨,不大便,舌苔浊舌根腻,此邪湿夹积为患。

煨木香一钱

老苏梗二钱

乌梅三钱

大腹皮、槟榔各三钱

川朴一钱五分青、陈皮各二钱胡黄连五分

姜竹茹一钱五分

1帖

三诊,10月13日,热退神回,足仍痿蹙,不能步履,亦难久立,舌红苔根厚,是热郁伤络,阳明之脉不荣于经脉也。且湿热久浸淫,致大筋短为拘,小筋弛长为痿。

炒白术三钱黄芩二钱

秦艽一钱五分

楂炭二钱

青皮一钱五分大腹皮三钱

炒枳壳二钱

木瓜三钱

忍冬藤三钱神曲四钱(包)2帖

四诊,10月15日,热退,腹痛止,腹膨减,两足痿软麻痹,阳明湿热熏蒸,太阴津液亏,筋与络久失濡润,束筋骨,流利机关之用不得所司。

白术三钱

黄芩二钱

秦艽一钱五分

当归三钱

忍冬藤三钱

枳壳二钱

木瓜三钱

丹参二钱

丝瓜络四钱

焦楂、曲各二钱(包)3帖

案6陈XX男6岁石碑发热

初诊,1964年12月21日。患者麻疹布透未齐,骤然隐没,发热无汗,咳呛无痰,匝月以来,形体消瘦,口唇燥裂,喉痹失音,牙疳溃烂,疹毒内陷,肺胃受殃。下迫肠腑则便利黏液色褐,小便黄少,舌红绛,苔少微黄,脉象细数。总之,痧毒化火,灼伤营阴,重危之证。姑拟凉营解毒,保肺胃阴津。

犀角一分,磨化分2次服。鲜生地一两

连翘三钱

蝉衣一钱

玄参四钱

银花炭二钱鲜大青叶八钱

南沙参四钱

山豆根三钱1帖

另:锡类散二分,吹喉,搽龈溃烂处,一日3次。

二诊,12月22日,今午热势比昨减,牙龈溃烂,喉痹得控制。原方,1贴。

三诊,12月24日,热势较衰,龈烂减,音仍嘶,便下溏薄,色深黄,气秽臭,口舌糜碎脱腐,口渴饮水较多,舌苔脉象如前,蕴毒略解,效方加减,希营热转气外泄,则稳定也。

鲜生地一两黄芩二钱

天花粉五钱

鲜大青叶八钱

5

邢鸸江临床实验录

玄参四钱

连翘三钱

板蓝根五钱

南沙参三钱

银花炭二钱

人中白一钱五分3帖

另:锡类散二分,吹口,搽龈。

四诊,12月29日,咽喉舒利,口、舌、龈糜碎均减,咳呛偶作,发音犹嘶哑,凌晨身肤润,若有汗出状,便泄止,口渴欲饮,舌质绛,中心苔滑,脉数滑,邪热由营转气,津液未复,肺胃燎原火有熄焰之势。病情转轻,治宜透邪清气,参以解毒」

连翘三钱

银花二钱

板蓝根四钱

玉泉散一两包(先煎》

青蒿三钱

南沙参四钱

鲜大青叶五钱

人中白一钱五分

鲜石斛一两打(先煎)3帖

五诊,1965年1月2日,诸症续有改善,音嘶较减,邪毒将解,肺胃未清,药向效求

南沙参四钱

生甘草八分

麦冬三钱

人中白一钱五分

蝉衣八分

黄芩二钱

桔梗一钱五分

鲜芦根一两(去节)3帖

此症基本痊愈出院。

案7丁XX男30岁农民发热

初诊,1965年4月9日初诊。患者旬前冒雨施肥,浑身尽湿,从此形寒发热无汗,咳嗽无痰,面目足跗水肿,肢节痛重,口渴少饮,腹胀满,小便少,舌红苔滑,脉浮数。证属风水相搏,水气不行,泛于肌肤。拟苓桂浮萍汤加减,以祛风解表,行水消肿。

茯苓五钱

桂枝八分

泽泻三钱

紫背浮萍五钱

杏、苡仁各四钱生甘草一钱

炙苏子三钱

车前子五钱(包煎)》

冬瓜皮一两2帖

二诊,4月11日,汗出沾肤,发热渐轻,面目水肿大减,咳嗽痰少,脘腹胀满较松,口渴欲饮,小便黄短,再与前法。原方去苏子,加白前、前胡各钱半,2帖。

三诊,4月13日,汗出较多,自觉身心一爽,热清肿退,唯大便溏,小溲浑黄,舌苔薄滑。此外邪已解,而脾运不健,余湿留滞。宜健脾运中利湿

苍、白术各三钱枳壳二钱

陈皮二钱

车前子五钱(包煎)》

茯苓皮五钱黄芩二钱

玉米须五钱

佩兰三钱5帖

嘱服药完毕后,以开花荠菜煎汤,连服旬日。

诊后记:本例风水相搏,因冒雨劳动,风湿外侵而引起。临床所见,均属肺气不宣、水气停阻之象,故用苓桂浮萍汤加味,以辛温发汗,疏风行水。方中浮萍轻浮升散,善开毛窍,下水气,前人谓其“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故药后肿退较快。最后嘱常服荠菜花,甘淡利湿,且有养肾之功。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