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页 数】 321
【出版社】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20.06
【ISBN号】978-7-5192-5970-9
【价 格】75.00
【分 类】内科-常见病-诊疗;内科-常见病-护理
【参考文献】 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0.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阐述了各种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原则,并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其治疗要求与治疗方法,主要有心内科常见疾病、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并对相关疾病的预后护理作了论述,突出以“的健康为中心”。每个病种包括概述、病因病理、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在治疗上特别重视临床用药问题,尤其考虑到治疗方法选用时的先后次序、轻重缓急。本书注重循证医学的结果和结论,力求准确把握医学发展的脉搏,尽可能展示内科治疗学最新的进展。

《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内容试读

第一章心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体征

一、概述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全身各器官组织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生命活动。此外,循环系统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1.心脏

(1)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心腔。左、右心房之间为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为室间隔。左心房、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为二尖瓣,右心房、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为三尖瓣,两侧瓣膜均有腱索与心室乳头肌相连。位于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为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为肺动脉瓣。心壁可分为

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心外膜与心包壁层之间形成心包腔。

(2)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浦肯野纤维。

(3)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流主要在心脏舒张期。

2.血管

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类。血管对维持和调节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一体液

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因子、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等。

·1·

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是调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要因素。

(二)心血管病的分类

1.按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可将心血管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心血管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胚胎期发育异常所致,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

四联症等。后天性心血管病为出生后心脏、大血管受外界因素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血管神经症等。

2.按病理解剖分类

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病可同时或分别引起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大血管具有特征性的病理解剖变化。因此,按病理解剖可分为心内膜病(心内膜炎、心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入心肌病(心肌炎症、肥厚、缺血、坏死等)入、心包疾病(心包炎症、积液、缩窄等)入、大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夹层分离、血栓形成或栓塞、血管炎症等)。

3.按病理生理分类

按不同心血管病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分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等。

在诊断心血管病时,需将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诊断,先后列出。例如,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要列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

不全(病理解剖)、心房颤动、心功能V级(病理生理)。

二、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有心源性水肿、心源性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和心悸等。

(一)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致使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最常见的原因为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也可见于渗液性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其发生机制主要是: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低,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水钠潴留;②体循环静脉压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③瘀血性肝硬化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胃肠道瘀血导致食欲下降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继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卧床患者的腰骶部,非卧床患者的足踝部、胫前。重者可累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

·2…

第一章心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腹腔积液。

1.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患者水肿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发展速度、饮食、饮水情况,每日进食量、食物类型,蛋白质及钠盐摄入量,24h出入液量;导致水肿的原因或诱发因素,尿量明显减少者要评估有无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等症状。

(2)身体状况:评估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是否为凹陷性水肿;水肿部位皮肤的完整性;体重、腹围、生命体征等,有无胸水征、腹腔积液征;体位与水肿的关系,对患者日常自理能力的影响。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量减少、近期体重增加等。

(3)辅助检查:血浆白蛋白和血电解质检查,评估有无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

(4)心理一社会状况: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有无情绪变化,是否因水肿引起形象改变和躯体不适而心情烦躁;是否因为病情长期反复发作而丧失信心,甚至出现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

2.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瘀血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血液循环变慢或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3)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等。

3.护理目标

患者水肿减轻或消退,皮肤无破损及感染发生。

4.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①体位。严重水肿患者应卧床休息,若无呼吸困难可拾高下肢,伴有胸水或腹腔积液的患者宜采取半卧位;②饮食护理。向患者讲解饮食和水肿的关系,给予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一般每日食盐量在5g以下,入水量限制在1500mL以内。少食腌或熏制食品、罐头食品、干果、海产品等含钠量高的食物。应用强效利尿剂时,钠盐摄入量的限制可适量放宽。

(2)病情观察:准确记录24h出人液量,若患者尿量<30L/h,应报告医生。每日晨着同一服装,空腹,排尿后用同一体重秤测量体重。有腹腔积液的每日测量腹围。

(3)对症护理:保持患者被褥干燥、平整,衣服宽松、舒适。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巧,特别是使用便盆时防止用力推、拉,以免擦伤患者皮肤。定时观察水肿部位及其他

·3·

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发现压疮及时处理。

(4)用药护理: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或洋地黄中毒,故应监测血钾。患者出现低钾血症时常表现为乏力

腹胀、肠鸣音减弱、心电图U波增高等。服用排钾利尿剂时多补充含钾丰富的食

物,如鲜橙汁、西红柿汁、柑橘、香蕉、枣、杏、无花果、马铃薯、深色蔬菜等,必要时遵医嘱补充钾盐。口服补钾宜在饭后,以减轻胃肠道不适;外周静脉补钾时每500mL液体中KC1含量不宜超过1.5g。噻嗪类利尿剂的其他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呕吐、腹泻、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氨苯蝶啶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嗜睡、乏力、皮疹,长期用药可产生高钾血症,尤其是伴肾功能减退时,少尿或无尿者应慎用。螺内酯的不良反应有嗜睡、运动失调、男性乳房发育、面部多毛等,肾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者禁用。另外,非紧急情况下,利尿剂的应用时间选择早晨或日间为宜,避免夜间排尿过频而影响患者的休息。

(5)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思想顾虑并给予心理疏导,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5.护理评价。患者水肿是否减轻或消退;皮肤有无压疮及感染发生。(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病因是左心衰竭引起的肺瘀血,也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呼吸困难。按程度不同,常表现为: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③端坐呼吸。

1.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呼吸困难发生的急缓、时间、特点、严重程度,能否平卧,夜间有无憋醒,何种方法可使呼吸困难减轻,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对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的影响,小便是否正常,患者是否存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

(2)身体评估: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体位、面容与表情,皮肤黏膜有无发绀。双肺是否可闻及湿啰音或哮鸣音,啰音的分布是否可随体位而改变。心脏有无扩大,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有无奔马律。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评估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患者缺氧程度

及酸碱平衡状况。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判断肺瘀血、肺水肿或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

有无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4)心理一社会状况:患者呼吸困难与心理反应密切相关。精神紧张、愤怒焦虑或挫败感等可致呼吸中枢兴奋,加重呼吸困难。反之,严重呼吸困难可使患者

.4

第一章心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等心理反应和濒死感。

2.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瘀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组织供氧不足有关。

(3)焦虑:与呼吸费力、濒死感有关。

3.护理目标

患者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发绀减轻,肺部湿啰音减少或消失;活动时无明显不适。

4.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①休息与体位:患者有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劳力性呼吸困难者,应减少活动量,以不引起症状为度。对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给予高枕卧位或半卧位,加强夜间巡视。对端坐呼吸者,可使用床上小桌,让患者伏桌休息,必要时双腿下垂。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与安全,可用枕或软垫支托肩、臂、骶、膝部,以避免受压,必要时加用床栏防止坠床。患者应衣着宽松,盖被轻软,以减轻憋闷感。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

②活动:床上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以保持肌张力,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在活动耐力可及的范围内,鼓励患者尽可能生活自理。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发绀是否减轻,听诊肺部湿啰音是否减少,监测SaO,、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等。若病情加重或血氧饱和度降低至94%以下,立即报告医生。

(3)缺氧护理:对于有低氧血症者,需纠正缺氧。氧疗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一般为2~4Lmin)、面罩吸氧、无创正压通气吸氧等。

(4)用药护理: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患者24h内输液总量控制在1500mL内为宜;输液速度20~30 gtt/min。

(5)心理护理:呼吸困难患者常因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而心情烦躁、痛苦、焦虑。应与患者的家属一起安慰、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情绪,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减轻呼吸困难。

5.护理评价

患者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夜间能平卧入睡,发绀消失,肺部无啰音,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恢复正常。

能根据自身耐受能力完成活动计划,活动耐力增加,活动时无明显不适且心率、

·5·

临床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与护理

血压正常。

(三)心前区疼痛

多种循环系统疾病可导致胸痛。常见病因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心血管神经症等。

1.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胸痛的部位、程度,有无明显的诱因,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有无伴随症状及并发症。目前,用药、剂量、时间、方法及其疗效,是否呈进行性加重。饮食、睡眠及日常活动有无影响,有无糖尿病及其他相关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无家族史。

(2)身体评估:心律、心率、血压、意识状况、体位的变化,皮肤是否潮湿,注意有无各类心律失常。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评估心电图及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有无脏器功能的损害及危险因素的存在。

(4)心理一社会状况:精神紧张、愤怒、焦虑可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量增加,疼痛加重。反之,严重胸痛可使患者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等心理反应和濒死感。

2.护理诊断

(1)疼痛与心肌缺血或夹层血管撕裂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

(3)焦虑与疼痛剧烈、濒死感有关。

02

3.护理目标

患者心前区疼痛减轻或消失。

4.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给氧,建立静脉通道。

(2)病情观察:行心电监护,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各种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了解患者心前区疼痛的原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3)对症护理:根据胸痛原因分别给予止痛措施,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含服;主动脉夹层注意控制血压;疼痛剧烈者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注射。

(4)用药护理:使用硝酸甘油注意低血压和头痛;使用吗啡和哌替啶后注意观察呼吸,防止呼吸抑制。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