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张洪君,李葆华主编;董婷婷,梁建姝,罗永梅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

【作 者】张洪君,李葆华主编;董婷婷,梁建姝,罗永梅副主编
【丛书名】护士规范操作指南丛书
【页 数】 342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6.05
【ISBN号】978-7-5067-8427-6
【分 类】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张洪君,李葆华主编;董婷婷,梁建姝,罗永梅副主编. 神经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6.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神经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神经科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两个部分,涵盖了神经科临床护理人员常见的操作技术,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操作过程、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不仅明确了临床护理操作的技术要点,同时更加注重对患者进行技术操作时的专业评估、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和健康指导,培养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意识。

《神经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内容试读

第一章

一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生命体征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衡量机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临床上称它们为生命体征。正常状态下生命体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生命体征能够反映病情变化,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危险征象,为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

(一)体温的测量

【操作目的及意义】

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通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协助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为预防、治疗、康复及护理提供依据。

【操作步骤】

1.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意识、疾病类型、抗生素的使用、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有无影响体温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如30分钟内患者有

2第一章一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无进食、活动、坐浴、冷热敷或情绪波动等。

(3)评估测量体温部位的情况:如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等情况。

(4)评估环境:安静整洁,宽敞明亮,室温适宜。

2.操作准备

(1)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①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体温计(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在35℃以下)、容器两个(一个盛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另一个盛放测温后的体温计)、有秒针的表、笔、记录本。若测肛温,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②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废弃桶

(4)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室温舒适。

3.操作流程

(1)查对医嘱,推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反问患者姓名)及腕带信息,再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和需要配合的要求。

(2)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体温的部位和方法。

①测腋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帮助患者解开衣扣,露出腋下,取干净的纸巾(毛巾)擦干腋下汗液,纸巾用后弃于生活垃圾桶。取出体温计,再次检查其水银柱在35℃以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正中并贴紧皮肤,指导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对不能合作者,应协助完成(图1-1-1)。

②测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嘱患者紧闭口唇,勿用牙咬体温计,勿说话,必要时用手托住体温计,防止体温计滑落或咬断,用鼻呼吸,闭口测量3分钟后取出(图1-1-2)。

第一节生命体征测量3

图1-1-1测腋温

图1-1-2测口温

③测肛温:适用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意识不清者。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可取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量部位,用棉签蘸取润滑油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地插入肛门3~4厘米:婴幼儿可取仰卧位,护士一手握住患儿双踝,提起双腿:另一手将已润滑的肛表插人肛门(婴儿1.25厘米,幼儿2.5厘米)并握住肛表,用手掌根部和手指将双臀轻轻捏拢,固定。测量3分钟。

(3)记录与处置

①根据测量体温的方式不同决定取出体温计的时间,用消毒纱布擦拭(肛表用卫生纸擦拭)体温计,读数并记录,将体温计汞柱甩至35℃以下:

②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安置患者:

③消毒处置:注意口表、肛表、腋表应分开消毒,浸泡体温计的容器必须密闭。肛表、口表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应将体温计完全浸泡在75%乙醇或250~500mg/L健之素消毒液中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以免酒精刺激机体:

④洗手或手消毒,将监测结果绘制在体温单上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必要时向医生汇报

【难点及重点】

1.正常体温计量温度有两种标准: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二者换算公式为:

℃=(℉-32)×5/9

℉=℃×9/5+32

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深部温度,而日常工作中测量口

4第一章一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温、腋温则更方便、常用。

表1-1-1成人正常体温范围及平均值

部位

正常范围

平均温度

口腔

36.5-37.5℃(97.6-99.6下)

37.0℃(98.6℉)

直肠

37.0-38.0℃(98.6-100.6℉)

37.5℃(99.6℉)

腋窝

36.0-37.0℃(96.6-98.6℉)

36.5℃(97.6℉)

2.体温异常,以腋温为准由低到高可划分为:

(1)体温过高

低热:37.3℃~38.0℃,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中等热:38.1℃~39.0℃,如一般感染性疾病:高热:39.1℃~41.0℃,如急性感染等:超高热:41.0℃以上,如中暑等。

(2)体温过低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25~30℃,瞳孔散打,对光发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

3.热型的判定: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某些发热性疾病有特殊的热型,加强观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但须注意,由于目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包括滥用)或应用(包括不适当使用)解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使热型变为不典型。常见热型如下:

(1)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40℃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高低不一,波动幅度大,日差大于1℃,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再经一段间歇后,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发热期与正常或正常以下体温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

6第一章一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评价标准】

评分等级

项目

考核要点

总分

得分

A

B

D

仪表

仪表端庄(2分),着装规范、整洁(3分)】

5

5

3

2

患者的自理程度(1分)、意识状态(1分)、合作程度(1分),听取患者自主

5

3

2

信息和需要(2分)

患者病情(1分),测量部位皮肤情况

评估

15

(2分),有无活动(1分),有无进食冷

5

320

热饮、冷热敷(1分)】

解释耐心(1分),指导并告之配合方法

5

3

2

0

(3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1分)》

七步洗手(3分),戴口罩(2分)】

5

2

0

操作前

准备

用物备齐(2分),放置合理(1分),

10

5

2

0

认真核对(2分)

安环境整洁(1分),安排合理(1分】

1.5

0

5

全患者体位舒适(2分),保护隐私(1分)

3

2

0

核对患者(2分),安抚患者取得合作

5

3

2

0

准(2分),躯体暴露适度(1分)

10

备物品准备齐全(2分),消毒容器及溶液

5

3

2

0

备齐(3分)

根据病情正确选择体温计(10分)

10

0

协助摆放体位(5分),体温计放置方法

10

0

正确(5分】

体温测量时间准确(5分)

5

40

温检视读数方法正确(5分)】

甩表方法正确(将体温计汞柱甩至35℃

5

3

2

0

以下)(5分】

体温计清洁消毒方法正确(5分)》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