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速查》迟兆富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神经科速查》

【作 者】迟兆富主编
【丛书名】医师速查丛书
【页 数】 407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09
【ISBN号】7-5331-2971-7
【价 格】21.00
【分 类】神经系统疾病-诊疗
【参考文献】 迟兆富主编. 神经科速查.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09.

图书目录:

《神经科速查》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疾病、脊神经疾病、脊髓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脑部发作性疾病、肌肉及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等病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科速查》内容试读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的

解剖生理与检查

第一节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是诊断的第一步,完整的病史是分析和诊断疾病

十分重要的依据,它能为体格检查和相应的实验或仪器检查作指导,又能从中获得患者所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性质与可能的致病因素的初步印象。病史应系统、真实而准确、重点突出。

应注意几点:①采集病史时不能只片面限于神经系统的症状,而对其他系统表现不闻不问,或只收集阳性症状,遗漏重要的阴性症状;②对于病中有情绪或智能改变,或者有语言及认知障碍的患者要有同情心和耐心,对有意识障碍等重危患者应向亲属及相关人员详细了解患病全过程;③问诊时尽量让患者自己陈述病情,忌用暗示语或套问,善于分析综合各种症状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主次,去伪存真,再加以归纳整理,要点分述如下:

【现病史】

1.性别、年龄、职业、右利手、左利手、双利手。

2.初步症状及发病时间、本次发病的原因和诱因。

3.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症状的部位,确切范围,性质程度。

4.症状发生的顺序,按发展过程记录病情的演变经过,

2

第一章病史来集及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与检百

恶化停滞,改善或反复发作。

5.伴随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发热)及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

6.诊治的经过,用药剂量和治疗效果。

【过去史】了解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曾经患过的疾病,尤其是与现病史关系密切的疾病,此外还应了解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个人嗜好,有无地方病及传染病接触史。

【家族史】神经系统疾病中有遗传性者较多,注意询问家族成员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无同样疾病发生。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1.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其表面有若干层被膜及脑脊液包围,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称脊髓

圆锥。脊髓有明显的节段性,可分为31节。8个颈节(C),12

个胸节(T),5个腰节(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

C,~T,为颈膨大,L2~S为腰髓膨大,腰骶尾神经根离开脊

柱以前,在椎管的下端形成马尾。

脊髓的内部正中有中央管,围绕中央管可见H形或蝶形

的灰质,分别向前后方伸出前角和后角,在胸髓和上腰髓有侧角,灰质由神经元组成,灰质以外的区域称白质,分为前索、后索和侧索,每个索由不同的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构成。主要的上行纤维束有:①薄束、楔束位于后索,分别向脑部传导来自下肢和上肢的本体感觉(肌腱、骨骼、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以及精细或辨别性触觉。②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分别位于白质外侧索的后部和前部,后束主要传导背核接受的来自同侧躯干下部和下肢的本体感受器以及皮肤触压感受器的冲动、参与调节肌张力和共济协调,前束传导多方面的信息来源,向小脑反馈下肢在运动中的信息。③脊髓丘脑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

3

束,大部分位于外侧索前束部,小部分在前索白质,传导痛、温、触觉。下行纤维束:①皮质脊髓束,是最大的下行束,起源于大脑皮质,在脊髓下行过程中,发出纤维止于同侧脊髓灰质,主要支配前角运动神经元,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的直接控制。②红核脊髓束,位于皮质脊髓束腹侧,对肢体的远端运动发挥作用。③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位于前索,分别在调节身体平衡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控制中发挥作用。

2.脑了分为四个部分:端脑、间脑、小脑、脑干。

(1)瑞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两侧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表面有脑回和脑沟,在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是额叶,外侧沟以下是颢叶,枕叶位于半球后部,顶叶在外侧沟上方,岛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额叶的功能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顶叶的功能与躯体的感觉、味觉、语言等有关。枕叶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颗叶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岛叶与内脏感觉有关,边缘叶与情绪、行为、内脏活动等有关。大脑半球表面被灰顶覆盖,称大脑皮质,深部有大量白质。侧脑室是位于两侧大脑半脑内的腔隙,内含脑脊液,分为4部分,中央部、前角、后角、下角、两侧脑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基底核位于白质内,有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内囊由宽厚的白质纤维板构成,位于尾状核,丘脑与豆状核之间,有上、下行的传导束通过

(2)间脑位于端脑和脑干之间。分五部分:背侧丘脑,上丘脑和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背侧丘脑有众多核团,归为3类:①非特异性投射核团;②联络性核团;③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分别接受头面部及四肢躯干的感觉信息,并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感觉区。后丘脑与传导听觉和视觉信息有关,下丘脑的神经核团可分泌多种激素,且有广泛而复杂的神经纤维联系。下丘脑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融为一体,是皮质下植物性中枢,对体温、

4入出中所1于…+。啡4青,、

第一章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与检查

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及内分泌活动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3)小脑位于后顿窝,由中间狭窄的蚓部和两侧膨大的半球组成。大量的神经元胞体集中于小脑的表层,形成小脑皮质,皮质下白质称髓体,内埋小脑核。小脑与脊髓、脑干、大脑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其功能主要与运动控制,维持人体平衡并协调骨骼肌运动有关。

(4)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脑干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神经核团,长纤维束和网状结构,①脑神经核:除嗅视神经外,Ⅲ~Ⅻ对脑神经均出人脑干,中脑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有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延髓部有舌下神经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副神经核。延髓的非脑神经核向脑部传递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②上行长纤维束:包括内侧丘系、三叉丘系、脊髓丘系和脊髓小脑前、后束。下行长纤维束:有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③网状结构:在脑干分布宽广,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成“网状”。神经元的树突分支多而长,接受来自儿乎所有感觉系统的信息。其传出可达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地方。分三个系统:与觉醒和意识有关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同运动和内脏活动相关的网状脊髓系统。

【周围神经的解剂和生理】周围神经是一端与脑或脊髓相连,另一端与身体各器官、系统相连的神经结构。周围神经的神经元位于脑干、脊髓或神经节内,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细胞突两部分,细胞突有树突和轴突。细胞体和树突接受其表面来的神经冲动,轴突则传送细胞的冲动至末梢。神经纤维通常指轴突,依据其外面有髓鞘包绕,又分为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周围神经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只要细胞体完好,其神经纤维都能再生。

周围神经系统中凡与脑相连的部分称为脑神经,共12对,

第一草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与检查

第三节神经系统检查

既要全面,又要根据病史掌握重点,依次从头部及脑神经开始,颈、上肢、胸、腹、下肢及背,最后为立姿和步态,并与全身检查同时进行。

【…般检查】

1.意识状况患者是否清醒,有无意识障碍,其障碍程度分为嗜睡、昏睡、昏迷。昏迷有深、浅之分,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逃避,脑干反射及腱反射存在。深昏迷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

2.精神状态有无情绪不稳、兴奋躁动、智能障碍,可根据理解力、计算力、分析判断能力来决定。

3.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4.头颈及躯干四肢头颅形状,面容,颈部活动度及血管有无杂音,四肢脊柱有无畸形。

【脑神经检查】

1.嗅神经分别测试鼻孔对无刺激性气味的嗅能力。

2.视神经检查视力、视野、眼底。

(1)视力可用远、近视力表。小于1.0为视力减退,视力减退时可记录辨认数指或动手的距离,或用手电检查患者有无光感。

(2)视野指患者正视前方,在眼球不动的情况下能看到的范围。检查与患者相距60cm对坐,分别遮盖测试两眼,检查者用示指或白色物体在两人中间分别从上内、下内、上外、下外的周围向中央移动,至患者能见到手指为止。

(3)眼底患者背光而坐,不要求散瞳,检查者站患者侧方,手持眼底镜观查眼底

3.动眼、滑车、展神经观察眼裂大小,有无眼球斜视,让患者做眼球向上、下、左、右方向运动,注意有无复视及眼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