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闻作业 从业30年的新闻实战与思考》王少军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我的新闻作业 从业30年的新闻实战与思考》

【作 者】王少军著
【页 数】 270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7-5650-3856-3
【价 格】46.50
【分 类】新闻学
【参考文献】 王少军著. 我的新闻作业 从业30年的新闻实战与思考.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8.05.

图书目录:

《我的新闻作业 从业30年的新闻实战与思考》内容提要:

由王少军著的《我的新闻作业--从业30年的新闻实战与思考》以新闻学为视角,通过遴选具体的新闻案例深入挖掘新闻学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囊括了各类新闻体裁作品及新闻业务论文的写作方法、采访过程中的新闻感悟、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新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新闻学的基本原则、新闻宣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办报实战与思考、报社的营销方法及自身体会、新闻业务的概念及理论维度等内容,倡导新闻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目标。

《我的新闻作业 从业30年的新闻实战与思考》内容试读

001

我的第一个头版头条

我的第

肥料的困惑

个头版头条

秋种引起的话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农村秋种抓得怎样了?记者近日特地走访了濉溪县南部一些区乡,所到之处,干部、群众几乎众口一词:“最缺的就是化肥,有了化肥秋种就不愁了。”然而

秋种化肥缺口大,农家肥沤制得少。记者采访的三个乡,除了县里分配化肥外,供销社几乎空空如也。乡干部说,他们也想到外地购化肥,可苦于手中无钱,又无门路。目前这三个乡化肥缺口至少达50%。三和乡张苗村东小苗生产队,15户人家只有1户手里有点化肥。这个村的支部书记说,他家5口人,承包18亩耕地,目前手里还没有一点化肥。这里化肥缺口大,农家肥沤制得也少。记者发现,许多农户对沤制农家肥兴趣不大,村前村后随处可见牲畜拉的粪便。罗集乡的一位干部无可奈何地说:“尽管政府一再强调重视农家肥,可是效果并不大。”一位农民说:“没有化肥庄稼不长,上土粪不见效果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农民感到左右为难。罗集乡的一位干部反映,前不久县农林局土肥站的调查表明:罗集街上5家卖磷肥的,只有1家是真的,其余4家都是假的。三和乡干部反映卖假化肥的现象在他们乡也存在。假化肥充斥农村集市,让人真假难辨,农民即使手里攥着钱也不敢去买,生怕上当受骗。

合同化肥不兑现,农民有意见,乡村干部工作难做。记者在三和乡遇到一位农民,他腰里至今还揣着棉花、油菜“三挂钩”化肥票。供销社他不知跑了多少趟,就是买不到化肥。他找到乡干部质问:“化肥哪里去了?”乡干部说化肥压根就没来到乡里。棉花、油菜化肥难兑现,在其他几个乡

002

也存在。乡干部们说,合同化肥不兑现,他们的工作难做。让农民交售棉花他们不情愿,还伸出一只手说:“你的化肥呢?”

计划化肥“千吃万喝始运来”。记者每到一乡,问及化肥准备情况时,

回答都是县里分配的计划数字。然而就这个“救星”般的数字变成现实也是费尽了万般周折。有个乡计划分配70吨化肥,乡里派两人专门在县里

8

等着运化肥,然而两人住了半个月,最后又请了两桌,才算把化肥弄

到家。

实与思考

(原载1988年10月11日《淮北报》一版头条)》

附后续报道

“肥料的困惑”可望释解

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化肥管理和调运

《肥料的困惑一秋种引起的话题》在本报10月11日头版头条位置刊出后,引起濉溪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长李本正13日亲自打电话给本报编辑部,表示对此报道提出的问题极为关注。为此,县政府曾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门讨论了化肥供应问题。18日上午,记者特意走访了县政府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一

为维护正常的化肥供应秩序,13日上午,县政府常务会议规定:政府部门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批供地产化肥和计划内化肥,县化肥厂不得出售计划外化肥,违反者如经发现,将受到严肃处理。一张通告赫然贴在县化肥厂大门口。

10月14日,县政府又做出决定:由县财委牵头组织供销、商业、粮食、物价等部门及监察局分3个调查组赴各区、乡全面检查计划化肥供应及挂勾化肥兑现情况,对挪用、克扣、截留化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此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17日下午,县政府决定:把计划外化肥转为计划内化肥平价供给农民,各级供销部门保证粮棉挂钩化肥及时兑现。

据悉:县政府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年秋种化肥缺口,目前正积极组织

003

力量调进计划外化肥。

(本报记者王少军)

(原载1988年10月20日《准北报》一版头条)

自注

(1)《肥料的困惑》是我的第一个头版头条,也是我进入《准北报》

头版头条

当记者的“成名作”。此前,写没写、发没发稿子今天一点印象没有了。能记得的最早的一篇头条就是《肥料的困惑》。这一年7月份,我被分配到准北报社工作。我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校对。初到报社时,穆总编让我“到校对室熟悉熟悉情况”。在校对室“熟悉”了大概两个月,然后回到记者部跑农口,其时正值秋种,选题会上,我自告奋勇,要到下边跑跑,看能否抓到“活鱼”。这篇稿子一经见报,报社同仁对我“刮目相看”,认为这个“科班”出身的“小王”还是可以的,不愧是“学新闻的”,不愧是安徽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时间都说“报社来了个学新闻的”,有同事戏称我是“社宝”。在我之前,这家报社没有一位采编人员是正儿八经的新闻“科班出身”,多是“半路出家”。刚当记者就有稿子上头版头条,着实兴奋了几天。

(2)这个头条要“送审”。稿子在报社内部过了几道关口,都认为是“好稿”,不过要见报得先送审。让谁审呢?让县委县政府审稿,只要盖上“大印”就能发稿。当时不知这是一个“套路”:要想发稿,就得送审;要不想让你发稿,那也得送审去。直到今天,新闻圈里依然是这样的“规矩”。这有点类似官场的“请示请示”“研究研究”“汇报汇报”。当时由于发稿心切,我兴冲冲骑着自行车,在一位年轻同事的陪同下,跑了十多公里摸到县政府办公楼,竟神差鬼使般找到一个年轻的秘书,这位秘书又鬼使神差般找到办公室主任,竟然给盖上了鲜红的县政府“大印”。后来才知道这位“热心”而又没有“经验”的秘书为此“挨熊”了。不过,这位秘书几年后调到了市委办当了秘书,多年后还当上了“厅官”。感谢这位“热心”的秘书,没有那个鲜红的印戳,《肥料的困惑》可能就“难产”了,也就不会有这篇难忘的头条了。

(3)脚板底下出新闻。这篇稿子的采访并不复杂,也没遇到什么“阻

004

力”,正如稿子里写的“所到之处,干部、群众几乎众口一词”。好像素材就放在那里,谁去都能“拿来”,只是没人去罢了。新闻就是这样,谁愿意跑,谁跑得快,谁得新闻。一个刚刚踏入报社大门的年轻记者算是走“狗屎运”了,捡了条“活鱼”。为当年的勇气与胆识点赞。文章的构思颇

费心思。记得采访的那几天寝食难安,脑子里总在想着写稿的事情。回来

年业

的路上,我坐在颠簸的客车里,突然有了大标题、小标题及整体构思,顿

的新闻实战与

时感到一身轻松,兴奋不已。回到报社很快就把稿子弄出来了。此后做记者养成了一个习惯,写作的所有问题尽量在“现场”解决,不至于回到家还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心里没个“谱”,坐在桌前猛抽烟。

(4)这个报道有缺憾。如果有第三篇稿子,再写一下“落实整改情况”,那就完美了。说不定报送当年的“全省好新闻”都有可能中奖呢。不过,没有哪位“高手”指点,自己当时也没有“好新闻”意识,认为短短几天之内有两个头版头条也就“满足”了。记者应有头条意识,多发头条应成为一种追求。这个头条没了“下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县长打到报社的那个电话除了“客气”的表态,还有一个“邀请”呢,就是要找那位叫王少军的年轻记者“喝酒”。涉世不深的记者怕是“鸿门宴”,没有赴约,毕竞揭了人家的“短”,心里发虚。写后续报道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我想起来有种“缺憾”感:要是再有一篇跟踪报道就好了。

(2018年1月记)

005

《边远乡村纪事》

《边远乡村纪事)】

“傻大胆”探索新技术

一亩地种植1.2万株棉花。左邻右舍路过张其祥的棉地没有不说他是“傻大胆”的。收获一合计,一亩竟收籽棉425公斤。左邻右舍心服了,摸着后脑勺说:“傻大胆还真地弄出新招术哩!”

张其祥是濉溪县土楼乡张平楼村的农民。10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他家的棉花地里,只见他家5亩夏棉地有亩植棉3000株的,也有亩植棉8000株的,最多的亩植棉1.2万株,行距60厘米,株距只有8厘米。其他人家的棉田亩植棉只有2500株左右。张其祥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采用的是自己摸索出的“密植高产法”。

42岁的张其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0年前他就开始了棉花如何高产的摸索。他的做法是“古怪”的,常常遭到家人的斥责和邻居的白眼。他曾经种棉不打农药,结果棉叶让虫吃光了。他也种过行距150厘米的棉花,结果并没有提高产量。1985年,他家育苗床剩下的棉苗拥拥挤挤长了

一小片,这对他是一个启发,棉花种稠了能不能高产?他大胆做起减少单株铃数、增加单株个体的试验。苦苦探索中,他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目前他已整理出一套麦茬直播夏棉密植高产种植技术。张其祥激动地告诉记者,如果他的这套技术能够得到推广,必将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原载1990年10月12日《准北日报》一版《边远乡村纪事》专栏)

“蘑菇王”自办家庭阅览室

准砀公路边一农家科技阅览室引人注目。10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

006

这里,只见墙上挂着《致富报》《实用技术信息》《首都经济信息》《安徽

科技信息》…数一数,报纸杂志共有65份,其中与食用菌栽培有关的报刊就有15份。

钟楼乡小集孜村青年农民孟祥安是这家阅览室的主人。1984年,孟祥

从新

安初中毕业后就一直研究食用菌栽培技术,如今他不仅自己富了,也带动

年业

合村35户农民种蘑菇走上致富路。市、县有关部门表彰他,周围农民亲昵地称呼他为“蘑菇王”。“蘑菇王”心想自己起初就是从报纸上获得信息

闻实战与

致富的,为何不让更多的农民也走此道呢?今年5月25日,孟祥安的家庭科技阅览室开门了。过往农民络绎不绝前来阅读,就连永城、萧县那边

的卖菜农民路过时也要捎条信息回去。目前,这个小小家庭科技阅览室已接待读者1000多人次。

濉溪县科委、科协的负责人很赞赏孟祥安的行动,认为这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好办法,并准备派人来这里搞“农业科技专家接待日”活动。

(原载1990年10月16日《准北日报》一版《边远乡村纪事》专栏)

农民为啥热情招呼他

张裕堂陪我下村采访,一路上,招呼不断。“来家喝茶”“抽支烟”无非是客气话,我没有在意。“明年俺还要种你介绍的种子”“可有棉籽壳了?”“来看看我家种的蘑菇”,张集、桃园、吕庄、柳园一挨溜转悠一圈,庄前屋后田间地头遇到的农民,年老的或年轻的没有不热热场场招呼他的,我想,张裕堂不是一个“凡角”。

张裕堂笑了:“你说那热场,我说还不算哩,你没见过那热乎劲。要是赶到饭时,东家拉我吃饭,西家让我喝酒,还拿出来几十块钱一斤的茶叶让我尝尝。要是赶到农时,他们会把我围得一圈又一圈,问我棉花打啥药,小麦咋病啦。我是张集乡的农民技术员。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个乡80个生产队4244户人家1.5万口人,就两名农民技术员!现在农民种田盼技术,你是技术员,人家当然争着近乎你。刚才那家的蘑菇刚种上,怕出毛病就让我去看看。这个乡300多户人家种蘑菇,都是我和另一位农民技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