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许迪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作 者】许迪著
【页 数】 248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7-5661-1940-7
【价 格】45.80
【分 类】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许迪著.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8.06.

图书目录: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要:

本书从结构到内容上博采众长,吸收国内外已有的同类著作的长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对于某些有争议的观点和看法,也适当地做出评价,而不是以一家之言作为结论。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人们对应用心理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科学心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解人们的所思、所行,如果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科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将有益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也不例外。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具体包含紧密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人们通常根据心理活动的性质和形态不同,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对直接作用于自我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最初反映。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都是我们与外界保持接触的主要感觉器官。通过感觉,我们可以看到光亮和颜色、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尝到滋味、触摸到物体的软硬和冷热。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反映,例如,听到了小鸟的叫声、看到了一面红旗、摸到了一件柔软的毛衣、闻到了玫瑰花的香味等。这时我们所认识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是事物的整体属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在知觉中人们的经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通过感觉和知觉所获取的信息,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并不会马上消失】它还会储存在我们的头脑中,并在适宜且需要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来。例如,我们曾

。1·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经经历过的某些情境,现在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这种感受积累和经验保存的过程就是记忆。人们不仅要认知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还要运用头脑中已存储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认知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例如,医生就能根据病人的体温、脉搏、舌苔、血液或排泄物的化验结果,推断出病人的某一器官发生了病变。当然,人们还能利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与别人进行分享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属于言语活动。人们还可以在头脑中对感知和记忆过的材料内容进行加工,并改造、创造形成新的形象,例如,作家在写作时构思人物形象;纺织工人看到地毯图纸能想象出地毯的图像;科学家构想自己的理论模型等都离不开想象过程。

(二)情感过程

人们在加工外界输入信息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会带着一定的主观需要和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并呈现出一定鲜明的态度体验,评价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诸如喜爱、厌恶、憎恨、愤怒、快乐、悲伤、高兴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者情感。凡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客观事物往往会引起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或情感,产生快乐、喜悦、幸福等主观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们认识事物的积极性,使人进取;反之,凡是违背、违反人们需要的客观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消极的情绪或情感,产生愤怒、难过、痛苦、悲伤等方面的主观体验,这种消极的情感会使人消沉、沮丧甚至丧失创造的热情。

综上所述,需要是人的情绪或情感产生的心理基础,与人们的需要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会引起人们的情绪或情感,而与人们的需要无关的客观事物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情绪或情感。同时,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它们在与人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对人们的需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往往在一方面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人们爱恨交织的、复杂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一般来讲,人的情绪或情感的内心体验可按照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形式一,肯定和否定。凡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所引起的是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抑或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的、消极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例如,快乐一忧愁、幸福一悲哀等。

形式二,强和弱。人的情绪或情感存在着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等级变化。例如,喜可以从满意、高兴、大喜到狂喜或从狂喜、大喜、高兴到满意;悲可以从不愉快、伤心、痛苦到悲哀或从悲哀、痛苦、伤心到不愉快;怒可以从不满、愤怒、大怒到暴怒或从暴怒、大怒、愤怒到不满:恐惧可以从担心、害怕、惊骇到恐怖或从恐怖、惊骇、害怕到担心。同时,伴随着的相应的情绪或情感对人的相应行为支配具有明显

·2·

第一章绪论

的倾向性。

形式三,增力和减力。情绪或情感可以从增力和减力两个效力方面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相应影响。例如,愉快的心情、美好的情感能提高人们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工作效率:而消极的情绪、厌恶的情感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工作效率。实际上,任何情绪或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都可能具有增力或减力的作用,只是具体表现形式因人而异。

形式四,紧张与放松。紧张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一般与人行为活动的关键时刻或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密切相联。这种活动的成败往往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当关键时刻到来时,人的情绪高度紧张,与之联系的情绪或情感全部投人,例如大学生的高考或重大国际性赛事。而当关键时刻过去后,伴随着的是高度紧张的情绪或情感也随之消除。一般来讲,高考前或赛前的情绪或情感紧张水平越高,高考后或赛事后越感到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否定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不一定会起到消极作用,有时否定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能够激发人的斗志,激励人去努力拼搏;而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或情感也不完全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还是因人而异。

(三)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们不仅能够认识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情感活动来体验客观事物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并对它产生一定的感受,而且还可以通过自我的意志行动来能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按照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改造世界。这种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

一定的目的,按计划排除各种障碍,力求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人的意志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有明确目的、有计划的并在意志参与下进行的。通过认识客观事物,人们能够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脉络,能够预见未来,明确具体的目标。人们自觉的行为活动是人的意志展现,明确的、具体的目的犹如意志的灵魂和灯塔,指引着人的意志行动的航程。

同时,人的意志活动总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行为活动表现出来,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过程是意志心理过程的完整展现”,它不仅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外部表现过程,还包括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内部组织和协调。因此,人的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或称准备阶段。人的意志活动采取决定的准备阶段,也就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之前,要明确人的行为活动的目标,解决动机冲突矛盾,选择行为活动方案,做出行为活动决定。简言之,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动机冲突斗争、确定具体目的和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1)动机冲突斗争。人的行为活动是由人的动机推动的,动机是激发、引起、

3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维持人的行为活动,并将这一行为活动导向某一具体目标的预期和愿望。人的动机是在自我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满足诸多需要目标的情况却很少,只能选择性地满足某一具体目标需要。这种选择就构成了人们具有冲突性的、复杂的、尖锐的动机冲突斗争。常见的动机冲突斗争有两种:其一,双趋冲突斗争。双趋冲突斗争是指同时存在两种主要渴望满足的需要目标,并且由这两种主要需要目标所激发起来的。冲突斗争动机力量大致相等,且必须从中做出抉择,但是其中一个目标的实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从而产生双趋式的冲突;其二,双避冲突斗争。又称负负冲突,是动机冲突的一种,是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做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例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

(2)确定具体目的。确定具体的目的是尤为重要的,目的是意志行为活动的灵魂,是意志行为活动趋向的目标。凡是对人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活动的目的,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动机斗争才能确立,目标的吸引力越接近,动机斗争也就越激烈,最终确定目的也就越困难。

(3)方式与方法选择。在意志行为活动之前,如果人们达到目的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通过动机冲突斗争选择最佳的方式方法。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既受自有知识经验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又受道德品质的影响。

2.执行决定阶段

一般来讲,准备采取行动阶段主要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的,而执行决定阶段则是将目的付诸实现的过程。执行决定阶段是人意志行动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意志强弱对决定执行决定有重要影响。为此要坚持既定的目标,防止新动机目标的诱惑和干扰。在意志行动中经受挫折是经常的,意志坚强者要能经受挫折而锐气不减。同时要考虑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计划,固执并非意志坚强,灵活机动并非意志薄弱,对此要有正确认识。

总之,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过程简称为知、情、意。它们在心理活动中并不是彼此孤立和隔绝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以认识为基础和起点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受认知的影响,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说明了认识对情绪的影响,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说明认识对意志行动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既可以称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称为意志行动的阻力,积极的情绪情感、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能够推动人的认识活动;相反,消极的情感、萎靡不振、畏难苟安就会阻碍人的认识活动。

二、个性心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受教

·4·

第一章绪论

育影响的不同,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个性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的子系统。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态度。它是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行动的方向,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这些个性倾向在整体个性倾向中的地位,会随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的阶段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儿童时期,兴趣是支配他们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主要个性倾向;在青少年时期,理想上升到主导地位;在青年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主导的心理倾向并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与行为。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我们称之为动机,动机是在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想要怎样生活,又必须怎样生活…由此产生的目标、理想信念等,都是由个人的世界观来支配的,世界观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个人总的意识倾向。

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它反映了一个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个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经历。当个人的心理倾向性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倾向时,就会成为自己对他人、对自我、对某事的一贯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其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它集中反映并展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类型差异。例如,有的人具有高度发展的数学才能:有的人具有高度发展的体育特长;有的人具有高度发展的写作才能:有的人具有高度发展的音乐才能,因此在各科成绩上就有高低之分,这是能力方面的差异。在行为方面,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热情友善,有的人冷漠无情,这些都是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性格为核心特征。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心理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有的人愚笨,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有高度发展的语言才能。这体现了个人能力上的差异。按照活动性质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划分为智慧活动性能力和动作活动性能力,人的大多数实践活动能力都是这两种能力的结合。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

5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人的气质特征主要是高级神经系统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等特性在心理活动上的表现。

性格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由一个人对事、对人、对己的态度所决定的,并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客观环境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在人脑中固定保存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特有的行为方式。

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彼此密切联系的。一方面,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是无法形成的。如果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态度体验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没有对客观事物的积极改造的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就会成为无本之源。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独特的特点。因此,既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没有不带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在了解一个人的精神全貌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具体来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从心理形式上表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都属于自我认知的范畴。自我认知使个人认识到自己的特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这对于人的心理适应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等都属于自我体验的范畴。自我体验涉及“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的问题,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自立、自助、自制、自律等都属于自我控制的范畴。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

三、心理状态

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都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表现。心理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的背景下进行的,都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例如,注意的分心与集中;思维的明确性、迅速性和“灵感”状态;情绪的激动与消沉:意志方面的果断与犹豫等。心理状态是个别心理过程的结合、统一,是某种综合的心理想象,所以它往往又能成为某种个性特征的表现,反映出一个人的面貌,因而心理状态的特征又成为一个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