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护理教程》史冬雷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危重症护理教程》

【作 者】史冬雷主编
【页 数】 249
【出版社】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9.08
【ISBN号】978-7-83005-272-0
【价 格】80.00
【分 类】急性病-护理-教材-险症-护理-教材
【参考文献】 史冬雷主编. 危重症护理教程.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危重症护理教程》内容提要:

为贯彻中华医学会关于“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落实加强基层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护理能力和水平,我社特邀请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等一批著名专家编写了《中华医学会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工程丛书》。本书是其中的一个分册,共11章内容,包括疾病护理程序、危重症急救技术、临床常见危重症护理、内科危重症护理、理化因素危重症护理、危重症操作技能、危重症伦理等内容。本产品是盘配书产品,电子光盘不仅包括图书中所有的文字、图表,还设置了配套考核练习题,兼顾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是基层危重症护理人员提高临床护理能力的必备工具书。

《危重症护理教程》内容试读

第1章

护理概述

第一节护理概念

一、护理的概念

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ANA)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

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在这门科学中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和科学方法来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4项基本职责;帮助生活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人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护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人、环境、健康、护理。

二、护理的内涵

尽管护理在近100年来发展迅猛,变化颇大,然而它所具有的一些基本内涵,即护理的核心却始终未变,它们包括以下内容。

1.照顾照顾是护理永恒的主题。纵观护理发展史,无论在什么年代,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护理,照顾(患者或服务对象)永远是护理的核心。

2.人道护士是人道主义忠实的执行者。在护理工作中提倡人道,首先要求护理人员视每一位服务对象为具有人性特征的个体,为具有各种需求的人,从而尊重个体,注重人性。提倡人道,也要求护理人员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无论贫富与种族,积极救死扶伤,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3.帮助性关系是护士用来与服务对象互动以促进健康的手段。我们知道,护士与患者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服务者与顾客(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以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技巧提供帮助与服务,满足其特定的需求,与服务对象建立起良好的帮助性关系。但护士在帮助患者的同时,也从不同患者那里深化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积累了工作经验,自身也受益匪浅,因此,这种帮助性

·1·

危重症护理教程

关系其实也是双向的。

三、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框架之一,整体护理的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地针对患者的生活和疾病的护理,而是延伸到照顾和满足所有群体的生活、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②护理服务的对象从患者扩展至健康人群;③护理服务贯穿于人生命的整个过程;④护理不仅仅服务于个体,同时面向家庭、社区,更加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环境、健康、护理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的4个基本概念,是组成护理的组织纲要,是护理的宗旨性基本概念,其中人是4个概念的核心,也是护理实践的核心。护理对象存在于环境中并与环境相互影响。健康为机体处于内、外环境平衡,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状态。护理的任务是作用于护理对象和环境,为护理对象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其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第二节护理服务体系

一、医院

1.种类

(1)按分级管理分类:分为三级医院(向几个地区甚至全国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如国家、省、市、自治区直属的大医院、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二级医院(向多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如一般的市医院、县医院,城市的区级医院和有一定规模的厂矿职工医院等)、一级医院(向社区提供服务的基层医院,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卫生院等)。

(2)按医院收治患者范围分类: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3)按特定任务分类:分为军队医院、企业医院和医学院附属医院。

(4)按所有制分类:分为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体所有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

(5)按经营目的分类:分为非营利医疗机构和营利医疗机构。

2.任务①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主要任务,它以诊治和护理为主体;②教学;③科学研究;④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2·

第1章护理概述

3.组织机构分为医院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医院业务组织机构。

二、社区卫生服务

1.概念社区是有代表性的社会单元,一定地域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人口数在10万~30万,面积在5000~50000km2。

2.原则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3.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其他社区工作者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主要以原有的基层医院通过转变服务形式、调整服务功能进行合理改造。

4.工作内容及特点科普工作作为社区服务的主要职能之一。社区服务要把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1)内容:预防、保护和促进健康3个方面为主要内容。

(2)特点: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主题,以健康为中心,重在预防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社区卫生以社会公益为原则,使人人有机会得到健康照顾。

三、卫生服务策略

1.全球战略目标1977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2.初级卫生保健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

初级卫生保健4个方面包括: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8项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营养、环境卫生、计划生育、预防接种、控制地方病、合理治疗、基本药物。

3.健康新视野1994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提出了建立健康新视野的战

略框架,1995年发表《健康新视野》文献:未来的方向从疾病本身向导致疾病的因素和如何促进健康方向发展,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是未来年代的核心。

第三节护患沟通

一、护士与患者的关系

1.护士与患者的关系和性质

·3

危重症护理教程

(1)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包括护患关系、医护关系和护护关系等,其中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面临的最重要的关系。

(2)性质:①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亦称专业性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与一般人际关系不同,在护患关系中,护士作为专业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并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护士通过实施护理程序来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建立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会影响护患关系的建立。②护患关系是专业性的互动关系。在护患关系中,护士与患者是相互影响的。双方不同的经历、知识、情绪、行为模式、文化背景、价值观、与健康有关的经验等都会影响到彼此间的关系与交往。

2.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美国学者萨斯和苛伦德提出了医患关系的3种模式,这一模式分类也同样适用于护患关系。

(1)主动-被动型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护患关系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而患者则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的从属地位。即所有的护理活动,只要护士认为有必要,无须经患者同意就可实施。这一模式主要存在于患者难以表达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如昏迷状态、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或婴幼儿等。这需要护理人员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

(2)指导-合作型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都具有主动性,由护理人员决定护理方案、护理措施,而患者则尊重护理人员的决定,并主动配合,提供自己与疾病有关的信息,对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患者病情较重,但神志清醒的情况下。此情况下,患者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指导,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共同参与型模式:这一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具有大致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和实施。患者不是被动接受护理,而是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护理;护士尊重患者权利,与患者协商共同制订护理计划。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患慢性病和受过良好教育的患者。

3.护患关系的分期护患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结束可分为3期。

(1)初始期:从患者与护士开始接触时就开始了。此期的主要任务是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确定患者的需要。信任关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护士通过观察、询问、评估患者,收集资料,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制订护理计划。患者根据护士的言行逐渐建立对护士的信任。

(2)工作期:此期护患之间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主要任务是护理人员通过实

。4

第1章护理概述

施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满足患者需要,达到护理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参与,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对护理的依赖。

(3)结束期:在达到护理目标后,护患关系就进入结束阶段,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圆满地结束护患关系。护士应了解患者对目前健康状况的接受程度,制订患者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计划,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的评价,并征求患者意见,以便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二、护士与患者的沟通

1.沟通的概念关于沟通的概念有很多,我们为沟通给出的概念是:沟通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

2.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的过程包括沟通的背景或情景、信息发出者、信息、信息传递途径、信息接收者和反馈6个基本要素。

(1)沟通的背景或情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或环境,既包括物理场所,也包括沟通的时间和沟通参与者的个人特征,如情绪、文化背景等。不同的沟通背景或情景会影响对沟通信息的理解。

(2)信息发出者:指发出信息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组织。信息发出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沟通技巧等都可对信息的表达和理解造成影响。

(3)信息:是沟通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要素,指能够传递并被接收者所接收的观点、思想、情感等,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

(4)信息传递途径:指信息传递的手段或媒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护士在进行沟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传递途径,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信息。

(5)信息接收者:是接收信息的主体。信息接收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沟通技巧等均可影响信息的理解和表达

(6)反馈:指沟通双方彼此的回应。

3.沟通的基本层次

(1)一般性沟通:又称陈词滥调式的沟通,是沟通双方参与的程度最差,彼此分享真实感觉最少的沟通。双方往往只是表达一些表面式的社交性话题,如“今天天气不错”“您好吗”等。在护患关系建立的初期,可使用一般性沟通帮助建立信任关系,并有助于鼓励患者表达出有意义的信息。倘若一直维持在这一层次,将无法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

(2)陈述事实的沟通:是一种不掺加个人意见、判断,不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客观性沟通。这一层次的沟通对护士了解患者的情况非常重要,护士不应阻止患者

·5·

危重症护理教程

以此种方式进行沟通,以促使其表达更多的信息。

(3)分享个人的想法:这一层次的沟通比陈述事实的沟通高一层次。患者对护士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示护患之间已建立起信任感,如患者向护士表达其对治疗的要求等。此时,护士应注意理解患者,不要随意反对患者。

(4)分享感觉的沟通: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会发生。沟通时个体愿意和对方分享他的感觉、观点、态度等。

(5)一致性的沟通:这是沟通的最高层次,指沟通双方对语言和非语言性行为的理解一致,达到分享彼此感觉的最高境界。如护士和患者不用说话,就可了解对方的感觉和想表达的意思。

4.沟通的形式

(1)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分为书面语交流和口头语交流等不同的形式。书面语言常见的形式有信件、文件、报刊、书本,各项护理记录单。口头语言包括演讲、谈话等形式,工作中与患者进行的交流也是口头语言沟通的一种方式。

(2)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的形式有体语、空间效应、反应时间、类语言、环境因素等。其中体语包括躯体的外观、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眼睛运动、手势和触摸等。而空间效应中又可根据人类交往过程中距离分为4种,即亲密距离(人们处于此距离时能够互相触摸)、个人距离(约一臂长的距离)、公众距离(上课、演讲等运用的距离)、社会距离(工作单位或社会活动时常用的距离)。

5.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1)受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各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情绪因素、智力因素、社会因素。

(2)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对沟通具有一定的影响。

(3)受不当沟通方式的影响:突然改变话题、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虚假的或不适当的保证、迅速提出结论或解答、不适当地引用一些事实等。

6.常用的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是指接受者所收到的信息与发出者所表达的一致。促进有效沟通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有利于沟通的环境。

(3)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1)全神贯注: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要注视对方。2)参与:适当地参与可促进谈话的进程。

3)倾听:倾听并不是把别人所说的话听到而已,还应注意说话的声调、语言的选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