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知识问答》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环境管理知识问答》

【作 者】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
【丛书名】环保科普丛书
【页 数】 206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2018.07
【ISBN号】7-5111-3725-8
【价 格】32.00
【分 类】环境管理-问题解答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 环境管理知识问答.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18.07.

图书目录:

《环境管理知识问答》内容提要:

环境管理涉及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呈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夏光主编的《环境管理知识问答环保科普丛书》系统梳理了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划、标准、制度与措施、影响评价、监测、经济政策、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内容,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阐述环境管理的有关基础知识。

《环境管理知识问答》内容试读

HUANJING GUANLI

环境管理ZHISHI WENDA

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HUANJING GUANLI

Z☑SHI WENDA

环境管理知识问管

2

1什么是环境?

广义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于地球表面的动植物来说,整个地球表面就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于某个具体生物群落而言,环境是指所在地段上影响该群落发展的全部因素的总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环境是指凡是人以外的空间及其全部自然因素和人工要素。

根据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对于地球表面的动植物来说整个地球表面就是它们生存和

发展的环境。

83

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2.什么是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又称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负荷量,即某一区域的某一环境要素,如水、空气、土壤等,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对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环境容量是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质量控制的基本条件,也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环境容量又称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负荷量!

污染值

快爆表3

我也是

3.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措施(或手段),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公众健康,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一切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HUANJING GUANLI

ZHISHI WENDA

环境管理知识问管

4

4.什么是生态文明?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先后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人类在创造这些文明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强调在人类各项活动中,以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环境质量良好为行为准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生态文明强调在人类各项活动中以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环境质量良好为行为准则。

原始社会

古代

近代

现代

N

5

基础知识第一一部分

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进步的共同目标。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

HUANJING GUANLI

ZHISHI WENDA

环境管理知识问管

世界环境保护主要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规模公害事件,引发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唤醒了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60年代后陆续出版的三部代表性著作《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只有一个地球》,向人类发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示。

1972一2012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四次环境与发展峰会,这四次会议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提出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无偿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由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基本原则。

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总结了《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提出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发起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式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成果文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