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欣赏》马莉,姚俊丽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探索与欣赏》

【作 者】马莉,姚俊丽著
【页 数】 215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2020.07
【ISBN号】978-7-5208-1185-9
【分 类】唐诗-诗歌研究-宋词-诗词研究
【参考文献】 马莉,姚俊丽著. 探索与欣赏.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探索与欣赏》内容提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唐诗进行研究。首先为总括,对唐诗的文化环境、总体状况和美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接着以时间发展为顺序,分别研究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五个阶段的诗歌特色。下篇对宋词进行研究。其中,首先对宋词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宋词形成的文化背景、发展状况与艺术审美特征。然后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对各个时期的宋词创作情况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本书以历史发展为顺序,对唐诗、宋词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重点探讨了各自的审美特点,尤其是从文化意蕴的层面对唐诗、宋词的美进行了阐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探索与欣赏》内容试读

第一桌新意金资得度温已正将

在以明字赶的

领的大

切活是压富通量香

应有设道

上篇唐诗研究

面人爽月

的动拉应店射

项及图魔腹

第一章唐诗:积新而盛,百花齐放

居而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唐朝,达到了它的最高峰。唐诗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据清朝时所编的《全唐诗》统计,唐诗的作者有2800多人,诗歌49000余首。唐诗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体裁完备,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唐诗的繁荣与当时开放的文化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公元618年,李渊即帝位于长安,改国号为唐,并于武德七年(624)统一了全国。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土壤。唐人的贡献,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唐代辉煌的文学。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的自

一、唐代文化环境的开放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太宗这种一视华夷的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直到唐玄宗时期,李华还说:“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李华《寿州刺史厅

·1

探索与欣赏:唐诗宋词研究

壁记》)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华夷如一的思想。

唐代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对待各民族以宽松怀柔的和平政策为主,对于屡次骚扰边境的强敌,也坚决出兵反击,维护边境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归附唐王朝的各民族,唐朝政府表现出宽容的大国风范,把大批归降的边地少数民族人口移入内地,在其聚居地设立羁縻州府,行政长官都督刺史由朝廷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允许世袭,州府实施内部自治,赋税不入国库,只要名义上向唐朝称臣纳贡就可以。这种以部落置州县的羁縻制度是唐朝的创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唐王朝先后在沿边设立羈縻州府857个,大大超过内地所置328个州府。唐在边地设六个都护府,统辖羁縻州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有力的领导。在经济方面,唐朝给予减免贡赋、开设互市等优惠的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唐王朝派公主与边疆各族的上层人士进行联姻,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在如此开明的民族政策之下,各民族平等发展,大量少数民族来到长安,带来了文化的互动。服饰上,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穿胡服”“戴胡帽”是当时流行的装扮,由西域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所戴的帽子一幕篱发展而来的帷帽,成为唐代妇女喜爱的装饰帽。同时,少数民族的发型妆容也受到欢迎。生活上,民族融合使饮食习惯更加丰富多彩,胡饼、葡萄酒等受到各阶层人民的欢迎,少数民族的帐篷成为贵族的时尚。当然,汉族的衣食住行与思想文化也深刻影响了各少数民族,尤其是思维观念方面,以儒学为核心的唐文化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文化,儒学仁政德治的理念、大一统的思想,以及“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符合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而受到推崇,在心理层面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亲和力。

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对中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男女地位的改变对传统中原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产生了冲击,结果是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开放程度也日渐提高,唐代妇女相对自由,可以在外参加活动,到郊外游玩、听戏、看球。受少数民族婚恋观的影响,唐代女子可以追求自己的爱情,也可以离婚、改嫁。

总之,民族融合的宽松政策使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文化习俗相互交流影响,中原的先进儒家文化被少数民族所接受,儒学经典得到大范围地传播。唐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接纳塑造了平等开放的社会氛围,这些观念促使经学中强调“夷夏之别”等内容的保守思想逐渐发生改变,日益形成融合各民族特点的多元文化,孕育了学术的发展与转化

唐朝不但对国内各民族敞开胸怀,也对当时与之交往的世界各国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促使中外文化广泛交流。:,西

·2·

第一章唐诗:积新而盛,百花齐放

唐太宗即位初期便宣布了对外全面开放的方针,多次派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今印度),并且欢迎各国人来唐经商、传教、留学。外国人甚至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可以入仕做官,也可以娶唐朝女子为妻。唐太宗对于僧人西行求佛法也持支持态度,著名唐僧玄奘从天竺归来时太宗就给予了隆重接待,还支持他翻译佛经。,口

唐朝设置鸿胪寺、礼宾院和典客署,专门负责涉外事务。政府为来唐使节免费提供饮食、住宿、翻译、医疗等服务,还发放归国路费。到开元年间(713一741),与唐朝交往的有大大小小七十多个国家,大致范围东起今天的日本、朝鲜,南达南亚次大陆,西及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沿岸地区,北至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来唐的外国人有外交使节、商人、留学生、宗教徒、艺术家等人,这极大地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唐代的文人多与入唐的外国人广泛交往,有些还结下了深厚情谊。唐诗中有很多送别外国友人的内容,如张籍《送新罗使》、皮日休《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等。这些交往使唐人具有了“国际”视野,乐于接纳新事物和善于汲取改造外来文明成为唐代学术的特点。

在整个唐代时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从文学艺术到生活各个层面,都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子。除了大量的移民,商贸往来也

十分频繁,西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对长安、洛阳等地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南北丝绸之路的沿线地区。正是由于中外文化的交融,导致出现了开放的风气,这对于一些作家的文学题材、文学风格等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唐代的人们对于人生的态度是非常积极、进取的,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士人也开拓了新的人生道路。例如,土人进入仕途的方式比之前多了很多,除了应试,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如入地方节镇幕府等。寒门人士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尤其是一些与广阔社会生活接近的寒门人士,他们开始进人文坛,使文学的圈子不断扩大,开始走向民间,这对于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

唐代文人多积极入世,安史之乱至晚唐时期,国力渐衰,但是那些积极入世的趋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种精神在文学中也有明确的反映,那就是文学中有很多昂扬的情调,尤其是在诗歌中。唐人以恢弘的胸怀对待文化,创造了有助于文化发展的宽容环境

唐朝初年,设立史馆,出于以史为鉴的目的,修《陈书》《梁书》《北齐书》《北周书》《隋书》五史。后来又以太宗御撰的名义修《晋书》,通过私修官审的形式修《南史》与《北史》。八史的修撰为修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刘知几的《史通》对史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和描写,反映了当

·3·

探索与欣赏:唐诗宋词研究

时人们的一种求实的倾向。这种倾向同步于文学的潮流。显然,初唐的文学逐渐摆脱南朝文风,向着反伪饰的方向发展。

唐代的绘画、书法是非常繁荣的,这也对文学产生了影响。我国的书法,讲究风韵,对于化境也是非常追求的。初唐的书法也出现了很多名家,如虞世南、欧阳询等,可谓是群星齐聚,是我国书法的一大高峰。其中,张旭和怀素的草书更能够彰显唐朝的精神风貌,书法中这种恣意的态度与盛唐诗人李白等的风貌是非常相似的。

在绘画上,也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唐代以前,多数画家在创作时多追求形似。到了唐代,这种追求形似的审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以李思训为代表的北宗派,还是以王维为鼻祖的南宗派,都程度不同地开始重视“神似”。可以说,“不拘形似”,在形似的前提下强调神似,是唐代画坛的一个重要理论主张。与此相应,唐诗创作在营构情理形神浑然一体的意境时,也非常重视“有神”。因此,可以这样说,由于审美观念的变化,唐代是我国诗画史上第一次达到诗画真正融合的时代,诗画一体也是唐代绘画与诗歌内在关联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实,诗中有画,自古皆然,十五国风及楚赋都不乏画意盎然的作品。但唐代以前,绘画因受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诗教”影响,作品多以帝王、贤臣为题材,而且一定张贴在庙堂,以示郑重,因此颇乏诗意。而唐代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则为画家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创作天地。另外,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是命题作诗。其题目或选自“圣人”经典,或取自眼前景物。其中,有一种就是同看一幅画,然后以画意命题,让士子们赋诗。当然,根据画意作诗并不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经常性的题目,但是这种措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无形中令一切应试者们在读诗、作诗之余,还要赏画、懂画,甚至作画。这对于培养唐代诗人对绘画的鉴赏能力和提高绘画艺术的素养,对于融合诗与画的关系,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绘画对唐诗的影响,从《全唐诗》就可以看出来,《全唐诗》中著录有189首咏画、题画诗。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昌龄、岑参、高适、王维都有题画、咏画诗。唐代的绘画已有了分科,分出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动物画、壁画等。其中,唐代壁画最盛。吴道子一生对壁画贡献至巨,他画在两都寺观墙壁的就有四百余间。

音乐和舞蹈的繁荣,与文学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代,燕乐的发展催生了词,燕乐用诗于歌唱,从绝句开始,后来才因调填词。其实,古体诗当时也可用于歌唱。诗与乐,向来关系密切,而这种关系,在唐代更加发展。根据杨曼玮《唐代音乐文化之研究》的统计,《乐府诗集》中2239首乐府诗,合乐的占1754首。《唐诗记事》所记1150诗家中,诗作

4

第一章唐诗:积新而盛,百花齐放

与音乐有关的,共200家,《全唐文》中有关音乐之作有241篇,《全唐诗》中涉及乐舞的就更多了。这些作品对乐声与舞容的精妙描写,充分说明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二、唐代文学的繁荣

}顾学视来西行

唐代的文学领域出现了极其繁荣的景象,唐朝诗歌的成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全唐诗》一书中,就有2800余位诗人所作的49000余首诗歌,其中,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都是负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韩愈和柳宗元等在古文运动的旗帜下所进行的文体文风的革新,为唐代和后代的文学发展,特别是散文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随着唐代都市的繁荣和适应市民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小说,可谓开后代短篇小说之先河。在同样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文人词,以及为宣传佛教而兴起的变文,都为我国文学开创了新的样式。这些文学样式的发生、发展以及成就和繁荣,既决定于当时具体而复杂的历史条件,也决定于它们各自的传统因素。

(一)唐诗的发展

唐代有着庞大的诗人队伍,并且主导力量也在逐步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士族社会,诗歌创作主要在两种圈子里产生,一种是宫廷诗人,一种是高级士族。虽然也有一些出身卑微的诗人,但是他们通常是依附于主流圈子而存在的。而唐朝诗歌的作者群体非常庞大,《全唐诗》这一部诗集的作者囊括了帝王、将相、布衣等,甚至还包含一些少数民族诗人,诗歌创作的普及面十分广泛。

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与下层的社会是相分离的,并对一些社会矛盾有意回避,所彰显的大多是个人的喜怒哀乐。相比之下,唐代的诗人本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并且不少是来自社会的中下层,他们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体验与认识都要比前人深刻得多。当然,受时代的影响,以及唐人的自身经历是非常曲折的,这就使得他们具有参与政治与社会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唐诗的主题异彩纷呈,风格多样。

诗人对各种社会问题与现象进行思考与观察,诗人不同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都会在他们的诗作中体现出来,这就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唐诗。

当然,唐诗的艺术风格与流派也是多样化的。诗歌的审美特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进步。

·5·

探索与欣赏:唐诗宋词研究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将唐诗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唐阶段、盛唐阶段、中唐阶段以及晚唐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一些杰出的诗人出现,这些诗人为唐诗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他们的推动下,诗歌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完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方面,自齐梁以来,诗歌格律化的过程逐步加深,直到唐代之后,五言、七言、乐府歌行等各种体裁都有,并且更加趋于完善。

另一方面,唐人更加认识到诗歌是一种美的构造。在初唐的诗论中有两个概念是常见的,一种是“风骨”,一种是“兴象”,其代表着诗人的审美追求。

(二)唐代散文的成就

唐代文学的繁荣不仅有诗歌,还有散文。唐代散文的发展与诗歌的发展是不同的,散文受政治影响发生了变化。唐朝初年,奏章虽然多采用散体,但是骈体也仍旧占据主要的地位。到了韩愈、柳宗元时期,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将文体文风改革与政治改革联系起来,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巨大的声势,散体逐渐将骈体取代,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这就是“古文运动”的诞生。

正式提出“古文”名称的是韩愈,他把学习秦汉文章传统、奇句单行的散体文称为“古文”,与“时文”即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相对立。他的主张与创作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时“韩门弟子”甚众。后来,又得到柳宗元的有力支持,古文臻于全盛。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

古文运动是安史之乱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衰落的唐王朝寻找出路的改革思潮在文体文风问题上的反映,它要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匡时救弊,复圣人之权,行先王之道。韩愈、柳宗元在继承先驱者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创造,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理论,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韩愈、柳宗元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韩愈一再说自己“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其主要目的,除了致力于建立儒家道统,便是用“道”来充实文的内容,使文成为参与现实政治的强有力的舆论工具。柳宗元最初“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更具实效性的政治改革运动中去,改革失败、被贬南荒之后,从而主张以文来明其“道”。他们要明的道,就是他们的社会政治主张。他们的文章多论说世态,干预社会现实,因而使“古文”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次,韩愈、柳宗元重“道”也重“文”,重视文学与生活、创作与作家道德修养的关系。韩愈多次强调:“愈之志在古道,又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